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接受个人崇拜的原因分析

2014-08-15 00:45:53
党史文苑 2014年10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赫鲁晓夫林彪

徐 锋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241)

一、毛泽东接受个人崇拜的社会历史原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具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个人崇拜具有相当的社会历史基础。在封建社会,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居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文化上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这是中国社会个人崇拜一度盛行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封建社会形态中,我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小农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屈从权力、迷信权威、崇拜偶像、渴望恩赐。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小农经济的脆弱,使国家的主体——农民把摆脱恶劣个人际遇的愿望,寄托在神明保佑,寄托在好皇帝和清官身上。因此,在中国封建文化长期熏陶下,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难逃封建思想的影响,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接受封建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是在一个有几亿文盲、一穷二白的国家中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长期积淀的封建意识很难一下子得到消失,这就决定了个人崇拜依然具有现实土壤。

由于受到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也由于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独特的权威,几十年一起浴血奋战、风雨同舟的老战友有的也盲目崇拜毛泽东。有些人因坚持自己正确意见被打倒了,却不敢怀疑是毛泽东错了,而是常常痛省自己。同时,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我们总是习惯按毛泽东指引的方向前进。毛泽东以其个人非凡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从各个方面塑造了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去做。

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为什么在“文化大革命”中,经过林彪等人的推波助澜,个人崇拜急剧发展,几乎到了极致,这也说明个人崇拜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而这一社会基础的存在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二、毛泽东接受个人崇拜的国际因素

毛泽东接受个人崇拜还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有着紧密的联系。

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批评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反对个人崇拜。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机大肆污蔑社会主义,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反社会主义、反共产主义的逆流,致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混乱局面。长期以来,斯大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公认的领袖,是马克思主义的旗手,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榜样,是全世界朋友和敌人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人物。因此,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这就使毛泽东担心在中国出现赫鲁晓夫这样的人物,在他身后重演“一棍子打死斯大林”的悲剧。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党内党外也有一些人开始公开反对个人崇拜,否定斯大林,进而怀疑毛泽东,这就使毛泽东担心党内出现赫鲁晓夫这样危险的人物,致使毛泽东开始考虑接受个人崇拜。苏共二十二大,赫鲁晓夫再次强调反对个人崇拜,进一步彻底否定斯大林,无疑再次给毛泽东带来了影响,于是,毛泽东明确提出在党内防止赫鲁晓夫这样的人物篡夺最高领导权这样一个严肃而重大的问题。在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结束后,中央国家机关召开12级以上的干部“出气会”,当时,中央明确规定: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大家畅所欲言。于是,一些说法明确地指向了毛泽东,有人认为“现在就是个人说了算”,“庐山会议的结果值得怀疑”,其发言的矛头指向,大家心里都心照不宣。此后,党内外都表达了对“大跃进”的不满,形成了对毛泽东的冲击,这一冲击无疑地降低了毛泽东的个人威望,这就使毛泽东对个人崇拜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首次谈到对个人崇拜的看法。他提出:“中国人当奴隶当惯了,似乎还要继续当下去,中国艺术家画我和斯大林在一起的像,总比斯大林矮一些,盲目屈服于那时苏联的压力,马列主义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平等待人,赫鲁晓夫一棍子打死斯大林也是一种压力,中国党内多数人是不同意的,也还有一些人屈服于这种压力,要学打倒个人崇拜。有些人对反对个人崇拜很感兴趣。个人崇拜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崇拜,如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正确的东西,我们必须崇拜,永远崇拜,不崇拜不得了。真理在他们手里,为什么不崇拜呢?我们相信真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另一种是不正确的崇拜,不加分析,盲目服从,这就不对了。”[1]P369这表明,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发生了兴趣,并且提出了所谓“正确的崇拜”和“不正确的崇拜”,这是他认识上的一个误区。1963年6月14日,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设》中第二十一条就是:“近几年以来,有些人违反列宁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完整学说,提出所谓‘反对个人迷信’,是错误的,有害的。”[2]毛泽东又提出:“‘反对个人迷信’,实际上是把领袖同群众对立起来,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统一领导,涣散党的战斗力,瓦解党的队伍。”[2]这实际上就否定了反对个人崇拜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到1965年1月,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老朋友斯诺,在谈到俄国有人说中国有个人迷信时,毛泽东说:“恐怕有一点。据说斯大林是有的,赫鲁晓夫一点也没有,中国人是有的,这也有点道理。赫鲁晓夫垮台了,大概就是因为他没有个人迷信。”[3]P465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赫鲁晓夫的垮台正是因为他缺少个人崇拜的缘故。后来,毛泽东在1970年12月18日在中南海游泳池住所会见斯诺时说:“过去这几年有必要搞点个人崇拜。”[4]P358这些都说明,国际舞台上的风云变幻,促使毛泽东认为有必要搞点个人崇拜,从而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

