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视角下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研究

2014-08-14 09:54张贵贾尚键苏艳霞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京津冀

张贵+贾尚键+苏艳霞

[摘要]产业对接转移是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一环,其核心命题是系统架构、优势再造、创新引领。基于产业发展新本质和创新活动的新趋势,结合京津冀产业转移和对接的现状,可以看出产业分工协作与产业转移具有新内涵、新判断、新路径和新动向。构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是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的最主要目标之一,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产业分工协作的带动和产业转移的经济再造,重塑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成世界级创新中心,打造新经济增长方式引领区。由此,建构适宜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下,形成区域产业转移协调机制,加速区域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的转移对接。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产业转移;京津冀;功能再造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4-0105-08

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社会也面临着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调整、整合和创新等历史使命。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体化、首都经济圈崛起承担着“接南促北”、“带动中西”的重任。特别是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再次强调,京津冀要实现协同发展,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互补互促,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所以,本文既研究京津冀通过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优化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又研究产业要素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既研究为保障卓有成效推动京津冀产业分工协作与产业转移而进行的体制机制创新,又研究如何通过京津冀产业要素的有效整合,重塑经济增长动力源泉,走出一条新经济发展模式之路。

一、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综合现状与趋势

(一)京津冀产业转移现状

北京向河北的产业转移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包括北京首都钢铁公司炼钢厂、北京焦化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北京不具备发展的优势,河北已经开始承接。近几年来,北京向河北的产业转移仍然在继续,包括面向中关村中小企业的张家口怀来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北汽集团投资100亿元兴建的华北(黄骅)汽车产业基地、石家庄市政府与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合作建立的河北三元工业园、北京凌云化工医药有限公司落户河北邯郸等。河北已经新增2亿元来支撑优势产业转移项目。2014年2月和4月北京公布了首批和第二批外迁公司名单,第一批涉及22家,第二批涉及32家,这些企业大部分为“三高一低”企业。目前,北京正在动员282家锻铸造企业和83家家具企业与邯郸成安县、邯郸鸡泽县、石家庄行唐县三县进行产业对接,河北南和县在中国南和北京产业对接暨招商推介会上签下21个项目,总投资576亿元等。

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合作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天津市各区县共开展借重首都资源活动806场,走访企业商会等组织6336家,洽谈对接项目4207个,其中已签约项目达1277个,签约协议额4762.76亿元。天津市引进北京项目资金额1088.4亿元,占全市到位资金的31.8%,项目数达到952个。在旅游、交通、金融、环保、产业等各个领域京津两地都有相关的合作项目与联动机制[1]

天津与河北的产业转移也在逐步实施,天津丰田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国际(保税)物流仓储产业园项目、装机总容量200兆瓦的曲阳县风光互补项目、天津老美华鞋业服饰有限责任公司高档布鞋生产线项目、安国中药都项目等伴随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也在落实。河北长城汽车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基地等项目也进入生产阶段。京津冀主要转移情况如表1所示。

(二)影响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经济因素

地理区位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偶然因素等都影响着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质量,本文仅从经济因素的角度进行探讨。

1经济发展水平。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京津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梯度,北京、天津属于高梯度区域,河北属于低梯度区域。京津冀之间存在的这种产业梯度,构成了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反映出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强弱,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直接体现该地区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河北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相对北京和天津明显偏大,而且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津和河北第二产业产值相对较高,说明天津和河北的工业化程度也比较高。《中国统计年鉴(2013)》数据显示,北京的第三产业比天津高出28.8%,比河北高出了41.4%,在第三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说北京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而天津和河北的产业结构还处于“二、三、一”的工业化阶段。从人均GDP来看,天津人均GDP最高,北京其次,河北最少,京津地区人均GDP约为河北省人均GDP的2.5倍,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远远领先于河北(见表2)。

2技术进步水平。技术进步水平的差异会促使京津地区的技术不断地涌入水平相对落后的河北,从而导致产业转移的发生。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且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13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1.78和75.75,河北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监测标准40%以下,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39.07。京津科技水平明显领先于全国其他省份,而河北省整体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京津地区(见表3)。

