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培养在剑麻组培苗生产中的应用

2014-08-11 06:39揭进李强有张曼其等
热带农业工程 2014年2期
关键词:效率应用

揭进 李强有 张曼其等

摘 要 利用塑料薄膜袋代替玻璃瓶的袋式培养剑麻组培苗,降低了容器一次性投入的78.3 %,免去玻璃瓶的存储仓库和玻璃瓶的搬运、清洗等费用。培养基节约33.3 %,配制与消毒人工费节约40 %,消毒效率提高2.08倍,培养空间利用率提高46.8 %以上,接种效率提高12.5 %,组琣苗污染率降低7.1 %以上,生根苗的移栽成活率提高7.6 %以上,组培苗的出苗效率和运输效率提高2倍以上。

关键词 剑麻 ;薄膜袋 ;袋式培养 ;瓶式培养 ;应用 ;效率

中图分类号 S563.8

Abstract Bag-type tissue culture of using plastic film bags instead of glass bottles in sisal tissue culture, reduce 78.3% of the container one-time investment, free the glass storage warehouses and eliminate the bottle handling, cleaning and other expen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aving 33.3% medium, preparation and disinfection labor cost savings 40%, disinfection efficiency by 2.08 times, culture space utilization increased by 46.8% or more, the inocul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by 12.5%,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contamination rate decreased by 7.1% or more, rooting shift planting survival rate increased by 7.6% or more,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ransport efficiency improved by 2 times or more.

Key words sisal ; plastic film bags ; bag-type tissue culture ; bottle-type tissue culture ; application ; efficiency

玻璃瓶已经在组培工厂中广泛用作培养容器,如各种大小的果酱瓶、广口瓶、牛奶瓶等;在一些名贵花卉的组培生产中,也多有采用PVC材料培养瓶,这些容器的优点有:便于操作,空间大,气体条件好,较利于植物的生长[1]。但PVC材料价格较贵,致使成本较高;玻璃制品易破损,不便于运输;在组培中常使用硼硅酸钠玻璃容器,钠玻璃对某些植物材料组织可能有毒,重复使用更加明显。

近几年,在国内外流行一种新型的耐高温、高压的高分子聚丙烯透明塑料袋,作为培养容器使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上(亦称袋式培养)。它具有占用空间少、灭菌能耗低、便于运输等诸多优点,从而可提高育苗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996-1997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将该技术成功应用到香蕉的生根培养阶段[2]。至今该技术已在香蕉、木瓜、石斛、红掌等植物组培快繁上的生根培养阶段研究应用[1-6],并以广东、广西、海南等地香蕉组培生产企业应用较多。目前,该技术还未有在剑麻组培中应用的研究,更未在启动与增殖培养阶段上研究与应用。2009年10月,笔者开始尝试将该技术应用在剑麻组培中,到2013年9月,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到剑麻组培苗包括启动、增殖和生根的全培养阶段上,并使用该技术生产了560万株优质剑麻组培苗,其中出口到印尼65万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的剑麻品种为东1号;包装容器有:200 mL果浆玻璃瓶,12 cm×13 cm壁厚为0.06 mm、透光率为90 %的耐高温高分子薄膜制成薄膜培养袋,常规组织培养所需的器材。由于薄膜袋薄而软,在培养基分装后难以固定,因此需要先用保鲜盒或方底牛皮纸袋包装,才能放入高压灭菌锅消毒,同时也可防止灭菌后的培养基污染。保鲜盒的长宽高一般为22 cm×16 cm×10 cm,四周和底部均匀钻开约16-18个铅笔大小的小孔;牛皮纸袋为底长15 cm、底宽10 cm、高22 cm的顶部开口的方盒袋。

1.2 方法

按常规方法配制好培养基后,分装入2种不同的培养容器中。使用玻璃瓶作培养容器方式(简称瓶式)的,按常规方法分装;使用薄膜袋作培养容器方式的,先将袋口搓开,用橡皮胶管进行灌装,将胶管引入袋底注入适量培养基(一般为20-25 mL),注意培养基不沾袋口,以免日后引起污染。分装过程中应不时地搅拌待分装的培养基,使分装的培养基均匀。将分装好袋的袋口向上排放入保鲜盒内,盖上盒盖;使用牛皮纸袋包装的,则将纸袋口折叠后用夹子夹紧。培养基在压力为1.1 kg/cm2、温度为121 ℃的条件下灭菌25-30 min。取出后在无菌状态下用常规方法接种不同培养阶段的剑麻组培苗材料,玻璃瓶拧紧瓶盖,薄膜袋容器用封口机进行密封。袋式增殖材料的继代转接的袋口打开方法,采用经酒精消毒的剪刀剪开袋口的办法。

