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它的鼎盛期是在17世纪。但是,身处于“巴洛克”时代的那些“巴洛克”艺术大师们并不知道“巴洛克”一词是指什么东西。这个词是一些18世纪的学者造出来“追封”前人的。“巴洛克”这个词使人想到陌生和奇异以及或多或少的炫耀,原本是指责这一时代的艺术中衰颓、浮夸和过分雕饰。后来的艺术史家将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特点归纳为强烈的动势、纵深感、光影对比效果、戏剧性、空间幻觉,以及建筑、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要素的融合。 这种新的艺术倾向更多地强调紧张、亢奋、激扬的情绪,它一改文艺复兴的平和匀称,显得动感十足,骚乱不安。事实上,这种风格既汲取了“样式主义”的经验教训和内在精神,同时又在卡拉齐、卡拉瓦乔这一代艺术家奠定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画面形象强烈逼真的体量感和空间错觉,同时更加注重突出画面故事的戏剧性冲突。就一些细节而言,这种风格的绘画不像文艺复兴绘画那样注重线条,不刻意追求以往那种明晰的轮廓线而偏好运用明暗块面造型。以扭曲和漩涡状的装饰为特点, 在运动中表现热情和奔放的激情。在建筑史上,新的设计方案也一度淡忘了文艺复兴建筑的那种“简洁明快”,取而代之以一种更加绚丽繁复的装饰效果……不过,上述特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接近于实际情况,却不能简单地以此为标准解释这一整个时期不同国家地区一应复杂的艺术现象。 巴洛克艺术的崛起使罗马成为欧洲艺术的首都,当时欧洲大多数重要的艺术家都曾留居罗马。艺术家之游学意大利,就如同穆斯林去往麦加朝圣一般。这其中也包括了有“画家之王”美誉的彼得•保罗•鲁本斯。在艺术史中,鲁本斯被公认为巴洛克画家第一人。他的语言知识,他的古典学识,他对德国、佛莱芒特别是意大利大师们艺术的熟悉,他对颜色和绘画的熟练,使他成为巴洛克艺术家的缩影,他温和、富有、著名,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无穷的能力。在鲁本斯的艺术世界里,没有一点儿中世纪或者法兰德斯绘画的早期“哥特式”风格的痕迹。他的肖像画有一种完美的三度空间的实际生活的感觉与他的艺术有关的一切都洋溢着生气,它似乎充塞了画幅。 他的绘画之所以被归入巴洛克艺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即是因为他在其架上绘画中亦成功的表现出了巴洛克教堂的许多艺术特点。在鲁本斯1610年创作的《上十字架》中基督已被盯在巨大的十字架上,罗马士兵们正在用绳子把这个十字架从地面上拽立起来。在这个情节冲突高度集中的瞬间,一种神异的光线使画面中心格外的分明。身受暴力折磨、即将赴死的基督却有一股英雄般的高贵气度,画面主体在基督充满尊严的深邃目光,以及极具内在张力的大斜线构图的引导下,仿佛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就在观众视线的注视中缓慢而有利的向上抬起。这种具有舞台式的效果的强烈戏剧感,以及雄厚壮阔的精神力量,确是“巴洛克”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在1616年创作的《最后的审判》中鲁本斯更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巴洛克强调运动的特质:在基督英明、公正的裁决下,升上天堂的为善者和沦入地狱的为恶者构成了两股对应强烈的人流。无数坚实健壮的人体纠缠其中,若非仔细分辨,人物各自的动作和肢体位置显得极度繁杂纷乱。然而,这些盘根错节的形象却交织成了画面旋风般的动势,造成了科尔托纳的天顶画中体现的那种交响乐般宏大而跌宕起伏的场面。虽然画面的尺度、观众的视角都产生了相当大大变化,但鲁本斯依然把巴洛克雄伟风格的强劲的视觉冲击力表现了出来。 鲁本斯的创作画面人物很大,构图活跃而且拥挤,氛围里面充满了庄严、爱和害怕。