3区域产业结构专业化与趋同性。通过京津冀三地的优势产业可以看出三地产业结构的差别。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三次产业存在着不同的比较优势,三地的经济发展不在一个发展梯度上,京津冀之间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三地存在着产业梯度转移的可能性。京津在第一产业方面处于劣势,第三产业对于京津起着支撑作用。而河北在第一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产业对于河北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并将在长期内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在产业技术层次上都与京津存在明显差距。北京和天津的优势产业集中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河北的优势主要是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这说明三地在产业和技术上存在着明显且过大的梯度“落差”,由于这种“落差”,造成京津产业转移偏向较远但梯度适中的南方地区,而未向河北进行大规模的转移,所以河北应该努力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主动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配套基础,使产业呈现适度的梯度,从而促进产业从京津向河北的转入。endprint

另外,北京、天津和河北地理位置十分接近,产业结构趋同化程度高。尤其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非常高,《中国统计年鉴(2013)》数据显示,两地区域相似系数达到0.917,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竞争大于合作。然而,北京与河北、天津与河北的区域产业趋同度比较低,分别为0.264和0.400,产业上明显的差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目前京津冀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1以环京津区域为首选产业承接地。河北省的廊坊、保定、唐山等地区与京津接壤,承担着京津转移产业的承接任务。地理区位的优越、基础设施的完备、政府政策的优惠使得这些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沧州和石家庄八市已经纳入“京津冀经济圈”建设的范围之内,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点城市,这些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也十分符合市场要求。河北省要充分利用好京津周边的城乡边缘区,发挥交通和信息的区位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效益的最大化。

2以工业制造业为产业转移主体。目前转移的传统制造业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冶金、服装加工、印刷包装、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转移到河北的多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企业,例如首都钢铁、凌云化工医药等,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炭、钢铁、矿产、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北京和天津相对于河北来说,地域狭小,资源匮乏,而河北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方面相比较北京和天津而言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在此显现出来,给京津冀产业的转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京津两地要想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必须将本地区的这类产业转移出去,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而河北该类产业在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技术和资本也相对完备,这类产业的转入会给河北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环境的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在转移调整过程中实现布局合理、产业升级、上下游互动等。若解决好这些问题,转移产业后的河北便与京津遥相呼应,形成良好的京津冀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3以城市功能再造为产业转移重心。北京最新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天津城市总体规划中,天津被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随着北京、天津城市的新定位,产业转移也由梯度转移为主转向改变城市功能为主的新阶段。北京和天津要把不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进行转移,突出北京宜居城市的定位,天津则向北方经济中心方向迈进。河北作为承接地区,需要做好承接规划,突出河北的优势和特色,并在接收产业的同时,做好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在京津冀区域形成产业生态系统。

4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并行。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京津冀地区必须转换思维,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最重要的是进行产业创新,突破现有的产业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产业创新要打破目前所固定的产业约束,并且在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创新出更高一级的产业,这样的产业转移才是有深度、有层次、有内涵的转移。北京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把传统的制造产业转出,并努力发展自己的文化和创意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天津则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重点在技术研发、现代服务、金融保险等方面,依托滨海新区,构建天津新的产业结构,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后,着重发展现代制造业,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内产业分工也越来越明显,由以往的产品部门间的分工走向产业链的分工,产业创新在逐渐形成,区域一体化最终得以实现。

(四)产业转移的趋势:构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转移理论是由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发展而来的,目前理论界越来越多地从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研究向产业转移效应(Maria Savona et al.,2004;Kirkegaard,2007)、全球生产网络(Dieter Ernst et al.,1997)、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Dieter Ernst et al.,2002)等方面转变,研究方法也从定性分析向统计计量、相关分析等定量方法转变。特别是近年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 2004) 认为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一个精心编制的创新生态系统。产业转移就是要在一定区域内重新整合要素资源,实现经济再造,重塑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这种产业生态系统既是一个物种、群落、产业链的类似自然生态的复杂系统,又是一个不断演化和自我超越的系统。产业转移对接的最终目的既不是关注转移的产业本身,也不是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而是通过产业转移对接,推进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而言,一是具有产业情境,从产业的动态形成,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来理解生态系统的建立,这也符合政策体系运行的规律。二是具有竞争特征,当前产业竞争不再局限于企业和企业之间,而是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种群和种群之间的竞争关系。三是具有竞争优势,以竞争优势及其转换为“平台”,生态系统的成员可以利用技术平台、工具平台或服务平台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重新审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组织、种群、群落及产业链、网络(链),以此建立系统层次结构,涉及核心主体、外围主体、中介与平台、相关基础支撑、群内网络层与群外网络层,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环境适应、风险规避、信息共享、规模效应等功能。这一生态系统在充分重视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转出地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增强产业转移的推力,向转入地输入比较劣势的重合产业、夕阳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进行扩散与转移;转入地通过增强其自身承接能力,发挥其自身在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工业基础、配套设施的比较优势,变被动承接为主动承接。

