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超
(江苏省丰县畜牧兽医站,221700)
现在对养猪业构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有猪瘟、O型口蹄疫、蓝耳病等典型疾病,即使每年都在使用疫苗进行预防,也难以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1]。究其原因可能是流行病毒的毒力变迁、与免疫疫苗血清型与流行毒株不符以及疫苗的免疫方法、免疫程序不合理等,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基层兽医防疫人员在使用疫苗时,使用的剂量过大,免疫程序过于随意,导致免疫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为了探讨猪瘟疫苗最佳免疫方法,本文对丰县某养殖场中猪瘟疫苗免疫方法进行了相关实验。
1.1试验动物
作者将丰县某猪场40-50日龄未经任何疫苗免疫的仔猪135头作为试验对象,对试验猪进行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的基础抗体滴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这3种抗体皆为阴性。
1.2试验疫苗、测试用品及仪器
1.2.1试验疫苗 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生产批号:A110104J,生产厂家: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府采购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苗),生产批号:1030,生产厂家: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生产批号:201312007,生产厂家:北京信得威特科技有限公司。
1.2.2测试用品 该实验需要的测试用品主要为检测试剂及检测卡,均购自于上海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3实验仪器及器械 高速台式离心机 TGL-17B,振荡器ZW-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7320,酶标金属注射器等。
1.3试验场地与饲养管理要求
试验地附近无其他猪舍,进行单独隔离饲养,饲喂同样饲料,实行封闭管理。
1.4试验分组
将105头仔猪随机分成5组:第1组21头,注射猪瘟活疫苗;第2组21头,同时分点注射O型口蹄疫和猪瘟疫苗,间隔7 d后再注射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第3组21头,同时分点注射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间隔7 d后再注射猪瘟疫苗;第4组21头,同时分点注射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猪瘟疫苗,间隔7d后再注射口蹄疫疫苗;第5组21头,同时分点注射口蹄疫、猪瘟及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
1.5免疫抗体检测
免疫后的15d、22d、29d、36d和43d经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法进行猪瘟IgG抗体测定,具体步骤参照说明书。
1.6数据统计与分析
检测血清样品采用酶标仪于波长450 nm下测定其OD值,实验所得结果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7增加疫苗剂量免疫接种
将30头猪分为第6组和第7组,第6组维持原剂量,第7组增加疫苗免疫量,具体免疫有效剂量:口蹄疫疫苗2 mL、猪瘟疫苗2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3mL。免疫方法同1.7。
2.1免疫副反应
逐头观察和记录各试验猪免疫后4d内的精神、采食、体温变化等免疫副反应情况。试验组1~4组免疫猪除第2组1头死亡外,其他正常。
试验第5组免疫猪中有1头出现气喘、精神萎靡、食欲不正常、体温上升等免疫副反应,副反应率为6.5%。
2.2不同免疫程序猪瘟抗体的产生情况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猪瘟抗体在免疫后的29d达到最高抗体水平,之后开始下降。第4、5组抗体水平较低,猪瘟免疫抗体水平接种后36d才达到最高值,说明3种疫苗分点同时注射对猪瘟抗体的产生有影响,推迟了猪瘟免疫抗体水平。
2.3不同免疫程序在免疫后36d的抗体合格率
检测采用ELISA方法,具体操作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见表2,所有组的合格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其中第5组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和单独免疫及分两次免疫相比,其合格率无明显差异。
表1 免疫猪猪瘟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
图1 免疫猪猪瘟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
第1组:单独免疫CFS;第2组:同时分点免疫FMD、CSF,7 d后免疫PRRS;第3组:同时分点免疫FMD、PRRS,7 d后免疫CSF;第4组:同时分点免疫CSF、PRRS,7 d后免疫FMD;第5组:同时分点免疫3种疫苗;
表2 免疫后36 d后CSF抗体的合格率
表3增加免疫剂量后免疫猪猪瘟间接ELISA检测的IgG抗体
2.4增加免疫剂量后免疫效果
未增加剂量组(第6组)和增加剂量组(第7组)进行比较后发现猪瘟抗体几何平均效价无明显差别,见表3。因此,适当增加猪瘟疫苗免疫剂量,并不能增强免疫效果[2,3]]。可能是因为剂量过少不足以引起免疫应答,免疫剂量大时,不但起不到较好的免疫效果,反而会使机体形成免疫耐受,抗体滴度降低[3,4]。
2.5不同免疫方法对猪瘟免疫的影响
3种疫苗同时分点免疫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大优势,包括:减少人工成本,生物危险降低,相应免疫应急减弱等[5]。本实验将猪瘟、猪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3种疫苗同时采取分点免疫其免疫副反应、抗体效价与单独免疫及两两结合免疫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
通过猪场试验和田间试验,检测抗体效价度以及抗体合格率后结果显示,O型口蹄疫、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同时分点免疫的抗体效价与单独免疫及两两结合免疫效果无显著差异,猪瘟疫苗与O型口蹄疫、蓝耳病同时免疫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虽然免疫效价推迟,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抗体合格率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6]。而单独增加猪瘟疫苗的免疫剂量,抗体检测后,其效价变化不大,免疫效果并不明显[7,8]。综上所述,在免疫效果达标的前提下,为节约成本,减少多次免疫引发的猪应激反应,特别是在散养户和小型养猪场,可以推广猪瘟和O型口蹄疫、蓝耳病疫苗同时分点注射的免疫方式;在生产实践中,猪瘟疫苗的免疫剂量应以说明书为准[9,10]。
[1]李金海,张东,邓永强,等.同时免疫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对免疫效果的影响[J].畜牧业,2008(5):33-34.
[2]华树明.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分点注射效果观察[J].兽医导刊,2008,128(4):23-24.
[3]陆国林,陈伟杰,洪建伟,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疫苗分点同时接种免疫效果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5):28-30.
[4]孟丽军,杨晓玲,江文明,等.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三种疫苗不同组合同时分点免疫的效果观察[J].四川畜牧兽医,2013,40(1):23-26.
[5]任宇斓,于厚军,蒋文生,等.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3种疫苗不同组合同时分点免疫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5):67-71.
[6]张长龙,严宝英,贾文孝,等.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初探[J].动物医学进展,2009,(7):101-103.
[7]朱善德,樊 莉,卢黎明,等.猪瘟、口蹄疫和蓝耳病三种疫苗免疫程序比对试验[J].试验研究,2009,(4):37-3
[8]曾存芳,屈康子,赵文举,等.猪瘟疫苗(兔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报告[J].中国猪业,2008,(6):36-40.
[9]李敏玲,王军玲,郑红霞.猪瘟疫苗(兔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猪蓝耳病疫苗不同组合免疫的效果[J].畜禽业,
[10]郭万柱,吴彤,陈瑶先.动物微生物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社,1996,167.2009,(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