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佳滨 荣宝山
(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 010110)
教学过程,是一项较高的艺术工作,要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就要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严格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明确教学目的,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要规定好引导学生思考的路线,以便使学生顺着正确的路线进行思考,进而探索出结论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示范、启发、诱导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如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再实践验证,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要善于提出各种问题、矛盾,使学生的思考始终处在主动地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所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解释新的现象。例如在讲授《针灸学》时,首先了解学生对针灸学的掌握程度,然后针对学生情况,进行备课,才能较地的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之后,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也就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貌,由现象到本质。如准备《针灸学》的主治时,考虑到经穴主治繁杂,不便记忆,更不易理解,又考虑到对象都具有一定的古文基础,结合这些情况,对主治功能,可采取先分析经穴的命名含义,然后引伸出它的主治功能,最后再分析它为什么有这些作用,这样效果比较好,学生反映容易记,也能理解深透。例如讲足太阳膀胱经“承扶”一穴,先说明“承”,是承受,“扶”,即用手或使物扶持人身不倒的穴位名称;再讲承扶穴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针此穴后,则疼止杖离,可不再承受人或物的支持。又如讲督脉经之“筋缩”一穴,则指出肝主风,在体为筋,其穴位于肝俞之正中,又系督脉经穴;督主脊强痉挛,命名筋缩,就是因它主治肝盛风动,痉挛脊强之故。这样讲解,不但加深了记忆,而且从经穴命名意义来说明其作用,可以进一步理解而使之记牢,且有回味。这就要求教师,多从表面现象谈起,使学生初步有了感性知识,然后深入分析,将感性知识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判断正确、概念完整系统,使学习效果有所提高。另外,在启发诱导过程中,教师在剖析问题时,要注意先不要忙于下结论,而是要把供给结论的有关知识讲清楚,让学生自己去作结论。所以先提出资料、论据,使同学们一步步地承认某些事实,然后教师加以指点,学生就会得出所需要的结论来。如讲授“经络平衡”问题时,首先指出临床常遇到“右病而现于左,左病而现于右”,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经气在机体内的流行,就好象天秤一样,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就称之为“经络平衡”。如果经气循行有了偏胜或不及,这就是失衡,失衡则生病(平衡则无病),它的具体表现,就是“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然后引伸出为什么“左盛右病、右盛左病”?因为经脉又有“交差循行”的现象,如手阳明大肠经,有段经脉是“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所以经络失衡,必然左病现于右,右病现于左,治疗就要采取“平治于权衡”的方法。这样讲述,由浅而深,由现象到本质,就能使学生的思考活动保持动的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指出思考方向,以便培养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知识程度参差不齐,因而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分析判断,当然不会一致,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以案例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例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治一年近五十,身体虚亏,时有腰痠目花,耳鸣,脉来沉细之象的齿痛病人,甲主张针合谷、颊车……,乙主张针内庭、翳风……,结论同,主张不一。经针合谷、颊车效果不显;接着补针太溪穴,针下痛止,当时学生兴趣高涨,思考处于动的状态下,都在判断为什么刺补太溪穴,针下痛止?老师不必马上答复,要同学们从四诊方法分析疾病。他们的结论是:“病人年近五十,身体虚亏,时有腰痠目花,耳鸣,脉来沉细之象,说明是水亏虚阳上亢所致之齿痛。”老师又在这一结论上,指出该病之齿痛,重点在于肾阴不足,虚阳上亢。因为肾主骨,齿为肾之所终,所以当肾阴不足,虚阳上亢时,就会发生齿痛,治疗应采用益肾水而和虚阳的方法,所以取合谷、颊车以治标,然后补肾经原穴太溪,目的在于益阴和阳而治本,所以针下收效。诸如这些事实,只要教师指出辨证关键,抓住重点,不但可以从中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判断,也认真地传受了经验,更培养了学生对针灸钻研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针灸疗效高,也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所以同学们的反映说:“针灸课不用考试,因大家对这门功课兴趣大,信心足,每天都在学习、应用”。学生学习得好,确是教师最快乐的一件事。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答疑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已知的知识来阐明新的问题时,就可以采用反问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活动。如在讲授经穴部位、取法时,就要提问学生“骨度分寸”然后再阐明经穴的具体位置和取法。又如在讲解“阴挺”的配穴施治时,首先交代了本病多由中气下陷、不能固摄胞宫所致,然后提问学生,根据这一机制选穴治疗,他们就会很快的回答:根据“下者举之”的原则,可取百会、三阴交、气海、维道等穴,这样反问,不但可以解释新的问题,还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使之前后结合,不至脱节。但在反问中,要注意不要操之过急,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发现不足或错误之处,应启发使之纠正。同时反问也要事先做好准备,以便有目的地进行,不要临时现抓,影响课程内容的完整性。
教师的职责,好比领路人一样,不但要指出方向,还要指导怎样去。祖国医学的著作繁多,如不指出方向、方法,就会使学生无从下手,失去钻研信心。另外,课堂上不仅能讲授主要内容,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还要依靠学生自己去参阅有关文献,这就需要教者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教材,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少走弯路,尽快地掌握基本知识,不断地扩大眼界,以增加必要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对学生有所启发,除了准备充分,讲解清楚外,另一个条件就是教者本身要加强话言的修养,提高语言语文水平。因为教师必须依靠语言来传授知识,表达事物,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简练、明确,语意要确切,更要生动活泼有趣,使学生容易理解。如果语意不清,不能对学生有所启发,反而会使学生听不懂,日久生厌,教、学脱节,降低效果。此外,在讲授过程中,不要忙于赶进度,或试图多教一些内容,这样虽然课程准备得很好,但因操之过急,分量过大,就会对主要内容交代不清,甚至会发生错误,不但不能对学生有所启发,反而造成“消化不良”,达不到教学应有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就是要不断地指出方向,提出探索的路线,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种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自觉地钻研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到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到其正的知识,为临床实习阶段以及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