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明,沈 季,于悦海,张文杰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241)
随着世界核能的发展,铀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凸显。合理开发利用钍资源,可有效补充铀资源在核能中应用的不足[1],因此,钍-铀循环研究已受到核能界各机构的广泛关注[2-3]。国内也针对压水堆钍-铀燃料循环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涉及分立型钍-铀燃料组件[4-5]及均匀混合型钍-铀燃料组件[6]的研究。文献[6]指出,仅用232Th代替燃料组件中的238U时,较多数量232Th的加入会显著降低组件的反应性,显著缩短循环寿期,降低232Th的转化效率;大幅提高235U富集度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循环寿期,但大幅增加了经济成本,且依然无法获取饱和的233U。因此,仅使用232Th代替燃料组件中的238U所形成的均匀混合型钍-铀燃料组件是不可取的。
本文改进文献[6]中燃料组件的设计,在使用232Th替代燃料组件中238U的同时,加入适量的233U核素,以形成一种新的均匀混合型钍-铀燃料组件(下称含钍燃料组件)。并参考岭澳核电厂一号机组燃料管理方案,逐步将含钍燃料组件加入堆芯。
使用美国西屋公司组件能谱计算程序PARAGON和堆芯扩散程序ANC作为钍-铀循环分析计算的工具。PARAGON程序为两维多群中子输运程序,它利用碰撞概率法-栅元界面耦合来求解输运方程,并采用ENDFB/Ⅵ为基础的70群基本核数据库。ANC程序是建立在三维节块展开方法(NEM)基础上的先进节块程序,可用来预测各种工况下堆芯的反应性、功率分布和燃耗分布等,此外,它也进行堆芯的焓升计算、氙效应计算及多普勒反馈计算。
为评价PARAGON程序对含钍燃料组件的适用性,分别使用PARAGON和蒙特卡罗程序KENO对含钍燃料组件建模,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评价使用的燃料组件材料和尺寸参数与AFA2G组件相同,但装载均匀混合型的钍-铀燃料芯块,且处于热态零功率(HZP,291.4 ℃)状态。燃料组件芯块参数和计算结果列于表1。
由表1可见,PARAGON程序对于含钍燃料组件的中子学计算基本适用。
选择235U、238U、233U和232Th质量分数分别为3.7%、48.35%、0.96%和46.99%的含钍燃料组件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富集度为3.7%的UO2燃料组件作为对比。
计算工况均为岭澳核电厂一号机组满功率工况,硼浓度取固定值600 ppm。无限增殖因数kinf、235U核密度、233U核密度和239Pu核密度随燃耗的变化示于图1。
由图1a可知,含钍燃料组件的kinf在初始状态小于UO2组件的,但随燃耗的增加,逐渐大过UO2组件,且差异随燃耗逐渐增大。这是由于232Th对中子的俘获截面大于238U的,导致寿期初含钍燃料组件反应性小于UO2组件。但232Th俘获中子后转变为233Th,233Th最终经过2次β衰变转变为易裂变核素233U,经一定时间后[7],随着组件中核素233U的逐渐积累,含钍燃料组件反应性得以反超UO2组件。
由图1b可知,含钍燃料组件与UO2燃料组件在寿期初时的235U核密度相当,但在组件燃耗过程中,含钍燃料组件中衰变累积的233U核素逐渐起到裂变出力的作用,UO2燃料组件中的235U随燃耗增加的消耗速度快过含钍燃料组件,因此含钍燃料组件在高燃耗之后仍有较多的235U剩余。
由图1c可知,233U的核密度随燃耗的增加先降后增,直至达到平衡。这是由于232Th俘获中子再转变为233U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需经一段时间的积累才可生成较多的233U。
表1 PARAGON与KENO计算结果对比
图1 kinf、235U核密度、233U核密度和239Pu核密度随燃耗的变化
由图1d可知,含钍燃料组件中239Pu核密度显著低于UO2燃料组件,这主要是由于UO2燃料组件中238U的含量高于含钍燃料组件,因此,238U俘获中子转化生成的239Pu也更多。
由图1可知,相同235U富集度的含钍燃料组件相对于UO2燃料具有一些优势:1) 初期kinf稍小,有助于节省可燃毒物用量;2) 随燃耗的增加kinf下降趋势平缓,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燃耗;3) 可有效实现232Th向233U的转化利用。因此从理论上可得出:在燃料管理中使用适当的含钍燃料组件有助于节约可燃毒物,达到更高燃耗,并提升燃料利用率。
选择岭澳核电厂一号机组作为参考堆芯,并使用PARAGON和ANC程序模拟岭澳核电厂一号机组第1~5燃料循环(表2)。
表2 参考堆芯各批料组件数
在岭澳核电厂一号机组燃料管理方案基础上,从第2循环开始,使用含钍燃料组件替换新入堆的铀燃料组件,并保持堆芯布料方案不变,完成第2~5循环的模拟。
在模拟过程中,含钍燃料组件保持AFA2G的结构和材料参数不变,仅使用均匀混合型钍-铀芯块代替UO2芯块。替换所使用的钍-铀燃料组件芯块参数列于表3。
表3 钍-铀燃料组件芯块参数
钍-铀混合堆芯的部分计算结果列于表4。
表4 钍-铀混合堆芯的部分计算结果