2种方式的培养基接种后,启动与增殖的材料及时摆放到培养室培养架上进行培养,培养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6±2) ℃、相对湿度40 %-60 %、光照强度为1 500-2 000 lx,光照10-12 h/d;袋式生根材料直接摆放到炼苗室进行边促根边炼苗的培养,瓶式生根材料按常规方法先摆放在培养室培养架上培养20 d,再搬运摆放到薄膜炼苗棚(室)进行炼苗。炼苗棚(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3) ℃、相对湿度40 %-60 %、自然光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次性投入成本的比较

一个玻璃瓶(含瓶盖)的批发价格为0.8元,按生产100万株剑麻组培苗计,约需12万个,共9.6万元;而薄膜袋分别为0.026元,约需80万只,共2.08万元。生产同等数量的剑麻组培苗,袋式培养容器的投入成本只有玻璃瓶的21.7 %,降低了容器一次性投入的78.3 %。此外,袋式培养还免去玻璃瓶的存储仓库,如堆放1万个玻璃瓶约需15-20 m3空间,而同样数量的薄膜袋仅需0.1 m3的空间。而且袋式容器存取方便,不存在玻璃瓶每年5 %-10 %的使用损耗问题,同时免除了玻璃瓶的搬运、清洗等费用。这对生产中资金的有效使用及综合成本的降低意义较大。

2.2 培养基配制、消毒和接种用工效率的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袋式培养是以培养沟的形式装入培养基,单位容器只需装22 mL就可达瓶式常规装入30 mL时所达到的高度,每单位节省10 mL培养基,如按每毫升培养基成本0.006元计,每单位容器袋培所用培养基就比瓶式培养节约0.6元,培养基可节约33.3 %(表1)。

灭菌锅每锅可消毒薄膜袋1 350袋、玻璃瓶650个,按可接种苗数计算,塑料薄膜袋的消毒效率比玻璃瓶提高2.08倍。袋式培养基灭菌消毒的电费为0.013元/袋,瓶式为0.023元/瓶,袋式可节约43 %消毒电费。另外可节约配制与消毒人工费40 %。

在接种操作上,每个熟练工人平均每小时可接种组培瓶40个,共400株芽苗,薄膜袋45个,共450株芽苗,袋式代替瓶式操作,接种数增加12.5 %。

结果表明,袋式培养基的配制、消毒效率效果显著,提高了接种效率,这在剑麻组培苗大规模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显得十分重要。

2.3 培养空间利用状况的比较

培养室内通常使用架层规格为150 cm×60 cm的5层培养架,每架层排放的培养瓶数量,瓶式采用单层摆放可摆放128个,双层摆放225个,100 m2培养室分别摆放玻璃培养瓶数2.7、4.7万个。而培养袋容器的底面呈长条形,摆放时可很好地利用空间,每层可排放与培养瓶单位材料数相同的袋培容器330袋,100 m2培养室可摆放6.9万个(见表2)。袋式培养空间利用率比单层摆放的瓶式提高了155.6 %,比双层摆放的瓶式利用提高了46.8 %。袋式培养大幅度节省了培养空间,相应减少了灯管、空调等用量,减少了电耗等支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摆放苗的效率。

由于袋式培养的光照强度较瓶式增加,更有利于剑麻组培苗培养,从而比瓶式特别是双层摆放的瓶式提高了组培苗的增殖系数,降低了组培苗的玻璃化率。由表2可知,袋式剑麻组培丛芽玻璃化率为3.3 %,比瓶式单层摆放的(5.7 %)降低了42.1 %,比瓶式双层摆放的(10.2 %)降低了67.6 %;袋式剑麻组培丛芽月增殖系数为2.5,比瓶式单层摆放的(2.2)提高了9.1 %,比瓶式双层摆放的(1.8)提高了13.3 %。

