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学工作自评估现状及分析

2014-08-15 00:43潘爱珍
关键词:教学评估教学质量评估

潘爱珍

(浙江海洋学院教务处,浙江舟山 31602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内涵式发展业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对地方高校而言,加强教学工作自评估,建立一套基于过程控制,融全程性、全员性、科学性于一体的自我分析、自我监控、自我诊断的质量管理机制,是学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学校加强自身管理,掌握自身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教学监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自评估体系的构建和自评估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地方高校教学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地方高校自评估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自评估体系的运行架构

地方高校教学工作自评估体系的运行架构一般由学校教学委员会—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二级教学单位三个层级组成,不同学校教务处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的职责分工有所不同,也有些学校将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的职能放在教务处。学校的教学委员会一般负责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的审定;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负责相关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其中对二级教学单位的总体评估以及对教改项目、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及课程建设情况的评估一般由教务处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要负责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规范的监控,同时也根据学校需要负责一些专项检查,如:对实验教学、体育教学等的专项检查等。二级教学单位主要负责对本单位日常教学运行情况的监控,对本单位教学建设情况的自查和监督。

(二)自评估活动的开展效能

从体系的运行架构来看,组织应该说是比较严密的。但从自评估活动的开展效能来看,笔者认为,是不够理想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三:其一,评价活动一般都由职能部门组织实施,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二级教学单位和教师一般都处于被检查的地位,主动参与意识弱;其二,目前自评估的指标和组织运行模式基本都参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而每一类评估都要求有支撑材料,而且格式要求各不相同,使二级单位有时疲于应付,产生抵触情绪;其三,地方高校由于办学基础相对较薄弱,负责专门评估工作的专家库一般都没有完整组建,都是在有评估任务时才临时抽调,缺少评估理论和评估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对评估工作不是很专业,使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影响了二级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和自评估活动的权威性。

(三)评价标准的设计与制订

如果说评估活动的组织实施会影响评价效能的话,那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就会对教学工作产生导向性的作用。教学工作是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各内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对影响教学工作的内在因素分析清楚,才能据此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每个地方高校的情况各不相同,自评估体系的评价指标只有符合本校实际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另外,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广泛征求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认识到评估是为了帮助和改进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才能被二级教学单位和广大师生所接受。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各类教学自评估指标体系的制订基本都参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上级主管部门专项评估体系,与学校内部自评估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指标体系的制订者多为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由于职能部门对教学工作及教学建设项目等所关注的角度不同,使得评价指标在设计上不可避免存在着局限性,又由于二级教学单位认为组织评估是学校职能部门的事,学院只要执行就行,使得指标体系制订出来后,很少会有人去关注它是否科学、合理。

(四)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调控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开展自评估是地方高校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主办学内在要求的有效手段。自评估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其功能在于通过诊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从而促进教学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从目前地方高校自评估体系运行和自评估活动开展情况来看,评价的反馈和调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评价的反馈多流于形式,过于简单。如: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给教师反馈的只有一个分数,对教师改进自身教学状况的作用不大。评价的结果更多用于考核,对评估过程中检查出来的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检查不力,使形成性评价的效能没有得到发挥,自评估的监督、促进、完善、提高的效能尚有待提高。

二、地方高校自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分析地方高校自评估工作开展的现状,不难发现,地方高校的自评估工作主要存在着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体系的运行架构不够完善,评价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评价结果与所要达到的目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尚未落实到位

从目前地方高校的运行体制来看,虽然二级教学单位都已建立,但二级教学单位在人、财、物等方面基本没有自主权。一方面,学校层面要求太多,管的太死太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级教学单位办学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发展较快,使部分管理者和教师观念尚未得到转变,“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认为评估就是上级对自己的检查,二级教学单位通过自评估改进自身工作的自觉意识没有形成。高校开展内部自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立二级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转变学校层面教学管理职能与方式,明晰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的职责,督促和引导基层教学单位建立自己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养成定期审查教学质量、总结分析教学工作管理的习惯。[1]而目前各地方高校进行的自评估活动基本都由领导和职能部门发动,行政化和程序化色彩较浓,二级教学单位和师生员工都是被动参与,使得评估缺乏主动性、广泛性和针对性。

