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星
(武警学院研究生队,河北廊坊 065000)
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单位是指边防派出所、边防工作站、公安检查站、中队、舰艇、边防(境)检查站执勤业务科及与其相当的单位。公安边防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党在边防部队基层单位开展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一般来讲,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基层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理解、整合、内化等接受的过程。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由于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教育者“阵地”意识不强、教育对象接受目的功利化、教育话语的吸引力不强等原因,导致教育对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接受障碍,即在教育活动中出现部分官兵对教育者所传达的教育内容不主动、不理睬、反感甚至排斥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教育对象接受障碍直接影响着边防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进而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心理学认为,接受障碍一方面是由于教育者知、情、意、信、行等环节的不协调、不融合,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对象的注意、理解、接受过程中的受阻,导致教育内容无法内化和转化。所以,接受障碍不是教育对象有意给自己设置的,它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现在教育对象身上的虚假接受、情绪抗拒、态度冷淡和信度逆反等引起教育失真的一系列反应。
在边防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的教育者把教育对象当成被动接纳的容器,把部队强调的服从命令、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等要求曲解为在教育中要一味地追求灌输、约束、驯化,而忽略了教育本身对官兵理想、人格、信念的培养与塑造的价值功能。这样教育对象迫于教育者的地位和权力产生的心理压力,以及在部队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从众心理,在教育过程中就会把接受行为变成被动的“应付”行为,“口服而心不服”,他们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并没有接受教育内容,只是由于“迫于势”而没有“达于理”,仅仅为了避免某些惩罚才做出的,是一种虚假的接受。
情绪抗拒是边防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它是教育对象因某种刺激而产生的故意与教育者提出的要求进行反向反应的表现。如果教育者的言行不一致,教育者对自己所传授的内容都不理解、不认同,教育对象就会因心理刺激而产生一种矛盾的、消极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逆反和排斥,对部队先进典型逆向否定;对批评教育的不接受等。这种情绪抗拒一旦产生,教育对象就会对教育活动本身产生怀疑,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态度冷淡反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由于教育对象物化的利益需求与教育者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或要求产生冷淡和轻视。[1]在边防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不像入党、考学、提干那样给官兵自身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一些官兵从自己的思维定式与行为习惯出发,从实用主义的立场看问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倾向,是统治阶级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向他们传递相关信息、观点或要求时,他们往往采取拒绝接受的态度,表现出极大的冷淡与轻视。
信度逆反是一种逆反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它是教育对象因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对信息及信息传递者的怀疑,从而产生的逆反心理。[2]笔者认为,在边防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度逆反是比较容易诱发的一种接受障碍。边防部队官兵虽然处在相对艰苦、封闭的环境中,但他们的思想并不是一片空白,社会矛盾、收入差距、贪污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已经“先入为主”地占据了他们的思想,这些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宣教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反差,教育者如果没有把抽象的理论与教育对象具体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果在教育话语逻辑中仅安排叙述有利于所主张的立场、观点的言论,对不同的立场、观点绝口不谈,这样的教育模式极易引起教育对象的信度逆反。
接受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教育载体、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与教育对象的接受期待不适应都有可能产生接受障碍。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视野融合”的对话过程,教育双方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理解、诠释上的失衡是接受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但在边防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有的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注重概念的堆砌,方法的讲授,忽视了信仰的树立和人格的培养;有的把教育对象当成控制、加工、改造的客体,在教育中一味地追求灌输、约束,教育多是“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向理论灌输,剥夺了官兵的话语权,忽视了启发官兵的思想觉悟,建构官兵的精神世界,指引官兵对军人的职责使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教育者在教育理念上的误区必然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而低质量的教育不仅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在官兵心中的威信,导致官兵对教育活动的怀疑、排斥,而且官兵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思想上的“扣子”没有解开,容易影响部队的团结稳定。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首先自己要把理论学透彻学明白,这样才能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综观边防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教育者自身“阵地”意识不强,是教育对象产生接受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边防部队基层政工干部有一部分是地方入警的大学生或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干部,他们大多数都没有经过军队院校系统的理论学习,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价值认同和心理认同不太强,“阵地”意识比较淡薄,抓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足。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有的仅把自己当成文件、会议要求的“传声筒”,认为“课上一讲,笔记一记、心得一写”就等于开展了一次教育;有的甚至内心并不认同教育内容,而是例行公事式的开展教育,向教育对象传递那些自己没搞明白、况且也不想明白的理论观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教育者这种缺乏“阵地”意识的消极性情感,在教育中很容易传染给教育对象,导致他们产生不满意、烦恼、对抗等内心体验,因而对教育内容产生排斥。
