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妮,樊培利
(1.运城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部;2.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山西运城044000)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获得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同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不同,学习接受能力不同,文理专业不同等差异。因此,在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2,3],将实验课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加强层次和提高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不同层级学习。基础层次主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加强层次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创新层次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4]。在计算机实验课上采用分层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经过一个学期的计算机实验课分层教学,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反应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很多操作性的课程内容采用教室理论课讲解,机房实验课实践。通常理论课和实验课相隔时间比较长,学生反应理论课授课内容较多,不能及时练习消化,等到实验课上练习时很多内容都忘记了,还得重新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2)计算机基础课程普遍采用大班教学,采用分层教学后,实验课上教师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3)课后学生跟老师的联系有限,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4)基础差的学生要求得到更多的照顾,基础好的学生希望得到更好的培养。
从以上调查反应出的问题来看,计算机实验教学确实需要进一步改革,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师生互动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安排中,操作类型的内容先安排在教室讲授,然后再去机房实践。很多学生反映理论与实验课实践的时间相隔很远,不能及时练习和巩固,老师理论课讲授内容较多,不能及时消化,即使老师在实验课上简要复习,效果也不好。因此,对实验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操作类型的内容全部安排在机房用凌波软件辅助讲授。教师可以通过凌波软件控制学生的电脑,需要统一讲解时控制所有学生的电脑显示讲解内容,需要练习时取消对学生电脑的控制让学生自由练习。还可以通过凌波软件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软件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很快发现并予以解决。
在实际实验教学中,也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如果一次将所有理论内容全部讲完再让学生练习,学生接受的内容过多,也不能及时练习,起不到边讲边练的效果。如果教师先讲一部分理论,让学生练习一部分,然后再继续讲下一部分理论,再让学生练习下一部分,这样的确可以实现边讲边练,可以是因为学生的基础和接受程度不同,每个人完成练习的时间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可以很快练习完,但有些学生可能需要很久,提早完成练习的学生无事可做,练习慢的学生如果没有完成练习,就没有心情听后续的讲解。因此,对于每个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怎样设置实验课的讲解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课中采用分节分层讲解,可以解决边讲边练的问题。将每次课讲解的内容分为2个或3个小节,每节讲解的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加强层次和提高层次。在每个小节的授课过程中,首先向所有学生讲解基础层次,并布置相应的练习内容。一段时间后,向已经完成练习的学生,通过凌波软件讲解加强层次,并布置相应的练习内容。未完成基础层次的学生可以继续基础层次的练习。再过一段时间后,完成加强层次的同学通过软件举手示意,教师通过凌波软件讲解提高层次,并布置相应的练习内容。教师观察大部分学生完成本小节试验内容后,开始进行下一小节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在上述分节分层教学中,会有个别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基础层次的内容,还有练习完基础层次却没有赶上练习加强层次的学生,以及练习完加强层次却没有赶上练习提高层次的学生,如果让教师逐个辅导是有很大困难的,因此教师可以选取某些已经完成实验的学生作为临时助教,让他给一个或多个学生进行辅导。学生间的交流有时比师生间的交流更加容易,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讲解和沟通能力。在助教辅导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助教没有很好地辅导学生学会实验内容,而是代替学生完成实验内容,并没有起到很好的辅导效果。有的助教不负责,不愿承担辅导学生的任务。因此教师应首先向助教讲解如何辅导,并说明要注意的问题,并根据助教的辅导情况给与相应的奖励分数计入平时成绩,以鼓励学生主动报名参与助教的辅导工作。
每个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不同,大部分学生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师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助教也只能是在完成个人实验的基础上帮助教师进行辅导,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教学,让学生自动报名组成讨论小组,人数不易过多也不易过少,过多不好组织活动,过少没有讨论效果,因此建议4-6人为一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讨论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大家可以取长补短,遇到问题组内先讨论,如果组内不能解决再向教师请教,这样学生一般遇到的问题可以很快解决,也给教师减轻了辅导负担。某些学生需要助教辅导的优先在组内其他成员间选取,如果没有适合的再选择组外的其他学生。
大部分学生仅用课上的时间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课外补充学习,经常会出现遇到问题后跟教师联系不上从而不能及时解决。因此,在课外采用网络辅助教学,通过教师博客、微博、微信、电子邮箱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课外师生间的交流。学生在教师博客上留言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与解答,其他学生也可以给与回答。教师在博客上可以发布一些讨论问题,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讨论。教师通过博客可以发布一些最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资源,供学生课外学习。通过博客不仅可以让师生有了更好的沟通,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外组建兴趣小组[5]。由教师提出研究主题,让学生自主报名参加,教师选择课外时间给与辅导。鼓励学生参加校内组织的计算机设计大赛,给兴趣小组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校内的获奖者还可以参加全国的计算机设计大赛。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教学,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调查,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教学的效果还是肯定的,而且各班的期末总成绩都能呈正态分布。在实验课上利用凌波软件分节分组教学解决了理论与实验脱节的问题,选择助教辅助教学和小组讨论学习方法解决了教师对于大班学生分层教学辅导困难的问题,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实现了课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组建兴趣小组使得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想。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1]李妮.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2(5).
[2]滕永晨,於时才,王连相.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分层教学构想[J].计算机教育,2010(22).
[3]王兆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之分层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6).
[4]李妮.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中的模块化分层教学[J].运城学院学报,2013(5).
[5]李妮.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讨[J].运城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