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4-08-08 22:30陈妍廷秦越秦竹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交互作用亲子关系

陈妍廷+秦越+秦竹

(云南中医学院,昆明650500)

摘要:亲子关系在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进程中一直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亲子关系中主体间的交互作用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从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儿童对亲子关系的影响以及该交互作用是如何影响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亲子关系;儿童心理发展;交互作用;良性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8-0187-03

家庭,作为影响儿童成长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相互关系,又成为儿童成长的核心要素。继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就出现了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性研究。如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亲子关系的研究由原来的单向性,即仅探讨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发展到对儿童在亲子关系中作用的研究倾向,并对影响良性亲子关系形成的因素进行很多探讨。笔者检索相关研究资料,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亲子关系的研究以及该交互作用对儿童的发展和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作一综述。

一、亲子关系的理论研究

最早关于亲子概念的研究来自H.F.Harlow的亲子联结的研究。而对亲子关系的研究热潮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美国心理学家R.R.Sears对儿童的发展与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在亲子相互关系的双维行为体系中发生的。

中国学者对亲子关系的大量关注是自80年代以来。在亲子关系的内涵界定中中国学者刘晓梅等提出,将亲子关系理解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1]。近年来,一些学者将儿童的抚养放到家庭的互动关系中,认为儿童的抚养过程是动态交互的复杂过程。

二、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研究

在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认为早期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核心部分即儿童与双亲之间的关系。有关亲子联结的诸多实验得出:母子之间亲密联结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先决条件[2]。荣格在研究家庭系统中父母对儿童人格的影响中指出,正常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成年人人际关系的基础似乎依赖于童年期儿童与抚养者之间的关系。阿德勒认为,溺爱和忽视是最普遍的导致儿童后来出现人格问题的父母行为[3]。

(一)母亲对儿童的影响研究

传统上对母子依恋的研究显示,母亲在儿童期的影响要大于父亲。精神分析学家沙利文提出“不良联结状态”,认为幼儿早期生活的焦虑是由焦虑的母亲所诱发的,并把精神分裂症的起因根究到一个幼儿与其母亲糟糕的关系上。也就是说,婴儿出现的焦虑习得于母亲对因无论任何事引发的焦虑情绪上。母亲的焦虑会影响她展现出温柔特质的能力。在婴儿阶段,母亲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埃里克森的人格阶段论中,0~1岁的核心是信任感,认为信任感是“精神活力的根本前提”。反之,若这一时期信任感未能得到良性发展,幼儿则会在以后的成长中出现抑郁性低调。埃里克森同时指出,人类从最早的幼稚经验中获得的信任总量似乎并不依靠生理需求的绝对数量,而是有赖于与母亲关系的性质。美国学者A.L.Baldwin等人关于儿童个性发展与母亲养育态度的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结论。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也显示,母亲的教育行为是由其意识层面所控制的,即母性意识对儿童教育的影响颇深。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学者花泽“母亲对儿童身心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是母性意识的重要方面” 的研究与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和美国心理学家A.L.Baldwin等对“母亲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关系的研究”支持 [4]。 Sylia Wilson在亲子关系双重影响的研究中指出,母亲在亲子关系中有多社会性、情感调控式的影响[5]。中国学者周宗奎在1997年提出,儿童所需,父母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满足,而父母所需,则常常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6]。中国心理学家淘沙等人关于“3~6岁的儿童母亲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母亲的职业与教育程度对其教育方式有着显著性影响[7]。

