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前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001)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领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人民的利益日益分化和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的涌入既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参照的视角,也带来了不容回避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学者从理论上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现实社会中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却由于忽视现实生活对意识形态的决定性影响,很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从根本而言,意识形态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是现实生活在思想和理论上的回响。如果仅从理论上,而没有从实践或立足于实践来理解并解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我们是无法破解在多元社会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一难题的。
一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①这话道出了意识形态对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也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把它作为实现和保证党的领导权的重要条件加以强调。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时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②[p63]以此说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化,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我们以前强调革命和建设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于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马克思主义化,很少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化,即人民精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化。其理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并立足于这种实践才有说服力,认为只要革命和实践成功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自然就建立起来了。这种理解显然是把“物质决定意识”绝对化了,导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出现种种问题。实际上,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的。意识形态的建构有其自身的规律,既要有传统的意识形态资源,也要对人们的思想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具体的、创造性的实践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需要结合实践不断进行阐发才能保持自己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因而只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而忽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错误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思想,不会在社会成员中自发产生。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就必须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深入的思想教育。”③[p165]为此,毛泽东提出要用中国老百姓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区续写马克思主义,写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实际上也包括写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版本,以便于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这实际上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具体途径和思路。然而,建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并没有使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自己的土哲学,还是洋哲学,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实现中国化。为此,他提出建立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并没能完成这一任务。由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脱节,中国尽管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绩,但这些成果并没有成为论证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现实依据,在普通民众中也因此没有自觉树立起共产主义信仰。“文革”这一历史也表明,许多普通民众甚至一些党员和个别党的领导干部,基本是以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来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通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在指导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中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胡锦涛对此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④遵循这一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宣讲,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入大众的生活,成为人民的自觉选择和坚持。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物质支持和实践基础。“意识形态是以经济实力作为基础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全球化平台上展示了独特的品格和内涵,对青年一代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增强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⑤事实也是如此,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多,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展。
按理说,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绩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其在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应该更加巩固和深入人心了。而事实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体意识的增长,国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社会思想的多元化日益凸显,由此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一直受到挑战,甚至有在实践中被边缘化的危险。究其原因,一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明显滞后:既没有论述深刻、影响深远的理论成果;也没有在学界和社会上有影响的意识形态大师;更没有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人才培养和系统建设的体制机制,这问题的存在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往往沦为简单的政治说教,在应对各种思潮的冲击时很难进行有力的反击。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⑥[p9]缺乏物质系统支持的意识形态本身是很脆弱的。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立足于现实的,只有成为现实的手段才是有力量的。另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虽然有了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规定,但这毕竟是从政治的角度而言的。而在后现代话语广泛流行的今天,政治话语本身已被消解,其权威及其对一种思想意识的支持的效力也是受限的。因此,要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深入人心,需要解答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遇到的种种困惑,成功应当各种思潮带来的挑战、冲击甚至攻击。而在这些方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虽然进行了种种努力(如通过回到马克思运动寻求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大众化使其普及到民众之中),也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因为始终只是在理论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没有着眼于实践,没有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没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来阐发、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因而就总体而言,并没有改变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现实困境。
二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的。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生活条件的理论说明,是“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⑥[p285]只有立足于实际的生产生活状况,意识形态才有自己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也认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键是最大程度地反映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⑦根据这一理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说明中国人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指出他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并告诉他们如何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正是坚持这一理念并始终不懈地付诸实践,马克思主义才在众多的思潮中脱颖而出,成为指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思想理论武器,并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指导思想长期在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当前在外有全球化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在内由于社会转型,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阶级、阶层关系不断分化和变迁,利益关系深刻调整,人民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物质利益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的情况下,意识形态的作用被相对淡化,甚至作为乌托邦而被批判和否定。加之苏东剧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总体上处于低谷,这使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弱化。这种背景必然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些理论上的欠缺也增大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难度。首先,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而言,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马克思主义学界在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共性以便减少借鉴资本主义发展成果的阻力时,忽略了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脱节。
