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娥,陈春燕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幼儿教育备受重视。当前,虽然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保教质量都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办园(班)条件简陋、“小学化”“保姆式”现象严重、“城市化”教育误区、家庭与幼儿园(班)教育脱节、教师专业素质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跟不上城市幼儿教育,农村幼儿发展落后。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遭遇了什么样的瓶颈?发展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应提供什么样的支持系统?是本文作者力图解决的问题。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因学缘结构、经济待遇等问题,致使发展的意识、动力、精力和条件等方面存在瓶颈。
随着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农村幼儿园的数量也日益增多。但农村幼儿园大多数为“家庭幼儿园”,师资来源较少为幼儿师范学校,有关资料显示,在农村幼儿园(班)的教师队伍中,近三分之二的幼儿园教师并非毕业于教育专业,[1]从初中、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聘成为幼儿教师份额非常大。这一部分教师不仅知识结构单一、狭窄,教学没有方法,教学环境创设等实践技能严重缺乏,更让人担忧的是,没有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的教师,不仅缺乏现代学前教育观念,而且自我发展教学能力意识也薄弱。认为自己初中毕业(有的高中毕业),完全可以应付幼儿园的教学,以“老教师”教学经验取代教学理论,没有教学能力发展的意识和愿望。
工资待遇低且不稳定是农村幼儿教师一大苦衷。据笔者《农村幼儿园师资现状调查》的数据显示: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每月800~2000元,其中有31%的幼儿教师对目前的收入水平不满意。这一状况,使得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幼儿教师的流失,阻碍了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持久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对教师个体而言,教师工作的流动性,不利于坚持反思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情况,个体教学能力无法提升;对幼儿园而言,教师的频繁流动,不利于幼儿园教师整体持续性进行相应的教学能力培训,不利于教师整体的教学能力反思和提升。
大多数农村幼儿园的师生比都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据人民网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平均生师比是24:1,不少农村地区超过这个比例,达到40:1。[2]据笔者《农村幼儿园师资现状调查》的数据表明:有31%教师所在的幼儿园的班级幼儿数达到31至40人,而40人以上班级规模的达到36%,由此超班模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村幼儿园基本上都是一人包教一个班的所有课程,甚至存在一两个教师包教所有班级、所有课程的现象。另外,农村幼儿园大多数没有达到“两教一保”的要求,甚至没有保育员。教师既是教学人员又是保育员,处理从教学到生活的各项事务。繁重的任务,占据了农村幼儿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疲于应付,因此也就影响了发展教学能力的时间和精力。
农村幼儿园大多数为民办园,而且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使得农村幼儿教师直接接触教育专家的指导较少,外出参与培训的机会也不多。笔者《农村幼儿园师资现状调查》的数据显示,民办园的幼儿教师中有10%的教师在职期间没有机会参加培训,有54%的教师也只是偶尔有机会参加培训。即使有机会参与培训,一方面能参与的人不多,另一方面,参与的培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保全面无针对性”的问题,再加上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教师的培训经费无法保障。培训不到位,效果不明显,致使教师的培训难以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缺乏满足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条件。
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促进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观念、政策、财政、培训四个方面构建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支持系统。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力量,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根本,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首先要从观念入手,即增强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意识,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这方面的意识更要加强。
1.农村幼儿教师应具有明确的角色意识
幼儿教师具有明确的角色意识,是从内部动力出发推动农村幼儿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然而绝大多数的农村幼儿教师对这一角色不明确,对于幼儿的认识还不充分,以简单的教学方式——“控制”与“放任”来对待幼儿,没有发展自身教学能力的意识,大大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为了帮助农村幼儿教师树立明确的角色意识,一方面从外部压力入手,当地教育局和幼儿园应加大培训力度,帮助农村幼儿教师补充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理念,促使教师加强自我学习,从而确立明确的角色意识;另一方面从内部激励出发,幼儿园可制定相应激励机制,激发幼儿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的能力。
2.农村幼儿教师应具有自觉的反思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是教师职业生活态度和方式。[3]《纲要》中也非常重视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与探究,更多是指教师应具有问题探究意识。“教师必须经常保持一种反思的状态,经常对他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性思考。这种反思也就是教师最主要的研究活动”。[4]幼儿教师在活动开展后,针对活动目标实现、重难点突破、幼儿表现等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不断总结好的实践经验,从中也能发现不足,并通过对不足之处进行理性思考,主动寻找改进和提升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减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错误,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另外,教师通过反思还可以直接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促进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幼儿教师须具备教学反思意识,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自觉落实反思行动,做到“三思而行”:每日写反思日记;每月写反思心德;每学期写反思总结。幼儿园不定时组织反思交流会,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学习。
3.农村幼儿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