在此基础之上,区域内应构建完整的系统的产业转移机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调动各地各种有利因素,排除产业转移的障碍和不利影响,促进区域产业转移顺利进行,构建新型区域产业转移协调发展生态系统。endprint

二、建构适宜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们的目的是形成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区域内产业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分为三大部分,核心构架、两翼支撑和外围环境(见图1)。

(一)核心构架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三地须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强调北京的知识、技术创新源的地位,天津的产业创新和研发转化基地,河北的先进生产、制造的战略支撑区,形成自研发设计至终端产品的完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核心构架的核心是“系统架构、优势再造、创新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发挥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作用,实现“创新中心+研发转化+高端制造+高端服务+高品位宜居生活”的分工合作新型城市带,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最终建成一个“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在这个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中,北京拥有全国1/4的高校,1/3实验室,1/2两院院士,绝大多数的央企总部和大量的国内外金融机构、跨国企业集团总部,各级各类机构和单位四十多万家。北京应该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作为生产技术的创新源,具有完备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北京是整个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区域生态系统循环往复,螺旋向上发展的领头羊。

天津主要作为创新成果的转化基地,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创新转化的核心依托力量是京津科技新干线。京津科技新干线指的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串联了二十多个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城市、县镇,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科技资源,通过高速公路、国道、城市轨道链接起来,能够有效承接北京的研发转化制造。高端的服务业和制造业是天津最主要的承接对象。要打造出世界级的科技产业带,天津须依托众多的产业园区,利用环渤海的区位优势,推动产业的集聚,加快信息的流转,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河北作为先进生产、制造的战略支撑区,围绕12条产业带:环京津商务休闲旅游产业带、环渤海石油海洋化工产业带、渤海湾船舶修造产业带、中国北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带、京津冀北电子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京津冀新能源产业带、京津冀区域的现代物流产业带、首都第二机场-天津北部三个区县-廊坊-京东片区-京南片区的环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和临空经济区、北京-天津-廊坊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综合性产业带、邯郸-邢台-天津-唐山钢铁和纺织专业化产业带、石家庄-保定-衡水传统服务业和传统制造业的综合性产业带、张家口-承德-秦皇岛旅游等资源型产业带,从人才、项目、企业、园区、县区和城镇布局六个方面切入,积极纳入对接协作、互补互促的重点范围,这是河北自身发展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二)两翼支撑

从市场层面上说,积极构建富有活力的统一的区域性市场,生产要素不仅仅为地方服务,更为区域服务,做到自由流动和迅速集结,生产活动对接协作,互补互助。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根据市场规律来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包括对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区域合理分配。产业结构在区域合理配置,各地产业与各地的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相匹配,京津冀作为一个市场,整体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

构建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必须重视政府作用,让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很好地结合。在政府层面上看,要做出“三规合一”的整体规划,包括发改委负责的宏观发展规划,国土资源部的国土规划及城建部的城镇规划,即顶层设计,核心是京津冀三地如何进行利益分配。根据顶层设计,各地政府要打破长期以来三地的“诸侯经济”,在财税、政府绩效考核、官员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京津冀行政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范式。通过市场设计和市场匹配,合理推进三地产业对接、转移和承接,提升产业要素的配置效率,构建富有活力的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河北具有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而北京、天津具有较明显的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只有实现了这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产业转移才可以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京津冀区域内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市场体系。因此,京津冀三地彼此开放和发展要素市场,破解要素在京津冀区域内流动的瓶颈和障碍,京津特别是北京要向河北省延伸、辐射优质的公共资源,河北也要立足自身在优化投资环境、提升自身承接能力和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三)外围环境

京津冀区域产业生态系统除了核心构架和两翼支撑外,良好的外围环境也必不可少。科研院所与高校给予生态系统知识流与人才流,为创新的不断前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介机构为生态系统提供信息流,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流动的通畅,信息的流通也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金融机构给予生态系统所必需的资金流,建立产业创新基金,通过基金的运作来激活资源,引领创新。产业创新基金采用市场化运作,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产业。

