尹艳芳
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征而言,几乎毫无任何阅读习惯。即使是他们在幼时接触过的连环画、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等,但也只能停留于肤浅的感性认识表面,是他们模仿与临摹方式的具体体现。纵观这些效果,大凡只是短暂的记忆和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似曾相识的故事和道理会逐渐淡出他们的印记,甚至彻底在脑海中销声匿迹。究其原因,当初的所谓阅读只是特定年龄段的好奇心引发的冲动,没有也不可能过早地形成阅读习惯。作为多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而言,笔者认为从小养成合理、科学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生轨迹尤为重要。在此,围绕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作一浅述。
心理学认为,只有当个体长期置身于特定的舆论和氛围之中,他们才会真正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积蓄正能量,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为此,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和领路人,尤其是一线语文教师,在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责无旁贷,务必想方设法,在班级乃至于整个校园烘托出积极浓郁的读书氛围。就小学生而言,仅仅滞留于教师口头要求,大讲特讲读书的积极作用,其结果只能是对牛弹琴,这是由学生的接受心理和年龄特点决定的。不妨试想,我们的老师合理采取诸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故事、小小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模式,及早吸引他们的眼球,凝聚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合理布置教室环境,如有条件,最好能够让教室的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通过张贴名言警句,格言,小故事大道理等方式,赋予学生随时随刻阅读和学习的机会;也可以将学生的自主作品,小小作文,读书心得等内容张贴于合理位置,赋予学生每天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和竞争的机会。如此这样的形式,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认识到,原来我们每天都要与书籍、文本内容打交道,并且不能回避,而且还会感觉到,在书籍和阅读的海洋中徜徉、探索未知是多么快乐的一间事情,自然就激发起了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这方面的动力,有利于助推好的习惯养成。
大多数老师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学校和课堂才是学生掌握知识,接受能力的主阵地,忽视甚至彻底摒弃课外时间和空间,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审视时下的课堂教学内容,尽管较多赋予了学生自主合作,展示质疑的机会,但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在课堂之上,只能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这个中心指挥棒运行,实质被圈养在了相对狭隘的知识和思维领域,仅凭课堂过程,学生是不可能拓宽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深度的。因而,语文教师除了立足课堂这篇小天地之外,要想尽办法,科学指导,让学生在课余自然的王国里,放飞自己的思绪,在书海里畅游和翱翔。当然,课外阅读可定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其结果导致一盘散沙,低效、弱效、无效。针对可能出现的这些不利状况,语文老师要赋予他们课外阅读的主要目录,让他们有计划地进行系列化的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哪怕只是一点点内容,甚至是几句话而已,定期将课外的读书体会和收获带进课堂,在班级同学之中进行演讲和展示。事实证明,每当学生在众人面前展示时,他们都会有跃跃欲试的冲动,都想在同学面前露一手,此时此刻他们道出来的读书心得也会是比较经典的精华部分。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本次读书的交流总结,就是下次读书交流的新起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社会学认为,每个学生个体都不会脱离集体而存在,家庭就是最小,最直接的社会细胞。外行人认为,学校是唯一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乐土,其实某种意义上,家庭更重要,学生毕竟更多的时间与父母打交道,享受着父母的熏陶和教诲。为此,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家长的参与功能,在孩子的阅读方面,形成老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这样方能凸现阅读的巨大能量。教师不但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读书情况,包括:阅读时间,主要阅读内容,是否坚持做摘录,撰写一定的读书体会等等;还要给家长布置读书作业,这样的主要目的是让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阅读,形成亲子共读的良好家庭阅读氛围,也可以让家长撰写适当的心得体会,并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机会来校交流。学生置身于这样的读书家庭氛围之中,潜移默化,不断接受者知识的熏陶,他们肯定会将阅读和读书习惯扎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阅读,由阅读升华到心灵震撼,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了长足进步,而且有利于高尚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