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肺癌33例临床分析

2014-08-14 02:23李建忠马朝晖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抗原外周血细胞因子

李建忠,高 峰,梁 兵,马朝晖

解放军第211医院胸心外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肺癌是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患者160万例,因肺癌死亡140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和18%[1]。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治疗的发展,肺癌的生物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生物治疗的主要手段[2-4]。CIK是以CD3+、CD56+、CD4+、CD8+T细胞为主要的效应细胞异质细胞群,具有增长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等优点;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是唯一能激活幼稚T细胞(naive T cell)的抗原提呈细胞,与CIK共同培养可促进CIK的增殖,并加强其功能。2012年6月-2013年12月,解放军第211医院对33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辅助应用生物治疗,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3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肺癌,预计生存期>5个月,其中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7±10.4)岁。 肺鳞癌18例,腺癌12例,小细胞癌3例,全部为无法手术,或术后肝、肺、骨转移或原病灶复发患者为多。25例经过化疗或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8例为对其他治疗方法不能耐受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时间平均为术后(12±4.78)个月。入院后抽血行血常规检查。检测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同时采集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DC和CIK细胞培养10~14 d后行自体回输, DC每周1次共3次,CIK每天1次共4次,回输后6~8 d抽血检查。疗程为每月1次,共4~6次。治疗同时未使用其他疗法。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应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检验。

2 结 果

2.1 CIK细胞数量增殖情况 开始培养时CIK数量为(1.12~3.56)×108个,培养的前3 d数量略有减少,但随后即快速增长,3 d增长2~3倍,在第6天时增长到(1.45~3.69)× 109个,第9天时为(5.47~8.89)×109个。再加入DC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每3 d可增长3~4倍,至第12天时细胞数量为(8.12~12.78)× 109个。33例CIK来源全部来自自体外周血。

2.2 33例生物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33例生物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EA、CA125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生物免疫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的变化±s)

2.3 33例生物治疗前后CD分子的变化 33例生物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分子的表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生物治疗前后CD分子的变化±s)

3 讨 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依据目前恶性肿瘤的发展趋势,推测至2020年罹患恶性肿瘤的人数将比现在增加50%,每年新增恶性肿瘤的人数将达1 500万人,而且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肺癌。由于诊疗技术发展限制,大多数肺癌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放化疗副作用大,患者耐受性差,治疗效果差,以致肺癌死亡例数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17.8%,病死率较排位第2的胃癌高出7.4个百分点[5]。研究表明,肺癌由于缺少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等能激活T细胞的分子,得以逃脱T细胞介导的主动免疫。通过增强T细胞介导的主动免疫,可以增强人体对肺癌的免疫力。目前,生物治疗已成为肺癌常规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DC细胞是人体内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不仅可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而且还可以诱导初始免疫应答,在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肿瘤细胞负载DC(疫苗)回输体内,可激发机体产生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6]。CIK细胞是一种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行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后获得的一种异质细胞,具备T淋巴细胞抗肿瘤活性和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杀瘤的优点。CD3+、CD56+T细胞是CIK群体中主要效应细胞[7],CIK细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等优点。研究表明,将DC细胞和CIK细胞共同培养出的DC-CIK细胞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相结合,增强对肺癌组织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临床研究证明,对33例肺癌患者行DC/CIK治疗后,肺癌标志物大幅下降。外周血中CIK细胞及DC、CD8+、CTL细胞保持高水平,提示生物治疗后,患者体内具有很强的细胞免疫功能。可以预见,将DC/CIK治疗联合手术及放化疗,可减少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 Hoffmant DM,Ciflitz B,Belldegrun A,et al.Adoptive celluar therapy[J].Semin Oncol,2000,27(2):221-233.

[3] Schmidt-Wolf GD,Negrin RS,Schmidt-Wolf GH.Activated T cells and cytokine-induced CD3+CD56+killer cells[J].Ann Heamatol,1997,74(2):51-56.

[4] 石水进,虞积仁,岑溪南,等.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大容量扩增与杀伤活性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18(1):94-96.

[5] 胡义德,钱桂乍.肺癌生物及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2):155-157.

[6] Chart RC,Xie H,Zhao GP,et al.Dendritomas formed by fusion of mature dendritic cells with allergenic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ctivate autologous cytotoxic T lymphocytes[J].Immanuel Lea,2002,83(2):101-109.

[7] 吕建锋,冷希圣,彭吉润,等.应用MAGE-1抗原肽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4):217-219.

猜你喜欢
抗原外周血细胞因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