第一,从理论上而言,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宣传都是立足于此的。而实际上,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水平是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反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除了从历史的原因进行解释外找不到其他的理由,而现实生活中党的个别领导干部的失误甚至堕落在历史的视野中是无法找到答案和根据的。况且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十分严重,“腐败面之广,危害之深,影响之大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空前的。”⑧这必然会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更重要的是,在总结苏联垮台的教训时,很多学者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西方思想家的那套话语:把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归结为社会主义本身的问题,从而否定了社会主义相对应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得出了社会主义是错误的,是不能实现的结论;另一方面,他们搬来马克思的个别词句,认为苏联根本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因此列宁在沙皇俄国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是主观主义在做怪,是列宁的唯意志主义在做怪。这样一来,苏联存在的合法性就完全被否定了。由此他们进而得出,在经济社会条件还达不到沙俄水平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显然也是历史的错误。于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法性也被否定掉了。国内长期存在的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或者说要求完全西化的思潮,其思考问题的逻辑无非就是这样。因此,清楚地告诉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联系及其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只是反西方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也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第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本世纪中叶达到目前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如果仅从这方面来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那么人民看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吸引力在哪里。因为这样的目标即使达到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是落后一大截。况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科学技术等方面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目前,从经济、科技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得多。”⑨也就是说,如果忽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本质特点——共同富裕,人民很容易在潜意识中认为我们建设的就是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马克思主义学界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解读恰恰忘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特征,从而给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建立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标准,凭此才能告诉人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即使是在较低的物质发展水平上也具有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具有的优势。这些优势使我们能够吸收资本主义发展的优秀成果,同时又能避开其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和曲折,用最小的代价、较快的速度实现现代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借鉴并与其他国家的成就进行横向的比较,但决不能为了省事而借用别人的标准来生硬地评价自己。否则,我们永远都说服不了人民——我们为什么要在这样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美好的、比资本主义更加符合人的本性的发展要求的生活方式。我们是这样宣传社会主义的,老百姓也是这样理解社会主义的。而现在国内不少精英(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精英)纷纷移民国外,或者把子女送到国外学习、生活,这说明社会先进人物认可和追求的是国外的生活方式。这一事实使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宣传的东西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人民,是看实践。”②[p381]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事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10 既然精英人物放弃做中国人,又怎么能让人民大众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呢?尽管不少理论家对精英们的移民动机进行了种种辩解,但在普通民众看来,这些人带着在国内积累的巨额财富走了,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信仰,他们说的再好也不能让人民信服。这种现象虽然是共产党员中的极少数,但其在民众心中产生的“蝴蝶效应”显然增大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难度。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强调得更多的是与国际接轨,而忽视了这些规则背后隐藏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在资本主义主导全球化的背景下,与国际接轨就是接受并遵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通行的游戏规则。这一套规则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尽管它包含了一定历史条件的客观要求在内,但不能否认的是,它同样内含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所以,人民在接受这一规则的同时很容易接受其内含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邓小平提醒人民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危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②[p3]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要防止因为害怕西方的意识形态而拒绝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和优秀文化,那么,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警惕因接受西方优秀文化和先进管理经验而把隐藏于其中的意识形态也接受了。因此,看不到或故意忽视西方话语、文化和制度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是十分危险的。只有把它们区分开来,我们才能把其中蕴含的人类社会交往的普遍规则与其中所包含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区分开来,让群众明了其中的意识形态内容,避免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干扰,并找到克服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之,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尽管在中国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且这种地位在宪法层面被规定下了,但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下,加上马克思主义学界不是忽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是仅把它看成是一个纯理论问题,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脱节,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不少问题和困境,难以有力回击各种思潮的攻击,也不能科学解决人民实践中的困惑。这说明,只有转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视角,立足于实践并从实践上入手,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被动局面。
三
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建构并确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主导话语权,帮助人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研究、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自信,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核心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引领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解决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不可能一下子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发达水平的现实处境下人民之间出现的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和信念问题。因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困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面临的困境,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才能得到解决。
1. 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首先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自鸦片战争以来,现代化就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人民进行的所有奋斗和付出的牺牲,无不是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改变国家贫弱,民族受欺凌的境况。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真正启动。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现代化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去以革命为主要任务,现在以建设和改革为主要任务,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现代化的阶段不一样,现代化的条件、任务的内容和具体形式自然不一样。即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虽然随时代的改变了,但现代化作为其核心目标没有变。但这一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得到很好的说明。如何把这一问题讲清楚,应该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任务。
