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珊珊
摘 要:动画,是一门科学技术,能够作为一种产业,追求经济效益;更是一种文化片段的表达,或者说是一种民族文化要素的凝聚。中国动画,需要凝结多样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将中国皮影艺术的元素融入动画创作,追求动画中的民族文化特点,才能使中国的动画作品具备独特的风格特色,成为国际动画舞台上一道不可替代的风景。本文研究中国皮影艺术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皮影艺术元素;动画创作;应用研究
近年来,中国动画事业发展迅速,程蓬勃发展的上升趋势。中国动画起步较晚,虽然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它的发展,仍然受到多种社会、时代、历史因素的制约。可以说,中国动画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将动画的国家化发展要求与民主化发展特点相结合,追求动画作品民族风中的国际潮流。动画产业的民族化风格追求,可以从中国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来自于劳动人民最为平凡的劳动生活,是千年来老百姓内心淳朴的对于生命和生活的体悟和认知。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涵盖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国皮影艺术,可以说是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融合。
1 皮影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审美特点
中国皮影的历史悠久,见于历史记载的关于皮影的记录有《搜神记》《汉书》《事物纪原•影戏》等等。皮影中国民间艺术众多门类中的一种,它用驴皮或者牛皮为原料,做出人物、动物、植物等众生形象,并借助于舞台布景和道具,形成一种影像艺术。观众在观看皮影的时候,通过面前的白色幕布,能够欣赏到成为“影”的平面的人偶式的形象。为了增加皮影形象的视觉丰富性,皮影戏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通常经过丰富的艺术加工,有手工雕刻,或者彩绘等方式。这也便是“皮影戏”名称的由来。中国的皮影艺术不仅是一种流传自久远历史中的技艺,更是融会中国文化元素的艺术表达。现今的皮影艺术常被用于动画创作,流畅精致的数字手段和古老的文化技艺相结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1)影像艺术的新生。皮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在皮影的表演过程中,皮影的影响产生离不开白色幕布作为介质。皮影表演者在白色幕布后面,操纵皮影形象,使形象产生丰富的动态,形成美的节奏与韵律。为了形成丰富的视听印象,表演者还为皮影表演配上插曲,用民俗的曲调边唱边讲,同时用淳朴的打击乐器和丝弦乐器作为背景节奏的渲染。这样,形成了这种朴素的影响艺术。
将皮影的艺术元素用于动画的创作,是中国古老的影响艺术在现代文明中的新生。皮影艺术蕴含着中国文化中最为悠远和深厚的历史印痕,具有深刻的中华民族文明的意蕴。它将我国的传统戏曲、戏剧表演艺术方式与民间手工艺结合,形成这样一门具有独特艺术效果的中华文化瑰宝。这种融合随着历史潮流的发展而演进、变革。在社会文明、现代工业的发展中,皮影艺术的传承面临很多挑战。现代社会,浮躁的后工业时代,人们的视听觉接受着来自各种光影色彩的冲刷。人们烦躁的心绪难以欣赏古老艺术淳朴、简单的艺术百姓表现方式。于是,质朴成为枯燥,本真成为无趣……近年来,皮影艺术难以承继的现象得到改观。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门艺术。在一些地区的民俗表演中,皮影戏常常成为主角,风头独享。皮影动画的出现为这个古老的影响艺术赢得了新的生命。近年来,新媒体艺术与皮影艺术的结合成为学者研究的主题。我们在电视、电影、网络中能够经常看到皮影表演或者带有皮影艺术元素的艺术形象表演。皮影元素也成为数字影响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法。例如,皮影人物群舞《俏夕阳》曾登上春晚的舞台,给众多观众留下很深的艺术印象。在这个舞蹈中,一群上了年纪的大妈将皮影形象特点融入她们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平面式的人物侧面形象加上仿皮影特点的人物衣饰、造型特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舞蹈,让更多的人理解了皮影艺术的美,也使我们受到启发,皮影艺术是一门能够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的艺术。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皮影艺术才能市场焕发勃勃生机,不被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淹没。