由于京津冀地理上接壤,经济上联系紧密,需要共同建立对环境保护和修复的联动机制,共同治理环境问题。在京津冀产业分工协作与产业转移实现合理布局后,京津冀发展的环境、资源、人口、土地等制约因素也会随着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建立而消除,环境所遭到的破坏随着生态系统的建立而逐渐得到修复,困扰京津冀的雾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资源受到保护,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物尽其用;人口压力减弱,地域歧视和偏见大大减少,人口整体素质大大提升,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土地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利用,城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对接转移的对策建议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存在利益冲突,所以京津冀区域内各地区要服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下,构建区域产业转移协调机制,加速区域内产业转移,构建区域产业转移协调生态系统。

(一)明确发展定位、思路与方向endprint

明确未来京津冀区域产业对接协作的战略目标定位、总体思路及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方向。一是重点研究京津冀三地各自的产业定位,明确京津冀三地的主导产业、产业重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突出强调和强化北京的知识、技术创新源地位,天津的产业创新和研发转化基地地位,河北的先进生产制造的战略支撑区地位。二是从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创新协作等视角,提出“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的总体战略思路,形成自研发设计至终端产品相对完整产业链的整体优势,最终建成一个“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三是明确京津保三角、京津唐三角、京津廊、京张承三角、唐山-滨海-沧州增长带等空间结构组团与产业布局的未来方向,围绕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带动作用显著的优势产业链,以一批新的园区、合作区为支撑点,以区域的主要交通干线等为轴线,形成“人才牵动、企业拉动、项目带动、集群驱动、区域联动”格局,全面增强整个区域产业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打造京津双城记与京津冀的新增长极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合作和分工,这也是长期困扰京津冀一体化的最大障碍。京津双城联动的核心是打造京津科技新干线和京津创新共同体。第一,打造从中关村到滨海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聚集区,有效整合连接北京-廊坊-天津-天津港的高速公路、铁路等沿线的二十多个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第二,加快亦庄、廊坊、武清、北辰、宝坻等23个地级城市八千多平方千米的规划建设相互对接。第三,加快保定、廊坊、唐山、石家庄的自身发展,同时切入到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加快京东片区、京南片区、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邯郸新区等新增长极的发展。第四,通过京津冀、中央和市场“三地五方”力量,共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提升商业、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软环境。第五,开展金融、教育、研发中心、电子商务、生产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深度合作。最终建成“创新中心+研发转化+高端制造+高端服务+高品位宜居生活”的分工合作新型城市带,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区、区域协同发展的首善区、产业-人口-城镇-生态四者融合的先行区。

(三)构建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政策体系

第一,为加快产业分工和转移承接顺利进行,尽快完成顶层设计,抓紧出台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城建部城乡规划的“三规合一”,抓紧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等。第二,提出北京和天津疏解转移的产业种类、重点项目,特别是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向周边区域转移扩散,以及天津和河北承接哪些产业或不承接产业的负面清单。第三,为更好优化京津冀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尽快出台相关的技术创新政策和人才政策等。第四,探索设立区域产业合作基金。主要用于跨省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建设、共建园区以及跨省市专项合作等。围绕重点领域开展跨区域项目合作,共建集教育、科技、技术转移转化与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基地,为合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构建富有活力的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

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最终目标之一。第一,理顺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市场新机制,通过市场设计和匹配市场,合理推进三地产业对接、转移和承接,构建富有活力的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第二,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煤水电气等公共产品领域,减少各种限制,实施民企与国企的同等“国民待遇”。第三,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实施“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的企业成长路线图。第四,建立统一的区域性市场准入和退出“门槛”,统一三地的市场检疫、检查和认证等,完善各项制度环境,共同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最终形成开放型统一的区域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企业产权市场,促进人流、物流、资源流和信息流等在区域内互联互通,以推动整个区域的配置效率和整体效益。

(五)完善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企业合作新机制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产业转移是通过一定的企业转移实现的。企业要利用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企业经营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变化的市场。政府要在企业转移过程中,引导企业选择具有本产业相关优势的地区,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整体联动,结合上下游产业,注重相关产业发展,遵循市场规律,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第一,围绕区域重点领域、优势产业,引导区域内大中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产业协作联盟、技术联合,寻找合作的“聚焦点”和“引爆点”。第二,探索产业园区跨区域共建模式,共同组建企业化运营管理主体,税收和运营受益按出资比例承担或分享。探索京津冀共同发展“飞地经济”,建立基数不变、增量分成的利益分配机制。第三,推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建立各级各类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完善多层次融投资渠道和市场,健全北京和天津的产权交易中心,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河北省能源环境交易所基础上,建立联动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第四,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推进各方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其在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人才教育和培训、技术交流与推广、信息搜集与服务、统计体系建立、规则咨询服务、行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加快建立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民间团体合作新机制