知识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并且更新周期短,获得渠道丰富,加上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而是要成为“活水源头”,才能更好地哺育一代代鲜活的生命。这需要幼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是新时代知识型人才的生存方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推动下,已然掀起了一股终身学习的全球化新浪潮。在终身学习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面临着更多新的要求与挑战,必须主动去接纳新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因此幼儿教师不再视学校为唯一的学习场所,应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与更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教师。
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确保这一过程健康发展就迫切需要国家的政策保障。近年来,学前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尽管目前各地对学前教育事业倍加重视,纷纷将学前教育视为当地教育工作及改善民生的重点来抓,但由于学前教育在以往较长一段时间内被忽视、被边缘化,导致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重要的政策空缺,即“政策盲区”,[5]体现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未单列,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单列编制,长期以来没有国家培训计划和经费保障等。相关政策的空缺致使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滞后,特别是城乡差异的大背景之下,在农村幼儿园更加剧了这一现象的恶化。当务之急是加紧立法,完善“政策盲区”,才能保证学前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法规,完善“政策盲区”,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1.优化资格认证制度,把好入关口,稳固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平衡力
幼儿教师短缺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农村幼儿园,聘用教师的要求较低,再加上许多农村幼儿园是家族式办园,由此导致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屡见不鲜,不利于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必然要求规范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牢牢把好幼儿教师的入关口。根据《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幼儿园在聘用教师时应严格按照《教师法》的规定,把好关口,不仅仅对于教师资格证及学历方面作相应的要求,也要加强对技能方面的考察。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配备相应的教师和保育员的数量,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中并不断自我学习与提升。
2.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相应条例,激发幼儿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主动力
首先,结合《劳动法》和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并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教职工的规范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以此推动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其次,农村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的精神,结合各园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奖惩制度及幼儿园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办法,这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幼儿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调动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再次,农村幼儿园应制定《幼儿园教师晋职办法》以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教师晋职方面体现全面、客观、公正,力求全面地评价教师,让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一样享有职称评定的待遇,在同等条件下让更加优秀的教师能评上高一级职称,这样更能体现出公平、公正和公开,让更多的优秀幼儿教师能在其位谋其责,更好地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农村幼儿园可根据自身的财力情况,制定《幼儿园教师奖励办法》,更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尽可能地体现优秀,激励上进,坚持公平、公正和机会均等的原则,设立综合奖和各单项奖等多种形式的奖项,每学期进行评比公示,让优秀教师的劳动成果得到公认,从而调动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3.完善考核体系,构建“双线评价体系”,保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持久力
目前幼儿园的教师考核体系还不完善,据了解许多幼儿园仅仅对教师的出勤进行考核,特别是在教学方面没有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为了保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持久力,应着力完善幼儿教师的考核体系,体现幼儿教师的“德、能、勤、绩”方面的评价,具体包括绩效考核体系及评价体系。绩效考核评定办法应严格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并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岗位评估标准》、《日常工作量化细则》、《期末考评办法》等相关细则进行考评并给予奖惩。教师的评价体系应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因此幼儿园可着力构建“双线评价体系”:以教师自评为主线,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家长共同参与为辅线的评价制度,从多种渠道让幼儿教师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双线评价体系”不再是简单地判定谁是优秀的教师或是谁达标,而是和教师一起分析自己教学中的成就与不足,帮助教师提出改进计划,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持久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阶段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财政投入所占比例长期徘徊在1.2%~1.3%,2011年稍有突破达到了1.5%。[5]而且70%是投入少数示范公办园,大量民办园、改制园没有任何财政投入,[6]特别是农村更面临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经费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因此,要保障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动力,财政支持是根本。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建立农村学前教育政府投入为主,幼儿园举办方、企业、民间团体、个人等多渠道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最大限度地释放民间教育投资的巨大潜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鼓励社会、企业、个人投资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总之要以多渠道方式增加农村学前经费,并设立农村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确保农村学前教育经费制度化、稳定化的财政保障。在财政支持的保障下,着实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优化工作环境。
