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江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农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却日趋严重,例如农村耕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大气质量、人文居住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并且已严重影响和阻碍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等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通过制定与实施一系列政策法规,引领亿万农民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实践,在有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中共中央专门就农村工作先后在1982 年—1986 年发布了“五个一号文件”和2004—2013 年发布十个一号文件,这十五个中央一号文件集中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通过政策制定和实施来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我国农村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一号文件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策史上的鲜亮图景,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生态发展的历史进程。
从1982 年开始到1986 年,中共中央专门就农村工作连续出台了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即1982 年1 月1 日中共中央批转1981 年12 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3 年1 月2 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4 年1 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 年农村工作的通知》;1985 年1 月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1986 年1 月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1986 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一)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生态环境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跃进”时期,生态环境遭遇到建国以来第一次集中的污染与破坏,在农业领域,推行片面的“以粮为纲”政策,在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向自然界开战”口号的激励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毁林、弃牧、填湖开荒种粮的现象,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迅速地凸显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荡期间,各项环保措施基本废驰,片面的“以粮为纲”政策再度推行,林业发展遭遇第二次大挫折等等不利于环境保护甚至于破坏环境的因素集中涌现,生态环境开始持续恶化。到20 世纪60 年代末和70 年代初,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是非常严重了,到70 年代中期,全国每天工业污水排放量达到了3000 万到4000 万吨,而且绝大部分没有净化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很多河流近海污染,在生态破坏方面最突出的就是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此时中国的生态环境恶劣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尤其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本已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更是不堪重负、积重难返,严重阻碍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威胁农民身心健康,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桎梏。这一时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1. 生态破坏问题。我国农村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当地生态平衡遭破坏,进而在整体区域范围内造成生态功能失调,致使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功能减小,引发各种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1994 年为例,中国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210.6 亿元①。最突出的突出表现为: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沙漠化问题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低,功能自然调节下降;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降低;资料显示,“中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自然湿地面积相对较少,草地大多是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北方温带草地受干旱、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正面临退化和沙化的危机。②由于人们滥牧、滥伐、滥挖、滥垦,再加上对水资源的无序利用,土地已被严重沙化。加之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及利用中的严重浪费致使土地大面积被破坏,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其次是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据估计,目前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一个种的速度走向激危甚至灭绝,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 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 种,为总数的四分之一。目前己查明我国外来入侵物种283 个,每年对我国造成的总经济损失高达1200 亿元左右。③
2. 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环境污染严重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由于农村内部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是内源型污染,前者这是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面源污染、农业工厂化生产造成的点源污染以及农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二是来自农村外部的城市污染转移,也就是外源型污染,包括新迁入的污染源造成的污染以及周边城镇的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如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④
(二)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政策要点
1. 加强对耕地、森林‘草地、湿地资源的保护。1982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规定在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切实注意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耕地。集体所有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面、滩涂以及荒地、荒山等的使用,必须服从集体的统一规划和安排,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私自占有。1983 年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森林过伐、耕地减少、人口膨胀,是我国农村的三大隐患。在大好形势下,我们对此必须头脑清醒,采取多方面的有力措施,认真对待。首先要坚决刹住乱砍、乱占的歪风,严格控制超计划生育。1984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4 年农村工作的通知》规定鼓励种草种树,改良草场,实行农林牧相辅发展;鼓励发展水产养殖,保护天然资源,实行养殖捕捞并举。要多方开辟食物来源,改善生态环境,要继续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1985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则进一步放宽山区、林区政策,规定山区二十五度以上的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牧,以发挥地利优势。1986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6 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规定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条例,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及水土保持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报国务院批准实施。
2. 加大科学技术在农业和环保领域的应用,改善生态环境。1982 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业可以吸收多学科的科学技术成就,成为知识密集的产业部门。在充分发扬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优点的同时,广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走投资省、耗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将使我国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要在调整和整顿的基础上,动员组织各方面的研究力量,紧密结合农、林、牧、渔等业生产近期和长远的需要,拟定一批科研重点项目,要进一步搞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这一基础工作,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1983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则进一步指出要继续实行对农业的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和教育工作,使农业有一个比较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农业的技术改造应有自己的特色。一方面必须注意发扬传统农业所具有的精耕细作、节能低耗、维持生态平衡等等优点。概括地说,就是要按照我国的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1985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倡“东西互助”。沿海各地向西部转移技术,联合开发西部资源,分享利益。1986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6 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更加重视科技的应用,指出科学技术必须为农村经济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应当作为一条重要方针而突出起来。要着重发展适用于我国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和新材料,促进多种经营各部门的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意义
