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探究平台举一还要反三

2014-08-14 03:07景彦龙
成才之路 2014年5期
关键词:研讨语文课课程标准

景彦龙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里最普遍的教学内容,一位农村老师,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督导听课或者赛课之类的事儿,大多数人临阵抱佛脚。依靠名师教案,筛选教学课件,安排训练学生,不是显得被动就是花去不少时间。结果却因为按图索骥,被束缚了手脚,而显得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就连学生互动都缺少真实味儿。说到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者忽视了教材,忽视了教案创作。即使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也难称好课。

上好课的关键是把握好教材,心中有数方能胸中有案。语文课气象万千,离开名师教案,到哪里去找自己的案呢?无论是传统实力派还是现代创新派,他们的阅读教学,均涵盖以下几大板块:①扫除阅读障碍;②抓住学习重点;③化解本课难点;④总结与实战。而这几个板块的设计思想均来自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堂探究,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真实而有效的探究过程。语文课怎么搭建既结合实际情况又符合课程标准的探究平台呢?通过多年实践和钻研,笔者发现,新版人教版语文的“研讨与练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究平台,这些问题提纲挈领,既涉及全文的重点研讨,又涉及难点探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构建探究平台的好材料。对庞杂的语文课而言,如果能好好利用这些材料训练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怎么利用好“研讨与练习”这个探究平台呢?

首先,要明确这些题目的设题意图。“研讨与联系”第一题大多涉及本文朗读指导、本文内容掌握等,可以说与“读”关联,因而可作为预习指导,也可在上课伊始就作为一项学习任务来布置。第二、三题,有些涉及本文的重点研讨、难点探究;有些涉及遣词造句、语言的揣摩与品味等内容,纯粹是语文的主角戏,也是课堂探究的主阵地,因而要作为重头戏来唱。另外有两类题型,一类是由课内思维向课外思维的延伸训练,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却也是训练“听说”的好材料。另一类是“写”的训练,无论思想还是技法都与课文密切相关。弄清设题意图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它们,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

其次,要紧紧抓住课文。课文为本,练习为抓手。抓练习、抓研讨都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精髓,举一而反三。这个 “一”找准了,才能收到“反三”的功效,要不然眉毛胡子一把抓,既失去“导” 的意义,又调不起“主体”的更广泛丰富的参与,同时失去了“主导”留白的魅力,越俎代庖,吃力而不讨好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要在反复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研讨与练习”,方能收到实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得一点不假。现在很多的语文课堂表面上搞得热热闹闹,探究的头头是道,其实都是用旧瓶子装旧酒,不是事先偷看参考答案,就是事先告知参考答案,事先进行“编排彩排”,缺少学生自己对文本的咀嚼、消化过程。怎么能进行真正的研讨呢?所谓的探究,大多流于形式,成了名符其实的“空中楼阁”。学生自己不知其中苦,也就不解其中味。

第三,要深度拓展“研讨与练习”的内容,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以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教材设计了这么一道研讨与练习:诗中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憊的歌”),有的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我是干瘪的稻穗,主宰你深陷的眼窝。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的诉说。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诠释凤凰涅槃的时刻。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历尽寒酷即将生发奇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敞开胸怀邀你奔跑腾挪。

划线内容是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可以说是集体的智慧,尽可能接近原文的风格,在用韵上也尽可能与原文和谐一致。通过深度拓展这类练习题,学生们不仅要深度解析文章内容,还能体验、揣摩作家的语言风格和写作艺术,真正体验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推敲境界。

第四,不要放过那些活题。很多“研讨与练习”里都设计了一些话题,这类话题往往紧扣课文展开,是训练说话和写作的好材料。语文老师要很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要求同学们认真对待,争取语文课堂上腾出时间来专门研讨与练习这类问题。或设演讲,或指导创作,并将自己的每一次稿子整理起来,每学期装订成册,成为语文学习的一项成果积累。否则大多数同学因为没有现成资料可“抄袭”,往往也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但潜力未能开发,而且容易养成思维的懒惰与怯懦,习惯于人云亦云。

第五,对于学生发现的探究点,也要予以足够重视,借以训练思维,激发智慧,积累灵感,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落实大语文的教学观。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2013年3月第2版)第17课,是莫顿·亨特有名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开头就以一位65岁老人的身份回忆了五十七年前费城历险的经历,与大家分享悬崖上带来的人生经验,很有指导意义。在探究课后问题的时候有的同学却提出了一个让人倍感兴趣的话题:56岁的作者怎么能回忆五十七年前的事呢?这个问题提得好!这篇课文是写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的,属于记叙类散文。经过探究,大家明白了它的文体特征和小说非常接近,对文章虚构年龄也就感到不那么奇怪了。若是当做人物回忆录来看,则此处明显的有点失误。按照初中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们希望写作的就是作者真实的经历,不但学生如此希望,我也倾向于叙述作者真实的经历和经验那才好呢!何况作者一支妙笔真能把人引入比生活还真实的感受里。或许,这就是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之所在吧。然而,没有激发他们的每一个探究点,又怎么能对文学艺术有这么真切的感受和迫切的希望呢?

(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

猜你喜欢
研讨语文课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