2.4 污染率和移栽成活率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袋式组培苗污染率比瓶式降低了7.1 %-60.5 %,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袋式培养在接种后即用封口机将袋口全部封死,避免了培养过程的二次污染。而瓶式培养则用塑料盖拧紧后,通常有少许空隙出现,菌类容易潜入而导致污染率上升,尤其是塑料盖和玻璃瓶反复多次高温灭菌使用后,造成塑料盖老化而失去密封性能,玻璃瓶出现瓶口不同程度磨损导致密封性差,污染情况就会明显加重。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袋式组培生根苗污染率的增幅明显较瓶式小;袋式组培生根苗因密封性好,接种后可以直接搬到炼苗棚(室)进行边促根边炼苗的培养,免除了瓶式生根苗先摆放在培养室培养的环节和费用。又因透光性好,培养的生根苗较粗壮、叶色较绿,移栽成活率较高,且能够在炼苗室培养更长时间而移栽成活率不受太大影响。培养40 d的袋式生根苗移栽成活率比瓶式高7.6 %。而培养60 d的袋式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则比瓶式高25.7 %(表3)。

2.5 组培苗的出苗及运输效率的比较

由表4可知袋式组培苗一般重35 g,1 m3体积可容纳0.4万袋,共4万株芽苗,总重约140 kg;瓶式组培苗一般重230 g,1 m3体积可容纳近0.2万瓶,共2万株芽苗,总重约460 kg。袋式组培苗的重量仅占瓶式的16.7 %,体积不到瓶式的50 %,袋式的运输能力为瓶装苗的6.5倍。因此,袋式组培苗在各生产流程中的挑选、装箱(或装箩)和搬运摆放等操作十分方便,大幅度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组培苗的出苗效率和运输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无须返运空容器,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有利于优良种苗的远距离推广,特别有利于组培苗的出口,为组培苗打入国际市场打下基础(表4)。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耐高温的高分子薄膜袋为容器代替常规玻璃瓶容器进行剑麻组培苗的生产, 在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高效利用培养空间和提高生产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完全可取代玻璃瓶进行生产应用,较好地克服常规玻璃容器培养技术的不足,在剑麻组培苗规模繁殖优质种苗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应用获得了成功。

袋式培养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工序操作上的要求相对较高,接种等操作应轻柔,操作不当易划破袋子引起污染;组培苗接种后应及时密封袋口,放置太久不封袋口或袋口密封不严,也容易产生污染;组培苗对培养环境的光照和温度较玻璃瓶敏感,遇上高温、强光易出现灼伤苗现象,或温度过低时较瓶式易受冻害;某些植物特殊的繁殖特性可能使得其无法在袋式容器中培养,或某些启动和增殖阶段无法在袋式容器中培养,袋式培养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军云,冯 斌. 组培袋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 云南农业科技,2007(5):38- 40.

[2] 杨 护,许林兵,徐少峰,等. 香蕉组培容器的改良及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1998,25(2):20- 21.

[3] 钟玉婷,冼 伟,苏炳豪,等. 以袋换瓶促进番木瓜组培苗的生根[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2):385.

[4] 仲 磊,徐宏强,刘海一. 铁皮石斛兰的袋式组织培养[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72-73.

[5] 仲 磊,梁珍海,朱 军. 红掌袋式与瓶式组织培养生产性指标比较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2002,29(3):25-27.

[6] 廖 沙,饶佩兰. 种苗袋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广东园林,2000(1):25-2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次性投入成本的比较

一个玻璃瓶(含瓶盖)的批发价格为0.8元,按生产100万株剑麻组培苗计,约需12万个,共9.6万元;而薄膜袋分别为0.026元,约需80万只,共2.08万元。生产同等数量的剑麻组培苗,袋式培养容器的投入成本只有玻璃瓶的21.7 %,降低了容器一次性投入的78.3 %。此外,袋式培养还免去玻璃瓶的存储仓库,如堆放1万个玻璃瓶约需15-20 m3空间,而同样数量的薄膜袋仅需0.1 m3的空间。而且袋式容器存取方便,不存在玻璃瓶每年5 %-10 %的使用损耗问题,同时免除了玻璃瓶的搬运、清洗等费用。这对生产中资金的有效使用及综合成本的降低意义较大。