红色、黄色、蓝色,是艺术家们主要的颜色组合,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代的画家们经常更多的选择这个组合,但是鲁本斯的颜色很浓,是纯红、纯蓝和纯黄。他经常寻找最大的视觉冲击,他通过透明的、显示了乳白皮肤下面蓝色血脉的颜色来强调他的裸体画的感性吸引力。鲁本斯向全欧洲的教堂送自己的画,使巴洛克风格成为国际的风格。 巴洛克式的“综合艺术”往往会成就许多艺术大师,贝尼尼是巴洛克艺术雕塑领域的代表人物,他和鲁本斯都有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家的精神。贝尼尼在1623年创作的《大卫》就是一件崭露头角的作品。与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琪罗所创作的那尊著名的《大卫》相比,从中已能看出“巴洛克”式雕塑的一些新特点。很显然,这种新的风格更加侧重于激烈的动势和紧张的情节性。无论如何,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仍是一位理想中的巨人。他本身如此的完备,以至于他的敌人,那位在雕塑中根本没有出现的歌利亚,在观众的鉴赏心理中其实并不重要。而在贝尼尼的作品中,大卫的敌人尽管亦未出现,但他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那个看不见的强敌就在眼前。贝尼尼的大卫显然正置身于一场吉凶未卜的搏斗之中,他的行动暗示着在大理石实体之外的一个无形的、令人激动不已的想象空间。紧迫的情节分明地指示着歌利亚进攻的方向,有时甚至会让我们感到自己就站在歌利亚的位置上。狂暴的热情、激烈的运动、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史贝尼尼一时间获得的甚至与米开朗琪罗不相上下的盛誉。 贝尼尼另一件著名的作品《圣德列莎祭坛》,也充分反映出巴洛克雕塑的开放性与空间幻觉效果和强烈的绘画性。面对这件作品,我们能够感到在其周围存在着一种氛围,一股使天使与圣德列萨修女的 衣袍飞舞飘转,并且将二人带向上 方的力量。这种飘浮升腾的效果, 由于那金碧辉煌的背景的衬托而更加得到强化。诸般生动的细节缔造了一股轻盈飘举的动势。贝尼尼舍弃了雕塑的体积感和重量感,柔化了轮廓线,依靠光影产生富有韵律感的线条, 造成一种细腻、纤巧的形式美。这正反映了巴洛克艺术错觉性和戏剧性的特点。 “巴洛克式”往往并不是一种可以孤立出来的样式,而是由建筑、雕刻和绘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艺术综合效果。尽管在17世纪以前,绘画与雕刻已广泛地用来装饰建筑物,但总的来说,以往绘画、雕塑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他们独立于观众身外,供人仰止,而巴洛克所营造的氛围则以一种相当主动的方式把它的观众“包容”进去。建筑变成一种巨大的雕刻并包括了雕刻,以豪华富丽的描绘来引起眼睛的注意,那些栩栩如生的人体以各种可以想象到的姿势和动作描绘在墙壁和天顶上,而天使们在云端或是飞翔或是坐着。以《圣德列莎祭坛》为例,它绝不是作为一件独立的单体雕塑而出现的,圣德列莎的幻觉空间充满了整个礼拜堂,金碧辉煌的“天国之光”从圣女和天使的上方投射到他们的背景之中,礼拜堂的穹顶壁画雨天开阔,无数天使徜徉其间,这个亦真亦幻、虚实互见的天国环境笼罩了来到礼拜堂的每一个访客,每一个观众都似乎也置身于圣德列莎的幻觉之中。《圣德列莎祭坛》构筑的是一个强烈向“外部”扩张的“动态”空间.在这个巴洛克式的空间里,绘画、建筑和雕刻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服务于某个共同的原则,在一种令人折服的效果中达成统一、融为一体。若非确实亲临其境,而是仅仅依据一些有限的图片,人们也许很难确切体味到“巴洛克”在其仪式背后的诸多精神特征,但巴洛克式的独特魅力已是人所共知的。 巴洛克的全部艺术都充满了震撼,充满着无限空间的回升和一些东西的相互关系……即使在描写日常生活的宁静后面,我们也感觉得到“无限”的逼人力量和“有限”的经常处于危境的和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