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模型与体系的研究

2014-08-13 09:17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体育教师指标

苏 欣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前 言

从199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至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从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模仿,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工学结合”新教学模式的探索,高职体育教育在积极探索中得到启发和激励。2007年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试行)》文件,提出具体切实的指导性意见,表明考核工作已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培养,不容忽视。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建立高职体育教师综合教学工作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机制是十分有意义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浙江省普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检索CNI全文数据库,查阅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及有关文献的研究,收集相关理论书籍与研究成果,浏览权威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1.2.2 特尔菲法。选择10位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教授,针对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绩效评价的特征及重要程度赋值,以及评价源重要度排序等相关要求,进行访谈和作答,得到了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和指导,为本文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2.3 问卷调查法。以浙江省高职院校的体育部门、教学管理、教师为调查对象,采取教学工作会议、亲自和委托他人现场发放和回收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随机发放了38份,回收29份,有效问卷29份,效度评价较好及很好两项总和的比例分别为83.4%,回收率76.3%。对有效回收问卷的调查对象进行统计学特征分析,其中教学管理人员与部门管理者占37.9 %,教师人数占62.1%,工作年限基本集中于3至8年之间,认为该调查人群来自体育工作的不同岗位,具备一定的工作体验和资历,能多维度反映教师工作评价依据和发展的诉求。

1.2.4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体育教学绩效工作评价特征确定

2.1.1 教学绩效工作评价标准。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评估工作中的核心内容,这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要求都比较高的工作。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需要明确评估指标的特性以及认识多重性目的。首先,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是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教师教学工作责任心和质量意识的有效机制。其次,有效监测机制也是对教学工作引导、诊断、反馈和交流的重要环节,是高职体育发展的有利促进。

在《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浙教高教[2007]33号)中,提出主要围绕着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研究与改革等三个方面作为教学工作业绩考核重要指标,明确了教学工作量主要包括由学校安排的、在人才培养方案内的教师讲授和辅导的课程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的工作量;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教师在承担课程、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评价效果、指导学生获奖情况、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奖惩情况;教学改革与研究主要包括教师承担的教学建设与研究项目、教学研究论文论著(教材)、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奖励等。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教学评价局限性和尴尬局面,但随之也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对评价的目的认识产生偏差,出现为评价而教学的做法,教师根据已有的定量指标进行针对性教学工作,以求在评估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其次,教师评价的内容没有以类区分,同一套标准评判不同的教师,共性特征占绝对主导,不能全面反馈高职教师的工作业绩。

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是一项常规性教学管理行为,不同高校间评价体系存在共性和个性特征区分,参考和研究若干所高职院校教学评价内容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其评价特征主要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测评、教科研绩效、教学技能、专业知识、教学奖惩、指导学生获奖、职称晋升、创造性成果、课外工作指导、同行交流、关爱学生、责任心、文化修养、师德师风、学生培养、沟通协调、身体素质与体能。这些经验成果为我们思考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特征提供了参考。此外,除以上大部分学校的常态特征外,应呈现高职教改研究中的一些元素,体现发展的目标,如校外培训参与与证照获得、校外服务(如企业、社区服务)、教学创新创意(教具、教法等)。

2.1.2 教学绩效工作评价特征结构。针对初步确定22项教学工作评价特征,与专家教授进行交流讨论后,在此基础上编制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特征调查问卷,由浙江省高职院校的体育部门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从中选出高职教师必要的评价特征。采用帕累托分析法(又称80/20分析法),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确定高职体育教师的评价特征。

图1 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工作主要评价特征

图1是22项特征的频数和累计频率图,可以直观的显示出评价特征数理分布结果。根据帕累托分析法原则,取值78.5%(80%以下)为主要影响因素。可截取的主要特征有15个,包括教学工作量、教科研绩效、教学奖惩、教学效果、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工作态度、校外培训、责任心、指导学生获奖、教学创新创意、课外指导、教学测评、文化修养、素质与体能共计15项。次要影响因素取值89.7%(90%以下)3项,校外服务、专业知识、同行交流作为备选。剔除其余4个题项。