2.2 培养基配制、消毒和接种用工效率的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袋式培养是以培养沟的形式装入培养基,单位容器只需装22 mL就可达瓶式常规装入30 mL时所达到的高度,每单位节省10 mL培养基,如按每毫升培养基成本0.006元计,每单位容器袋培所用培养基就比瓶式培养节约0.6元,培养基可节约33.3 %(表1)。

灭菌锅每锅可消毒薄膜袋1 350袋、玻璃瓶650个,按可接种苗数计算,塑料薄膜袋的消毒效率比玻璃瓶提高2.08倍。袋式培养基灭菌消毒的电费为0.013元/袋,瓶式为0.023元/瓶,袋式可节约43 %消毒电费。另外可节约配制与消毒人工费40 %。

在接种操作上,每个熟练工人平均每小时可接种组培瓶40个,共400株芽苗,薄膜袋45个,共450株芽苗,袋式代替瓶式操作,接种数增加12.5 %。

结果表明,袋式培养基的配制、消毒效率效果显著,提高了接种效率,这在剑麻组培苗大规模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显得十分重要。

2.3 培养空间利用状况的比较

培养室内通常使用架层规格为150 cm×60 cm的5层培养架,每架层排放的培养瓶数量,瓶式采用单层摆放可摆放128个,双层摆放225个,100 m2培养室分别摆放玻璃培养瓶数2.7、4.7万个。而培养袋容器的底面呈长条形,摆放时可很好地利用空间,每层可排放与培养瓶单位材料数相同的袋培容器330袋,100 m2培养室可摆放6.9万个(见表2)。袋式培养空间利用率比单层摆放的瓶式提高了155.6 %,比双层摆放的瓶式利用提高了46.8 %。袋式培养大幅度节省了培养空间,相应减少了灯管、空调等用量,减少了电耗等支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摆放苗的效率。

由于袋式培养的光照强度较瓶式增加,更有利于剑麻组培苗培养,从而比瓶式特别是双层摆放的瓶式提高了组培苗的增殖系数,降低了组培苗的玻璃化率。由表2可知,袋式剑麻组培丛芽玻璃化率为3.3 %,比瓶式单层摆放的(5.7 %)降低了42.1 %,比瓶式双层摆放的(10.2 %)降低了67.6 %;袋式剑麻组培丛芽月增殖系数为2.5,比瓶式单层摆放的(2.2)提高了9.1 %,比瓶式双层摆放的(1.8)提高了13.3 %。

2.4 污染率和移栽成活率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袋式组培苗污染率比瓶式降低了7.1 %-60.5 %,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袋式培养在接种后即用封口机将袋口全部封死,避免了培养过程的二次污染。而瓶式培养则用塑料盖拧紧后,通常有少许空隙出现,菌类容易潜入而导致污染率上升,尤其是塑料盖和玻璃瓶反复多次高温灭菌使用后,造成塑料盖老化而失去密封性能,玻璃瓶出现瓶口不同程度磨损导致密封性差,污染情况就会明显加重。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袋式组培生根苗污染率的增幅明显较瓶式小;袋式组培生根苗因密封性好,接种后可以直接搬到炼苗棚(室)进行边促根边炼苗的培养,免除了瓶式生根苗先摆放在培养室培养的环节和费用。又因透光性好,培养的生根苗较粗壮、叶色较绿,移栽成活率较高,且能够在炼苗室培养更长时间而移栽成活率不受太大影响。培养40 d的袋式生根苗移栽成活率比瓶式高7.6 %。而培养60 d的袋式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则比瓶式高25.7 %(表3)。

2.5 组培苗的出苗及运输效率的比较

由表4可知袋式组培苗一般重35 g,1 m3体积可容纳0.4万袋,共4万株芽苗,总重约140 kg;瓶式组培苗一般重230 g,1 m3体积可容纳近0.2万瓶,共2万株芽苗,总重约460 kg。袋式组培苗的重量仅占瓶式的16.7 %,体积不到瓶式的50 %,袋式的运输能力为瓶装苗的6.5倍。因此,袋式组培苗在各生产流程中的挑选、装箱(或装箩)和搬运摆放等操作十分方便,大幅度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组培苗的出苗效率和运输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无须返运空容器,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有利于优良种苗的远距离推广,特别有利于组培苗的出口,为组培苗打入国际市场打下基础(表4)。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耐高温的高分子薄膜袋为容器代替常规玻璃瓶容器进行剑麻组培苗的生产, 在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高效利用培养空间和提高生产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完全可取代玻璃瓶进行生产应用,较好地克服常规玻璃容器培养技术的不足,在剑麻组培苗规模繁殖优质种苗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应用获得了成功。

