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中的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思考

2014-08-08 11:10张娴
艺术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铜鼓布依族文化遗产

张娴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大连民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科研项目“铜鼓文化的保护及开发利用——以贵州省惠水县布依族乡为调研中心”成果;项目编号:X2013090)摘 要:古老而神秘的铜鼓文化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了解,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创造了灿烂的铜鼓文化并传承至今。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是我们保护和传承铜鼓文化的核心。布依族与铜鼓文化的关系,铜鼓在布依族中的地位,铜鼓文化对布依族文化的影响,铜鼓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作用等等。理解了这些问题对我们在当下传承和保护布依族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布依族;铜鼓文化;铜鼓文化的价值;布依族铜鼓文化的表现形式

1 布依族与铜鼓

铜鼓文化是布依族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关系到布依族人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较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布依族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在云贵高原东南部劳动生息,是古老的濮越民族。从古至今布依族繁衍生息,创造出悠久的布依族铜鼓文化。

铜鼓,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布依语称铜鼓叫“南音”。《诗经•谷风之什》云:“以雅以南,以签不僭”,“南”即“南国”,其音乐在春秋时已称为“南”或“南音”。南方古代把铜鼓当作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有“得鼓二三,便可称王”之说。古人曾舍生忘死地去追求和占有它,把它视为神器、重器,对它顶礼膜拜。中国民族博物馆的《珍贵民族文物铜鼓概说》对铜鼓的起源、类型、特征、族属、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铜鼓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民族文物。它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瑰宝。留存至今的各类铜鼓,铸造年代上溯春秋战国,下迄明清时代,不仅可以看作是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而且是一部生动的民族科技史文献。不同类型的铜鼓有着不同的冶炼技术和工艺水平。表现了各民族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审美情趣。均包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民族史、民族学、民族科技、民族艺术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等的重要文物。”

2 布依族铜鼓文化的表现形式

(1)布依族铜鼓文化首先表现为铜鼓实物。据《布依族简史》称:“贵州中部到西部的布依族地区,几乎每个大寨和大姓都有一面到数面铜鼓,也有数寨共一面的”。《贵州省志•民族志》对布依族地区铜鼓流传的实情也称:“从贵阳市以西至贵州西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中,只有布依族还保存使用铜鼓。以安顺、黔南、黔西南、六盘水等地、州、市布依族村寨存的铜鼓数量最多”。布依族铜鼓的流传方式大致有两种,一为“祖传”,即由历代祖先传续下来,只属于一户或一个家族所有,在传承中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家族所有的);另一类为民间流传,是指铜鼓的所有权不限于一家一姓,而是属于整个社区族群或族群的一部分人所有。由于历史久远,传承保存不易,因此布依族铜鼓本身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珍贵的印记。

(2)铜鼓文化影响下的布依族音乐及舞蹈。在古代,铜鼓是布依族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战争、娱乐及丧礼乐器。使用铜鼓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再用棕绳拴住铜鼓的两个极耳,把铜鼓悬于梁上,然后用鼓槌敲击鼓面。敲铜鼓者一手持槌击鼓面太阳纹,另一手以小竹片同时敲击铜鼓边,使其一鼓发二音,让鼓心音和鼓边音构成音程,使铜鼓音色圆润,音量宏大,低音深沉,声若雷鸣,魄动心惊,表达布依族人民在战争中的英勇剽悍、粗犷雄深,以及布依族激昂热烈、庄严肃穆的民族性格与精神。在逢年过节时敲击铜鼓,可以烘托节日的热烈气氛;在祭祖、送丧时敲击铜鼓,则是把铜鼓作为祭祀中的重器。铜鼓有一定的鼓调,一般是十二调,其基本音有五个,(嘎、哏、国、银、共)。铜鼓音乐深沉、雄浑,传播悠远,传说能向天神、地神、龙神通风报信。所以不仅可以在歌唱、舞蹈、庆典的时候敲击铜鼓,在驱邪、治病,事鬼、娱神也要敲击铜鼓。因此,在宗教、祭祀活动中铜鼓音乐、铜鼓舞蹈都是必不可少的,成为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祭祀与乐器、歌唱、舞蹈相结合的民族风俗习惯,使音乐、歌唱、舞蹈等艺术在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上得到提高,而宗教情绪也因为乐器、歌唱、舞蹈的美化而得到加强。在日常生活方面,布依族铜鼓同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铜鼓与各种艺术形式、民族风俗习惯的交互融合,丰富和发展了布依族的民族民间艺术内容。

与铜鼓有关的舞蹈在布依族中很常见,如《铜鼓舞》《铜鼓刷把舞》等等。布依族铜鼓舞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超度亡灵和祭祀祖先时的舞蹈,铜鼓鼓点和舞蹈节奏较慢,动作粗犷,气氛庄严肃穆。舞蹈内容多以祭祀祖先、超度亡灵为主题,舞蹈栩栩如生;第二类是庆祝节日时的舞蹈,舞蹈气氛较为活泼有趣,舞蹈内容多为布依族青年男女恋爱的全过程,舞蹈热烈欢快,鼓点较为跳跃,快慢结合,主要表现男女青年的青春活力;第三类则是反映战争题材的舞蹈,布依族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犯,每当有外侮,村寨寨老就猛击铜鼓,召集族人拿起刀叉共同御敌,在战斗进行时,使用铜鼓激励族人勇敢杀敌,族人听到鼓声,个个勇猛向前,无所畏惧。这种舞蹈,均由男子表演,场面宏大,令人震撼。

