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芎葡萄糖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2014-08-08 05:21汪剑新俞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4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汪剑新+俞晓红

[摘要] 目的 探讨参芎葡萄糖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6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和脑苷肌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参芎葡萄糖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脑苷肌肽;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74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b)-0107-02

Effect observation of Shenxiong glucose combined with brain carnosine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ANG Jian-xin YU Xiao-ho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Wuy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rao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Wuyuan 333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Shenxiong glucose combined with brain carnos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30) and control group (n=30),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with Shenxiong glucose combined with brain carnosi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neurological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6.7%,the control group was 83.3%,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Shenxiong glucose combined with brain carnosine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significant,can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Key words] Shenxiong glucose;Brain carnosine;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低治愈率的特点。在脑卒中疾病中,有70%是急性脑梗死[1]。且大多患者都错过最佳溶栓时间窗(3~6 h),尽快改善脑梗死后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保护在梗死半暗区周围的神经元,使其不受血栓溶解后的损害至关重要[2]。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应用参芎葡萄糖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因脑梗死住院患者60例,均通过CT或MRI检查,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3],发病时间在48 h以内。排除出血性梗死、肝肾功能异常、卒中病史留有后遗症、发病超过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7岁,平均(64.1±10.2)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0~79岁,平均 (63.6±10.0)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要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畅通,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以尼莫地平、维生素E等改善微循环,均不用其他抗凝、溶栓药物。

1.2.2 分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2020703,每瓶100 ml)200 ml,静脉滴注,1次/d,脑苷肌肽注射液(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5046,每支2 ml)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每100毫升含吡拉西坦20 g)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相关参考文献[3]的疗效标准,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意识清楚、肌力Ⅲ级以上)0~15分,中型(意识清楚、肌力Ⅱ~Ⅲ级)16~30分,重型(意识障碍、肌力0~Ⅰ级)31~45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或死亡。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

治疗14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出现轻微皮疹2例,对照组出现胃肠不适1例,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导致脑梗死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时间和严重程度。75%的脑梗死是由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4]。大多患者同时存在高血脂、高血黏度等致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迟缓、停滞,严重影响着预后。在脑组织缺血和再开通时,产生大量自由基,能引起继发性脑组织损害,加重脑水肿,神经细胞坏死和进行性的缺血损害[5]。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基本药理作用是改善血液流变学[6]。对改善血脂、血浆黏稠度,具有一定的溶栓作用,是治疗脑梗死安全可靠的方法[7]。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提高血小板内环磷腺苷水平,减少血栓素合成;抑制脑血栓形成,改善卒中症候,抑制缺血后脑组织β2内啡肽升高,改善脑组织营养代谢、炎性反应及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另外它有抗氧化作用,清除氧自由基,能有效对抗组织抗氧化作用,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极为明显,同时能保护缺血/再灌注大脑。脑苷肌肽含有多种神经节苷酯,可促进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萌发和生长,维持神经细胞内外钙离子稳态,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抑制过氧化反应,为维持神经元正常的生理功能提供重要作用。脑苷肌肽通过“神经治疗”“血液治疗”“血管治疗”[8]这三大作用,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疗效可靠[9]。本研究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有效延长治疗时间窗,使脑梗死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4.

[2]周英敏,王永泽.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2013,2(中旬):281.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81.

[4]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518-519.

[5]Watanabe T,Tanaka M,Watanabe K,et al.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as a neuroprotectant[J].Yakugaku Zasshi,2004,124(3):99-111.

[6]谢敏,彭华容,杨硕.参芎葡萄糖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8):46-47.

[7]于福恩,张国全,张虹,等.通心络治疗脑梗死及其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药学杂志,2003,23(5):295.

[8]杨向方,王永生.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4,24(3):49.

[9]廖铭芳,何以鉴.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06,6(2):207.

