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漆的国家。所谓漆,就是把漆树上乳灰色的黏质汁液加工后,再调配以各种颜色所制成的一种涂料,这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使用漆器的历史可以推溯到虞舜、夏禹时期。中国最早的漆器,经考古科学发掘的出土物,有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发现的漆木碗等遗物。商周时期,民间漆器的制作已经逐渐得到发展。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青铜礼器开始衰颓,南方各地如楚国的漆器制作却得以空前发展,故楚地区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批精美漆器,令人对当时已经如此精湛的漆器技艺不得不刮目相看。秦汉时期,各地漆器品种不断增加,纹饰花样多姿多彩,装饰设计精巧美观,漆器的制作工艺达到较高的水平。东汉以后,各地连年战乱,加之青瓷器具的崛起,古老的漆器制作开始出现萎缩。直至大唐盛世,随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民间工艺也得以步入复兴时期。此时民间漆器制作也摆脱了历史窘境,出现空前发展的态势。唐代出现的“雕漆”工艺,是在中国漆器艺术发展历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宋元两代,戗金、雕漆工艺继续得以发展,从上层统治阶级,到一般民众,都视华贵的漆器如珍宝。福州等地现代考古发现宋元时期的一些漆器,戗金、雕漆等工艺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显示了当时社会漆器制作的高超技艺。 有人认为,中国漆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先秦时代至魏晋时期为转折点。前期漆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生活实用品,而后一阶段的漆器就逐渐转为实用和观赏相结合。明清时期,传统的漆绘又与镶嵌等装饰手法相结合,使许多装饰精美的漆器达到非常华丽高雅的境地,漆器制作工艺水平仍然不断向前发展。明代漆器工艺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漆制品数量众多,品种新颖,制作精良,特别是在工艺上采用多种髹漆法相结合的手法,使传统漆器从普通的实用器上升为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传世的明代漆器,以雕漆器占绝大多数。这些漆器按品种来分,有剔红、剔黄、剔彩和剔犀等,它们的精美器型和精湛的雕饰技艺,使明代漆器在中国漆器发展史上又得到一次新的飞跃。清代漆器工艺基本沿袭前朝的制作方法及装饰技巧,并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清代的漆器以繁缛、精巧为主,通常在一件器物上综合了多种髹漆手法,极尽能工之事。加上当时各地的漆器制作中心又兼有所长,如北京的雕漆、扬州的螺钿漆器、福建的脱胎漆器等,使各种漆器在民间深受欢迎,风靡一时。 传统漆器以色泽亮丽和经久耐用而著称,古人以漆涂于器具表面,用于防腐和增加光泽,时人称为“髹”;而将漆绘于“髹”过的器具上,称为“饰”。明代隆庆年间问世的《髹饰录》,正是一本专门论述漆器制作工艺的专著。《髹饰录》按不同工艺,将漆器分为14大类、101个品种,书中还面面俱到地谈到了漆匠的实践经验和自古成型的各种漆器。按《髹饰录》所载的种类,我们今天还能见到的漆器工艺,大致还有如下数种:(1)一色漆。一件器具通体只髹一种颜色,或金、黄、红、黑、绿及紫色。(2)描彩漆。即在“一色漆”的器具上,再用另种颜色的漆料绘出花纹图案。(3)描金漆。以黑漆作底儿,以针刻作画,然后戗入金粉。日本民间曾经收藏有若干件中国元代的“戗金漆”精品。(4)螺钿漆。以各种颜色亮丽的螺壳贝壳的切片,镶嵌在漆器的表面,同时拼接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 除此之外,当时民间还有描金彩漆、戗金彩漆、百宝嵌漆和传统雕漆等漆器制作技艺。