边防部队基层官兵有一部分驻守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其思想受到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利益最大化”等思潮影响和冲击较为强烈,部分官兵与驻地富裕群众、与收入高的转业干部比收入、比享受,自觉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开始过多地关注眼前利益、现实利益,对考学、入党、转士官、职务晋升等事关自身发展前途的事情考虑比较多。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中,他们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开始出现功利化的选择,对不符合、不能满足自己“接受期待”的思想信息进行非理性的排斥。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等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现实性和功利性的接受目的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所传输的宏观、深刻、严肃的价值观念,由于不能给他们带来短、平、快的实际效益而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偏激地认为是唱高调、讲大话。[4]
黑格尔曾说,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不如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同样,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对象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心理体验和价值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育内容的接受效果。边防部队作为党领导下的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部队实际,因而其理论性、思想性比较强。在具体的教育中,教育内容是通过语言来诠释的,而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话语逻辑安排不当,只注重正面宣扬、一面说理的方法,只说好的方面,对不好的方面没有进行解释说明;只表达符合其主张的言论,对不同立场的言论绝口不谈,这就与教育对象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心理体验和价值观念产生落差。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又使教育对象非常容易获取支持自身立场的观点、信息。因此,在教育内容中只安排单一的话语,结论性的话语和宏大叙事的话语,而没有说理性的、细致入微的描述性话语,这就容易令教育对象认为教育者的观点片面偏激、视野狭窄、有意隐瞒信息、不公平不诚恳,从而会降低教育者及其信息的可信度。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和谐统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尊重并发挥官兵的主体地位。
一是重视官兵的个体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人,关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是它自身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必然。边防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官兵个体价值,就是要实现官兵思想观念的转变,政治素养的提升、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智力的开发。通过科学的理论武装官兵、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官兵、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官兵、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官兵,使官兵真正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说:“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5]
二是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毛泽东同志早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就曾经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6]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官兵,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懂得教育人首先要尊重人,只有尊重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其人格和尊严,尊重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正确意见,官兵才信服教育者,信服教育内容。只有把尊重自己和尊重官兵统一起来,摆正自己的位置,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虚心听取官兵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官兵才会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
一是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于以真理的力量来教育官兵,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当前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客观现实,公安边防部队基层教育者必须树立一种“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阵地意识,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旗帜鲜明地戳穿西方敌对势力鼓吹的“军队非党化”等谬论的险恶用心。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官兵,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我军历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确保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控部队。此外,作为教育者的基层政工干部要注意在工作指导上树立“主动作为”的思想,在工作安排上树立“切实加强”的思想,在工作过程中树立“经常讲、反复讲”的思想,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号召力、说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政工队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基层政工干部作为边防部队基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其言行、形象和素质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官兵心目中的地位。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政工队伍,首先,从组织上选准配强政工干部。要切实把那些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且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文字水平的干部选拔到政工岗位上来。要经常性地进行群众评议、组织理论考核和开展评选“优秀政工干部”活动,促使基层干部提高理论水平和自身形象。其次,要进行系统的业务理论培训。要通过院校培训和在职轮训等方法,增长其见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尽可能地把有着岗位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人才充实进政工干部队伍。再次,要建立竞争机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晋职、立功受奖等挂钩。对那些敷衍了事和走过场的教育者要严肃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者必要时给予其警告、记过等行政处分。
