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4-08-08 00:59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张宝英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58期
关键词:十二五文化产业文化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张宝英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张 蕙

“十二五”中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张宝英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张 蕙

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我国也正是在这样的资本、科技、人才全球化的国际大循环下,将有着“无烟产业”、“朝阳产业”赞誉的文化产业视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全国各省、市(区)坚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开创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深刻分析“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格局,剖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隐现的问题,积极探讨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重塑文化产业格局和文化产业生产力的组合方式显得至关重要。

“十二五”中期;文化产业;时代背景;趋势展望

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形象。在资本、科技、人才全球化的国际大循环下,中国将有着“无烟产业”、“朝阳产业”赞誉的文化产业视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文化创新,重点培育骨干内容生产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从“新引擎”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十二五”中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

1.经济全球化时代,未来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日趋拓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文化市场已经蓬勃发展,电影、书籍、电视、音乐唱片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在全球同时发行上映,市场相对成熟,且正处于快速膨胀过程中。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普及,全球文化得以共享,更加速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进程,使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获得了极大的拓展,有数据显示,文化商品的国际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文化、贸易和全球化:问题与答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随着生产要素的充分融入全球经济运行,文化市场体系的改革和形成,培育健康活力的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将会赋予文化产业这一潜能产业新的发展契机。

2.后经济危机时代,迫切要求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自遭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机械、加工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受到不小的冲击,增长滞缓。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近年来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0~2012年中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连降2年,201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47%,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4.9%,进口依存度为22.1%,但是与当今外贸依存度低至30%的美国、日本、巴西三个国家相比,中国外贸依存度依然过高,尤其是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较多的省市,受经济危机影响更为严重。但是在这一敏感的时期,文化产业却呈现出“逆势上扬”的独特趋势,引起了各方理论界和商界的关注与深思,最后得出共识,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3.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成为文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创意产业,知识和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是财富的直接来源。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知识经济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翔实的发展环境。自我国深入文化体制改革10余年来,图书、期刊、报纸和音像制品出版星罗棋布,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艺术表演美不胜收,各项文化文物机构有序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更多的文化企业进入市场。通过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着力培育某一地域(地区、国家)“软实力”,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随着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渐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成就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继续加强文化产业的投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颁布了一系列规划、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快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表1可以看出,2011~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了较快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了3%。到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至18 071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16.5%,约占GDP3.48%,比上一年增加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现价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GDP的现价增长速度,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6.8个百分点,与2011年相比,比上一年增加2.8个百分点。这也说明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增至5.5%。与“十一五”末期相比,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加了0.7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幅度越来越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日趋明显。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平稳的另一个体现是文化产业内部产业构成相对稳定。如表2所示2012年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7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文化批零业实现增加值1187亿元,增长9.4%;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31亿元,增长16.7%。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0.1%、6.6%和53.3%,与2010年度的39.7%、5.8%、53.7%,2011年度的39.8%、7%和53.2%相比无明显变化,“十二五”以来文化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相对稳定,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态势平稳。

表1 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2010~2012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3年8月26日公布数据,及《2011-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文化产业及相关数据(2011-2012年数据)已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新标准进行了调整,2010年仍按《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统计口径统计,所以不能直接把2010年和2012年的文化产业增长率进行直接对比,下同。

表2 全国文化产业内部产业结构(2011~2012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3年8月26日公布数据,及《2011~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十二五”中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文化产业部分领域隐现“泡沫”。

2010年,胡锦涛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承担着历史性的责任,也存在着与宏观经济运行中同样的矛盾和问题——“泡沫”化趋势。尤其在动漫产业,“泡沫”化更加凸显。“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各省、市(区)相继出台各项国产动漫产业优惠扶持政策,但扶持政策、产业集群和资本集中在带来文化产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隐忧。据《广电总局关于2012年1~12月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统计,2012年,经国家广电总局备案公示的全国国产动画片达580部,共470 721分钟,播出总量30.49万小时,同比增长8.77%,大大超过世界第一动漫大国日本,但由于动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整体竞争力还远远不如美国和日本,动漫产业的产业效益和社会反响并不突出。