尤其是镶嵌工艺的出现,使传统漆器的总体装饰如虎添翼。早期漆器镶嵌使用的材料有螺钿、松石、金、银箔等,明清时期还出现了玉珧、珊瑚、琥珀、玛瑙、宝石、玳瑁、象牙、犀角等名贵材料组成的“百宝嵌”。通过磨、嵌、刻、填、戗等多种加工手法,使漆器更臻于精致华贵。这些漆器制作,有的工艺要求精细复杂,有的装饰则过于奢侈。如“百宝嵌”,必须在各种精致的漆器中镶嵌上许多珍奇异宝,如象牙、玛瑙、翡翠、玳瑁、珍珠、珊瑚、水晶、碧玉、金玉、沉香等等。这些器物大到椅桌门窗,小到囊盒宝匣,流光溢彩,珍贵无比。这些漆器的主人,自然是高层统治阶级或王公贵族,一般平民百姓无缘于此。 然而,中国漆器中最重要和最考究的品种,仍当首推雕漆。所谓雕漆,就是在涂有数十层或上百层漆的器胎上,经过多层次的加工,雕刻成各种美丽的纹饰。雕漆漆器也因此成为中国漆器的一大分支。古人因漆的颜色不同,分别把雕漆称作剔黄、剔红、剔黑、剔彩和剔犀等,明代以后才统称为雕漆。唐宋时期的雕漆漆器,存世至今的已寥若晨星。北京故宫博物院存有宋代剔红桂花香盒一件,内胎为木质,涂漆约三十多道,盒面刻出了立体感极强的桂花花簇,还有精致的细锦纹底子,古香古色,华美而阔绰。元代雕漆的传世之作,因其镌刻了工匠名姓,故后人主要看到的是浙江嘉兴张成、杨茂等人的作品。张成制作的栀子花剔红圆盘,中间雕刻一朵舒瓣展姿的双瓣栀子花,花朵周边衬以四枝含苞欲放的花蕾。图案丰盈圆润,手摸处无一有棱角,这是雕漆必须达到的水准——要经一道磨圆抛光的工序,不露一点刀痕。明代留传下来的雕漆作品比较多,图案内容丰富,同时开始出现一些当时社会的风土民情画面。清代雕漆制作虽说已在宫廷的“油漆作”内绝迹,但民间依旧有人经营此道,如传说扬州民间漆匠,有擅制古漆器者,以金、银、铁、木为胎,涂漆96道,再雕刻出各种图案锦纹,这些漆器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福建漆器制作使用的历史同样十分悠久,从20世纪70年代在福州北郊新店发现的南宋墓葬出土的漆器来看,距今至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福建漆器开始形成独特的制作风格并闻名于世,首先应该得益于清代乾隆年间福州著名的髹漆工匠沈绍安创造的脱胎漆器。脱胎漆器肇始于福州,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中国传统漆器制作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福州民间传说,当时福州的髹漆名匠沈绍安,有一次看到一处颓败的寺庙匾额,他受到门匾木头已经朽烂,而用麻布裱褙的底坯却尚牢固这一现象的启发,采用泥巴作佛像的坯胎,然后用麻布和生漆裱褙其表,待阴干后,用水将泥土溶解倒出,留下坚硬挺固的漆布胎形。经过多道上灰,髹漆,施上泥金等色料,成为一尊色泽鲜艳而又轻巧坚固的脱胎佛像。由于沈绍安创造的脱胎漆器制作技艺独特奇巧,因此在民间很受欢迎,福州的脱胎漆器工艺从此发展起来。近代以来,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大致仍然沿袭传统做法,即先以膏泥等制成器物的外坯,然后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数道麻布之类的织物。待阴干后,敲碎膏泥取出原胎,仅留下漆布裱褙形成的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髹漆、研磨,并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使之成为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这种漆器由于脱去内坯,重量明显减轻。一只高一两米的脱胎漆器巨狮,重量仅在20~30公斤,显得十分轻巧。脱胎漆器材质很轻,却非常坚固。造型古朴大方,色泽鲜艳,图案精致的脱胎漆器,还具有耐摔耐碰、不掉漆、不褪色等优点。这与所用的材料——大漆(生漆)有关。大漆是从漆树中割出的天然液体,刚刚流出时是乳白色,与氧气接触后慢慢变黑。大漆还有一个奇怪的特性,环境中的湿度越大,它凝固的速度反而越快。