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长期以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总是把主要精力花在文本的内容上,对文章的立意、语言特色、逻辑关系等纠缠不休,而对文章的语境、情感等置若罔闻。其实,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文字进入到作者的心灵世界,成功体验到作者笔下的“真、善、美”。因此,我们不妨抓住一些关键细节,利用它们营造起合适的“学习场”,引导学生进入语境,激起参与的热情,点燃思维的火花,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枯燥文字春暖花开,实现学生与大师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交流。
正如叶圣陶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很多课文中的叠词看似普通,描写的事情却非常鲜活。例如《孙中山破陋习》一课第2 自然段,妈妈给姐姐缠足的句子:“原先一双运动自如的脚,现在要面对一道又一道长长的布条,姐姐将遭受严严实实的缠绕,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啊?”教学时若能抓住“长长的”、“一道又一道”这两处叠词,让学生想象说话:妈妈给姐姐缠上第一道时,姐姐会怎么样?妈妈给姐姐缠上第二道时,姐姐会怎么样?妈妈给姐姐缠上了一道又一道的布条,姐姐又怎么样?层层递进,学生就能想像得到:姐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姐姐痛得呻吟着,姐姐疼痛难忍,甚至喊出了声音,眼泪止不住地流……犹如孙中山一样身临其境,从而体会到“缠不完的布条,流不完的眼泪,吃不完的痛苦”的感受。一组叠词的细读品味,牵动了全文的阅读理解,学生心底最柔软的琴弦被悄然拨动,顺利地为下文理解孙中山破陋习的决心、勇气、魄力、责任奠定了情感基础。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师越来越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与再造。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在头脑中想画面,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还原成色彩斑斓的图景,使学生学习语文时“未成曲调先有情”。例如教学《孔子游春》中孔子“论水”部分,水的特征之一是“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为了将“穿岩凿壁”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教师拓展了水从源头流向大海的一系列图画,引导学生进入“穿、凿”这两个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创造的意象: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它从源头出发。流过峡谷,它“穿岩凿壁”,形成汹涌激流;流到悬崖,它“穿岩凿壁”,形成飞流直下的瀑布;流经高原,它“穿岩凿壁”,汇成那滔滔的大江大河……随着旋律升腾跌宕,水一路欢歌,学生的内心也似乎飞溅出情感的浪花,在不断地涌动、翻滚和歌唱。最后,如果用朗读来表达这种气势磅礴的“穿凿”力度,更能入情入境,韵味十足。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读诗使人灵秀、聪慧,它的魅力也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上绽放。有些文本内容,只要巧妙地改变一下句式,就能化作一首小诗,令人眼前一亮,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天鹅的故事》一文,讲到一群天鹅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破冰的动人场面。可以将文字以诗行的形式展现出来:“老天鹅/腾空而起/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通过这样的转换,诗的韵味便一下子便飘散开来。学生在欣赏、玩味中,会发现文字蕴含的感动,会激起内心的情感波涛。然后引导:“冰面没有破,怎么办?”有的说:“头晕了,眼冒金星了,但冰面还是没有破,再用力。”也有人说:“冰面上已有片片白羽,斑斑血迹了,继续用力敲打。”还有人说:“冰面已经被震得颤动起来,咱们一齐来感受着动人的情景!”通过老师的提示和引导,学生想象思维和情感体验能够做到逐渐深入,不仅走进文本深处,也走进老天鹅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向上的、昂扬的斗志,获得了最本质、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一个小孩钓鱼取得如此大的成绩该有多么喜悦,一个父亲知道孩子有这么能干该是多么自豪。然而,父亲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矛盾冲突出现了,故事由此展开。如果让学生作为一个局外人去感受的话,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他让学生当爸爸,自己当汤姆,围绕着放与不放,创设父子对话的情境。“凭什么放掉!这可是我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呀!”“因为离钓鱼的时间还差2 个小时。”“不就是两个小时吗!又没人看到!这是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没人看到也不行!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定!”“规定规定,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你怎么能这样!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那我们的社会不就乱套了吗?照这样发展下去,你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真的一定要放?”“必须要放!”事实证明,这样巧妙的的辩论,让学生设身处地站到爸爸的立场上,轻而易举地化解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而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学生会更投入、更积极主动地寻找理由,努力说服汤姆把鲈鱼放掉。
解决文本中的矛盾点用到的一个常用方法就是“还原情节”,换位思考。例如教学《少年王冕》的第2自然段,指名读王冕说的话:“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先让学生用常人的情感逻辑进行“还原”,能进学堂读书是不是会闷得慌?帮人家放牛,真的心里会快活些吗?他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迅速浏览,很容易筛选出文本的一个重要信息:母亲让王冕放弃读书,去给人家放牛,如果王冕表现得很伤心,一副舍不得的样子,母亲一定会很为难,因此他宁可委屈自己,说出了善意的谎言。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学生就能体会出王冕的懂事与孝顺,指导学生读出王冕宽慰母亲的语气就水到渠成了。
阅读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字的缝隙里思考,学会在读书过程中有所发现,他们言语思维的培植才会落地生根。例如《月光启蒙》一课有这样一句话:“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理解其中两个“长”的意思,如果仅仅这样提问:两个“长”分别是什么意思?定会索然无味。我们不妨这样设问:五谷生长靠土壤,歌谣流传在口头。然而作者非说“长”,你们意下又如何?这样近似押韵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两个“长”字上,然后进行辨析、比较,使其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的敏感点,让文字富有灵性。
细读文本,揣摩词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做的功课。正如泰戈尔说的:“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带着学生“潜进”语言文字之中,又要领着学生“走出”语言的丛林整体观望,才能让他们在枯燥的文字里,体验到春暖花开的美,享受到阅读的愉悦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