三、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分析

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分析,也是毛泽东接受个人崇拜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党内高层对毛泽东的错误主张有所不满,毛泽东就开展“阶级斗争”,就反对所谓“修正主义”。当党内高层有人反对“大跃进”时,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持了会议,全会公报再一次肯定了“大跃进”,强调“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从此以后,毛泽东就认为,谁不把阶级斗争放在工作第一位,谁就是想走资本主义道路,谁就是党内走资派,谁就是阴谋篡党夺权的“中国赫鲁晓夫”,并逐渐形成了他的一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继续革命的理论”,发动了以“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文化大革命”。

首先,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根据毛泽东多次讲话精神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的、曲折的、时起时伏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3]P151。因此,毛泽东告诫全党全国人民“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开一次中央全会就讲,开一次党代表大会就讲,全党提高警惕”。[3]P152以后又进一步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阶级斗争为纲,其余都是目”。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把经济建设中的不同认识,不同观点都统统看成是政治上的阶级斗争的表现,以至于毛泽东后来听不进不同的意见。

其次,毛泽东认为党内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大危险。庐山会议后,毛泽东把阶级斗争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党内。1965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这一概念,他告诫党内高级干部:要警惕出修正主义,特别要警惕在中央出修正主义,中央出了修正主义,这是最危险的。这样,斗争的矛头便指向了党的领导核心成员。到1966年,谜底便揭晓了,毛泽东在4月17日至月底,多次审阅修改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送审的《中央关于撤销〈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通知稿》,毛泽东在通知稿中专门加写了一段话:“混进党内、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重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在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3]P579这个通知稿经多次修改后,正式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于1966年5月1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通称“五一六通知”。可想而知,这段话的重要性。毛泽东还进一步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4]P641矛头指向十分明确。

毛泽东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是他本人接受个人崇拜的深层原因。阶级斗争的不断升级,“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就在所难免了,而在这期间,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也达到了极点。

四、林彪一伙人大肆宣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林彪一伙人大肆宣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促使毛泽东身不由己地接受了个人崇拜,特别是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林彪开始主持中共中央军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左”的口号,从而把对毛泽东的尊敬引向歧路。只要毛泽东提出一种见解,他们便马上找根据,写文章宣传,对不同意见,“棍子”齐出,大造“顶峰论”“天才论”,宣传“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

1960年,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时,林彪又提出“四个第一”,即:“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这片面强调人的主观因素所带有“唯意志论”色彩的提法,竟然获得了毛泽东的赞赏,并称赞说:“四个第一好。我们以前也未想到什么四个第一,这是个创造。谁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发明创造?四个第一就是创造,这是个发明。”[3]P482

在1962年1月召开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公开检讨了自己的失误,而林彪却别有用心地说:“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泽东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是他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反之,他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干扰,事情就要出毛病。”当前我们出现的困难,“恰恰是由于我们没有照着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的警告、毛主席的思想去做”。[3]P75林彪的这番讲话,竟然受到毛泽东的称赞。他说:“林彪同志讲得很好,给你一个月时间整理出来,一个月不行两个月,请你整理出来。”[3]P76为此,他曾经对罗瑞卿说:林彪同志的讲话,水平很高,这样的讲话,你能说得出来吗?

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长篇讲话,重复了他几年来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极端提法。他说:毛泽东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之上的天才。所以,他提出:“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超过我们一万句。”“他的话都是我们行动的准则,谁反对他,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3]P5879月22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个讲话。

特别恶劣的是,在1966年9月18日,在接见高等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和总政宣传部负责人时的谈话,林彪说:“毛主席这样的天才,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毛泽东是世界最大的天才。”[5]P105林彪的这一系列讲话,成为“文化大革命”中个人崇拜恶性膨胀的先导,于是乎,“红海洋”、“红宝书”、忠字舞、语录歌、早请示、晚汇报等盛行起来,毛泽东处于个人崇拜的氛围中。

林彪出于个人的野心和目的,多次鼓吹“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强调学习马列主义要百分之九十九地学习毛泽东著作,而学习毛泽东著作,只要学好“老三篇”就够用了。其实,学习毛泽东著作,掌握毛泽东思想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但是,经过林彪一伙人的大肆吹捧后,就蒙上了一层个人崇拜的色彩,失去了它固有的理论价值。他们不断鼓吹:“毛泽东思想是当代最高最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毛主席的话,水平最高,威力最大,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学习毛泽东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5]P105这个表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统称为“三十字方针”。他还号召全军“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根据林彪的指示,1964年5月编辑成《毛主席语录》,并在全国出版。《解放军报》从1965年5月开始刊登毛主席语录。

综上所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就出现了个人崇拜的狂潮以及毛泽东之所以接受个人崇拜,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林彪一伙人利用毛泽东在个人崇拜问题上的动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无限尊敬的心情煽动起来的。

