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体现差异性是较为显著的两项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正视学生在发展方面的差异,并结合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尤其是要按照分层原则设计和组织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提升。
分层模式是指将班级学生按照语文学习基础、能力及情感等方面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一个层级都确定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分层目标相对应,同步开展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分层考核、分层评价,以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最大化为原则,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最近发展区域得到长足进步。分层模式是针对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刀切”模式而言的,分层模式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来组织教学活动,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并且对于保护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整体教学成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在语文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日渐显露出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这些问题应当与教学工作同步考虑、统筹兼顾。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要设计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目标设计的原则为保中、拔高、降低。通过这样的优化调整,使班级形成了难、中、易三个不同级别难度的教学目标。
如《济南的冬天》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中等难度的标准目标:“欣赏大自然的美,感悟美的表达形式;学习散文构文特点,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体会老舍的散文风格;掌握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增加“学习捕捉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进行教材仿写训练”构成难度较大的优秀生教学目标,将“学习散文构文特点,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调整为“初步熟悉散文结构特点”,构成学困生的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是课内师生互动的重要媒介,教师从提问中了解学生掌握效果,学生通过提问也能够反映自己的学习成效。对于不同层级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课堂提问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分层设计教学提问环节,教师应当针对班级不同层级的学生,分别设计两到三套提问方案,需要调动哪一层面积极性时,就采用相对应难度系数的提问。以《济南的冬天》教学为例,课堂上笔者既设计了“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简单的问题,也有“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具有哪些巧妙之处”的进一步提升难度的提问,分别对应不同的学生群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量的课外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掌握效果的必要辅助措施。在作业设置上,教师要体现不同层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否则统一要求的作业会让学困生觉得难度较大,而优秀生则觉得没有难度。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可以采取AB型作业布置的方式,对中等以上的学生采取A型难度与数量的作业布置,而对于学困生则采取相对容易、数量缩减的B型题目,以AB型题目分类布置作业为契机,推进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科学化进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分层目标的指引下,获得相应的学习任务,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前进。
按照教学环节与分层目标相对应的原则,教师对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当进行与其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考核,对优秀生与学困生应当采取不同难度系数的考核内容,既与他们的能力基础相适应,又与他们的分层教学目标相对应。在教学考核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别设计试卷的形式,在正常考核的基础上,针对学困生群体单独设置难度系数较低的考核试卷,对他们的考核以基础性知识和一般化要求为主,不出现过难过活的题型,与教材紧密结合,适当体现能力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考核的难度系数。每一位学生只要在自己的学习目标范畴内做出了努力,基本实现了学习目标,在相应的分层考试环节一定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分数,这样的结果较好地保护了语文学困生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积极融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
课外拓展活动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这既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继承与延伸,又是对学生能力的巩固与训练。在拓展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中,教师要将分层因素考虑在内,在同一兴趣组织内开展活动时要体现分层原则,如文学社团是常见的组织形式,教师可以将爱好文学、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吸纳进去,也可以同时吸收作文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写作技巧不佳的学生加入其中。在这样的合成社团组织内组织开展活动,则要讲究分层的艺术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对他们提出拔高性要求,鼓励他们参加征文竞赛,以及向外投稿等等,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困生而言,则需要在小组里面强化对他们的基本功训练,尤其是细节描写、修辞手法运用、文章架构等等,对这些方面进行强化巩固,弥补他们在写作中的薄弱环节。
在分层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错误理念,认为分层是将学生分为了不同的等级。因此,教师在这一模式启动之初,就要向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让学生消除对这一错误思想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分层教学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实际,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发展,并非为了人为体现差异,存在歧视。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过程中,不仅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依据,还要兼顾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能力、情感等方面因素,即使在确定学生文化成绩的环节,也要综合考虑学生一段时期来的综合成绩,而不能仅凭学生某一次成绩就盖棺定论。
优秀生与中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之间,除了同一层级平行学生之间要进行相互竞赛之外,还要发挥层级之间学生的互助作用。可以动员班级语文学习优秀生、班级干部与学困生之间结成帮扶对子,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弥补薄弱环节,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分层不分家、分层又互助的理想效果。
著名心理学家雅各布森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能飞翔的雄鹰,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发光的宝石。语文教师要善于做课堂上的皮格马利翁,以分层教学模式点亮学生内心的明灯,产生强劲的动力,促进语文教学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