要重视民间力量,启动民间组织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加强各种社会团体的民间交流和合作,促进对京津冀区域的文化认同、归宿和自豪,形成互利共赢的民间基础。第二,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引导它们在环境保护、扶贫解困、解决就业、促进社会融合、弘扬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三,通过民间团体积极培育和营造亲商文化、创业文化、创新文化等,形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和环境。

(七)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保障措施

尽快建立京津冀协调组织机构。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由国务院主要领导和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工作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建立联络员制度,由京津冀三地和国务院各相关部委成员组成,负责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建立专题工作小组,根据每年领导小组的联席会议确定的合作项目,开展具体的专项合作工作。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改革地方财税体制,尝试建立首都财政,用统一财税制度管理京津冀三地政府因为税收、财政、GDP等出现的各种各样“乱象”。探索改革官员考核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注重质量效益、社会民生、生态环保、不再唯GDP论,减少在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园区规划上的盲目和冲动。

创新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交流、户籍制度改革等的均等化和同城化。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需要统一部署,共同研究探索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区建设、食品安全监管、流动人口管理、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创建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健全开放合作机制。推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研发成果产业化联盟与合作机制,鼓励发展科技研发、工程实验、孵化转化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构建京津冀战略联盟,对于符合国家政策的研发成果,加大用地、贴息、补助等政策支持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协调海关、商检部门,促进贸易便利化。建立工商执法协作机制,完善消费者权益异地保护救济制度,实现工商执法服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邵 隽.加深两市多领域合作,京津“双城记”全方位发力[DB/OL].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4/03/04/011717638.shtml.endprint

明确未来京津冀区域产业对接协作的战略目标定位、总体思路及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方向。一是重点研究京津冀三地各自的产业定位,明确京津冀三地的主导产业、产业重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突出强调和强化北京的知识、技术创新源地位,天津的产业创新和研发转化基地地位,河北的先进生产制造的战略支撑区地位。二是从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创新协作等视角,提出“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的总体战略思路,形成自研发设计至终端产品相对完整产业链的整体优势,最终建成一个“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三是明确京津保三角、京津唐三角、京津廊、京张承三角、唐山-滨海-沧州增长带等空间结构组团与产业布局的未来方向,围绕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带动作用显著的优势产业链,以一批新的园区、合作区为支撑点,以区域的主要交通干线等为轴线,形成“人才牵动、企业拉动、项目带动、集群驱动、区域联动”格局,全面增强整个区域产业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打造京津双城记与京津冀的新增长极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合作和分工,这也是长期困扰京津冀一体化的最大障碍。京津双城联动的核心是打造京津科技新干线和京津创新共同体。第一,打造从中关村到滨海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聚集区,有效整合连接北京-廊坊-天津-天津港的高速公路、铁路等沿线的二十多个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第二,加快亦庄、廊坊、武清、北辰、宝坻等23个地级城市八千多平方千米的规划建设相互对接。第三,加快保定、廊坊、唐山、石家庄的自身发展,同时切入到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加快京东片区、京南片区、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邯郸新区等新增长极的发展。第四,通过京津冀、中央和市场“三地五方”力量,共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提升商业、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软环境。第五,开展金融、教育、研发中心、电子商务、生产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深度合作。最终建成“创新中心+研发转化+高端制造+高端服务+高品位宜居生活”的分工合作新型城市带,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区、区域协同发展的首善区、产业-人口-城镇-生态四者融合的先行区。

(三)构建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政策体系

第一,为加快产业分工和转移承接顺利进行,尽快完成顶层设计,抓紧出台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城建部城乡规划的“三规合一”,抓紧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等。第二,提出北京和天津疏解转移的产业种类、重点项目,特别是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向周边区域转移扩散,以及天津和河北承接哪些产业或不承接产业的负面清单。第三,为更好优化京津冀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尽快出台相关的技术创新政策和人才政策等。第四,探索设立区域产业合作基金。主要用于跨省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建设、共建园区以及跨省市专项合作等。围绕重点领域开展跨区域项目合作,共建集教育、科技、技术转移转化与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基地,为合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构建富有活力的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