世界银行在《1992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的:“在过去20 年中,?各国人民己经懂得了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而较少地依赖政府。但是,在环境保护领域恰恰是政府必须发挥中心作用的领域,私人市场几乎不能为制止污染提供什么鼓励性措施”。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上述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是继承和延续了建国以来的环境保护政策,吸收了中国传统生态环境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当时国内、国际社会实践发展的实际,态自然观中国化的积极探索,对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形成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调动了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逐步唤醒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上述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以调动广大农民的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作为政策制定的首要出发点,给予了农民生产和交换的自主权,保障了农民的物质利益,但是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引导农民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环境保护积极性,使农民的环保意识开始觉醒,开创了中国农村生态保护的新局面。
三是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上述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使亿万农民逐步传统的生产模式中解放了出来,通过非农经营等方式,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劳动力自身的进一步解放,为农村的经济的繁荣稳定、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奠定了政策基础,也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
四是中共中央结合中国传统生态环境的理论,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理论,结合世界经济生态等发展的趋势,在中国生态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是经济与社会的共同进步的过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化道路。因而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精心保护资源;同时着力推进了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制化工作,开启了我国环保工作的的法制化进程。
(四)中央一号文件的不足之处
从新中国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内,中国农村大部分时期实行的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于土地等农业资源的使用、管理以及产品的处置和收益分配完全由集体控制,农民缺乏自主权,平均主义问题突出,因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78 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调动几亿农民的积极性。可以说1982—1986 年出台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围绕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展开的。其政策的要点侧重于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实行政社分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新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业的投入等方面。因而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关注不够,虽然中共中央对建国以来特别是大跃进以来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有所才察觉并开始着手治理,但是文件中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度不够,对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怎样进行环境保护少有提及,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环保机制。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国家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但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加之企业负责人缺乏环保意识,而地方政府又单纯追求GDP 得快速增长而忽视对其综合治理的政绩观,使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在这一方面,一号文件中对乡镇企业的发展的环保要求并没有明确提及,成为文件的一大缺憾,也因而使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大元凶。
自2004 年起到2013 年,党中央就农村工作又连续出台了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即2004 年2 月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 年1 月30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 年2月21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 年1 月29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1 月30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 年12 月31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 年12 月31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 年12 月31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 年12 月3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及2012年12 月31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背景
2000 年,国家正式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 -2010 年)》,提出了今后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这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后又一个指导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特别要求加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和投入。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扶贫开发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与计划生育相结合,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011 年,国家又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2020 年)》,文件强调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贫困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推广应用沼气、节能灶、固体成型燃料、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等生态能源建设项目,带动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大力支持退牧还草工程。采取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恢复天然草原植被和生态功能。加大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重点抓好灾害易发区内的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⑤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早在2005 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提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便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⑥当年年底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要求:环境保护工作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⑧生态文明再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次升华,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逐步展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农民的生活状况也越来越好,广大农村地区在治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几年来,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在治理和管理力度不断加强,我国的环保资金政府财政投入的数量已有显著增长,农村环保“零投入”状况亦有所突破和改观,经过一些政策和措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总体上呈向好的趋势: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统计,农村的环境卫生有所改善,19.4%的村饮用水经过了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0.6%的村完成改厕。村内道路没有硬化的村占5%,没有固定垃圾场所的村占43.9%,有垃圾场所不定期填埋的28%,村内的河流污染没有得到治理的占37%。⑨尽管农村生态环境在慢慢转变,但是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政策要点
1.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这一时期中央一号文件的一个要点,这一时期的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均有提及,主要内容涉及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大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统筹安排新的退耕还林任务。探索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央财政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增加湿地保护投入,完善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补贴政策,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搞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土壤环境治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开展宜居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
2. 加强耕地保护和水利建设。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