(2)传统文化的新形态。影响艺术的新生形成了皮影动画这样一个新的艺术形式,是其最具中国艺术特色的动画创作形式。在新的影视媒体出现之前,皮影戏是一项重要的民间娱乐方式。可以说,我们的祖辈父辈们伴随着皮影戏中的唱腔长大。皮影戏的艺术元素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点滴,成为中国人心里一层不可抛却的民族潜意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发展迅速,皮影戏的艺术元素自然的成为新影响艺术中的新的形态。动画是技艺和文化的融合,中国特色的动画创作,不仅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要素,更要将这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远播。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其深厚的、富有内涵的文化底蕴为中国动画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与形式。利用皮影艺术这一具备民族文化精华的艺术造型、表达方式,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国外先进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相结合;寻觅传统文化表达的新形态,在发扬中坚守民族文化的精华,这是皮影动画艺术的重要历史使命。传统的皮影戏表演形式单一,叙事手法和人物性格表现也不顾丰富。而皮影动画,可以运用电影叙述中的特写、定格、蒙太奇及镜头推进等新媒体艺术手法充分地表现皮影戏中的个体人物表情变化,实现性格塑造的丰富性;在叙事上,也可以运用倒叙、插叙等等丰富的电影叙事手法,而不是像传统皮影戏那样,只是简单的单线式的一条线讲故事。
2 皮影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意境创设
中国美学中这样界定“意境”:意境是一种动静相生,虚实相融的审美境界。可以说,皮影动画具备这种审美意境的设定。
(1)动静相生。皮影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可以分为两种:道具皮影与皮影戏。道具皮影是静态的皮影形象的展现。皮影戏是将静态的皮影形象融入时间的动态流动中。可以说道具是“静”,戏剧皮影是“动”。这种动静相生,使皮影戏成为一门集结雕刻、绘画、舞蹈、音乐、文学、表演于一身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法国乔治萨杜尔在著作《电影通史》称中国的皮影为“电影的先驱”,皮影使用的是投影技术,电影通过的是透镜成像技术,电影的这种投射效果与皮影具有相似性。而动画,是运用“视觉暂留”原理,将造型艺术形象符号进行运动过程和形态的分解,之后再进行创造性的还原,使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感的画面,也就是连续的画面在眼睛里留下的视觉残存。由“静”生成“动”。皮影和动画都具备动静相生的艺术特质,因此,它们的结合所产生的皮影动画使皮影戏的动静相生的特点更为突出。动画电影是利用一种透明度极高的绘画材料,逐格拍摄,通过光投射到屏幕上,运动过程的不同瞬间产生运动的图像效果。“戏”是情节推进的简称,“戏”让皮影动起来,“动画”的“动”的特质又使皮影动的美丽、完美。可以说,动画的起源总是离不开技术与艺术的结伴而行,皮影与动画同时具有这种特性,它们创造的基础都是光学原理的运用和绘画手法制作影像。“动静相生”是动画皮影最为基本的审美本质,也生成了皮影动画中独特的审美意境。
(2)虚实相融。皮影与动画的结合,还能产生虚实相融的审美意境。皮影人物形象的设定,往往突显其夸张化、卡通化、戏曲化的效果,进而突出人物造型的特色,将人物形象的设定与剧情的发展结合,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找到最完美的契合点。传统皮影戏表演是一种“虚”化的演出,其抽象性大于其写实性,在表演的过程中,不追求完全写实的表达,追求的是高于真实的更为本真的叙述。例如,曾荣获中国动画“金猴奖”最佳短片奖的皮影动画作品《桃花源记》就是这样一个将虚实意境完美融合的皮影动画作品。这个作品的故事取材于陶渊明的经典作品《桃花源记》,以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为背景渲染,民乐作品为背景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采用皮影人物特点,画面精美,意境优美。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