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员的核心自我评价、自我妨碍与比赛绩效的关系

2014-08-13 09:18傅旭波孙晓玲吴明证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陈式性别差异个体

傅旭波,孙晓玲,吴明证

(1.浙江大学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浙江 杭州 310058;2.杭州师范大学 心理学系,浙江 杭州 310036;3.浙江大学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浙江 杭州310028)

0 前 言

自我妨碍是个体在操作情境中采取各种行为或者决策,以增加将失败的原因外化或者将成功的原因内化的可能性[1]。依据个体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可将自我妨碍分为行动式自我妨碍和自陈式自我妨碍。行动式自我妨碍是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自己能控制的不利于成功的行为策略,例如酗酒、药物滥用、减少努力、设置过高的目标等,自陈式自我妨碍是指个体为可能的失败预先寻找一系列不可控的借口,例如,焦虑、创伤性生活事件或者生理疾病等[2]。Rhodewalt & Davison(1986)则将自我妨碍细分为特质性自我妨碍和情境性自我妨碍。其中,特质性自我妨碍者经常性地、在不同情境中自我妨碍,而情境性自我妨碍者倾向于在特定情境中自我妨碍[3]。在体育运动中,自我妨碍会影响运动员的赛前情绪,并降低运动员的比赛绩效。例如,当运动员感觉自己运动状态不佳时,会主动减少练习数量和质量、过度训练以导致甚至加剧生理损伤,甚至给对手提供一些有利条件等为自己可能的失败寻找借口[4]。现代运动竞赛日趋激烈,在赛前短时间内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状态变化相对稳定,心理状态尤其是焦虑等消极情绪往往会影响运动员竞技状态,直接影响着运动绩效。国内的一项现场研究发现,自我妨碍会增加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情绪,从而降低运动员的比赛绩效[5]。

已有研究认为,维持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引发自我妨碍策略的主要原因。个体之所以采取自我妨碍策略,其目的在于应对自尊所面临的威胁,尤其是个体无法确定自己能力的时候。例如,运动员的自我妨碍倾向和可能性往往与其自尊呈负相关,那些自尊不确定性高的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或者绩效不自信,倾向于在比赛中采用自我妨碍策略[6]。不仅如此,自我妨碍和自尊之间相互强化,自我妨碍降低了运动员的自尊,而低自尊运动员更倾向于自我妨碍以维持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进一步恶化其自尊[7]。上述研究表明,运动员消极的或者较低的自我概念会引发自我妨碍,那么,有理由假定,作为个体自我概念核心成分的核心自我评价可能是导致自我妨碍的根本原因。核心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最基本的评价。核心自我评价是组织行为学家在探讨工作满意度时,发现单独的人格变量在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方面效度不高的背景下提出的。Judge, Locke & Durham(1997)认为,核心自我评价是一种相对持久和基础性的对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评价,如同树干的特性决定着枝叶的发展类型一样,核心自我评价决定着个体的其它所有的次级评价,包括自尊、自我效能感、神经质和控制源[8]。其中,自尊是个体对自身的积极评价;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预期环境中的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神经质是个体情绪的稳定性程度;控制点指的是,部分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称为内控型,部分个体倾向于将行为之后的结果视为机遇、运气等其他外部因素所造成,称为外控型。上述四种人格特质在心理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Judge等(1997)的贡献在于提出核心自我评价概念以有效整合已有研究成果,从而更为有效解释和预测个体的行为。探讨运动员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妨碍的关系,能够深刻揭示自我概念对自我妨碍行为的主导性动机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探讨核心自我评价、自我妨碍、赛前焦虑与比赛绩效的关系。研究以参加浙江省青少年运动会的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真实的比赛情境中自我妨碍与运动员比赛绩效的关系,以期为运动人才的选拔、运动员赛前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被试

整群选取参加浙江省青少年运动会竞赛选手共120人。有部分运动员没有填写完成整个问卷,最后获得有效被试115人,其中男性61人,女性54人。

1.2 研究工具

核心自我评价。采用陈恒盼(2008)[9]修订的核心自我评价问卷。问卷由12个项目构成,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核心自我评价越是积极。在本研究中,核心自我评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4。

赛前焦虑。采用张力为(2001)[10]编制的《赛前情绪量表-T》(PES-T-16×4)量表。问卷包括失败焦虑、自信、社会期待和躯体焦虑四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4道题项构成,采用4级计分,将自信分量表反向计分并与其它分量表的得分汇总以评估运动员的赛前焦虑。在本研究中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92~0.862之间。