(二)父亲对儿童的影响研究

对父子依恋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H.R.Schafer 和P.E.Emerson[8]。研究显示,即使父亲没有经常参与对婴儿的照顾活动,婴儿对父亲的依恋表达也是很充分的。父亲对其行为的社会刺激和应答是决定依恋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对40个家庭亲子沟通模式对12~16岁的青少年的道德推理水平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年龄偏大的青少年,若父亲从其儿童期就做较多可执行的、操作性的讨论,则可预判子女在青少年期能有更强的道德推理能力[9]。中国学者李维将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论归结为五个方面:(1)文化和传统观念影响着父亲角色概念的形成,文化、传统间的差异决定着父亲对儿童教养的特性。(2)儿童有时对父亲显示出的直接接纳行为比对母亲的更多。(3)父亲角色使其把儿童引向外在世界,是向儿童呈现外在世界的关键性人物,不再局限于母子的依恋关系。他激起儿童对外界的兴趣,引导儿童对现实的观察。(4)父亲的行为榜样作用,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念和态度。(5)在父亲缺失的家庭,儿童认知测验的成绩往往很差。儿童会产生两种典型倾向:1)儿童意识到父亲缺失;2)儿童完全贬低父亲[10]。桑标运用母性与父性意识的调查表进行研究表明,父性意识可归为9个因子,对家庭的接纳感和责任感最为显著[11]。

(三)父母双方对儿童的影响研究

亲子关系影响因素中对父母双方的影响研究是最为广泛的。一直以来,亲子关系都被认为是由父母作用于孩子的思想行为的单向过程。孩子的成长,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初始于父母的内在因素,包括性格、人格、态度、信仰、价值取向及外在因素,如职业、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学历背景、社会经历等双重因素的影响。家庭作为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核心家庭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家庭类型,本文仅对核心家庭进行讨论。

美国心理学者Symonds P M是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的。早在 19 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角色做了简单的划分: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负责提供爱与温暖。50年代,Sears把这些思想与学习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教养方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温暖和控制。60年代Baumrind D和Blalwin A L等美国心理学家采用家访和观察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常见的三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放纵型。国外从 20 世纪 40 年代起,就大量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就教养方式而言,各学者对不同分类有着不同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A.L.Baldwin研究了宽容民主型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发现作用是正面的。D.Baumrind的研究认为权威型相较宽容型与专制型更能让儿童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更容易成功。中国学者关颖等对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表明,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相较放任型与专制型利于儿童发展,认为放任型父母由于给予儿童太多自由且较少教育,是不负责任的,而专制型父母则相反,导致儿童社会适应性较低。林磊认为积极型父母有较高的民主意识。中国学者白丽英等认为:父母对儿童理解力越高儿童焦虑越少,而父母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过分干涉、严厉惩罚则会导致其焦虑水平上升;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否一致可显著地影响自尊水平,养育风格不一致与儿童的自尊呈显著负相关;父亲的管教态度对儿童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更为显著。

endprint

一些跨文化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具有民族性、国民性和地区性。桑标等对“亲子关系和幼儿性格发展的中日跨文化比较”研究显示宽容型的教养方式更具积极影响。中国学者孟育群相关研究表明,父母教育的不一致性、父亲干涉型与母亲消极拒绝型对少年的人格影响极大[12]。M.Lepper提示父母在教养时要意识到儿童个体的自尊心和个人控制感的重要性。Lefkowitz通过比较不同社会经济,社会地位的拉美裔和欧洲裔美国母亲的亲子沟通结构显示,拉美裔家庭与欧洲裔家庭的交谈结构差异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即在拉美文化中儿童应该对父母尊敬和顺从,可能导致了在谈话中母亲承担了比较支配的角色,对儿童的反应较少做出回应。最近的一些研究,如Kate A.Levin在家庭结构,双亲与儿童交流和儿童生活满意度的调查表明,对于女孩而言,其生活满意度与母亲关系是否良好有重要关联;对于男孩而言,生长在原生家庭对生活的满意度明显比重组家庭的高,说明家庭的结构及性别差异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3]。

