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指标考核的是与非

2014-08-13 17:48薛万博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4期
关键词:党政政绩考核

薛万博

我们常说的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字头缩写,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国内生产总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他将GDP比作能够提供经济状况完整图像的“卫星云图”。

改革开放后,随着统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85年,GDP的概念在官方话语体系中出现。不过,当时的主要指标概念仍为“国民收入”,GDP仅仅作为一个附属性指标存在。直到1993年,国家统计局才正式将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回望这段历史不难发现,GDP在我国经济发展统计数据中的核心地位几乎与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同步确立。1991年,中国的GDP总量刚刚突破两万亿元,而从1993年,即GDP正式成为国民经济核算核心指标的那一年开始,中国的GDP总量以每年增加一万亿元的速度持续五年跃上新台阶。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短暂回调之后,2002年,中国的GDP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在接下来的八年中,则以连级跳的方式不断跃升。截至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逼近40万亿元,令世界为之瞠目。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68 845亿元。

有专家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GDP有着非常重要的指标意义。没有它,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不知所措;没有它,政策制定者就很难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做出正确的形势判断与科学决策。

在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部分经济强省富可敌国的同时,军事、科技、政治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等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GDP见证了“中国奇迹”。

据报道,2013年年底,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落马后,宜昌市的一位退休老领导在日记中对此发出这样的感慨:“GDP害死人。”

在这句感慨的背后,有着意味深长的潜台词。人们不禁要问,那个曾经备受推崇的GDP究竟怎么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的指导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在把执政兴国作为全党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经济指标理所当然地位居其他各项发展规划的前列。由于GDP是衡量经济发展快慢的“硬指标”,追求GDP增长的施政理念逐步形成一套稳固的体制、观念和行为方式。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缺少科学发展的理念,加上对各级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GDP的权重过大,在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GDP崇拜”:不少地方政府不得不把精力、资源都放在经济指标的增长上,往往忽略了综合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忽略了对改善民生的切实关注。

在实际工作中,GDP增长还是下降,既是当地党委、政府工作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主要官员仕途进步快慢的一个重要筹码。2013年3月,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研究院院长邓永恒教授发布了一项研究结论:“我们搜集了中国283个中小城市的主要领导十年的政绩和升迁结果。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绿色官员升迁难。”根据邓永恒教授的统计,“如果主要领导任期内的GDP增速比上一任提高0.3%的话,升职概率将高于8%;如果任期内长期把钱花在民生和环保上,那么他升官的几率是负值”。

鉴于粗放式发展所导致的诸多弊端,2006年,中组部下发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2009年10月,中央又出台了被称之为“1+3考评体系”的系列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及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这四个文件,构成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基本框架。耐人寻味的是,近年来,有些地方虽然已经取消了经济增速的排名,但事实上,在私下依然存在GDP比拼,依然有各种间接的排名。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地税局局长王南健认为,因为各地都出台了关注民生、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一票否决“指标,现在官员中“唯GDP”的确实少了,但依然存在。原因很简单——目前在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对GDP的考核仍然是最硬的,地方官员只能围着考核的指挥棒转。

多年来,对GDP的狂热追捧,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大跃进,带来一系列恶果。

统计数据造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1985年国家和地方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的GDP统计总和始终高于全国的GDP总量。有专家指出,地方GDP 数据“1+1>2”已不是统计工作技术层面的问题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 增长率,片面追求“政绩”“形象”,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近年来,尽管淡化GDP 的呼声日渐高涨,但在现行体制下,无论是上级政府评价下级政府,还是地方官员在选拔中获得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GDP 的总量、增速和排位。为了谋求政治资本,一些地方官员常常利用地方核算的回旋余地,通过“注水”营造出好看的数据,稳定乃至提升本地的GDP 排名位次。

生态环境恶化。在“唯GDP”观念的影响下,生态环境付出了前所未有的沉重代价。从2011年年末起,以北京为代表的一些大中城市多发、持续的雾霾引起全民关注。2013年12月初,中央气象台连续七天发布雾、霾双预警。据环保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在这场雾霾中,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程度。在今年3月21日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坦陈,现阶段,一些地方的发展方式还很粗放,不太重视对河湖的保护,对河湖的健康构成了非常严峻的挑战。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也介绍,目前,我国水功能区的达标率还不到一半,尤其是水质污染问题有比较严重的恶化趋势,其中,河湖的水质问题比较大。

地方巨额负债。在“GDP崇拜”的推动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此起彼伏。有些地方不惜通过高负债、高税赋手段来打造本届政府的业绩,“寅吃卯粮”成了人们见怪不怪的常见现象,“新官不理旧账”也成了某些地方政府的无奈之举。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抽查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3.8万亿元,较2010年年底的3.4万亿元增长近13%,其中16个地区的债务率超过100%。

催生短期行为。近年来,每逢地方党委、政府换届,都会掀起一波“烧钱”浪潮——通过新建各种基础设施和经济开发区等容易增加GDP的项目,先把政绩做上去再说。这种短期行为在一些建了拆、拆了建的短命建筑上表现得最为直观。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但建筑的平均寿命只能维持25~30年,而相关设计法规要求的使用年限则为50~100 年。建筑短命的直接原因,主要有政府规划短视、追求政绩不断翻盖、出让土地利益频繁拆迁以及人为导致的质量问题等。

此外,拆迁矛盾、群体事件、安全事故、房价飙升、教育欠账等诸多社会问题,追根溯源,也都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政绩考核方式存在的缺陷。

在对GDP的审视与反思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却是万万不能的”。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对GDP的考核取向进行反思,所需的是把“唯GDP”中的这个“唯”字去掉,“GDP是基础,没有它什么都谈不上。GDP也是一座桥,关键的是我们要知道桥那边通往哪里”。

今年3月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做客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两会e客厅”,在就“建设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等问题接受访谈时指出:“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其实质是要求我们要注重科学发展,把更大的精力放到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上去,把过去简单地追求GDP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提高,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我认为,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并不是否定GDP,而是提醒我们不能搞GDP崇拜。破除GDP崇拜,既需要不唯GDP,也还要重视GDP。因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目前所有问题的关键。不以GDP论英雄,关键是要建立以GDP为重要内容的全面衡量发展成果的科学指标体系,以便科学地监测和评价发展的水平、发展的质量、发展的节奏、发展的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猜你喜欢
党政政绩考核
让政绩考核跟着民声走
如何促进党政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医院党政工作的创新意识探讨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探讨县级统计部门如何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政绩”何以成“政债”?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让责任管住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