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最终目标之一。第一,理顺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市场新机制,通过市场设计和匹配市场,合理推进三地产业对接、转移和承接,构建富有活力的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第二,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煤水电气等公共产品领域,减少各种限制,实施民企与国企的同等“国民待遇”。第三,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实施“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的企业成长路线图。第四,建立统一的区域性市场准入和退出“门槛”,统一三地的市场检疫、检查和认证等,完善各项制度环境,共同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最终形成开放型统一的区域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企业产权市场,促进人流、物流、资源流和信息流等在区域内互联互通,以推动整个区域的配置效率和整体效益。

(五)完善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企业合作新机制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产业转移是通过一定的企业转移实现的。企业要利用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企业经营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变化的市场。政府要在企业转移过程中,引导企业选择具有本产业相关优势的地区,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整体联动,结合上下游产业,注重相关产业发展,遵循市场规律,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第一,围绕区域重点领域、优势产业,引导区域内大中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产业协作联盟、技术联合,寻找合作的“聚焦点”和“引爆点”。第二,探索产业园区跨区域共建模式,共同组建企业化运营管理主体,税收和运营受益按出资比例承担或分享。探索京津冀共同发展“飞地经济”,建立基数不变、增量分成的利益分配机制。第三,推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建立各级各类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完善多层次融投资渠道和市场,健全北京和天津的产权交易中心,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河北省能源环境交易所基础上,建立联动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第四,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推进各方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其在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人才教育和培训、技术交流与推广、信息搜集与服务、统计体系建立、规则咨询服务、行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加快建立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民间团体合作新机制

要重视民间力量,启动民间组织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加强各种社会团体的民间交流和合作,促进对京津冀区域的文化认同、归宿和自豪,形成互利共赢的民间基础。第二,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引导它们在环境保护、扶贫解困、解决就业、促进社会融合、弘扬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三,通过民间团体积极培育和营造亲商文化、创业文化、创新文化等,形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和环境。

(七)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保障措施

尽快建立京津冀协调组织机构。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由国务院主要领导和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工作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建立联络员制度,由京津冀三地和国务院各相关部委成员组成,负责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建立专题工作小组,根据每年领导小组的联席会议确定的合作项目,开展具体的专项合作工作。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改革地方财税体制,尝试建立首都财政,用统一财税制度管理京津冀三地政府因为税收、财政、GDP等出现的各种各样“乱象”。探索改革官员考核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注重质量效益、社会民生、生态环保、不再唯GDP论,减少在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园区规划上的盲目和冲动。

创新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交流、户籍制度改革等的均等化和同城化。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需要统一部署,共同研究探索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区建设、食品安全监管、流动人口管理、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创建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健全开放合作机制。推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研发成果产业化联盟与合作机制,鼓励发展科技研发、工程实验、孵化转化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构建京津冀战略联盟,对于符合国家政策的研发成果,加大用地、贴息、补助等政策支持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协调海关、商检部门,促进贸易便利化。建立工商执法协作机制,完善消费者权益异地保护救济制度,实现工商执法服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邵 隽.加深两市多领域合作,京津“双城记”全方位发力[DB/OL].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4/03/04/011717638.shtml.endprint

明确未来京津冀区域产业对接协作的战略目标定位、总体思路及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方向。一是重点研究京津冀三地各自的产业定位,明确京津冀三地的主导产业、产业重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突出强调和强化北京的知识、技术创新源地位,天津的产业创新和研发转化基地地位,河北的先进生产制造的战略支撑区地位。二是从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创新协作等视角,提出“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的总体战略思路,形成自研发设计至终端产品相对完整产业链的整体优势,最终建成一个“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三是明确京津保三角、京津唐三角、京津廊、京张承三角、唐山-滨海-沧州增长带等空间结构组团与产业布局的未来方向,围绕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带动作用显著的优势产业链,以一批新的园区、合作区为支撑点,以区域的主要交通干线等为轴线,形成“人才牵动、企业拉动、项目带动、集群驱动、区域联动”格局,全面增强整个区域产业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打造京津双城记与京津冀的新增长极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合作和分工,这也是长期困扰京津冀一体化的最大障碍。京津双城联动的核心是打造京津科技新干线和京津创新共同体。第一,打造从中关村到滨海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聚集区,有效整合连接北京-廊坊-天津-天津港的高速公路、铁路等沿线的二十多个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第二,加快亦庄、廊坊、武清、北辰、宝坻等23个地级城市八千多平方千米的规划建设相互对接。第三,加快保定、廊坊、唐山、石家庄的自身发展,同时切入到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加快京东片区、京南片区、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邯郸新区等新增长极的发展。第四,通过京津冀、中央和市场“三地五方”力量,共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提升商业、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软环境。第五,开展金融、教育、研发中心、电子商务、生产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深度合作。最终建成“创新中心+研发转化+高端制造+高端服务+高品位宜居生活”的分工合作新型城市带,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区、区域协同发展的首善区、产业-人口-城镇-生态四者融合的先行区。