(收稿日期:2014-03-27本文编辑:郭静娟)

[作者简介] 汪剑新(1975-),男,汉族,本科,江西省上饶市人,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治疗14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出现轻微皮疹2例,对照组出现胃肠不适1例,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导致脑梗死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时间和严重程度。75%的脑梗死是由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4]。大多患者同时存在高血脂、高血黏度等致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迟缓、停滞,严重影响着预后。在脑组织缺血和再开通时,产生大量自由基,能引起继发性脑组织损害,加重脑水肿,神经细胞坏死和进行性的缺血损害[5]。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基本药理作用是改善血液流变学[6]。对改善血脂、血浆黏稠度,具有一定的溶栓作用,是治疗脑梗死安全可靠的方法[7]。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提高血小板内环磷腺苷水平,减少血栓素合成;抑制脑血栓形成,改善卒中症候,抑制缺血后脑组织β2内啡肽升高,改善脑组织营养代谢、炎性反应及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另外它有抗氧化作用,清除氧自由基,能有效对抗组织抗氧化作用,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极为明显,同时能保护缺血/再灌注大脑。脑苷肌肽含有多种神经节苷酯,可促进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萌发和生长,维持神经细胞内外钙离子稳态,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抑制过氧化反应,为维持神经元正常的生理功能提供重要作用。脑苷肌肽通过“神经治疗”“血液治疗”“血管治疗”[8]这三大作用,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疗效可靠[9]。本研究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有效延长治疗时间窗,使脑梗死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4.

[2]周英敏,王永泽.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2013,2(中旬):281.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81.

[4]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518-519.

[5]Watanabe T,Tanaka M,Watanabe K,et al.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as a neuroprotectant[J].Yakugaku Zasshi,2004,124(3):99-111.

[6]谢敏,彭华容,杨硕.参芎葡萄糖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8):46-47.

[7]于福恩,张国全,张虹,等.通心络治疗脑梗死及其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药学杂志,2003,23(5):295.

[8]杨向方,王永生.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4,24(3):49.

[9]廖铭芳,何以鉴.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06,6(2):207.

(收稿日期:2014-03-27本文编辑:郭静娟)

[作者简介] 汪剑新(1975-),男,汉族,本科,江西省上饶市人,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治疗14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出现轻微皮疹2例,对照组出现胃肠不适1例,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导致脑梗死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时间和严重程度。75%的脑梗死是由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4]。大多患者同时存在高血脂、高血黏度等致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迟缓、停滞,严重影响着预后。在脑组织缺血和再开通时,产生大量自由基,能引起继发性脑组织损害,加重脑水肿,神经细胞坏死和进行性的缺血损害[5]。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基本药理作用是改善血液流变学[6]。对改善血脂、血浆黏稠度,具有一定的溶栓作用,是治疗脑梗死安全可靠的方法[7]。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提高血小板内环磷腺苷水平,减少血栓素合成;抑制脑血栓形成,改善卒中症候,抑制缺血后脑组织β2内啡肽升高,改善脑组织营养代谢、炎性反应及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另外它有抗氧化作用,清除氧自由基,能有效对抗组织抗氧化作用,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极为明显,同时能保护缺血/再灌注大脑。脑苷肌肽含有多种神经节苷酯,可促进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萌发和生长,维持神经细胞内外钙离子稳态,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抑制过氧化反应,为维持神经元正常的生理功能提供重要作用。脑苷肌肽通过“神经治疗”“血液治疗”“血管治疗”[8]这三大作用,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疗效可靠[9]。本研究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有效延长治疗时间窗,使脑梗死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4.

[2]周英敏,王永泽.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2013,2(中旬):281.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81.

[4]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518-519.

[5]Watanabe T,Tanaka M,Watanabe K,et al.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as a neuroprotectant[J].Yakugaku Zasshi,2004,124(3):99-111.

[6]谢敏,彭华容,杨硕.参芎葡萄糖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8):46-47.

[7]于福恩,张国全,张虹,等.通心络治疗脑梗死及其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药学杂志,2003,23(5):295.

[8]杨向方,王永生.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4,24(3):49.

[9]廖铭芳,何以鉴.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06,6(2):207.

(收稿日期:2014-03-27本文编辑:郭静娟)

[作者简介] 汪剑新(1975-),男,汉族,本科,江西省上饶市人,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扩大时间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