(二)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快速增长,但总体上看,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依然存在相当大的缺口,与文化建设的实际投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横向来看(见表3),2011~2012年,与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项目相比,国家财政支出在同期文化体育与传媒项目的比重明显较低,仅占1.73%和1.80%;与“十一五”末期相比,比重有所增长,但文化与其他社会事业的建设明显有差距。从纵向来看(见图1),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低,“十二五”前半期,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低于0.4%,其中2010年和2011年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0.36%,不仅仅是“十一五”和“十二五”前半期的最低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

表3 2010-2012年国家财政支出在科、教、文、卫项目的支出比重变化 %

数据来源:《2011~2013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图1 2006~2012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情况

此外,文化企业融资能力低,也是文化产业投入资金不足的另一个表现。轻资产、无形化、知识化等特性是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明显差别。文化企业因其规模小、抵押资产匮乏、抵御风险能力弱、评估难度大,使得文化企业融资能力较低,对国家投资依赖性大,2011~2012年,大部分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的经费自给率在下滑。据统计,2012年,文化事业基本建设计划投资136.0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71.06亿元,占计划投资52.24%。文化产业资金投入太过注重政府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力量在积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这将阻碍文化产业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投资机制。

(三)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

文化产业的相关劳动绝大部分是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一定培训和技能获得才能展开,同时,文化产业的创意创新性要求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创意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产业生产力的提升。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培养的机制,引进文化产业人才的政策配套与服务举措还不够完善,与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产品服务和生产的设计、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还有一定差距。2012年动漫企业从业人员有 31 19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5 677人,占82.31%,取得动漫人才专业认证的专业人员3846人,仅占12.33%。其中,98%以上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和取得动漫人才专业认证的专业人员分布在城市、内资企业和动漫舞台剧(节)目创作演出企业,县城(含县城以下)文化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网络动漫创作制作企业等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四)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园建设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园数量规模激增。但我国部分省份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现象严重,运营能力和品牌建设不足,缺乏特色文化产品的集聚,使得文化企业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雷同,引发同质化竞争,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最典型代表是电视动画制作领域。*陈少峰:《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透视——以文化产业集聚元为例》,载于《前线》2011年第10期,第39~42页。2012年国产动画产量尽管下降了15%,动画节目片长已经达到了22万分钟,但是文化产业园中的文化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小,大部分动漫作品因质量问题和雷同问题。如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园),存在不同行政层级设立的四类文化产业集聚园:市级、区级、街道级和企业主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其中多数与传媒、时尚艺术设计、文化旅游等有关,很容易形成定位上的雷同和产业同质化竞争的情形。

(五)文化产业国际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和本地市场,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产业国际市场的开发还不够完善深入。与美洲(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外知名创意企业和人才的引进上存在较大的差距。2012年全国电视节目进出口额逆差3.97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8272.3万元,增长了26.32%。2011~2012年,仅与非洲、我国台湾地区、大洋洲的电视节目实现了贸易顺差,净出口额分别为50.1万元、298万元和867万元;我国与香港电视节目进出口逆差最大,达到了6071.2万元,增长4.3%;其中2011年我国与美国电视节目的进出口实现了顺差,达2627.2万元,但2012年与美国电视节目的进出口逆差首次达5182万元(见表4)。

表4 2011~2012年电视节目进出口情况 万元

数据来源:《2012-2013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四、小结

在经济社会全球化的今天,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祁述裕、韩骏伟:《新兴文化产业的地位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6年第5期,第97~101页。文化产品的内容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的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数字电视、数码电影等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文化产业一度风靡市场。作为全球产业发展中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项瓶颈和制约因素依然不可忽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全社会必须加强和提高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前沿性和未来发展态势的认识与认同。*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河南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文化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培植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把文化、产品和市场有机连接起来,积极探索打造中国现代文化产业链之路。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文化产业化建设的重点。其次,还需要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的价值链,鼓励投融资公司、猎头公司等一系列服务中介组织的发展,注重在现代经济体制下,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业的全面对接,推动文化产业金融市场的建设。同时,要加强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培养,大批量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最后,要注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市场的开拓,加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企业合作与沟通和共享,促进文化产品国际贸易。*刘继兵、徐婷:《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创新研究》,载于《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第86~89页。不仅要大力加强文化产品的市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还要着力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产品融合、技术融合以达到价值融合的目的。

本文是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消费者视角下零售商品牌价值评价模型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CJY070)的阶段性成果。

G124

:A

:2095-3151(2014)58-0045-06

猜你喜欢
十二五文化产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