2.2 高职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2.2.1 评价思路。融合绩效评价理念,将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讲求教学实施系统中各个要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互动和关联,通过一定的组织规划将这些特征有机整合起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其次,注重教学工作评价系统的前端分析,即对评价目的、目标分析,对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对评价外界环境影响分析,确定目标与现状的差距。

2.2.2 评价原则。

2.2.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教学绩效指标的构建是由多个一级或多级指标及其权重和具体评价尺度等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化的指标群,该指标群之间有着串联或并联的不同关系。本研究的教学绩效指标应具备一定的完整性、独立性、可测性。

2.2.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本研究对于教学绩效指标设计遵循共性与个性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高校绩效评估的指标设计应遵循高等教育的运行规律和要求。其基本功能统一表现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这些共性特征要求高校绩效评估指标设计要有统一的共性指标,此外,教学工作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因此,指标设计时还应体现不同高校的个性和特色,如社会服务、教学创新创意等方面,坚持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结合。

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应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评价方式。定量方式能直观从数量方面描述、分析和评价高校的教育过程与结果。定性对于绩效表现内容中很多难以量化的,但又对教学质量与效益密切关系的指标判定。将定性与定量结合,对于教师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客观评估。

2.2.3 构建“业绩-能力-态度”评价模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确定教学绩效评价各项特征,包括教学工作量、教科研绩效、教学奖惩、教学效果、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工作态度、校外培训、责任心、指导学生获奖、教学创新创意、课外指导、教学测评、文化修养、素质与体能、校外服务,共计16项。其中,校外服务是体现高职特点的一项较为重要内容,故讨论后予以保留。

经组织规划和有机整合以上各项特征,认为除部分指标与教学业绩关系密切之外,如教学技能、素质与体能、校外培训和课外指导等特征项目以评估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与持续发展为主,其中对课外工作认可度一项,从评价系统的前端分析,是教师除教学外承担工作的意识培养,有助于教师接触更多学校的人与事,提高为人处事、解决问题、随机应变等能力提升,同时,明确教师作为学校大家庭的一部分所应承担责任与义务。所以,在评价教师能力发展时把这项因素纳入该指标群中。

师德师风、文化修养、责任心等是较难量化的特征。工作责任心及完成任务情况,是指教师工作责任心强,能出色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及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关爱学生、潜心本职工作情况,是指关爱学生,能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师生关系的融洽性、生生关系的合作性、课堂气氛的活跃性等。个人形象修养、服从组织、团结协作情况,是指注重个人形象修养,穿着得体大方,不染奇发,不着奇装异服。严以律已、服从分配,工作中能与同事团结协作,做好教师的示范性作用。执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遵守学院规章制度情况,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能严格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师在学校内的车辆停放规范、办公室卫生熄灯、关门窗等细节工作,都是体现教师工作生活的态度。

教学能力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和潜在条件,没有工作能力,创造好的绩效几乎就不可能。工作态度是影响教学能力发挥的个性因素和内部因素。综上所述,将教学业绩、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师工作态度的提升作为客观评价的3个维度,具体内容见表1。其中,为了评价更加直观、具体,将部分特征项与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替换。

表1 高职体育教师教学绩效工作评价模型

教师的教学业绩是教学绩效的重要标志,是高校教师绩效考评中重要组成部分,共有7项评价指标。教学能力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也是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需要,起着积极引导的作用,共有5项评价指标。教师工作态度的提升,有助于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树立自己的人生信仰,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优质的职业品质,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在学生面前,对高职学生起着迁移、感染的作用,共有4项评价指标组成。

2.3 建立高职体育教师教学绩效工作评价体系

2.3.1 “业绩-能力-态度”评价模型的指标权重。根据上述“业绩-能力-态度”评价模型,构建教学评价层级结构问卷,共发放专家调查问卷10份,问卷回收10份,经过一致性检验共有6份数据合理有效。利用层次分析法,在Excel中构造判断矩阵,并完成数据计算,为达到一致性检验目的,对矩阵调整标度值以修正结果,具体见表2-5。

表2 一级指标层次分析权重、最大特征值、CI值、CR值

表3 教学业绩指标层次分析权重、最大特征值、CI值、CR值

表4 能力指标层次分析权重、最大特征值、CI值、CR值

表5 态度指标层次分析权重、最大特征值、CI值、CR值

表2是评价模型的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和单排序一致性检验(CR<0.1)结果,认为教学业绩、教学能力的发展、工作态度的提升三因素的判断矩阵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数据显示,教学业绩、教学能力是教学绩效评价中影响教学工作的显著因素,追求高绩效的教学工作是社会发展环境和水平提高下的重要发展趋势。