清代以来,福州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被誉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当代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又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仍沿袭传统,以泥土、石膏、木摸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髹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脱胎漆器。“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进行涂髹。然而,其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每件工艺工序都要经过四、五十道,甚至一百多道。传统的脱胎漆器全凭手工制作,而现代的制作工艺有了一些变化,如使用了机械印纹和喷漆等新工艺。 福州脱胎漆器主要以漆的色泽来达到装饰效果,传统的装饰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色料、晕金漆画,嵌银上彩、锦纹、嵌螺甸,仿古铜等。民国时期,从日本传入“变涂”技法,其第一代传人是李芝卿,他对当代漆器及漆艺技法,均有极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漆的变涂”技法大为发展,以传统绘饰的漆器艺术,亦有很大提高。这个时期福州脱胎漆器的漆艺技法当以高秀泉和李芝卿等人最为杰出。现代又发展了宝石闪光(即赤宝砂、绿宝砂),仿彩窑变,匏纹,暗花,仿青铜器、雕填、浮堆等技法和多种漆艺技法综合运用的磨漆画品种,并将髹漆技艺同玉、石、牙、木雕刻结合起来,使脱胎漆器更加绚丽多彩。 脱胎漆器的产品大致可分为艺术品和实用品两大类,艺术品有脱胎人物、动物、陈设品(包括圈屏、挂联、挂框、盘架、插屏、器座)等;实用品有瓶、盒、盘、盆和各种食具、烟具、文具、家具等,两大类共有三千余个品种。清末民初,福州的漆器店和作坊遍布城内外。沈绍安的后裔沈正镐、沈正恂兄弟开设的“沈绍安漆器店”及其分店在福州颇负盛名。他们同旁系“愉记”“恺记”等漆器店产制的脱胎漆器,均曾多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展出并获奖。沈氏正宗及旁系的漆器店都设在城内南街、杨桥路—带。出南门过茶亭、吉祥山脚下西口,延至孟岭山下的漆器店,一般产制仙佛鬼神之类的漆器,以木雕、泥塑为素坯,上排漆线贴金或镶嵌松绿石、玻璃珠,再填上漆的诸色,以毛蓝、毛绿、胡红、金、银、黑为主色,显得金碧辉煌。仓山梅坞顶,是近代漆艺家荟萃之所,“沈绍安兰记”即设在此。该店是座白砖砌的四层洋楼,楼下前厅陈列漆艺品,二楼是工场。老板沈幼兰,面容清瞿,有学者气派,善交际。在他店堂进出的人物,常有驻闽的各国领事馆人员。清道光年间,福州为五口通商港口之一,福州脱胎漆器外销也日益增加。为了迎合欧洲人的喜好,此时逐渐有了模仿西方造型的产品,生产了烟具、酒具、咖啡壶及花瓶等类产品。1910年以后,福州脱胎漆器日益成为大宗的出口商品。由于脱胎漆器不但轻巧而且美观耐用,同时还具有耐热、耐酸、耐碱、绝缘等优点。因此,现代脱胎漆器的应用范围已经不限于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同时还逐渐扩大到工业用品上,如电工器材、建筑物装饰和汽车仪表板等。 清光绪年间,沈绍安第五代孙沈正镐、沈正恂兄弟创作了许多精美的脱胎漆器进贡朝廷,被朝廷赐以“五品顶戴”官职,轰动了社会名流。沈正镐还与泥塑艺人陈振奎合制了大型松鹤花瓶、鳌鱼桃盘、普陀观音等精细脱胎工艺品,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展览会,博得广大观众的好评。在此期间,福州脱胎漆器还先后到巴拿马、芝加哥、巴黎、东京、柏林等地博览会展览,荣获各种奖牌,使福州脱胎漆器声誉大震,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热销商品。清末福州漆器曾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深受欢迎,其中莲花盆、茶叶盒得到金牌奖。在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上,古铜色的荷叶瓶得到头等金牌及执照奖,在意大利多兰多博览会上,大梅瓶和脱胎观音像又获得头等金牌奖和最优等奖。