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究——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2014-08-15 00:44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文化产业民族

田 军

(中共黔东南州委党校,贵州 凯里 556000)

被誉为民族文化“金山银山”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聚居着苗、侗、水等33个民族,其以苗、侗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原生态农耕文化富集,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唯一性。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打造经济升级版、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进程中,黔东南应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机遇,将民族文化的保护弘扬与传承人的生存发展有机衔接起来,让民族文化因文化产业发展得到保护、发展和繁荣。

一、黔东南州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价值

1、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夯实民族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民族文化“产业化”是一把“双刃剑”,将传统文化的东西纳入现代社会,利用民族文化来发展经济,难免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可能失去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色,可能会破坏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文化观念等,但我们不能仅仅为了保护没有产生经济效益,这样,人民群众是不会同意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对此,一些地方政府也曾考虑给传承人一个称号,发给徒弟生活费的方式来扶持,但数字太小、对象太少,治标不治本,未能与市场有效对接,喜欢的人不多,做得越多浪费越多,失传得也就越多。只有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依托民族文化资源禀赋,让文化与市场对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民族文化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夯实坚强的物质基础,才可以反哺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形成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

2、开发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促进黔东南州实现跨越发展。由于地处偏僻、历史上开发较晚等原因,黔东南州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还比较完整。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和原貌的历史遗存水乳交融,尤以苗、侗丰富多彩的原生民族文化为外界所景仰: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有全国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有“婉转悠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等。因此,黔东南州成为“世界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家园”,全球10个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亚洲有两个,另一个是中国西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世界10大“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旅游首选地之一。奇异纷呈的歌舞文化、原汁原味的节日文化、斑斓叠彩的服饰文化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人们多样性的消费心理需求,对国内外游客极具吸引力,促使以文化旅游业成为黔东南州的特色优势产业。

二、转型期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原因剖析

1、转型期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隐忧及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黔东南州通过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有的正处于淡化消亡的险境。例如,在手工艺制作方面,主要有农具制作、竹器编织、蜡染刺绣、米酒酿制等,但是,除了州内的三穗县竹器编织比较盛行并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外,其他县市的竹器产品极少进入市场,很多年轻人不懂传统手工制作,更没心思去学此类技艺。在民族歌舞方面,许多地方酒歌不再广泛传唱,情歌不再时兴“游方”活动,由于失去了发展载体而逐步消失。在民族语言方面,30岁至50岁之间的人都已经改用汉语为主,而30岁以下的人多数已经不会本民族的母语,一些民族村寨整村全部改说汉语,例如,雷山县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7%,也是苗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比较好的县份,可至今已有十几个民族村寨不再说苗语。

2、转型期民族文化淡化甚至消失的原因。目前,就黔东南州广大民族村寨而言,除少数地方由于特殊自然灾害或无地农民外,勤劳之下吃饱饭不是问题,但是,在现代化的环境下,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如何得以不断提高和生活水平如何得以不断改善,依然是个大问题。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土地、山林等资源量越来越小,坚守民族文化是好事,然而,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又不能当饭吃、当钱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沿海和城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黔东南州的少数民族群众大量涌向沿海和城市(包括城镇)打工或经商。我们认为,经济发展落后,就业机会少,增收困难是民族村寨常驻人口不断减少进而导致民族文化逐渐消亡的重要因素。交通的便利、电视网络媒体的普及、外出打工经商潮的扩大、现代学校教育的推行和外来文化的强有力影响,挤压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生存的空间。

三、推进黔东南州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与民族文化保护良性互动的策略

1、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生产性动态保护。一方水土哺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进行生产性保护,在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黔东南州要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繁荣,第一,要呵护和培养文化生态环境,进行生产性动态保护,竭力将外来文化的影响减少到最小。不仅要保留该民族核心的文化要素,还要与时俱进地融合吸纳外部文化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保留文化主体,使民族文化既成为怡情养性的精神产品。第二,要实现“藏艺于民、载艺于旅、显艺于市”的目标,需要寻找和开发文化产品的市场环境,进而能转化成物质财富,保留文化主体的动力,让反映民族根与魂的文化能够传承后世,让原生态文化环境得到滋养。第三,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对传统价值观、道德观,人与人之间友爱关系等进行挖掘弘扬,完善相关规范和制度,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使民族文化能够穿越时空得以存活和发展。