五、毛泽东独特非凡的人格魅力

毛泽东独特非凡的人格魅力,促使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成员产生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这也是毛泽东最终接受个人崇拜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中,毛泽东无疑是一个巨人,几乎20世纪中国历史的每一页、每一篇都留下了这位巨人的脚印。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作为历史开创者的气吞山河的伟大气魄,他们领导下的千百万共产党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紧紧地跟随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因为他们相信毛泽东、信任毛泽东,是因为毛泽东独特的非凡的人格魅力。毛泽东以他深邃的思想、横溢的才华、博大的胸襟、精辟的判断力、强烈的自信心、永不满足的创新欲和百折不饶的革命勇气,强烈地感染了中国共产党人,给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不同于别国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胜利道路。因此,他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爱戴和拥护,在危难和希望交织的年代,人们自然地把毛泽东作为精神的源泉、力量的依靠、智慧的化身,这些都是合乎情理的。正是毛泽东身上独有的人格魅力,才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得以如此集中、如此强大,足以推翻任何反革命力量,没有这一点,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难于想象的。毛泽东非凡的人格魅力,来自于他长期代表正确路线而形成的崇高威望以及由此产生的疑聚力,“长期的正确使他过于自信,长期的领袖地位和长期受拥戴的状况使他感到有责任指导党,他又有可能机械搬用了他在历史上独排众议而取得伟大成功的经验”[5]P8。这样就提供了一个条件,使中国共产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日趋严重,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6]P151。这就使毛泽东在晚年逐渐脱离了中央集体领导,经过越来越严重的个人崇拜,使他逐渐凌驾于中央集体之上。更为严重的是,当他犯有错误时,中央领导集体却没有一套制度来纠正他的错误并使他接受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意见。

毛泽东影响了几代人,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以非凡的人格魅力启发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思考,但是,他也一度把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的大脑禁锢在他自己的思维模式之内。罗瑞卿曾经这样分析过:“这也许是我们党内许多老同志的共同悲剧,只要毛泽东在思考,他们就习惯地关闭自己头脑中相应的那部分机器。”[7]P308也正如胡耀邦所指出的:“主要在他的晚年,由于长期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而过分地相信自己,越来越严重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特别是脱离党的集体领导,往往拒绝甚至压制别人的正确意见,这样就不能不发生许多失误,直到发生‘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和长时间的严重失误,给党和人民带来了很大不幸。”[8]毛泽东卓越的人格魅力,促使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产生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这也是毛泽东接受个人崇拜的原因之一。也正如刘少奇曾经在庐山会议期间所讲:我是主张搞“个人崇拜”的,在延安时,我就搞毛主席的个人崇拜,今后我还要坚持,我还要搞恩来、小平的个人崇拜。[9]P352这一讲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共识。

六、毛泽东接受个人崇拜还与他的人际交往有着一定的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很喜欢与一大批从旧时代过来的知识分子来往,而这些从旧时代走过来的知识分子都在不同程度上带着浓厚的封建崇拜意识,客观上促使毛泽东接受了个人崇拜。进北京后,毛泽东就让周恩来陪同,登门拜访了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等,与柳亚子、章士钊、梁漱溟等交往颇多,甚至同溥仪也有不少接触。由于毛泽东本人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史功底,在文史哲学、诗词歌赋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因此,他们在同毛泽东交往中,与毛泽东一起吟诗论句,数点各朝文章典故,谈古之风甚浓,自然地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对党内同志迎送不出屋门,但是,对他们非但迎送出门,有的还亲自搀扶他们上下车、上下台阶。游园趣谈时,毛泽东也是携手相扶,亲切备至。同样,他们对毛泽东的态度也是毕恭毕敬,潜意识地把封建意识的一套繁文礼节都搬了出来,并带有明显的个人崇拜倾向。他们称毛泽东“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开天辟地君真健”等等。在这些交往中,一些人往往流露出浓厚的皇权、忠君色彩,于是,毛泽东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进入到一种个人崇拜的氛围中,这对他最终接受个人崇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之,导致毛泽东接受个人崇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吸取这一教训,不断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个人崇拜的社会土壤在中国大地上最终消失。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九六三年三月三十日来信的复信[N].人民日报,1963-07-20.

[3]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5]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冯建辉.从陈独秀到毛泽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8]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1-07-02.

[9]李锐.庐山会议实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赫鲁晓夫林彪
赫鲁晓夫访英“恶作剧”
中外文摘(2017年24期)2017-11-14 03:15:37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指责
读者(2013年6期)2013-12-25 02:06:12
痛骂之后的掌声
环球人物(2013年8期)2013-04-29 00:44:03
一个真实的林彪
男人世界(2007年2期)2007-05-30 10:48:04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
军事历史(2004年1期)2004-11-22 07:40:30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军事历史(2004年2期)2004-11-22 07:12:18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涉台外交斗争述略
军事历史(2004年2期)2004-11-22 07:12:10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和结束
军事历史(2001年3期)2001-08-21 02:13:16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
军事历史(2000年4期)2000-11-22 07: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