2. 立足于人民的现实利益建构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因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始终主张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p165]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民群众自身解放条件的理论说明,人民性是其本质属性,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只有实在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轴心,才能克服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为物役的异化现象。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通过社会主义的人民性来纠正、引导、限制市场经济的过分功利性,以便在发挥其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符合社会发展的整体目的。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急切改变物质财富匮乏的状况和经济落后的面貌,也由于对“文革”中以意识形态挂帅的警惕,人民大多把个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置于首位,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混为一谈,忽略了其社会主义本性,致使整个社会功利心膨胀。这是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弱化的根本原因,最终也将危害人民利益的实现。因此,根据人民的现实利益来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行为的引导、教育、规范,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要。
3. 加强社会主义属性的研究和宣传,尤其是要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这一优势使中国共产党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加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基于这一理由,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加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宣传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说:“我们应当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及其他群众。”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通过人民群众的自发运动而产生的。尤其是在西方霸占着国际话语权的全球化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手段。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中的一个危险倾向就是割裂了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用“中国特色”否定“社会主义”,事实上把二者对立起来,导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合理性和合法性危机。目前国内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属性的质疑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因此,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这是扭转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被动局面的重要一环。
4.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宣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实质上就是向人民群众说明:中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与发达国家目前的现代化在内容和方式、实质上有什么优越性。因为“当今全球化不断扩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的过程,即资产阶级国内意识形态阶级性的国际化过程。”⑬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有义务告诉人民: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相较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优越性在那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当下中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应该让老百姓明白:评价这种生活方式的好坏,物质享受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尽管在物质产品的数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今天绝不是中国的明天;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在实质上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明天也不逊色:如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人与环境的友好相处等。我们必须树立一种观念:我们的现代化目标虽然是低级的,但它的价值绝不是低级的,我们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好地利用了我们自己的资源,更好地为我们的人民服务,而且要用事实来证明,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即使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在的目标相比,也有其优越之处。这就是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有一种新的视角,即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而不是用一些国外抄来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它,这样才能真正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社会的主导话语权。
5. 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首先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是“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需要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力量才能真正做好。这决定爱国主义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民众中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设的重要纽带。在当前国家和民族作为国际关系主体的前提下,没有爱国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没有力量的。应该说,当前国内不少精英人物移民海外,也与我们过于强调国际化,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直接关系。有鉴于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认真总结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既不能无限夸大也不能片面缩小。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特点、民族特性和民族心理适时创新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前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采取一些令人反感的抽象的、片断的、标语口号化的政治概念,避免纯粹的意识形态说教,而要把它寓于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增强其可接受性和吸引力,注重教育的实际效果。
6.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理论引导。意识形态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论化,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意味着要接受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所宣扬的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目标。只有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来实践这种生活方式,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具有说服力。如果党员干部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那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说的再漂亮,也不会有人相信。因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传播业证明了这一点。正如单卫华所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受剥削的大众命运的关怀和对代表着历史进步方向的无产阶级的忠诚之上的。”没有一大批忠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忠实地去践行共产主义的理论,并不断引导人民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觉进行改造社会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就不能说是成功的。
总之,由于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全球化事实上就是西方化,就是西方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全球的扩展,以致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事实上的西方意识形态霸权。这种情况无疑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人民的利益及其实现利益的实践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基本价值及其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从而在为中国人民谋求物质上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精神家园,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使命。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9.
②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③张骥、申文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⑤张敬斌.论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J]. 桂海论丛,2005(3).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⑦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⑧侯惠勤等.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80.
⑨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