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融入生活——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

2014-08-15 00:51武春玲
语文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课文情境

武春玲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将目光放在教学课本内容与教学目标上,教师一人抱着书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台下的学生的思想却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听课效果不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单调乏味。单纯的理论讲解与讲授会让学生倍觉抽象,难以理解,无法进入角色。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这一听课状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教师应该根据语文科目的本质特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将生活因素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生活,通过生活去理解语文。

一、多媒体教学,形象引导

在现代化技术不断丰富的现代社会,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因为其广泛的适用性而被应用到教学领域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灵活、充分地利用这一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形象性的特点和兴趣引导的良好功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获得知识,走进生活世界,从中收获文学情感。

例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一课时,为了能够加快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课文中有很多关于云的形状、特征的说明,面对复杂的文字,学生往往感到很抽象。云彩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或者动态视频等为学生再现生活,再现生活中的云,让学生通过这些动态图片来进一步深入理解云的形状和特征。这种利用多媒体使学习回归生活的做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十分形象和亲切,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表演,诠释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往往是对生活的直接反映,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都借文学作品来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诠释一个时代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一种主观思想,这些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点探究的内容。对这些历史、文化、精神与思想的理解与领悟,并非通过简单的讲述就能做到的,教师要善于将生活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也就是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扮演作品中的人物,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行创造或添加台词,再结合文学作品去表演创新,学生创造性地添加台词或者表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过程。如在学习杜甫的名作《石壕吏》这一作品时,就可以将情境表演法引入其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篇文章改编成一个小剧本,在真实地呈现原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合理的想象自行添加一些台词。随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导演和编剧,每组可以创新自己的道具等等,并选派几人分别充当老人和士兵,鼓励学生大胆现象,大胆表演,将其中人物性格、心理状态以及思想感情等进行淋漓尽致的诠释。学生表演的过程就渗透着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丰富课外活动,培养兴趣

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文学素质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内,要想融生活于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汲取营养,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而提高文学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善于用心去体会生活的内涵,感悟生活的真谛,这样才能达到生活和学习融于一体的目的。

例如,在节假日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历史古迹处去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文化,使学生体会到文化生活的美,从而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每次参观归来都要写一篇作文,来总结自己的心情,以此达到文笔训练。

四、结合生活,服务生活

学生作为生活中的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每天都在经历着诸多事情,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活,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感受来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就发挥了生活对语文学习的积极引导作用,进而实现对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五、走进生活,真实感受

生活教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走进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灵活地将生活同学习的语文材料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直觉的感触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到文章的主旨立意,让学生能够以全新的状态深入生活中,进而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创造出文学作品。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利用客观生活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散文《春》这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的气息,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大自然中,如组织学生到公园、郊外野地或者其他一些直能够接接触大自然的地方,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通过抚摸自然界中的小草,观察绿芽的涌出、鲜花的开放等等,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可爱和美丽,让学生真实地触摸到春的柔情。就好似课文中所描写的那样,再让学生在软绵绵的草地上做游戏,捉迷藏,学生感受着春风的温和,眼观着花儿的五颜六色,这样就会自然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这篇散文的优美之处,从而在心灵上获得最直接的感受。

再如,在学习朱自清的名篇《背影》这一课时,也可以积极地引入生活元素。这篇课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主要讲述了父亲为远行的儿子买橘子的故事,着重表现了父爱的伟大。在带领学生理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列举一到两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父亲在生活中对自己表现出关爱的举动,并对应表达出对父亲那些做法的深刻理解。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必将回忆,这个回忆与构思的过程就是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过程。学生通过表达父亲对自己的爱,就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出父爱的伟大,进而产生对父爱的感激与感动之情。在学生讲述自己与父亲的故事中,就自然会理解文章,这就是生活元素对教学的积极影响,同时,这其中伴随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是对人类思想情感的体验。教师要善于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来为学生创造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运用生活兴趣教学模式,将生活因素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文学的力量,进而努力学习。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课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