自我妨碍。修订Kuczka & Treasure(2005)编制的自陈式情境性自我妨碍问卷[11]。该问卷共20道题项,标明20种运动员在赛前可能采取的破坏性行为,采用7级计分。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901。

比赛绩效。参照已有研究,以赛后教练员对运动员成绩的满意度来评估运动绩效。请教练员在9点量表上对运动员本次比赛成绩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其中,1代表“非常不满意”,9代表“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明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比赛结果越是满意。

1.3 研究步骤和方法

研究过程包括赛前和赛后两个阶段。在比赛前1~2h,要求运动员完成核心自我评价问卷、赛前情绪量表、自我妨碍问卷。比赛完后,要求该运动员的教练员对该运动员的比赛绩效进行评估。

采用SPSS15.0和Amos 8.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注:***,P<.001;**,P<.01;*,P<.05;以下同

2 结 果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运动员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妨碍、赛前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核心自我评价低的运动员表现出较高的自我妨碍和赛前焦虑。核心自我评价与比赛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核心自我评价高的运动员表现出较高的比赛绩效。自我妨碍、赛前焦虑与比赛绩效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自我妨碍、赛前焦虑高的运动员表现出较低的比赛绩效。

2.2 性别差异分析

研究探讨了运动员比赛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性别差异分析

由表2可知,在赛前焦虑、失败焦虑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性运动员的赛前焦虑尤其是失败焦虑高于男运动员。其它变量差异不显著。

2.3 比赛经验差异分析

研究探讨了运动员比赛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赛经验差异,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比赛经验差异分析

由表3可知,在失败焦虑方面存在显著的比赛经验差异,事后分析表明,首次参赛运动员与参加过1次比赛运动员的失败焦虑差异不显著,但都高于多次参赛运动员。其它变量差异不显著。

2.4 回归分析

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核心自我评价、赛前焦虑、自我妨碍对运动员比赛绩效的预测作用,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回归分析

由表4可知,核心自我评价对比赛绩效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自我妨碍、赛前焦虑对比赛绩效的预测作用显著。

2.5 运动员比赛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型

研究使用Amos 5.0 对运动员核心自我评价、赛前焦虑、自我妨碍和比赛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MI指数逐步删除饱和模型中的不显著路径,得到如图1所示的诸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图1 路径系数图

在上述模型中,x2/df= 0.037,P=0.841,NFI=0.917, RFI=0.958,TLI=0.945,CFI=0.981,RMSEA=0.032,模型的各项指数拟合良好。由模型可知,赛前焦虑是影响比赛绩效的主要因素,自我妨碍和核心自我评价通过赛前焦虑这一中介影响着比赛绩效,且自我妨碍在核心自我评价和比赛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3 讨 论

研究发现,女性运动员的赛前焦虑尤其是失败焦虑高于男运动员,但在自我妨碍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有研究发现,男性倾向于采用行动式自我妨碍,而女性倾向于采用自陈式自我妨碍[12],此外,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选择自陈式自我妨碍,但在采用自陈式自我妨碍上没有显著差异[13]。本研究使用的自我妨碍问卷属于自陈式问卷,要求运动员报告自己可能采取的自我妨碍,属于自陈式自我妨碍,本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员的自陈式自我妨碍不存在性别差异,支持了已有研究结论,进一步的研究则需探讨在真实比赛情境下行动式自我妨碍策略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还发现,第二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表现出较高的失败焦虑,可能原因在于,运动员第一次参赛往往难以取得好的成绩,第一次的非成功经历可能增强了比赛焦虑。

研究发现,自我妨碍增强了运动员的赛前焦虑,并降低了运动员的比赛绩效。在本研究中,青少年运动员的自我妨碍与躯体焦虑、社会期待焦虑、失败焦虑呈正相关,与自信呈负相关,表明自我妨碍增加了运动员的赛前焦虑。已有研究发现,自我妨碍与运动员比赛前的焦虑水平呈正相关,与一般运动员相比,自我妨碍运动员在竞赛前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14]。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已有研究结果。一般认为,自我妨碍不利于个体的工作绩效,例如,在新兵招募训练中表现出较高自我妨碍倾向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退出行为[15],一项纵向研究也发现,自我妨碍学生表现出较低的学业绩效[16]。在本研究中,自我妨碍与运动员比赛绩效呈负相关,表明自我妨碍确实降低了比赛绩效。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探讨了自我妨碍、赛前焦虑和比赛绩效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发现自我妨碍以赛前焦虑为中介影响着比赛绩效。研究者以为,自我妨碍者的应付策略可能是导致赛前焦虑提升并降低比赛绩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自我妨碍者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策略,例如否认、退却、自我责备,并采用回避和自我惩罚应对策略[17],此外,那些具有特质性自我妨碍倾向的运动员在面临长期的低运动绩效时,倾向于采用回避、被动或者幻想等应对方式[4]。尽管消极应对策略有助于自我妨碍运动员在短期内逃避现实困境,从而维持一切尚好的错觉,但本研究则表明,自我妨碍并没有真正解决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反而提升了赛前焦虑。

