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园园,钟斌
(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115281628@qq.com)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具有名词多、描述多、记忆难等特点。因此,对于初学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要较快地记住和理解是比较困难的,且常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乏味而导致厌倦学习。如何增加学生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讲课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其中,授课的生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在解剖教学课堂中使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恰当运用教学方式于课堂教学课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课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是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一样。在课堂教学之前,导入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话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导课方法有以下几种:
1.1 案例式导入 如在讲述肝门静脉系统时,我们可利用门脉高压症病例导课,通过门脉高压症病人的临床表现来学习肝门静脉系统的内容,这样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肝门静脉系统的知识内容。
1.2 视频动画式导课 例如在讲述内囊时,先播放内囊损伤的病人引起的症状,再提问学生:内囊损伤会出现什么症状,这是为什么?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就会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解。
1.3 图片式导课 比如我们在讲述肌肉时,首先用几张肌肉秀的图片来导课,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过来,这样讲解后面的内容就水到渠成了。
1.4 设问式导课 如在学习肌学之前,先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见到“翼状肩”、“垂腕”等一些症状,这是哪些肌肉瘫痪引起呢?极大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认真地听课。
导课方式除了上述几种还有其他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甚至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以促进教学效果。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一些解剖知识点老是记不住,若我们将一些知识点改成口诀讲授,学生学起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成人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可用一句口诀记忆“妖精(腰颈)在前,兄弟(胸骶)在后。”讲授肝门静脉的属支时,可以用“上下左右两夫妻,但是没有好脾气。”这两句口诀将肝门静脉的7大属支的名称记住,口诀中的上表示肠系膜上静脉,下表示肠系膜下静脉,左表示胃左静脉,右表示胃右静脉,夫妻表示附脐静脉,但表示胆囊静脉,脾表示脾静脉[1]。再如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三句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空回盲肠胃,阑横乙脾内;升降肝胆,胖子间;十二指肠降平升,胰肾输尿外位官。空代表空肠,回代表回肠,阑代表阑尾,横代表横结肠,乙代表乙状结肠,内表示是腹膜内位器官;升代表升结肠,降代表降结肠,胖代表充盈的膀胱,子代表子宫,间表示是腹膜间位器官;十二指肠降平升代表十二指肠降部、平部、升部,外位官表示腹膜外位器官。这样学生就在乐趣中很容易地把腹膜内位、间位、外位器官记住了,不再觉得课堂是枯燥无味的。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很难保证学生一节课中都不走神,因此,在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时,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会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历来对“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途径”的理解比较困惑,在讲授我们可先提问学生:呕血、便血和痔疮有可能提示肝脏疾病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再开始讲解。学生欲“知其所以然”,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样记忆的教学内容才会更加牢固[2]。在介绍完脉管系统这一章后,可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自手背静脉网或足背静脉网注射抗生素需要经哪些途径抵达阑尾或胆囊?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循环途径的认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所当然,比平铺直叙的讲解生动有趣得多。
教学中师生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很容易疲劳,而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够产生欢乐和愉悦。当学生感到枯燥、沉闷的时候,通常都是学习的低潮期,这时如果教师能够不时地夹杂一些幽默的语言,能够让学生在笑过之后重新步入学习的正轨。如在讲到心的大小时,可让学生伸出自己的拳头,叫学生看看自己的“野心”有多大。在讲胰的位置和毗邻时,运用拟人法:胰看似懒汉,他一直横躺着,把十二指肠的降部当枕头,把胃做被子,把脚踩在脾门上,然而,他不是在睡懒觉,而是不断地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液等。恰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既可活跃课堂,还可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3]。
正如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足以说明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可将解剖基础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讲授,这不仅让学生对临床应用解剖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解剖学的重要性,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将来临床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例如在讲授心脏时,针对现在人类的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学生对冠心病都有一定的了解。授课时可简单地说说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如药物疗法、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的搭桥术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展开教学。也可以介绍胸外按压术、动脉血压测量等的解剖学基础,同时放一些相关录像。在讲解泪器解剖结构时,可提问学生:结膜炎患者需用滴眼药水治疗,滴好眼药水后在患眼内眦处按一下,请问按一下有什么作用?按的又是什么解剖结构?最后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眼药水与结膜充分接触。通过这样设问不仅让学生课堂中掌握泪器的解剖结构,还懂得其临床用途[4],这样既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解剖学的教学特别强调直观性,应用挂图、标本、模型是主要手段,但它们也有不足之处,尤其是讲授复杂动作的过程以及一些抽象内容时,学生都是难以理解的。若在教学中配合形体演示可形象地传授知识,加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学到的内容亦可长久记忆。如学习三尖瓣复合体时,学生觉得很抽象,教师可这样演示:把一间有两个门的教室当作右心室,教室的前门为右心室的入口-右房室口;教室的后门为右心室的出口-肺动脉口,前门的门框为右心室入口的纤维环;门为附着在纤维环上的瓣膜,我们可想像这个门框被锯成三角形,门上有3片三角形的瓣膜称之为三尖瓣。三尖瓣的基底部附着在纤维环上;黑板这一侧的墙壁是右心室的室壁,教师背靠着墙壁并用手去牵拉门的把手,躯干相当于乳头肌,上肢相当于腱索。教师牵拉门的把手,缓慢开门和关门。最后教师总结:三尖瓣环、瓣尖、腱索、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5]。
总而言之,生动性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各种方法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1]郭新庆,顿爱社,王海蓉,等.人体解剖教学中营造活泼课堂氛围的几种策略[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0,18(3):64-67.
[2]李雪鹏,张剑凯,陈军,等.如何使解剖课生动有趣[J].卫生职业教育,2004,10(19):116-117.
[3]杨园园,钟斌,舒方义,等.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浅谈——以“感觉器”实验课为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3):408-409.
[4]余寅,李玉彬,韦素丽.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解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2011,17(6):613-614,617.
[5]夏广军.利用演示教学法提高学生解剖学习兴趣[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