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莉
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将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当前我国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方面,老师们普遍重视详细的讲解,对每篇文章的字、词、段、句都精细讲解,具体到段落结构、文章特点、重点内容、作者风格等面面俱到,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
我国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以学科为中心,过于重视学科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忽视了人在教育中的位置,将学科作为教学目的,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一切围绕学科去组织,将学科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这种片面强调学科重要性的作法与课程改革的初衷不符,在教育活动中应该以人的发展为主要目的,正确认识教育的性质和使命。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高中语文老师都运用简单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将阅读材料和自己的理解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则需依靠自己的努力。因此语文教学没有重视到学习方法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生的记忆,这一点也与课程标准不符。
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应用“文本研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选择典型性文章,创造阅读问题情景,将学生置于情景当中,参与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主要特点有:提炼精美篇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要想使学生达到与作者对话的境地,则必须要求深入理解文章,对文章做到全面认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处世观点。并以此为前提,深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认识作者的创作初衷及创作特点,才能真正体验到文章的精美之处,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问题探讨”教学方法也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寻找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具有这些特点:重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问题设置具有创新性特点。在实际教学时,很多老师都会运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的问题”的步骤进行教学,利用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平时教学中,老师也要依据阅读文本的不同,如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新的疑问。如在学习《祝福》一课时,老师首先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们思考和交流,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以后,有了自己的看法。老师讲解课本当中提到的“四种权力”,分析研究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时,有一位学生向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篇文章当中,狼表示什么权力?假如祥林嫂的孩子不被狼吃掉,那么祥林嫂的命运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差呢?”这一问题是全体同学都认识到的问题,从而激发了新一轮关于文章主题的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应用 “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围绕文章的主题,根据自己掌握的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有新的体验、新的想法、新的收获,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方法特点在于,重视学生本身的体验,强调活动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参与实践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学生参与性强的实践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老师可以组织“歌颂青春”诗歌朗诵比赛,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实际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只有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再有,老师也要重视个性化培养,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尽情展现自我,切实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阅读教学方法。上面论述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有力推动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