1.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
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条件差是影响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制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7]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从绩效工资到各项奖金,从基本工资到生活补贴等,以多样化形式提高教师待遇,从而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农村幼教工作,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推动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稳步发展。
2.优化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环境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强调了教学环境的重要性。优裕的教学环境会刺激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要保证其教育质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备全面的教学技能,特别是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目前大多数农村幼儿园设施设备简陋,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因此政府及幼儿园主办方应加大投资,努力优化教师的教学环境,为幼儿教师提供不断发展的优质平台。
农村幼儿师资培训是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三年内对1万多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的计划在实施中,“西部农村幼儿教师国培计划”也在启动。[8]但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培训计划缺乏针对性,有“走过场”的倾向。当下的教师培养培训相割裂、培养培训缺乏有效评估和监督、培训内容陈旧、培训形式和方法单一等已经严重制约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不能很好地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4]因此当前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须从教师职业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农村的特点和现状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构建适应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以满足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需求。针对农村幼儿教师所制定的培训应体现适切性与多样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四个特性:
1.培训时间灵活化
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应适合农村的特点及条件。首先在时间上要着重考虑到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受农事活动、家务劳动及幼儿园工作等因素影响,相比城市幼儿教师较少有时间、金钱及精力来参加各种培训,且培训的时间难以统一。因此制定的培训时间可具有伸缩性,可将培训班的周期时间定为一周、半个月、一个月不等,并且可充分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培训。这样可方便各地农村幼儿教师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参加培训,以确保培训的全面参与度。
2.培训类型层次化
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因文化程度、教学能力、工作职责等方面的差异,培训也要分层次进行。各级培训应分工明确,不仅制定从园长、教学骨干、见习教师到保育员不同层次相应的业务培训,也有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幼儿教师进行系统教育及专项技能的培训,以此形成多层次的培训类型,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真正受益。
3.培训途径多样化
农村所具有的教育条件远不及城市,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步伐还跟不上城市的节奏,特别是更新教育理念,融会新课程理论这方面还相对较弱。因此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首先,幼儿教师除了进培训班集中培训以及参加脱产或函授教育等方式的培训外,日常在教学当中的教研也是一种很好的培训。教师之间针对实际问题共同教研,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其次要注意收集信息,重视媒体的培训功能。对交通不便、条件缺乏的农村地区而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及时关注教育新信息,教师之间进行学习和研讨,能够帮助农村幼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促进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可采取“帮、扶、带”的方式,即有经验的教师开展示课,传授经验;新手教师开汇报课,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之间进行随堂听课,每周进行教研汇报,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培训内容全面化
在笔者《农村幼儿园师资现状调查》的数据中表明,有84%的教师认为在教师培训上应注重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两者相结合。因此针对教师的培训内容要“一应俱全”:培训内容的选择,一是要“一应”,即应合农村的现状,以农村幼儿教师发展为本,紧密结合农村幼儿教师的愿望及需求等实际情况;二是要“俱全”,即涵盖幼儿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课程改革新思想、保教基本理论、幼儿园管理条例及办法、幼儿教育各科教学法、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不断拓宽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空间,切实推动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1]王利明.天津市区国办幼儿园与乡村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调查报告[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6):52-54.
[2]2009全国学前教育平均生师比24:1农村40:1[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3451271.html,2010,12,10.
[3]张大均,郭成.教学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3-114.
[4]姜勇,张云亮,钱琴珍,宋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10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11):13.
[5]庞丽娟.顶层设计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J].学前教育,2012(5):3-4.
[6]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4.
[7]王嘉毅.多维度视角中的农村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25.
[8]刘焱.促进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学前教育,2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