表3-5是二级指标权重和单排序一致性检验(CR<0.1)结果,认为判断矩阵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其中创新创意教学项(0.07)是一个较新指标,对于体育教师而言,给予更多教学素材和想象的空间,如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方法、内容、组织等等的创新创意,能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新鲜感和课堂活力。同时,教师的创新与创意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一种启示和萌发,一种知识的迁移,这些是教学内容以外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东西。由于创新创意教学是一个较新的评价指标等原因,所占比重较低。身体素质与体能(0.21)、2项以上技能项(0.27)的权重在教学能力中最高。对于体育这个特殊的职业而言,课堂中的动作示范和技术教学,是吸引学生最重要的因素,很多情况下,学生因为教师一个帅气、漂亮的动作而逐渐喜爱该项体育运动,所以,基本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体型保持以及动作技术、技能的标准性、观赏性是从事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体育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活动,参与理论培训、技能培训,证照的考取是对于自身素养和能力是一种潜在的提高,是保证教师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交流与培训(0.16)在评价中相对权重较低,其原因可能出于如经费和培训机构的成熟度等问题考虑。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对于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趋于一致的,对教师教学绩效的本质属性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态度。但从中我们也发现,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反映了不同调查对象之间的主观认识水平,另一方面从客观上反映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和差异,这就为我们构建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标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2.3.2 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教学工作的绩效评价是考核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选择与被评价人有密切关系的人作为评价源,保证从多角度、客观的、合理地对被评价人做出正确的信息反馈,最大限度避免因单方面主观判断,而做出的片面、单一的判断。本研究选择评价源为被评价者的上级(直接、间接的上级)、同事(同一教研室、同一部门的人员)、被评价人。采用360°评价反馈方法,发放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源重要程度排序调查表,请10位专家进行作答,回收10份,有效回收10份,录入并处理数据结果见表6。

表6 专家评价源赋分排序表

代入公式如下,算出各指标权重。

得出各评价源权重为,上级管理者(0.44),被评价者(0.33)和被评价者同事(0.23)。根据以上权重指数,最终构建了包含3 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见表7。

表7 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3 结论与建议

3.1 高职院校对于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在总体上比较趋于一致,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本质属性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态度,符合当前高职发展战略目标和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这是不同调查对象之间主观认识水平导致的,但客观上也反映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和差异。

3.2 在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能客观地体现体育教师的个体和整体能力水平。采用360°评价反馈方法相对于单一评价人的传统评价方法,能融汇不同评价源的特点,最大限度避免因单方面主观判断,而做出的片面、单一的判断。以上两种研究方法运用能保证评价体系更为客观、全面、合理和科学。

3.3 由教学业绩、教学能力、工作态度3个维度,16个影响因子组成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不仅考虑教学工作过程还要考虑教学工作结果,不仅要评估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前端性地考虑教师持续发展,使最终评价体现综合性。此外,教学创新创意、教学能力中身体素质与体能、2项以上技能掌握、教学培训与证照取得等指标项较具特点,但又是与教学工作紧密相关,应作为体育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予以重视。

3.4 对高职教师绩效工作的评价是了解不同教师教学实施和绩效运行状况,多维度反映教师发展的诉求及效果,为学校对教师实施指导和培养、管理提供依据。其次,帮助教师自我诊断,从中提升自身优势,挖掘潜能,进而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升办学绩效和质量;最后,向学校提供优势信息,为教学管理提供一种途径,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互动的信息传递机制。

[1]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梁馨月.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4).

[3] 马谨.360度反馈在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4).

[4] 安素平.教学绩效设计导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5]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高等教育绩效评估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 康宏.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价值反思[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7] 李岚,刘轩.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分析——基于胜任力模型和AHP法 [J].教育研究,2010(11) .

[8] 朱传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

[9] 李楠.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10] 吴振利.论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属性[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1] 胡永红,周登嵩,吴邵兰.有效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12]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4.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体育教师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