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相涛 雷萌
摘 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视频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這对高职院校影视创作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本文在坚持工学结合的原则下指出《影视后期创作》课程的改革要做到四个方面: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实践教学的改革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影视后期创作;课程;教学改革
影视后期创作课程是多媒体专业、动画专业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更是一门兼有技术性、实践性和艺术性的课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创作类技术型人才需求得到不断提升,在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具有德智体美劳的技术综合型人才将是今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围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技术熟练的高素质影视人才是未来一段时期高职院校与市场接轨的改革方向。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本文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设计、实践教学和考试模式等几方面的改革进行探析。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当前,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大多取自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师编写的专业教材,此类教材侧重基本理论、操作步骤和制作实例的讲解,普遍缺乏实际岗位需求,与现实工作脱节严重,学生虽然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无法胜任实际岗位的重任。另外,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学生在影视后期创作过程中创新点不足,而千篇一律的影视特效虽然美化了影视画面,但艺术性普遍不强。同时,高职高专教材内容雷同率高、重复率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后期创作思维,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无法体现出高职培养目标的特点。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在设计影视后期创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坚持和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岗位指导教学内容。高职教育影视后期创作课程的设计要综合、充分考虑前期和后续课程的接轨,既能承接前续课程又能为后续课程的开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鉴于影视后期创作课程的独特性,教学内容要能突出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在掌握基本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加强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真正做到“理论够用,学以致用”的目标,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2)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和企业要加强合作,企业提供实习和实训岗位,学校要统筹考虑、整体协调,使学生在学校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技术技能,又能够在顶岗实习期间得到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目前,大部分高职教育依旧采取传统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教师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际操作为辅。对于实操、课下练习和基地实训缺乏有效和长久的规划和利用,没有发挥出实操的重要性。另外,诸多高职教师仍然延续多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侧重依赖课本,而课堂内容限于理论技能的讲授,忽略了岗位需求的实际特点,导致授课内容无法与市场接轨,虽然将课本上的知识和内容梳理的很清楚,降低了教学难度,但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却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通过引入优化方案,合理、科学设计教学计划,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引入创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程内容涵盖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通过学生适应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识。具体改革应坚持以下四个导向:(1)坚持课程要求为导向,牢牢把握课程的实际要求,遵循课程的设计思路,选择多种教学模式综合发展,引入学工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与练习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目标。(2)坚持学生兴趣为导向,通过引入和讲授较为前沿的影视技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借助案例、影视素材、企业影视创作文本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利用课外讲座、基地实训、顶岗实习等途径拓展学生接触面,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全力做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乐于思考、积极思考。(3)坚持现代教育技术为导向,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尽量模拟岗位需求环境,使学生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下能够激发自身最大潜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节中。现代教育技术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接近真实的岗位环境,在讲与练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学生的主观创造性。(4)坚持开放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敢于革新传统教学方式,尝试全新的教学手段,建立学校公共服务器,通过学生下载和上传素材和创作成果做到师生线上线下双向交流,并在课堂上分析、鉴赏、评析学生作品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3 实践教学的改革
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境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参与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经营,但是对于已经建立的较为完善的实训基地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不高、个别设施陈旧,长年得不到更新补充,设备陈旧落后等各种问题,也有个别已经建立的合作实训企业消极应对实习生和学习的实训要求,学生实训成果大打折扣。面对这些问题,对实训基地进行改革,建立有效的实训机制迫在眉睫。对于国内的高职院校,通常会在固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基地参加实训,缺乏长期的有效合作机制,因此学校要与实训基地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加大校内实训场馆的建设,学生实训立足校内,以校外实训为辅,尽量保证学生更多的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走出校门,与更多的企业洽谈实训基地的建设,选择诚信度高、实力强的企业作为实训场所。高职院校以创新工学结合创新人才为培养模式突破口,以校企合作为立足点,以企业用人需求为人才培养方向,建立“学校+企业+生产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多措并举,订单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借鉴并吸收企业管理人员的建议和意见,综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文化创新背景下,学校要大力引入动漫产业、影视传播、影视制作、影视工程等与之相关的文化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共同参与到影视后期创作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建立良性互动和谐的人才培养生态圈,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当前,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视频技术应用的需求,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势在必行。结合影视后期创作课程的实际特点,并参考视频技术应用的特征,该门课程的考核应做到平时成绩、实训效果和期末创作的三融合,具体来讲主要是:平时成绩占20%、实训效果占40%、期末创作占4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是学生平时课堂上的练习效果和日常所上交的各项作品,例如影视创作的策划文案和成品,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实训效果是指到基地,或者顶岗实习的成绩,要求学生上交实训作品,包括前期策划、拍摄脚本和作品成品,实训效果的分量比较高,可以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期末创作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根据教师给定的视频素材独立完成作品的创作,由于时间的限制,作品的最终长度可以限制在五分钟以内,无法再规定时间完成作品创作的可以判定学生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影视创作的必修课程,《影视后期创作》课程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各高职院校要依据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有选择的逐步实施,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坚持在“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下强化工学结合的重要性,遵循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企业要求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小明.在工学结合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2] 吴葳葳.高职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改革初探[J].科技博览,2009(26)
[3] 程大鹏.影视后期制作[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