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哲
商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一般是指商人依法组建的、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促进工商业繁荣为宗旨的社会团体法人。商会法律特征:互益性、民间性、自律性、法人性。商会是商人身份确立的过程,也是商人组织有序化的过程。
20 14年5月20日,旨在打造中国中部最大规模、最具国际化和最有影响力的商业组织的长江国际商会在武汉揭牌成立,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任会长,李嘉诚亲自出席,引发了各界关注。
从中国第一个商会——上海总商会1903年诞生之日算起,商会在中国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历史。中国早期的商人组织的结构、形式与功能都比较单一,几为纯商人间的封闭型组织。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现在的商会承担着行业协调、行业自律、政策研究、信息传播、技术交流、专业培训、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等作用。
商会的会员群中不乏来自本地各大商团、中小企业、大机构甚至是跨国公司和政联单位等各行各业的商界精英、领袖、生意人、企业家、公司总裁和专业人士等。他们广泛的人脉与丰富的知识,是新型商会实现其宗旨与愿景,并为全体会员与策略伙伴建立一个强大的环球商业网络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推动国内外经贸发展和维护本地商家利益等方面,扮演着积极和重要的角色。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均曾概括称,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新一代商会的主要功能有三方面,一是进行集体谈判,如与政府谈税收、与工会谈工资、与外国人谈贸易;二是自律,管理和规范行业内部秩序;三是对民间资本进行聚集和整合。
随着民间资本的日益活跃,近年来,商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国工商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工商联共有会员3628461个。其中,行业商会会员1222998个,占33.7%。而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的行业协会和商会有7万多个,还不包括下属大量的分支机构。商会类型从最初的同业公会、行业商会发展到包含行业商会、乡镇商会、异地商会、街道商会、市场商会、园区商会、社区商会等各种类型的商会组织。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曾表示:“商会组织能够为成员企业发挥引导、维权、教育、咨询的功能,其有序发展能够分散社会风险,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在种类繁多的各种商会中,异地商会的表现尤为活跃。比方说活跃在全国各地的闽商,在山东、河南、江苏等几乎每一个地级市都有一个福建商会。这些异地商会通过联谊,互动,为成员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已经成为跨省经贸合作、促进招商引资、进行资本融通的重要力量。洛阳市福建商会会长林绍议曾向本刊记者介绍,仅仅在洛阳的福建商会就有会员有1000多个,在当地的累计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今年其所在商会作为融资平台,为成员企业从兴业银行获得了5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授信;成立了商会小微企业投资互助基金,以解决成员企业的投资难与融资难问题。
新一届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商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进一步淡去,无疑将迎来独立成长的新空间。保育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定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业内价格管理、内部商业矛盾纠纷的化解、进行集体谈判,这些目前政府‘包管’的事情未来都应转移给商会来做。”
去年全国“两会”后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提出了核心要求。方案提出,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将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其中还特别提到“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探索‘一业多会’”。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现在的情况看,一些地方、一些领域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多种,但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社不分,行政化所致。”记者从全国工商联了解,行业协会商会下一步“去行政化”改革正在推进。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牵头,会同商务部、人社部、中编办等部门成立了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联合工作组,目前正处于研究制定方案的过程之中,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脱钩工作。此外,“一业多会”的改革也正在破冰,预计2015年出台实行“一业多会”的具体办法。
“无主管登记的改革将使商会组织迎来一个新的发展热潮,以往成立一个商会非常难,必须得有一个主管部门,这已经极不适应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表示,伴随行政管理体制的松绑,政府更多的权力和职能也将向社会转移,这对商会的发展也是极大利好。
李勇告诉本刊记者,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要旨就是要理顺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让社会组织回归社会,保持法律赋予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依法行事,优胜劣汰。探索“一业多会”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行业协会商会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变行业协会商会行政化倾向,增强其自主性和活力。这次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成功后,其经验可以推广到其他社会组织的建设中,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探路。
尽管商会的成长面临良好外部机遇,商会未来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内部规范和外部法规的建立。现有商会亟待建立内部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章程。“商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应该是经费自筹、人员自选、自我约束、自我维权,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我们的商会还差得远。”保育均说:“首先章程要搞好,要照章办事,要民主办事。”
本刊记者了解到,目前许多商会并没有建立成文的章程,会长、理事长、监事长的权责并不明晰,会长的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不少商会既没有准入门槛,也没有退出机制,组织的运作过程中“同乡会”的帮派色彩较浓,还有不少异地商会雄心勃勃地准备投办实体产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说:“商会还需明确自身定位并划定与企业的边界,这样才能建立起信任,商会毕竟不是一个联营企业,也不是股份制,既然使用商会这样的名字,就要按照有关的社团非盈利的方式去运作。”
目前《行业协会商会法》尚未列入人大立法计划。我国现行管理行业协会商会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1998年经修订的行政法规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业界普遍认为,这样的程序条例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与当前的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应加快行业协会商会立法进程。
在移动互联时代,一些新型的“商会”已经逐渐打破地域时空的界限,发挥了比传统商会更有意义的作用,如正和岛、长城会、精英会等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为主要载体,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决策者社交与资讯平台,探索构建国际商务合作平台,通过为决策者提供安全可信赖的社交环境和社交资源、高选择性、高价值浓度的资讯服务,传递权威理念和前瞻理念。帮助决策者校正、优化、提升判断力、决策力、领导力,等等。
正和岛副总裁王昆鹏告诉本刊记者,按照正和岛创始人、前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的设想,正和岛其实就是一个通过互联网为企业家们建立起来的“好邻居俱乐部”,他希望建立一个绝对安全、便捷的社交平台,招徕中国最有判断力和最有行动力的企业决策者,让他们在这一平台上交流、分享、学习,以及解决各种问题。
这家新型的商会以封闭的社交网站的形式,采用实名制、收费制,只对高端企业家开放。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6月开岛以来,正和岛已经吸引超过3300位岛邻(会员)登岛,其中有超过3000位企业家,300多位专家学者、媒体领袖,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正和岛还联合很多地方商会组织主办过多次私董会等活动。
精英会则是另一种跨地域跨行业的精英式新型商会模式,精英会会员企业来自各行各业,跨界力量不可小觑。精英会集各家之长,为会员提供行业专家咨询、财富增值方案、企业文化交流、政企桥梁搭建等多达十项的会员服务。“我们要将精英会致力打造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集文化交流、商务社交、资源整合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平台。”精英会秘书长王武丰告诉记者,“跨行业跨地域间的商业交流,更能激发本行业的思考,从其他行业吸收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组织。此外,我们现在正在做基于微信公共号的平台开发,充分利用我们的会员资源,打造一个开放的微商圈。”
记者了解到,类似于正和岛、精英会等新型的商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形式把高管教练、行动学习和深度社交结合起来,受到很多企业家的追捧,并且迅速成为企业家们进行学习和社交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