3. 加大对“三农”投入,发展农业科技。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因此要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要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必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农业社会化服务迈出新步伐,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实现新提高。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必须下决心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局面。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快改善农村民生。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把农村学校、国有农(林)场纳入建设范围。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加快推进城乡同网同价。加大农村水电建设投入,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搞好村庄治理规划和试点,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三)十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意义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国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做出的积极回应。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因此,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1. 中央一号文件把生态建设上升到了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2. 明确提出了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宏图。进入新世纪,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中央审时度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2004 年至2013 年,连续出台十个一号文件。新世纪十个中央一号文件有一个鲜明主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重点强调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在这基础上提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使中国农业和农村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因而为调动了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逐步唤醒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
3. 文件清晰勾勒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现实借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本身具有长期渐进性,它始终贯穿于我们整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抓好农村经济发展,又要顾及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把这两者协调与落实好,这已是学界和政府都在关注的热点所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必将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好转,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政府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当采取经济手段,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推进城乡之间的环境公平,以此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补偿赔偿力度,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梳理、健全和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使相关各类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运用和强化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中的补偿赔偿手段,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震慑和执行力度,以便把农村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政府应建立保障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投入。由于过去几十年中的城市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的,为了实现环境公平,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农村的环境建设。
(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它讲求遵循自然生态法则,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绿色为导向去发展经济,因此具有更好地协调经济、环境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是一种更好发展经济,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农村环境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循环经济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把农村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达到有效减轻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大力发展绿色科技,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不足是导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之一。今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思路应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指导,以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以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区域和系统的综合防治为重点,通过自主创新与综合集成研究,建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相适应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环境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⑩同时通过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构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此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培养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四)完善和规范我国的环境执法。环境保护不仅需要自觉,同时还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使得农村环保工作能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农村生态环境中违法破坏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要加强环境立法,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环保法制的监督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纵使我们极力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引诱下,我国仍然面临日趋严峻的生态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都是放在城市,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却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己严重威胁广大农民的生产发展与生活质量,如不抓紧解决,势必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生态环境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更需要长期坚持不懈。
注 释
①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编著:《中国生态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64 页.
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EB/OL]. (2008 -10 -29)[2011 -09 -10].http://www.gov. cn/zwgky2008 - 10/29/content_l 134378. html.
③《科技日报》:《我国生物多样性退化严重》[EB/OL].(2005 -05 -30)[2011 -09 -10].
http://www.biooii.com/biology/Ecology/l 14929.html.
④牛志明:《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管理挑战及思路》[J],世界环境,2008,(1):第39 页.
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版,第16 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第823 页.
⑦《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86 页.
⑧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党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23 页。
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http://www. stats,gov. cn/zgnypc
⑩崔连香:《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HT〗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版.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
[4]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党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办公室编:《. 中国生态环境警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6]卞有生:《生态农业中废弃物的处理与再生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
[7]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编著:《中国生态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8]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年版.
[9]陈英旭:《农业环境保护》[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年版.
[10]牛志明:《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管理挑战及思路》[J],世界环境,2008,(1)
[11]梁流涛《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年.
[12]崔连香:《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
[13]徐晓云:《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年.
[14]李恩:《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2 年.
[15]郭琰:《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J],学术论坛,2008,(7).
[16]余泽娜,孙燕青,麦锰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前沿,2010,(1)
[17]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J],环境保护.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