(3)铜鼓文化影响下的布依族服饰。布依族铜鼓鼓面上有丰富的纹饰,据了解布依族铜鼓上图纹大约有近千种,铜鼓上的纹饰展现了布依族人的生活环境,具有独特的布依族色彩和时代特征。布依族铜鼓上的纹饰,在布依族服饰礼仪中同样得以运用。铜鼓上的图纹,太阳纹、云雷纹、水波纹、圈点纹、角形纹等,与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太阳纹源于火崇拜,水波纹、漩涡纹与水崇拜有关,云雷纹来源于天崇拜、雷崇拜,齿形纹与山崇拜有关,三角纹、菱形纹来源于鱼崇拜,由鱼的不同部位演变分化而成。这些图纹与布依族的原始崇拜有关,描绘了布依族人的信仰、崇拜、欣赏的事物,反映了布依族人对自然的朴素认识和当时的审美水平。当今的布依族服饰文化仍然不同程度保留着铜鼓文化的影响。布依族铜鼓文化的传承性、稳定性和民族性的特色,从侧面反映出布依族人民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的特征。让人们从布依族服饰礼仪中感受到布依族铜鼓文化的意义。

(4)铜鼓文化影响下的布依族民间文学。布依族关于铜鼓文化的传说有很多,与铜鼓文化有关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是布依族民间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丰富了布依族的民间文学。其中,《铜鼓的来历》《铜鼓的传说》《铜鼓风俗歌》《铜鼓刷把舞》等作品与铜鼓文化密不可分。布依族流传着与铜鼓有关的民间文学,反映出布依族民族在千百年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展现了布依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水准。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多是布依族人民的集体创作,口耳相传,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是布依族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是布依族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布依族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感,培育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

据《铜鼓的来历》相传,古时候布依族没有铜鼓,老人死后无法超度上天成仙,逢年过节也无法邀请祖先下凡一起欢度节日,有一个叫布杰的布依族祖先,通过勇敢和机智,终于从玉帝那里得到一面铜鼓,地上有了铜鼓,老人过世,只要敲着铜鼓超度,神仙就会把老人接到天上为仙,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时击铜鼓,祖先就下凡一起欢度节日,保佑子孙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表现了布依族人民尊老爱幼,崇尚和平安宁的生活愿望。《铜鼓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个勤劳忠厚的布依族后生,父亲早亡,他打柴射禽捉鱼养活多病的母亲,一天,后生准备煮刚打来的一条鲤鱼给母亲吃,见鲤鱼流泪,就把鲤鱼喂在水缸里,当晚,鲤鱼托梦给他,说自己是龙女,他就把鲤鱼放回了大河里,后来龙女嫁给了后生,龙王陪嫁龙女的是一面无价之宝的铜鼓,从此过着男耕女织的美满生活,表现了布依族人民勤劳智慧,美好善良,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践行学校教育理念,湖南当地各高校可以把湖南民间手工艺传承保护和实训教学结合起来,打造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扩大专业知识面,对于毕业设计以及一些设计比赛活动,应尽量要求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合理运用到设计创作中,全面准确把握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涵,经过整合优化后用全新方式展现出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传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分有利。 (2)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借助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力量来开展实训教学活动,有利于高效学生进一步了解湖南民间传统文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为民间艺术事业做出贡献。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课堂上展示技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他们会感觉很新鲜、很好奇,在传承人示范讲解下自己尝试模仿操作,进行独立创作。这时,文化遗产传承人不仅是民间艺术家,更是一名实训教师,他们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学习吸收,由于这种身份变化,文化遗产传承人必须提高个人知识理论素养,要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用规范、系统的理论知识形式,把民间传统技艺传授给学生。 (3)“学”与“分”联系,规范管理。学校把学生参与活动情况作为考核指标,通过学分方式全面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设计比赛情况、创作水平等。制定表格对学生考勤、作业等进行量化评价,并计入平时成绩,传承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学分,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传承人教学的严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坚持做好每次作业、每件作品,在学习技艺技能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学分制的规范管理为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4)完善机制,力求长效。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中有序顺利地开展。相关实训教学内容有:组织专业学生参与“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并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手工艺技能,切实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逐项将湖南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进行讲学,陆续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在稳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形成实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深度发展,形成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学基地和观摩基地,逐步实现实训教学的特色模式。 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民族和国家的“精神的高度”。许多非物质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但遭到破坏,而且由于它的无形特征,其消亡的迹象被漠视。将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实训教学初具特色;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艺术设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成效。参考文献:[1] 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艺研究,2008(2).[2] 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3]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572.[4] 张道一.论手工艺品的表现形式倾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1(2).

endprint

猜你喜欢
铜鼓布依族文化遗产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快乐的小铜鼓
铜鼓渐成收藏潜力股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