2、着力发展文化旅游,重点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第一,民族歌舞演艺。由名家执导、专业团队谋划,充分挖掘苗族飞歌、情歌、酒歌、古歌,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以及反排木鼓舞、锦鸡舞、芦笙舞、板凳舞、粑槽舞、多耶舞等,利用侗戏、思州傩戏、隆里舞龙、瑶伯古戏等民族戏曲,辅之民族乐器如芦笙、铜鼓、芒筒、琵琶等的演奏,精心打造苗、侗民族大型室内歌舞剧,充分展示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与此同时,仿效云南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广西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等民族艺术资源开发商业运营模式,在当地定期、定点演出,走出黔东南。第二,民族节庆活动。要充分利用黔东南州享有的“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称号和“歌舞海洋,百节之乡”的美誉,以苗、侗民族节庆为支撑,实施品牌对接,重点打造“四节四戏”。“四节”:即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黎平侗族鼓楼节、从江侗族大歌节和雷山苗年节。“四戏”:即凯里《银·秀》、西江《蚩尤的后代》、黎平《侗族大歌》和镇远《古韵镇远》,培育节庆旅游精品。第三,民族饮食。打造全国知名的民族菜谱体系,引入可追溯食品保障,确保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推出牛瘪、羊瘪、腌鱼、腌肉、烧鱼、红肉、鱼生、血酱鸭、血酱鸡、侗乡手撕鱼、侗家黄瓜等侗族特色菜肴;酸汤牛肉、腊肉、香肠、血豆腐、苗家鼓藏肉、笋子腌猪脚、炸辣粑、苗王鱼、酸汤米豆腐、苗家手撕牛肉等苗族特色菜肴;鼓励扶持20家特色餐饮企业,培育10家知名品牌店,并在凯里、黎平、从江、镇远、雷山、榕江、西江、肇兴等中心城镇,建立美食一条街、民族特色餐饮美食街或特色风味街区。第四,民族工艺品。鼓励扶持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如在台江县重点开发施洞银饰、刺绣;在雷山县重点开发银饰、刺绣、芦笙、茶叶;在黎平县重点开发竹木工艺(鼓楼、花桥等)、银饰、民族服装、侗锦;在从江县重点开发香猪、银饰、岜沙枪、瑶浴药;在榕江县重点开发银饰、民族服装、侗布、侗锦、香羊;在三穗县重点开发鸭、竹编;在天柱县重点开发黄金制品;在丹寨县重点开发鸟笼;在施秉县牛大肠镇重点开发太子参、何首乌等保健品;在岑巩县开发石砚。同时,在雷山、台江、黎平等县开发民族乐器如芦笙、铜鼓、芒筒、琵琶等。建议在凯里举办“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在雷山县或台江县施洞创办“中国银饰博览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商品交易中心品牌。第五,民族医药。黔东南州有中药材2831种(其中植物药2656种,动物药163种,矿物药物12种),占全国药用物种的23.8%,占全省药用物种的66.9%。俗话说:“中国的药园在贵州,贵州的药园在黔东南”,贵州省是我国四大药材省之一,黔东南州又是贵州省的中药材主产区,被誉为“天然药库”。“苗药三千,侗方八百”。许多苗、侗祖传秘方(单方和验方)通过长期的使用和优化,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是祖国宝贵医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发展原生态特别是野生(半野生)药园为主的复合生态药园的几种模式中,结合各县市的重点,抓好原生态野生(半野生)药园的实施,通过在施秉县牛大场镇或黄平县一碗水乡建立以太子参等中药材旅游保健品精深加工基地,在从江县打造瑶药浴一条街,在各重点景区景点将中药材搬上餐桌,发展民族医药保健游。第六,民族体育赛事。黔东南州的斗牛、斗鸡、斗鸟、芦笙、武术、龙舟、放响簧、木鼓舞、抢花炮、赛马、摔跤、板凳舞等民族传统娱乐活动,不仅特色鲜明,而且深受苗乡侗寨广大群众的喜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对此,可以产业化方式发展黔东南州传统文体娱乐活动,例如,在凯里建斗牛产业园、甘囊香国际芦笙比赛基地;在麻江县下司建国际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比赛基地、下司斗犬基地,在雷公山建设环雷公山自行车比赛基地,雷山县斗猪基地等,突出黔东南的优美自然风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四、黔东南州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保障措施

1、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方式是关键。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富集,但要把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迫切需要解决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既有思想解放的问题,也有是不是把民族文化产业当作一个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来发展的问题。毫无疑问,要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黔东南州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理念和方式,打破传统的保守心态,以开放式的创新思维迎接外界的关注,进而打开文化市场;与时俱进地制定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政策。

2、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是基础。通过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新型城镇化结合、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加快农旅、林旅、水旅、工旅、体旅、商旅、航旅、金旅等多产融合、多业联动,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形成“农业围绕旅游提升、森林联合旅游保育、水利依托旅游做活、工业支撑旅游做强、文化联姻旅游做大、商贸融合旅游延伸、体育融入旅游做旺、航空联盟旅游做精、金融服务旅游增收、城镇结合旅游做靓”的产业融合模式,构建旅游大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工业、旅游业跨界融合发展,使三大产业具有深度的文化内涵,使文化转变为产业发展。

3、推进民族文化进课堂是前提。第一,要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常规化、制度化,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与汉文化教育放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同等地位,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阵地作用,持续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第二,设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基金,确保民族民间文化教学有固定场地、道具、外出演出、相关器材等,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提供坚实的物质准备,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4、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手段。在黔东南州范围内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努力,逐步使保护区具备这样一些要素,即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民族特色的生活区域、民族与学校体系、遗产保护的职能机构、研究中心、信息与展示中心、博物馆、民间文化保护协会、民间博物馆等。通过建立保护区,让文化拥有者认识、认同、热爱、保护、传承自身民族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自爱与自信,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化为自觉行为;同时,鼓励和支持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的投入、参与和帮助,推动全民的文化自觉参与。

5、创新体制机制是保证。实践证明,只有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纳入广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之一,以制度的形式硬性要求领导干部务必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并以制度作为“指挥棒”,使广大领导干部自觉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构成“血肉联系”,结成“血肉之躯”的利益共生者,命运与共、血肉相连,才是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治本之策。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文化产业民族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我们的民族
补妆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