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洁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间交流、师生间交流、小组间交流,可谓形式多样,但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发现,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流,效果不佳。
一到“交流”的环节,很多老师就会让学生逐次上台展示自己的资料。这样,在整节课中,只有学生不停地说,被动地听。一节课下来,许多学生只是一个“看客”。他们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也没有太高的参与热情。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老师要及时把握课堂中的“生成”,了解学生前期的活动情况。如果只交流不反馈,交流就失去了价值。
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整节课中,只听到学生不断地汇报,几乎听不到老师的声音。有人会说,我是把时间都给学生了,我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我是以“学”为主。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理由,笔者认为,教师的作用和学生一样重要。没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活动就不能有效地开展。
我们的交流活动很容易变成部分学生的舞台。在一个小组中,由于能力与水平的差异,会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愿意“抛头露面”,或者无法独立承担展示的任务。在课堂上,我们很少看到这些学生的影子,他们几乎被我们“遗忘”了。一节课下来,我们教师几乎都能认识每个小组的组长,但对其他学生却很“陌生”。
当学生滔滔不绝地展示时,其他的学生有的听,有的没听。一个小组汇报完之后,有的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别人讲了什么。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关注学生的感悟。在学生没有汇报之前,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活动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对别的小组的汇报,要提出建设性意见。
交流的目标就是学生汇报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展示学习成果,发现存在问题。我们教师明白这个目标之后,还要让学生也清楚这个目标。这样,他们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时间。我们的课堂对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关注度很高,但是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很少涉及。在其他学生展示交流的时候,学生有没有认真倾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方法是否科学;在请教别人的时候,学生的态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地方。
其实,这些问题很好解决。在其他的学生汇报的时候,我们要提出认真倾听的要求。这个要求的落实就要靠我们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要及时抓住学生的“生成”,看看他们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没有礼貌,再进行相应指导。这样,学生的后期活动就会更加有效,综合素养也会有所提升。
在学生汇报交流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与别人交流资料。首先是语言上的要求,要让所有人都听清楚你要说的是什么,语言要有感染力。其次是汇报的内容要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最后还要注意展示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是实物展示,可以是幻灯片,可以是图片资料等等。
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要指导学生把本组的汇报“精细化”,能够吸引别人的眼球。在其他人提建议的时候,也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过滤”,关注问题的有效性。
课堂交流环节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在一个小组交流的时候,可以让其他同学对他们的成果展示提出建议,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指导意见。这样,学生不仅把资料共享,而且还完善了小组的活动方案,一举两得。
针对展示面不够广这一问题,我们教师要多动脑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展示的时候,可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小组之间的互动。我们经常采用的是师生与生生互动,而比较容易忽视的是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其实,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大我们的成果,组员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资料的流通在小组间的速度是很快的,而且,组员之间的共享更直接、更有效。还有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可以把共享“最大化”。同时,小范围的交流,也会让一些“看客”积极加入到讨论的行列中,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