三、儿童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

尽管人们很容易认为,孩子的成长受制于父母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相关性研究,而非因果研究,也就是说,这种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向交互发生的,即孩子的行为与态度也同样影响着父母的行为思想,甚至制约着父母的教养方式。目前国内外主要运用三方交互作用型,研究儿童生活中父母的教育作用以及儿童对父母教养行为的反作用。一项关于儿童早期气质类型的研究表明,“困难型”儿童对父母的安慰与训斥有着与“轻松型”儿童不一样的反应模式。美国心理学家R.Bell认为,儿童的气质特点决定了他以后的攻击性或顺从性,父母是根据其特点来调整纪律训练方式的,即儿童的行为导致了父母的特定抚养方式。霍夫曼(M.Hoffman)的信息加工模型说明,儿童已有的编码和储存新信息的能力为亲子沟通提供了一个参考,父母通过每次的纪律训练努力拓展儿童对他人的理解,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一项关于“母亲对4~8岁儿童管教方式”的调查显示,母亲对管教方式的选择更多的由孩子做了什么来决定,而非由母亲一贯使用的抚养方式决定,如比起单一使用一种教养方式而言,母亲通常会考虑介于专制型与权威型之间的方式进行养育。Sandy等人对儿童及青少年对于父母的看法和家庭满意度调查表明儿童及青少年的态度行为对父母决策及家庭关系的重大影响。可见,儿童自身特点也影响着家庭氛围。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儿童对家庭系统有影响,但这一阶段亲子关系仍然是由父母主导的,即亲子关系在这一阶段是不对称的。

四、思考与探讨

综上所述,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的交互作用对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是具有复杂、重要、深远性意义的。亲子关系中的两个主体的双向作用只是影响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之一。笔者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些探讨。(1)亲子关系的研究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范式下,应多结合儿童问题为中心的家庭治疗进行研究。(2)亲子关系中不仅要探讨父母对儿童的多方面影响,还要进行多维的探讨。在中国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的大背景下,还应该考虑将“当家庭中只有父母和独生孩子”的研究拓展到当家庭多子时儿童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家庭与外界交互影响,如社会文化、意识传统,甚至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亲属、朋友等与家庭、亲子的相互影响。(3)应从儿童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反馈。儿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同机制是如何作用于父母,父母又将其反馈到儿童发展上的,以及儿童对父母、家庭的认知是如何影响家庭氛围的。(4)关于亲子关系对儿童影响研究的本土化,有针对性地对国内情况进行有效把握,仍然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研究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多因素影响,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指导儿童社会化顺利进行,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塑造良好的身心环境甚至社会环境,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梅,李康.亲子关系研究浅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74-76.

[2]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下)[M].林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4-146.

[3]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简述几位精神分析学家的思想[J].山东教育科研,2002,(9):46-48.

[4]周宗奎.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2):46-50.

[5]淘沙,林磊.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

[6]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3).

[7]Sylia Wilson,C.Emily Durbin.Mother-Child and Father-Child Dyadic Interaction:Parental and Child Bids and Responsiveness to Each

Other During Early Childhood [J].Merrill-Palmer Quarterly Volume 59,Number 3,July 2013 PP.249.

[8]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0-134.

[9]王争艳,刘红云,雷雳,张雷.家庭亲子沟通与儿童发展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2,(2):192-197.

[10]李维.从母子的依恋到父子的互动[J].当代青年研究,1998,(6).

[11]桑标,唐剑.父母意识的结构与内涵初探[J].心理科学,2000,(3):279-284.

[12]孟育群.关于亲子关系对少年问题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2,(9):15-23.

[13]Kate A.Levin,Candace Currie.Family structure,mother-child communication,father-child communication,and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tion A cross-sectional multilevel analysis[J].Health Education Vol.110 No.3,2010 pp.152-16.

[责任编辑 吴迪]

收稿日期:2014-03-19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心理学资助

作者简介:陈妍廷(1993-),女,云南昆明人,本科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通讯作者:秦竹教授)。

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互作用亲子关系
浅析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交互作用
制度与公司理财关联性的经济学分析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与运用策略
创新主体及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