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龙 ,殷方芝 ,战 涛 ,黄 忠 ,陶 军 ,沈荣林
(1.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800; 2.嘉定区外冈镇第三牧场,上海 201806)
在《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将达到50%”,比2010年上升1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养猪业将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了解到,我国中小猪场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中小猪场来说,肉猪的饲料转化率直接影响着场内的经济效益。肉猪饲料转化率是指肉猪在饲养期内总增重量与饲养期内总耗料量的比值,是影响猪场生产效益的一个重点指标。影响猪场饲料转化率的因素有很多,总的归纳起来有品种、营养、健康状况和饲养管理这4个方面。下面就从这4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中小猪场肉猪饲料转化率,以达到提高猪场养殖效益的目的。
不同品种对饲料的转化率和日增重有很大的差异,瘦肉型肉猪品种和三元或四元杂交猪在合理的饲料营养下,生长速度较快、日增重较高、饲料转化率较高。
国外著名的瘦肉型猪种有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和皮特兰猪等。我国自己培育的有湖北白猪、三江白猪[1]和军牧一号白猪等。这些猪种的共同特点是胴体瘦肉率高(66%左右)、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背膘较薄。一般来讲,瘦肉率越高,越省饲料。瘦肉型猪种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在饲养中要特别注重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杂交猪能产生较好的生产效果,与杂交玉米、杂交稻能够高产的原因是一样的。猪的杂交方式多种多样,从参与猪种的个数来说,有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和四元杂交等。目前流行的主要杂交组合模式有杜长大、杜大长和杜长本等三元杂交体系。
猪场的生产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优质的肉猪,并获得经济效益,所以慎重选择杂交生产方式是能否取得效益的重要方面。中小猪场在建场初期可慎重选择遗传优势较明显的猪种,为日后的饲养管理打下基础。已建成的场可在选择后备母猪时逐渐优化场内猪的品种,此时要同时权衡混群对猪场疫病控制的危险因素。
养猪要用科学的配方饲料,仔猪在保育舍内需要饲喂高营养水平仔猪料[2],转到育成舍后饲喂育成料。营养是基础,饲料是养猪业的关键,一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60%~80%。
要想提高饲料转化率,可根据猪的生长期分成几个阶段,保育期(5~10周龄)、生长前期(11~13周龄)、生长后期(14~17周龄)和育肥期(18周龄以后),分别计算各个阶段的饲料转化率。根据各个阶段的饲料转化率再计算整个生长期肉猪的饲料转化率。通常来说,随着饲养期的延长,肉猪的饲料转化率会随之降低。如果发现某个阶段的饲料转化率低于前后阶段的饲料转化率很多,则要注重该阶段的饲养,需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或者检查猪群健康状况。
对大型猪的试验证明[3],体重超过100 kg时,日增重开始下降;当体重达到200~250 kg时,日增重仅为最高日增重的50%。由此可见,出栏体重过大,日增重下降,饲料消耗多,成本增加,不经济。如果因为价格等因素需要延迟出栏,可适当增加粗饲料的比重,此举既可降低饲养成本,又能改善肉的品质,为猪场减少损失。
断奶仔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后期的饲料转化率,如果有些猪只在断奶前期已发生过严重的肠胃、呼吸道疾病或者寄生虫病,那后期想要提高它的饲料转化率将很困难,因此对于断奶仔猪的选择非常重要。
要做好肉猪重大疫病的免疫工作,最好制订符合本场特点的现行有效的免疫程序。在更换疫苗时,特别注重免疫前后体内的抗体水平,确保疫苗有效保护猪群健康。因为病原微生物是处于变化状态中的,可能之前的疫苗因为致病微生物的变化已不能对猪群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因此猪场应定期开展优化免疫程序的工作。在各个疫苗的免疫前后查看体内抗原/抗体水平,以了解免疫效果,确保免疫程序的优化。
感染病原体后的猪通常会出现日增重放缓的情况,长期以往会造成饲料转化率下降。因此,对于发病的猪只应及时治疗或淘汰,以防感染同舍其他猪群。
仔猪一般在哺乳期易感染体内寄生虫,以蛔虫感染最为普遍,对仔猪危害大,患猪生长缓慢、消瘦、贫血、被毛蓬乱无光泽,甚至形成僵猪。为此在整个育肥期间驱虫2次,第1次在断奶后的20~30 d进行,第2次在催肥前进行。驱虫后应及时清理粪便,防止二次感染。
定期清扫消毒圈舍,可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圈舍内的滋生,降低疫病暴发的危险。消毒时要多种消毒药轮回使用,此举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药而致使消毒失效的情况出现。
良好的管理方式可有效提高品种、营养和健康状况对饲料转化率的贡献。猪场应根据自己猪场的特点,制订适应本场的管理制度。
从同一猪场购进猪苗,而不是饲养多个猪场来源的猪苗,饲料转化率有望提高0.10%~0.25%,达到节省饲料的目的。同时,延续母猪分娩时的以周为单位的全进全出制度,直到肉猪上市,这种模式带来的饲料报酬提高也是不能低估的。
肉猪从保育舍转到育成舍时适当分栏,每栏不超过8~12头为宜,同栏内个体体重大致相等。试验证明[4],育肥猪饲养密度在1.0 m2/头时,猪群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较高。
随着肉猪日龄的增长,肉猪的适宜温度也不同,断奶后仔猪为22 ~ 25 ℃, 成 年 猪 为 15 ~ 22 ℃[5]。环境温度过低,猪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于产热,以维持其体温,使日增重降低,采食量增多,从而使饲料利用率下降。环境温度过高,猪为了散发体热而呼吸频率加快,新陈代谢受到影响,食欲减退,采食量明显下降,导致生产力降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同样会影响母猪产下的仔猪体质,以造成日后出栏延迟,影响饲料转化率,降低了饲料报酬。
认真做好猪场的生产管理记录,比如疫苗、饲料、兽药的购买使用记录和肉猪的发病治疗情况记录以及种猪的配种生产记录等等。完善的记录使得最终生产效益有可追溯性,有利于查找问题,以提高肉猪的饲料转化率。
影响肉猪饲料转化率的因素实际上涉及到猪场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小猪场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抓好生产中的引种、饲养、出栏等各个环节,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疫病的暴发,才能有效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1] 黄大鹏,郑本艳,张金良,等.营养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三江白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8,20(1):85-91.
[2] 李泽磊,李明,槐玉英,等.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J].养殖与饲料,2013(8):12-15.
[3] 育肥猪应该在多大时出栏最经济[J].养殖与饲料,2013(9):6.
[4] 田智.猪群密度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湖南畜牧兽医,2010,155(1):6-8.
[5] 王韶山,唐式校.商品肉猪不同饲养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J].养殖技术顾问,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