从此福州脱胎漆器在国际上名闻遐迩,崭露头角。 除了沈正镐、沈正恂等名匠之外,近现代福州等地从事脱胎漆器制作的,还有沈氏后裔沈幼兰以及高秀泉、李芝卿等名艺人。民国时期,在众多漆器店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沈幼兰的“沈绍安兰记”漆器店制作的脱胎漆器一枝独秀,后来居上,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此时沈幼兰的“沈绍安兰记”漆器店拥有一批技艺精湛的专业人才,如近现代福建漆艺名艺人高秀泉、李芝卿、谢祖鎏、林金煺,郑增勋、林祖祺、王承华、郑忠厚、盛文良和盛继昌等人,都是“兰记”的重要技术骨干。尤其是高秀泉老艺人,技艺超群,在脱胎漆器的品种、造型、色彩和装饰的设计与绘制方面,堪称当时的总工艺师。在旧社会,沈氏漆器的颜色配方与工艺技法是秘而不宣的,故有“传子不传女”的家规。沈幼兰非谪系,当然不受谪传,但他能自立奋斗,汇集各种名艺人为己所用,在20世纪30~40年代创下了福州脱胎漆器的辉煌基业。1952年,沈氏首批并入“公私合营福州脱胎漆器公司”,沈氏漆器世家至此结束。 近现代福州著名脱胎艺人李芝卿,生于穷苦的金银首饰匠家庭,九岁就随父学艺,二十岁进入“福州工艺传习所”向日本漆器教师原田学习漆器技艺。两年满业后,又到日本长崎美术工艺学习漆器科深造两年。回国后虽身怀绝技,但在当时的社会仍难以谋生,只好流落民间绘画度日,后靠亲友资助开业制作漆器,由于其技艺精湛,产品质量优良,深得商界青睐。在此期间,李芝卿发明了利用锡铂制作“台花”(即嵌花)的技法,既达到嵌银丝的艺术效果,又节省白银材料,降低了成本。台花工艺是李芝卿发明的杰作,他只传一男一女。那时这项艺术是秘传的,用尖刀雕制贴于漆器表面的锡箔,一个月最多雕制十几个小“板只盒”,然而其产品很受顾客的喜爱。传说有人问他贴锡箔所用的材料,答曰:“老虎尿”,竟把问者吓退几步。1956年,李芝卿受聘任福州漆器公司设计师。他精心钻研上漆颜色的装饰技法,最为突出的是创造了闪光沉花类技法,曾应用于红旗牌轿车之上。他创造的铁锈铜斑技法,在1959年赴南京博物院复制殷代大型青铜器“司母戊鼎”中得到成功的运用,受到专家的好评和赞赏。李芝卿由于在漆艺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曾被选为中国美术协会华东分会会员,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副主席。1960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64年被选为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初,政府把许多漆器作坊、合作社并入工厂,成为地方国营企业。仓山区的漆器作坊、小组、社合并为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台江、西郊、城内与沈绍安兰记漆器店合并为公私合营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公司,后为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至此,近代以来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福州脱胎漆器工艺,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革”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一些脱胎漆器厂被勒令解散,从艺人员被大量削减或下放农村,福州的脱胎漆器生产进入低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州的脱胎漆器生产得以复苏。除了市“一脱”“二脱”恢复生产之外,社会上还开始涌现出不少个体漆器生产户和经营户。如今,福州脱胎漆器在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新舞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