三是上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加强对基层教育的指导。首先,党委要议教。《公安边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指出:“各级党委对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有重要的领导职责(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担负起管思想、抓教育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议教制度。”对每年的专题教育及重大教育,党委要专门召开议教评教会,制定本单位理论学习、重大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和每月思想政治教育计划。这样就避免了基层抓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利于基层政工干部把握教育的重点,增强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其次,上级政治机关应当加强对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查考评。检查既要看教育时间、内容、制度的落实情况,又要看官兵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要着重把部队精神面貌、风气建设、安全稳定等情况作为考评干部抓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党委议教评教和政治机关的检查考评,使基层政工干部明白思想政治教育“抓与不抓不一样”、“抓好抓坏不一样”,切实树立抓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注重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说明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努力把抽象的理论讲通俗、讲实在,变成能用来说明现实问题的具体道理,使官兵易懂、易记、易操作。既处理好官兵个人利益和现实问题的关系,又要讲清个人目标服从部队需要的道理,下功夫理顺官兵的不满情绪,校正官兵的不良心态,引导官兵确立正确的利益追求目标;另一方面,要注重用事实说话,拿出官兵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来说明自己讲的道理。例如,针对部分官兵的攀比心理、“利益最大化”的观念,在讲道理的时候要注意用本单位的先进典型、“十大边防卫士”以及“感动中国”等先进人物事迹来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责任、奉献、进取的思想意识。
二是引导官兵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马克思曾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市场经济条件下,“讲实惠”、“讲利益”等“物本”观念已经日益渗透到官兵的思想中,很多官兵不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有没有价值,它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何处?而传统的教育中教育者注重说服教育,很少提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这就与官兵“物本”思想观念间产生了落差,官兵很容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错误认识。因此,教育者要引导官兵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使官兵认识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官兵的思想觉悟,增强了官兵的战斗精神,为维护国家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间接地创造了社会财富,从而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这样不仅拉近了教育双方间的距离,而且增强了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
三是根据所处环境和担负的任务科学施教。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结合边防部队基层官兵驻地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现实因素,引导官兵自觉安心警营建功立业。驻地偏远、条件艰苦的单位,要重点抓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教育;地处内陆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基层单位,要重点抓好拒腐防变、遵纪守法教育;条件优越、环境舒适的单位,要重点抓好爱岗尽职、建功立业教育。结合部队担负的不同任务,有所侧重地抓教育。担负打击走私、贩毒任务的,要注意培养官兵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强化随时准备“上一线”、“打头阵”的意识;担负边境管理任务的,要注意激发官兵爱民固边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增强永葆本色、忠于职守的坚定信念。
一是正确运用“双面”话语诠释教育内容。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当人们接受一种语言时,也就接受了一种意识形态,以至于“每个人都生活在意识形态之中,并受其支配。”[8]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握语言艺术,提高教育话语的吸引力,避免单向灌输的话语霸权、居高临下的语言架构。坚持运用“双面”话语诠释教育内容,就是讲优点也不回避缺点,讲有利因素也谈不利因素。笔者认为,这种对教育内容的“双面”话语诠释,是一种真正关心官兵内心感受的话语模式,更加注重官兵内在心理的触动。需要说明的是,运用“双面”话语诠释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弘扬主旋律并不相悖,它是在坚持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对教育内容的客观、真实、合理的诠释,目的是使教育内容更好地为官兵所接受。同时,运用“双面”话语诠释教育内容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如果对有利因素谈得少,对不利因素谈得多,就会使官兵迷惑,甚至接受反面观点。
二是增强话语的亲切感和时代感。一方面,着眼现实生活,从官兵的军事实践活动中汲取、提炼、提升话语亲和力。把基层官兵执勤故事、走访心得、好人好事带入课堂,用细致入微、饱含深情的话语描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从讲述官兵切身生活的小视角中呈现出来,引导官兵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故事中寻找答案,自觉强化使命担当,扎根警营、献身警营;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舆论。社会舆论能够体现最新的政治话语、社会话语以及各种思潮话语等。社会上积极健康的思想、言论、观点都可以用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形成丰富多彩的富有时代感的教育话语。
[1]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98.
[2]李德芳,杨素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16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4]刘德全,马春鹏.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66.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4.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8]杨建义.增强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逻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