(三)构建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政策体系

第一,为加快产业分工和转移承接顺利进行,尽快完成顶层设计,抓紧出台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城建部城乡规划的“三规合一”,抓紧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等。第二,提出北京和天津疏解转移的产业种类、重点项目,特别是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向周边区域转移扩散,以及天津和河北承接哪些产业或不承接产业的负面清单。第三,为更好优化京津冀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尽快出台相关的技术创新政策和人才政策等。第四,探索设立区域产业合作基金。主要用于跨省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建设、共建园区以及跨省市专项合作等。围绕重点领域开展跨区域项目合作,共建集教育、科技、技术转移转化与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基地,为合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构建富有活力的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

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最终目标之一。第一,理顺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市场新机制,通过市场设计和匹配市场,合理推进三地产业对接、转移和承接,构建富有活力的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第二,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煤水电气等公共产品领域,减少各种限制,实施民企与国企的同等“国民待遇”。第三,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实施“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的企业成长路线图。第四,建立统一的区域性市场准入和退出“门槛”,统一三地的市场检疫、检查和认证等,完善各项制度环境,共同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最终形成开放型统一的区域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企业产权市场,促进人流、物流、资源流和信息流等在区域内互联互通,以推动整个区域的配置效率和整体效益。

(五)完善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企业合作新机制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产业转移是通过一定的企业转移实现的。企业要利用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企业经营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变化的市场。政府要在企业转移过程中,引导企业选择具有本产业相关优势的地区,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整体联动,结合上下游产业,注重相关产业发展,遵循市场规律,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第一,围绕区域重点领域、优势产业,引导区域内大中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产业协作联盟、技术联合,寻找合作的“聚焦点”和“引爆点”。第二,探索产业园区跨区域共建模式,共同组建企业化运营管理主体,税收和运营受益按出资比例承担或分享。探索京津冀共同发展“飞地经济”,建立基数不变、增量分成的利益分配机制。第三,推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建立各级各类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完善多层次融投资渠道和市场,健全北京和天津的产权交易中心,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河北省能源环境交易所基础上,建立联动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第四,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推进各方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其在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人才教育和培训、技术交流与推广、信息搜集与服务、统计体系建立、规则咨询服务、行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加快建立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民间团体合作新机制

要重视民间力量,启动民间组织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加强各种社会团体的民间交流和合作,促进对京津冀区域的文化认同、归宿和自豪,形成互利共赢的民间基础。第二,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引导它们在环境保护、扶贫解困、解决就业、促进社会融合、弘扬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三,通过民间团体积极培育和营造亲商文化、创业文化、创新文化等,形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和环境。

(七)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保障措施

尽快建立京津冀协调组织机构。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由国务院主要领导和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工作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建立联络员制度,由京津冀三地和国务院各相关部委成员组成,负责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建立专题工作小组,根据每年领导小组的联席会议确定的合作项目,开展具体的专项合作工作。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改革地方财税体制,尝试建立首都财政,用统一财税制度管理京津冀三地政府因为税收、财政、GDP等出现的各种各样“乱象”。探索改革官员考核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注重质量效益、社会民生、生态环保、不再唯GDP论,减少在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园区规划上的盲目和冲动。

创新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交流、户籍制度改革等的均等化和同城化。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需要统一部署,共同研究探索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区建设、食品安全监管、流动人口管理、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创建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健全开放合作机制。推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研发成果产业化联盟与合作机制,鼓励发展科技研发、工程实验、孵化转化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构建京津冀战略联盟,对于符合国家政策的研发成果,加大用地、贴息、补助等政策支持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协调海关、商检部门,促进贸易便利化。建立工商执法协作机制,完善消费者权益异地保护救济制度,实现工商执法服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邵 隽.加深两市多领域合作,京津“双城记”全方位发力[DB/OL].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4/03/04/011717638.s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研究
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网络分析与启示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京津冀协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