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英语词汇教学新视角

2014-08-05 07:10:56何玉静
科教导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语言学隐喻

何玉静

摘 要 本文立足认知语言学,指出在词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入隐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能力,提出教师应在词汇教学中引导学生牢记基本范畴词汇,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握词汇发展脉络,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以促进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 英语词汇教学 隐喻 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Metaphor -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New Perspective

HE Yujing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Langfang, Hebei 065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pointed that in vocabulary teaching, teachers consciously introduced metapho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master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in the proposed teaching vocabulary words to keep in mind the basic category, guiding students to grasp the vocabulary on this basis development context, the structural metaphor, metaphor and physical metaphor position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

Key words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metaphor; philology

詞汇量是理解英语阅读和听说材料的必要手段。但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词汇量的扩充却令教师和学生头疼不已。究其原因,传统词汇教学手段受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影响,认为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没有必然联系,即语言的任意性。受此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词汇认知理论依据的讲解,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英语词汇,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认知隐喻强调“域”,将之分为源域和目的域,指出两者间的映射关系。由此语言的任意性理论受到了质疑:语言间存在共性表明语言并不是完全任意的创造,语言的发展受其所处认知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尽管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等级上有一定的任意性,但是“在构成上位或下属范畴的词或词组的过程中,在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时,是有动因、有理据的”(赵艳芳,2001:35),隐喻思维就是控制它的内在机制,隐喻思维是思维从耳熟能详的、陈旧的认知域向陌生的、崭新的认知域的投射过程,而这种投射就可以引发词义的变化。事实上,词义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取决于隐喻认知如何由源域向目标域投射。因此,隐喻可以帮助教师指导学生的词汇学习,改进词汇教学。

1 隐喻和基本范畴词汇教学

基本范畴词汇大多属于本族语词,它们词形一般比较简单、短小,而且音节也不多。基本范畴词汇通常指代那些人们最常接触的、与人们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基本范畴事物。它是人们与世界相互作用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基本范畴词及其基本意义可以发展上、下级词汇和扩展意义。因此,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的隐喻用法更多。学生对基本范畴词汇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日后词汇的积累与理解文章的成功与否,所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忽视基本范畴词汇,应该帮学生打好基本范畴词汇的牢固基础,使基本范畴词汇教学成为词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解释清楚每个基本范畴词汇的词汇知识、引申意义及具体用法,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基本范畴词汇的词形、词义以及用法。否则学生以后的词汇学习将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2 常规隐喻和英语词汇教学

人们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而对这种较难概念的认知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有两种: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和创新隐喻相比,常规隐喻的认知价值更高,因为常规隐喻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常规隐喻分为三种,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以及实体隐喻。词义的演变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这三种常规隐喻为依托的,因此这三种常规隐喻都对词义的发展影响巨大。

2.1 结构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结构隐喻就是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两种概念叠加起来,用探讨一种概念的词语探讨另一种概念,如人们最早用spend谈论金钱(money),后来也用它谈论时间(time),能量(energy),精力(effort)等。

结构隐喻可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词多义现象。大部分英语词汇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结构隐喻的本质在于利用一种概念的结构去理解或体验另一种概念。每当日常用语中缺少指代某一概念的词汇时,隐喻性思维就会发挥作用,人们常会在已有词汇中寻找描述同样形状或功能的词汇,并用该词汇指代那个概念。想要很好地掌握多义词,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把握住帮助两种概念相互转化的隐喻机制。如果教师可以找到它,并在教学中明示给学生,肯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如log原义为“原木”,后来航海中需要测量船速,但当时并没有一个现成的词汇可以表达测量船速的装置“测速器”这一概念,因此人们通过隐喻式思维为log增加了一个新的词义,即“测速器”,因为当时的测速器大都是由原木制成。再后来由于航海每天要记录船的航行速度及里程等,同样利用隐喻式思维log又被赋予了“航海日志”的含义。由此可见,抓住了结构隐喻这一利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词汇记忆兴趣,提高词汇记忆速度。

2.2 方位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方位隐喻是根据空间方位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是人们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英语中有很多成对的方位词,如right-left,down-up,front-back,这些方位词原本用于辨别客观事物间的空间方位,但后来由于隐喻的作用,这些词被投射到了抽象领域,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詞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就以high为例,它本义为“高的”,指在空间方位即海拔上的高,如“high mountain”,现在我们可以说“high status,a high official(高级官员),a high purpose(高尚的目的),in high spirits(非常兴奋),high noon(正午),high life(上流生活),a high flavor(变质的味道)”,这里的high通过隐喻思维被投射到社会地位、官职、目的、情绪、时间、生活、饮食等各个领域。

教师在教授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时,首先应该将这类词语最基本的含义传授给学生,其次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在语境中利用隐喻式思维学习词汇的各种引申意义。任何一个词汇都是语境中的词汇,它绝不会孤立地存在于语境之外,当然利用隐喻对词汇含义的各种引申也绝不会脱离语境而孤立存在。就以上文中的high为例,它各种意义的确立都跟语境分不开。如果学生能够在这些表达空间方位词语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式思维利用语境推断出方位词语的其他含义,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其空间方位词语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尽量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呈现词汇,引导学生通过隐喻式思维利用语境推测词义。

2.3 实体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实体隐喻是用有形的、具体的、明显的实体来理解和体验模糊的、抽象的、难释义的概念。例如“Life is journey.”“life”到底是什么?美国传统词典的定义是“the physical, mental,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s that constitute existence”,这个定义会令很多人感到迷惑,只有知道了其中文解释“生活”才豁然开朗。但我们到底对生活了解多少?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引用一句话“Life is journey.”肯定会加深学生对这个词和对生活本身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加快学生词汇积累速度。由此可见,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实体隐喻机制解释那些学生理解起来抽象、模糊的概念和学生记忆起来繁琐、困难的词汇。

3 结语

隐喻作为英语词汇扩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英语词汇教学质量。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认知隐喻引导学生思维,将隐喻的认知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英语词汇扩展的方式,鼓励他们积极进行隐喻思维,从而有效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英语词汇教学语言学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马尔扎诺六步词汇过程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0:49:21
组块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考试周刊(2016年29期)2016-05-28 09:32:42
翻转课堂在大班型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9期)2016-04-26 10:03:08
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考试周刊(2016年18期)2016-04-14 00:48:12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06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当代修辞学(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