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桥英,陈彩片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导管介入室,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bsluoqiaoying@163.com)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和有效手段,不仅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使患者恢复了工作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起搏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近年来我院为38例患者成功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005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6~86岁,平均65.5岁。病窦综合征2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3例、其他3例。植入单腔起搏器15例,双腔起搏器21例,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仪(ICD)2例。所有病例采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固定心房电极于右心耳,固定右心室电极于右心室心尖部,三腔起搏器的左室电极经冠状静脉植入,于锁骨中外1/3下方约2cm处制作囊袋,埋植脉冲发生器。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对手术不了解,患者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心理,我们的做法是:用亲切的语言以聊天的方式和患者交谈,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经过、术者的经验、相关机器设备,以及成功的病例,手术配合及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比如有的患者担心手术造成剧烈疼痛,有的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有的担心手术费用或者治疗预后等,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术前的紧张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增强治疗信心。
2.1.2 术前准备 ①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两对半、全导联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等;②严格进行导管室及手术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处理;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及设备,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胺碘酮、除颤仪等;③认真查对医嘱,停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剂;术前1d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区备皮、清洁皮肤并更换衣裤、药物过敏试验,术前晚适当给予镇静安眠药物,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建立静脉通道;术前30min给予地西泮10mg肌内注射。
2.2 术中护理 安置患者于检查床,摆好体位,连接心电监护,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心电示波情况、血压、血氧变化,随时询问患者感受,了解患者术中疼痛情况及其他不适,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手术医生及时处理,保持静脉管道通畅,保证术中及时给药,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时准确地传递器械和药品。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①生命体征观察:术后24~72h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24h,观察心率及心律是否正常、电极有无脱位,注意监测血压、体温变化,术后3d每天测体温4次,体温不超过38℃可不做特殊处理。②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用沙袋压迫6~8h,常规应用抗生素3d,以预防感染,伤口换药隔天1次,注意观察切口情况,有无红肿,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敷料浸湿或脱落及时更换。③卧位与活动:术后24h绝对卧床,取平卧位或轻度左侧位,以后取半卧位、左侧卧位,严禁右侧卧位,避免剧烈改变体位,有咳嗽症状者及时给予镇咳药,做好生活护理满足患者日常所需,避免因过早下床活动造成电极移位或脱落。72h在床边活动,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协作下进行术肢肩关节活动,避免术侧肢体负重、做旋转、甩手动作。④饮食及排便护理:嘱患者进食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的易消化饮食,使术后营养得到充分保证,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且防止便秘,禁食产气及刺激性的食物,如牛奶、咖啡等。告知患者切勿用力排便,必要时可用开塞露,避免用力大便使起搏电极脱位。
2.3.2 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1)囊袋血肿。由于术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术中止血不彻底、囊袋过大、导线进入锁骨下静脉处缝扎不牢以及高龄(>75岁)等原因[1],起搏器植入术后容易并发囊袋血肿,多发生于术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国内报道[2],本并发症发生率为8.1% ,临床表现为:局部瘀血,切口红肿。观察手术切口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局部有无肿胀等,轻度血肿给予加压包扎,出血量较多者行穿刺抽吸积血处理,严重血肿需要重新打开囊袋彻底止血并引流。本组患者发生囊袋血肿1例,出血量较少,给予无菌加压包扎,延长局部压迫时间,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周后血肿消退伤口愈合。(2)囊袋感染。起搏器囊袋感染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为2% ~19%[3],可发生于植入早期(术后2周内)或后期(手术1个月以后)[4]。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重视血肿的处理,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是预防囊袋感染的关键。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局部皮肤有无异常表现,如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皮温高,有液波感,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则提示发生感染。本组1例患者发生囊袋感染,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触痛,经遵医嘱使用足够量的抗生素后,感染症状消失,伤口愈合良好。(3)电极移位。电极移位也是起搏器植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为[5]:①导线植入不当,入径处固定不牢;②心腔扩大,心内膜结构光滑;③上肢及下床活动过早;④起搏器在囊袋内游走,严重下移。临床常表现为起搏器刺激信号消失,患者可出现原有心动过缓相关症状。护理的重点是注意术后24~48h严格卧床,限制活动,协助翻身时避免右侧卧位,严密观察心律、心率变化,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本组患者发生电极移位2例,给予重新调整电极位置后,起搏器恢复正常工作,患者不适症状消失。(4)起搏器综合征。是指由于起搏器参数设置不适合患者,导致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出现心悸、气短、晕厥、头颈部跳痛发胀、胸痛、冷汗、低血压等一组起搏前没有的病症,多发生于安装VVI型起搏器患者。术后仔细观察病情,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向患者和家属简单介绍起搏器综合征相关知识,嘱患者如有上述不适要报告医护人员,一旦起搏综合征诊断明确,应协助医生调整起搏器参数设置,并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如症状无缓解则需要更换起搏器。
2.4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近期应注意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分别在术后1、3、6、12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复查起搏器功能,必要时复查12导联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有不适症状随时到院检查;教会患者自己数脉搏,了解设置的起搏器频率,出现脉率比设置频率低10%或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因其他问题就医时,应告知医师身上装置有人工心脏起搏器;随身携带并妥善保存起搏器植入卡(有起搏器型号、有关参数、安装日期等),以便得到及时正确救治。告知患者为避免对起搏器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远离强磁场如变压器、发电厂、电视和电台发射站;避免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磁疗等;使用家用电器如电磁炉、收音机、电视机时,应保持2m以上的距离;避免剧烈运动,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应避免做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背、扛重物,打网球,使用粗重工具等。避免摩擦或挤压起搏器囊袋部位,以免出现起搏器囊袋破溃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嘱患者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酒,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告知患者即使安装了永久心脏起搏器仍然需要坚持服用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药物。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作为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最佳手段,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但起搏器植入术毕竟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方法,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同时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且术后要求患者掌握起搏器相关知识并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保持适宜的生活行为方式,以保证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出院指导等,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起搏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刘培晶,严金川,任国庆,等.367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及临床随访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8(4):356-357.
[2]曹奄强.经静脉安置永久起搏器术并发症[J].心脏杂志,2000,2(12):153.
[3]马长生,盖鲁粤,张奎俊,等.介入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06-1008.
[4]金茜,顾建明,于江.2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1):3061-3062.
[5]李蕙君,曲海波,李占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29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