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2014-08-07 15:49刘清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3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金融支持主要问题

刘清

摘要:我国较为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特点,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上升。而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从产业结构角度出发,还需要从金融领域入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提供金融政策为农村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才能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的分析、总结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遇到的金融支持方面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来叙述城乡一体化的金融支持与研究。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金融支持;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3010902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提出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一套适应时代的新的工农城乡发展体制,这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对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全新要求。金融体系越健全,金融工具越丰富,金融服务的效率越高,金融交易越发达,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而金融支持,就是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调度和润滑作用。实践证明,一国或以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同其金融支持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从我国当前的“三农”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的金融资本,技术和劳动力都十分的欠缺,而技术的引进、资本的积累都需要资金投入。因此金融在支持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十分重要。

1我国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我国城乡金融服务也存在着二元结构,城乡金融机构规模、服务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目前,农村金融供求失衡较为严重,虽然经过了长期的推进发展,农村金融融资难、金融服务获取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乡镇中小微型企业信贷、农户基础金融服务供给十分匮乏。

在我国,一方面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形成了巨大的潜在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农民贷款比城市中小企业融资更困难,且农业保险的经营组织体系也不健全,财政支农资金也缺乏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此情况下,仅靠市场的力量难以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发放农户经营性贷款的重任几乎全部由农村信用社承担。但仅靠整体实力不强的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乡镇建设中所需的资金很难完全被满足。

此外,乡镇居民的全方位生活改善需要更全面的金融服务。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推进,乡镇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层次和范围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在金融机构服务网点、支付结算手段、投资理财、消费借贷需求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四大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只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撑着农村金融,这使得农村金融服务难以为继。

2我国在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1城乡一体化发展所遇到的金融问题

信贷资金投入少。目前,除了农村信用社以及一些少数政策性银行间接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以小额贷款形式投放少量信贷资金外,其他金融机构基本没有参与,这充分说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单一性,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得不到有力的资金支持,乡村经济计划得不到有力的执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使得农村经济逐步落后于城市经济。

金融服务单一。在少数参与农村金融的金融机构中,大多以存款业务为主,贷款业务则少之又少,大量的存款涌入城市,而真正的存款人却不能享受到贷款业务,造成了城乡发展的资源不协调,资源无法共享,让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且提供的业务种类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保险、咨询、外汇等服务几乎为空白。此外,农村金融市场基本处于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垄断经营状态,垄断导致其服务动力不强,服务活力不足。

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个健全的、完善的金融体制下的金融市场应当可以合理的、充分的发挥其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为城乡经济发展融通资金。但是由于中国农村的金融机构大部分为非正式机构,而且服务单一,体制落后,造成了无法联动而制,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紊乱,工作效率低下,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这也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2我国城乡一体化缺少金融服务的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不足。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升入,城市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由于四大商业银行的网点由低向高、由农村向城市不断撤并,从业人员不断减少,专业人员不断上调等原因,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营养不良”的趋势,造成了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

金融机构的趋利性。金融机构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其必将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这种具有局限性的性质造成其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信贷资金更愿意选择一些风险低、收益高、周期短的投资项目。由于涉农投资项目的收益低、风险高,而且设置网点进行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为弥补农业贷款因风险较高带来的损失,金融机构在发放涉农贷款时,利率大幅度上升,一般都是在10%-14%左右,使得涉农贷款的利率大大高于其他贷款。大多金融机构将发展中心移除这些地方,造成了一些地区的金融服务出现盲点。

国家政策的影响、农村金融体制的约束。我国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也进行的各式各样的深度改革,如土地扭转等措施,但是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缺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法律法规上的瓶颈。其次,由于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的权责关系不明确,很容易造成管理体制僵化,市场机制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市场机制中自主配置资源的能力得不到发挥。

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不良贷款比例仍然居高不下。由于我国涉农企业自身管理缺陷、治理结构有问题、县乡基层组织债务偿还速度慢等原因,致使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形成不良贷款的几率变大,不良贷款率一直久居不下,让以趋利性为主的金融机构不得不移开眼光。目前,在重点省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工作座谈会上,银监会要求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把重心放在“三农”和小企业上,集中资金保证涉农信贷投放。并持续做好突出风险的监督和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控化解。

3如何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金融问题

(1)加强政策倾斜。在我国农业目前依然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大工程,不是短期就能够完成的,因此,政府对于农村金融的扶持政策不能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而应建立起长效支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完成。

(2)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下,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放宽农村金融机构权限。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户提供相对优惠的支持政策,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门槛,增加农村内部的资金流动,“取之于农贷之于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规范民间金融。农村的民间金融,来源已久,其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是由于其在组织方式、管理制度、信用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多的不规范,且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其一直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国农民来自非正式金融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式信贷机构的4倍,其风险问题不容小视。这一情况,一方面会扰乱金融秩序,对正规金融有一定挤出效应。另一方面会形成高利贷问题,一旦某个环节出现状况,就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城乡一体化对于农村金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城乡一体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新需求、新机遇,农村金融机构必将获得更好的制度平台和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也需要高质量的农村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金融支持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闫军印.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共生模式与演化路径[J].中国农村金融,2010,(012):3941.

[2]王铁.对金融机构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1,(3):7576.

[3]陈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服务[J].湖湘三农论坛,2010:506510.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金融支持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