袋式培养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工序操作上的要求相对较高,接种等操作应轻柔,操作不当易划破袋子引起污染;组培苗接种后应及时密封袋口,放置太久不封袋口或袋口密封不严,也容易产生污染;组培苗对培养环境的光照和温度较玻璃瓶敏感,遇上高温、强光易出现灼伤苗现象,或温度过低时较瓶式易受冻害;某些植物特殊的繁殖特性可能使得其无法在袋式容器中培养,或某些启动和增殖阶段无法在袋式容器中培养,袋式培养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军云,冯 斌. 组培袋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 云南农业科技,2007(5):38- 40.

[2] 杨 护,许林兵,徐少峰,等. 香蕉组培容器的改良及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1998,25(2):20- 21.

[3] 钟玉婷,冼 伟,苏炳豪,等. 以袋换瓶促进番木瓜组培苗的生根[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2):385.

[4] 仲 磊,徐宏强,刘海一. 铁皮石斛兰的袋式组织培养[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72-73.

[5] 仲 磊,梁珍海,朱 军. 红掌袋式与瓶式组织培养生产性指标比较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2002,29(3):25-27.

[6] 廖 沙,饶佩兰. 种苗袋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广东园林,2000(1):25-2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次性投入成本的比较

一个玻璃瓶(含瓶盖)的批发价格为0.8元,按生产100万株剑麻组培苗计,约需12万个,共9.6万元;而薄膜袋分别为0.026元,约需80万只,共2.08万元。生产同等数量的剑麻组培苗,袋式培养容器的投入成本只有玻璃瓶的21.7 %,降低了容器一次性投入的78.3 %。此外,袋式培养还免去玻璃瓶的存储仓库,如堆放1万个玻璃瓶约需15-20 m3空间,而同样数量的薄膜袋仅需0.1 m3的空间。而且袋式容器存取方便,不存在玻璃瓶每年5 %-10 %的使用损耗问题,同时免除了玻璃瓶的搬运、清洗等费用。这对生产中资金的有效使用及综合成本的降低意义较大。

2.2 培养基配制、消毒和接种用工效率的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袋式培养是以培养沟的形式装入培养基,单位容器只需装22 mL就可达瓶式常规装入30 mL时所达到的高度,每单位节省10 mL培养基,如按每毫升培养基成本0.006元计,每单位容器袋培所用培养基就比瓶式培养节约0.6元,培养基可节约33.3 %(表1)。

灭菌锅每锅可消毒薄膜袋1 350袋、玻璃瓶650个,按可接种苗数计算,塑料薄膜袋的消毒效率比玻璃瓶提高2.08倍。袋式培养基灭菌消毒的电费为0.013元/袋,瓶式为0.023元/瓶,袋式可节约43 %消毒电费。另外可节约配制与消毒人工费40 %。

在接种操作上,每个熟练工人平均每小时可接种组培瓶40个,共400株芽苗,薄膜袋45个,共450株芽苗,袋式代替瓶式操作,接种数增加12.5 %。

结果表明,袋式培养基的配制、消毒效率效果显著,提高了接种效率,这在剑麻组培苗大规模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显得十分重要。

2.3 培养空间利用状况的比较

培养室内通常使用架层规格为150 cm×60 cm的5层培养架,每架层排放的培养瓶数量,瓶式采用单层摆放可摆放128个,双层摆放225个,100 m2培养室分别摆放玻璃培养瓶数2.7、4.7万个。而培养袋容器的底面呈长条形,摆放时可很好地利用空间,每层可排放与培养瓶单位材料数相同的袋培容器330袋,100 m2培养室可摆放6.9万个(见表2)。袋式培养空间利用率比单层摆放的瓶式提高了155.6 %,比双层摆放的瓶式利用提高了46.8 %。袋式培养大幅度节省了培养空间,相应减少了灯管、空调等用量,减少了电耗等支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摆放苗的效率。

