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生活化 设计巧入手

2014-08-15 00:47:41江苏冯素军
作文教学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观察者入境课外阅读

江苏 冯素军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灵感的源泉,是想象的素材,离开了生活的实践,作文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章就会显得枯燥而乏味。纵观当下,无言可表、无感可发是目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挤牙膏式的写作不仅造就了作文空洞编造、脱离生活等弊端,而且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束缚了他们自然天性的发展。在“写真话、讲真情”的新“课标”理念倡导下,笔者认为写作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以实现作文生活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抓住生活的典型,对生活进行细致的描摹。

一、观察生活 充实素材

有人说,“生活的美好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我们既能窥得不同人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品尝到酸甜苦辣各种各样的滋味。千姿百态的生活画面既能提供给我们丰富的素材,也激发了我们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必须要具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能够从生活的横断面中发现丑和美,进而借此组装、拼凑灵感和情感。正如普列姆昌德所说,“如果作家总是睁着眼睛,那么他从空气中也可以获得小说的素材。从火车上、船上、报刊上、人们的交谈等许许多多场合都可以获得优秀的小说素材。经过几年的磨练,观察就自然了,目光自然就会选择有用的东西。”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有意观察

有意观察,即要求学生作为一个旁观者,对身边的人、物、事进行细致的观察。而现在学生接触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较多,所获信息量基本上从此而来。此时他们忽略了观察,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导致他们写作文时无话可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如要求学生对“妈妈烧菜”这一个生活片段进行观察,学生可以对妈妈烧菜的过程、动作、神情、姿态等进行入微地观察,并用简单地几个字记录下来。如描写动作的词有“炒”、“翻”、“倒”等等,描写神情的词有“从容不迫”、“微笑”等等。当然,观察得仔细的同学,还可以对炒菜的声音、妈妈的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有意观察的优点在于能够全方位地洞察被观察者的一举一动,观察比较全面;缺点在于缺少观察者的主体感受。

(二)入情入境观察

入情入境观察,即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对自己所参与的事及周围的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学生则在亲自的实践过程中观察点点滴滴。如教师可以组织“走进敬老院”的活动,学生可以在与孤寡老人交谈的过程中体悟生活,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观察生活,进而将自己的观察、体悟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入情入境地观察写出来的作文真实感较强,学生也能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进去。总而言之,入情入境观察的优点在于能够真实地抒发观察者自身的情感,但其也存在缺点,即所观察到的内容有限,因此,教师应将有意观察与入情入境观察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够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为作文增色。

二、广泛阅读 积累语言

李霁野在《读书与生活》一书中指出:生活同读书是分不开来的。一方面不要作书呆子,将脑袋里装满死书;一方面也不要空着脑袋过生活。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学生并不能随时随刻地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生活,而阅读就弥补了这一空缺。一方面,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接触到不同的社会背景、生活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拓展自身的眼界,积累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作者的思想情感、布局谋篇、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够较好地启发学生、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在强调知识输出的同时,也要注重写作知识的输入。

(一)课内阅读积累

教材中的文章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大的阅读价值。特别是诗歌、寓言故事、散文等体裁的作品,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效的借鉴,而且还能够在阅读中对比现在的生活,引发新的思考。如《绝句》一诗巧妙地运用色彩,勾勒了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在今后写春天的作文中,既可以借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也可以在观察大自然的基础上,通过色彩的描绘来表现春天的生命力。借鉴课内阅读内容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是一项有效方式。

(二)课外阅读积累

教材内容一般具有滞后性,不能够及时地吸收具有时代性的文章。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体现当代生活的文章供学生阅读,方便学生及时地了解现在的社会动态,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如六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地阅读《女生日记》、《非法智慧》等课外书,同时可将其中好的词汇、语句以及思想记录下来,为今后自己的作文做好良好铺垫。当然,除了课外书,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时事新闻,帮助学生及时地了解社会生活,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值得一提的是,课外阅读重在启发,一旦学生思想深刻,其所写的文章自然也就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积累,进而提升其文章写作质量。

三、结束语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课堂也并不是实施教学的唯一平台。“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唯有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才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用眼睛去洞悉生活的一点一滴,用耳朵去聆听各种各样的声音,用心去体悟生活内涵,进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化为一个个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文字。而阅读作为获得生活经验的间接途径,对于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语言的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自主习作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我发挥空间,学生可以尽情地用文字来描绘自己眼睛里的七彩生活。因此,教师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目光从狭窄的课堂引向生活的万花筒中,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实现“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思”的目的。

猜你喜欢
观察者入境课外阅读
观察者
扬子江(2024年3期)2024-05-10 06:59:24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
学习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 03:50:22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
品读入境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