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

2014-08-14 01:43王晓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心理健康学科

王晓东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高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教学规范中的基本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包含培养学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些要求表明高中语文教学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教育,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语文学科教学过程本身就包含了许多人文方面的知识,例如丰富的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等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良载体和平台。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心理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从语文的课堂教学入手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渠道,因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渗透,营造出轻松、关爱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和平台。

1.重视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兼具语言的训练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在语文的文字作品中,不能仅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内容和情感因素,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精神价值,丰富教材的延伸意义,用情感来吸引和感染学生。

2.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和因素,在课前认真备课,潜心钻研教材,在课上要多多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善于列举有趣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借助多媒体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情境来多层次、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在每节课开始之前设置有趣的导入语,可以采用视频和背景故事的讲解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这就要求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原有的满堂灌模式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大胆质疑,以师生互动的模式带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而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生在发展自我认知水平的同时,还会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带动下,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和情绪控制能力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的坚强、勇敢等方面的优秀品质也会得到锻炼。

二、注重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的自觉程度和学习自制力等许多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要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从思想内容上入手,还要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要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情感、性格以及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要秉承尊重、理解的教育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情感世界。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将语文基础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懂得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情感生活,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与老师具有平等的地位,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心智尚不成熟,且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极容易受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若这些环境中存在较多不利因素,就会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使高中生出现一些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根据现代的教育观念,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应该不断加强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渗透,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思想和人格塑造等特点,使高中语文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心理健康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