由于袋式培养的光照强度较瓶式增加,更有利于剑麻组培苗培养,从而比瓶式特别是双层摆放的瓶式提高了组培苗的增殖系数,降低了组培苗的玻璃化率。由表2可知,袋式剑麻组培丛芽玻璃化率为3.3 %,比瓶式单层摆放的(5.7 %)降低了42.1 %,比瓶式双层摆放的(10.2 %)降低了67.6 %;袋式剑麻组培丛芽月增殖系数为2.5,比瓶式单层摆放的(2.2)提高了9.1 %,比瓶式双层摆放的(1.8)提高了13.3 %。

2.4 污染率和移栽成活率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袋式组培苗污染率比瓶式降低了7.1 %-60.5 %,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袋式培养在接种后即用封口机将袋口全部封死,避免了培养过程的二次污染。而瓶式培养则用塑料盖拧紧后,通常有少许空隙出现,菌类容易潜入而导致污染率上升,尤其是塑料盖和玻璃瓶反复多次高温灭菌使用后,造成塑料盖老化而失去密封性能,玻璃瓶出现瓶口不同程度磨损导致密封性差,污染情况就会明显加重。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袋式组培生根苗污染率的增幅明显较瓶式小;袋式组培生根苗因密封性好,接种后可以直接搬到炼苗棚(室)进行边促根边炼苗的培养,免除了瓶式生根苗先摆放在培养室培养的环节和费用。又因透光性好,培养的生根苗较粗壮、叶色较绿,移栽成活率较高,且能够在炼苗室培养更长时间而移栽成活率不受太大影响。培养40 d的袋式生根苗移栽成活率比瓶式高7.6 %。而培养60 d的袋式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则比瓶式高25.7 %(表3)。

2.5 组培苗的出苗及运输效率的比较

由表4可知袋式组培苗一般重35 g,1 m3体积可容纳0.4万袋,共4万株芽苗,总重约140 kg;瓶式组培苗一般重230 g,1 m3体积可容纳近0.2万瓶,共2万株芽苗,总重约460 kg。袋式组培苗的重量仅占瓶式的16.7 %,体积不到瓶式的50 %,袋式的运输能力为瓶装苗的6.5倍。因此,袋式组培苗在各生产流程中的挑选、装箱(或装箩)和搬运摆放等操作十分方便,大幅度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组培苗的出苗效率和运输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无须返运空容器,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有利于优良种苗的远距离推广,特别有利于组培苗的出口,为组培苗打入国际市场打下基础(表4)。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耐高温的高分子薄膜袋为容器代替常规玻璃瓶容器进行剑麻组培苗的生产, 在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高效利用培养空间和提高生产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完全可取代玻璃瓶进行生产应用,较好地克服常规玻璃容器培养技术的不足,在剑麻组培苗规模繁殖优质种苗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应用获得了成功。

袋式培养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工序操作上的要求相对较高,接种等操作应轻柔,操作不当易划破袋子引起污染;组培苗接种后应及时密封袋口,放置太久不封袋口或袋口密封不严,也容易产生污染;组培苗对培养环境的光照和温度较玻璃瓶敏感,遇上高温、强光易出现灼伤苗现象,或温度过低时较瓶式易受冻害;某些植物特殊的繁殖特性可能使得其无法在袋式容器中培养,或某些启动和增殖阶段无法在袋式容器中培养,袋式培养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军云,冯 斌. 组培袋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 云南农业科技,2007(5):38- 40.

[2] 杨 护,许林兵,徐少峰,等. 香蕉组培容器的改良及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1998,25(2):20- 21.

[3] 钟玉婷,冼 伟,苏炳豪,等. 以袋换瓶促进番木瓜组培苗的生根[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2):385.

[4] 仲 磊,徐宏强,刘海一. 铁皮石斛兰的袋式组织培养[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72-73.

[5] 仲 磊,梁珍海,朱 军. 红掌袋式与瓶式组织培养生产性指标比较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2002,29(3):25-27.

[6] 廖 沙,饶佩兰. 种苗袋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广东园林,2000(1):25-26.

猜你喜欢
效率应用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