由表4可知,在第2~5循环的模拟计算中,钍-铀混合堆芯的FDH、MTC等堆芯安全参数除第2循环寿期初ARO/NoXe/HZP工况MTC略正外,其余均在设计限值以内。对于MTC略正的情况,可通过适量插入控制棒降低临界可溶硼浓度来使MTC变负,且MTC为正的功率区间很小(计算表明在ARO/NoXe/10%RTP工况,第2循环的MTC已变负),因此,MTC的计算结果是可接受的。
1) 循环长度
钍-铀混合堆芯与参考堆芯的各循环循环长度列于表5。
表5 各循环循环长度的对比
由表5可见:装载48个含钍燃料组件的第2循环钍-铀混合堆芯的循环长度相对于参考堆芯减少约11 EFPD,这主要是考虑到展平堆芯径向功率分布的原因,第2循环新入堆的48个含钍燃料组件中235U含量略低(表3)。
随后的第3~5循环提高了新入堆含钍燃料组件中235U的含量,使之接近参考堆芯使用的新燃料。通过表5中的数据可知,钍-铀混合堆芯第3~5循环的循环长度分别超出参考堆芯25、61和53 EFPD。
2) 组件卸料燃耗
钍-铀混合堆芯与参考堆芯循环末各批组件平均燃耗列于表6。由表6可知,含钍燃料组件的卸料燃耗显著高于UO2燃料组件。第4批和第5批含钍燃料组件经历3个循环后的卸料燃耗分别超出参考堆芯同批次UO2燃料组件10.8%和16.7%。第6批(经历2个循环)和第7批(经历1个循环)含钍燃料组件的燃耗也超出参考堆芯同批次UO2燃料组件达17.0%和10.9%。
3) 循环末各批组件同位素含量
钍-铀混合堆芯与参考堆芯循环末各批组件中的235U累积消耗量列于表7。
通过表6、7可知:含钍燃料组件在显著获得更高燃耗的同时,235U的消耗量也有所降低,第4批和第5批含钍燃料组件经历3个循环后235U的消耗量相对于参考堆芯同批次UO2燃料组件分别降低约15.8%和6.6%。
表7 循环末各批组件中的235U累积消耗量
另外,还计算了含钍燃料组件循环末各批组件中233U的含量(表8)。
表8 循环末各批组件中233U的含量
通过表8可看出,所有各批含钍燃料组件在经2个或以上的燃料循环后,易裂变核素233U实现了有效增殖。第4批和第5批含钍燃料组件经历3个循环后233U的含量相对于初值含量分别增加了2.7%和6.2%。
通过以上对含钍燃料组件的中子学分析,以及对钍-铀混合堆芯的计算分析,表明在传统压水堆中使用均匀混合型含钍燃料组件是充分可行的,且显著提高了燃料利用率。
1) 使用含钍燃料组件不需更改堆芯和燃料组件主参数,仅需重新设计燃料管理方案即可,易于实现;
2) 含钍燃料组件的加入有助于获得更长的堆芯燃耗,并显著降低了235U的消耗量;
3) 可实现233U的增殖,在燃料组件卸出堆芯后,通过对233U的回收处理,可回收到满足下一循环新入堆含钍燃料组件使用的足量233U。
参考文献:
[1] 张家骅,包伯荣,陈冠英,等. 展望可再生核电能源取代火电的前景[J]. 核技术,2008,31(4):312-315.
ZHANG Jiahua, BAO Borong, CHEN Guan-ying, et al. Perspective of substituting fossil-fuel electric power with re-generated nuclear fuel[J]. Nuclear Techniques, 2008, 31(4): 312-315(in Chinese).
[2] 冷伏海,刘小平,李泽霞,等. 钍基核燃料循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 科学观察,2011,6(6):1-18.
[3] 欧阳予,徐光宪,赵仁恺,等. 钍的核能利用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03-306.
[4] 石秀安,胡永明,刘志宏,等. 压水堆平衡堆芯钍-铀燃料循环初步研究[J]. 核科学与工程,2007,27(1):68-76.
SHI Xiuan, HU Yongming, LIU Zhihong,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thorium-uranium fuel cycle in the equilibrium core of PWR[J]. Chin J Nucl Sci Eng, 2007, 27(1): 68-76(in Chinese).
[5] 张家骅,包伯荣,陈志成,等. 压水堆中使用分立型铀、钍燃料组件的堆芯物理特性研究[J]. 核科学与工程,2000,20(2):177-183.
ZHANG Jiahua, BAO Borong, CHEN Zhi-cheng, et al. Research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actor core in PWR using separated U-Th fuel assemblies[J]. Chin J Nucl Sci Eng, 2000, 20(2): 177-183(in Chinese).
[6] 陈志成,包伯荣,张家骅. 压水堆中使用均匀混合型铀-钍燃料(UO2+ThO2)的堆芯物理特性研究[J]. 核科学与工程,1999,19(1):85-88.
CHEN Zhicheng, BAO Borong, ZHANG Jiahua. Research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WR core for mixed fuel(UO2+ThO2)[J]. Chin J Nucl Sci Eng, 1999, 19(1): 85-88(in Chinese).
[7] 卢玉楷. 简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