(二)自评估方式及指标尚需进一步改进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地方高校的自评估工作,无论从评估方案制定、评估活动组织、评估方式确定,还是评估结果的反馈与运用等,无不仿照外部评估模式。许多高校内部的教学评估,参照的都是外部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由此,自我评估成了外部评估的翻版,消解了自我评估的意义和价值,[2]各高校自评估施行的都是自上而下的单一行政取向,这种自评估方式行政色彩浓厚,且指标体系不能全面体现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使得自评估活动缺乏广泛性,广大师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差,责任感和使命感弱,从而影响了自评估效能的发挥和广大师生员工对自评估活动的认同感。

(三)自评估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地方高校只有在校内建立了教学评估的长效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项评估活动,将评估与学校日常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评估方案及标准,才能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始终处于良性运转并不断改进。从目前各地方高校教学工作自评估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更多的是阶段性、任务性、甚至是被动性的评估,常态化监控不足,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自评估活动对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自评估活动的过程性、发展性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四)自评估的文化氛围没有形成

与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机构实施的高校外部教学评估相比,高校内部教学评估更具主动性、自律性、动态性,能更准确及时地把握内部教学工作的真实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和建设工作,[3]显然,高校的自评估不是外部评估的附庸或翻版,也不是一系列不相干的校内评估活动简单相加,它是高校以师生为主体,以持续改进教学工作和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是主体对其活动或工作的自觉反思与省察。[4]自评估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觉活动,自评估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自评估活动形成反思性和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使自评估活动变成广大师生和二级教学单位的自觉行为和自我要求,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从现实情况看,这种和谐的自评估文化并未在地方高校真正形成。

三、地方高校自评估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展望

地方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关键,而自评估活动开展得如何将直接影响高校教学工作是否能真正实现良性发展。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对南京大学、同济大学、黑龙江大学和五邑大学等四所高校开展了审核评估试点工作,新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即将拉开帷幕。如果说上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是以判定学校等级为目的的总结性评估,那么这次的审核评估是以改进提高为目的的诊断性评估。由此可见,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外部评估改变了评估的方式和目的,对高校自评估而言,更应该与时俱进,突出自评估的诊断性、过程性和形成性,以增强学校的质量保证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自评估工作将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指出,要切实加强高校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形成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之间,尤其是地方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是政府、社会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社会责任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学校自评估活动,发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适时科学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

(二)自评估活动将回归教学的本原

教学自评估的目标是深入巩固内涵式发展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完善教学工作监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5]高校通过开展自评估活动,能够及时掌握学校自身教学工作状况,增强自身的质量意识,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自评估活动的诊断性和改进性功能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原先的那种带有明显外部评估痕迹的自评估的方式方法必将逐步得到改变,自评估将回归教学的本原,由总结性评价向诊断性评价转变,自评估的主体将从高校管理者回归到广大师生,自评估将从“评、监”变为“引、导”,高校管理者将变为自评估活动的引导者,真正做到做中评,评中改,开展自评估活动将成为二级教学单位和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

(三)自评估的文化氛围将逐步形成

高校自评估是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主体间就教学生活过程展开的自我评价和改进,着眼于自我反思、过程改善、经验分享和成长发展。[6]因此,只有创造条件,营造和建立良好的自评估文化,才能激励广大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调动广大师生参与自评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自评估过程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达到和谐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评估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评估的效能,促进地方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1]赵菊珊.开展常态化内部教学评估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9):17-20.

[2]刘振天.高校教学自我评估的价值、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3(7):42-45.

[3]王凤,鄢茵.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商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1(9):72-74.

[4]刘振天.高校教学自我评估的价值、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3(7):42-45.

[5]袁光亮.专业教学自评估的实践与完善——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学自评估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10-13.

[6]刘振天.高校教学评估何以回归教学生活本身[J].高等教育研究,2013(4):60-66.

猜你喜欢
教学评估教学质量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五个度”见证我国高等教育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