研究发现,自我妨碍运动员的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并以自我妨碍为中介影响着运动员的赛前焦虑和比赛绩效。个体采取自我妨碍的目的在于维持自尊和积极的自我意象。但在本研究中,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妨碍却呈负向关系。可能原因在于,自我妨碍(例如酗酒)会消耗个体的体力和精力,最终会降低个体的绩效,从而可能会恶化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主观幸福感[7]。此外,自我妨碍有可能导致自我欺骗[4]。自我妨碍者的消极应对策略,使得他们难以认识到导致现实困境的真正原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妨碍者会执着于自我妨碍以暂时应对当前的现实困境,却忽略了构建建设性的应对策略[18](Snyder & Higgins, 1988)。这意味着,自我妨碍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维持个体的积极自我意象,但从长期来看,自我妨碍最终为自我妨碍者带来消极后果,从而降低其核心自我评价。

研究尽管在真实比赛场景中展开,这保证了本研究的生态效度。但是,作为相关研究的实质,本研究无法探讨诸变量间的因果方向。例如,自我妨碍是否影响核心自我评价,较低的比赛绩效是否引发自我妨碍等,则需纵向追踪研究或者实验研究方可加以明确。

4 结 论

4.1 女运动员的赛前焦虑高于男运动员,比赛经验影响着运动员的赛前焦虑。

研究发现,自我妨碍运动员的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并以自我妨4.2 赛前焦虑是影响比赛绩效的主要因素,自我妨碍和核心自我评价通过赛前焦虑影响着比赛绩效,且自我妨碍在核心自我评价和比赛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1] Jones E E, Berglas S. Control of attributions about the self through self- handicapping strategies: The appeal of alcohol and the role of underachievement [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78,4:200-206.

[2] Leary M R, Shepperd J A. Behavioral self-handicaps versus self-reported handicaps: A conceptual not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265-1268.

[3] Rhodewalt F, Davison J. Self-handicapping and subsequent performance: Role of outcome valence and attributional certainty[J].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86,7:307-322.

[4] Prapavessis H, Grove J R, Maddison R et al. Self-handicapping tendencies, coping, and anxiety responses among athlete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J].2003,4:357-375..

[5] 孙晓玲, 邱扶东.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自我设阻倾向及其与运动绩效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31(1):147-151.

[6] Martin K A, Brawley L R. Self- Esteem, self-efficacy, and self-handicapp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ble and situational forms of self-doubt and self-handicapping in physical achievement settings[J].Self and Identity,2002,1:337-351.

[7] Zuckerman M, Tsai FF. Costs of self-handicapp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5,73(2):411-442.

[8] Judge T A, Locke E A, Durham C. The dispositional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 A core evaluations approach[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7,19:151-188.

[9] 陈恒盼.核心自我评价与员工满意感、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

[10]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1] Kuczka, Treassure. Self-handicapping in competitive sport: influence of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 self-efficacy, and perceived importance[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05,6:539-550.

[12] Lucas J W, Lovaglia M J.Self-handicapping: Gender, race, and status[J].Current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2005,10:234-249.

[13] Hirt E R,McCrea S M, Boris H I. “I know you self-handicapped last exam”: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actions to self-handicapp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177-193.

[14] Ryska TA, Yin Z & Cooley D. Effects of trait and situational self-handicapping on competitive anxiety among athletes[J].Current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Learning, Personality, Social,1998,17:48-56.

[15] Richards H D B, Johnson G., Collins D J et al. Predictive ability of self-handicapping and self-esteem in physical activity achievement context[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32:589-602.

[16] Zuckerman M, Kieffer S C, Knee C R. Consequences of self-handicapping: Effects on cop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adjust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1619-1628.

[17] Zuckerman M, Tsai F F. Costs of self-handicapp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5,73(2):411-442.

[18] Snyder C R, Higgins R L. Excuses:their effective role in the negotiation of reality[J].Psychological Bulltin,1988,104:23-35.

猜你喜欢
陈式性别差异个体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互动模式的构建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陈式太极拳大师——杨文笏
陈式太极拳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