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的模式 突显特色教学

2014-08-05 18:38:34柳林玲
科教导刊 2014年21期
关键词:仿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

柳林玲

摘 要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开展仿真教学、加强产品制作教学、加强职业素养等方面阐述了我校不断探索的教学模式和特色教学,对提高中职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职业素养 实践能力 仿真 产品制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New Models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LIU Linling

(Xiamen Electronic Vocational School, Xiamen, Fujian 361009)

Abstract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skills courses ar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electronics majors basic course, this paper in terms of students' career awareness, practical ability, to carry out simulation teaching, enhance product production of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ism and so forth my school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s and features teaching, vocational students to improve science literacy and vocational ability, play a catalytic role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 teaching model; professionalism; practical ability; simulation; produce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是我校电子类学生在高一年首次接触的专业课,如何合理安排和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也为他们学习后续其它的专业课打下基础。自该课程开设以来,我校任课教师和专业团队不断地对该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探索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1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在入学初就是侧重点。和以往全部由学校提供常用工具不同,开学第一周我们任课教师就把本门课要用的工具如电烙铁、万用表、斜口钳、试电笔、吸锡器、小镊子等列一个清单,让学生自己去电子市场或者上网购买,并集中放在一个工具箱里带到实训室,作为第一次作业来完成,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本次任务。通过这一环节的任务,让电子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逐步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

其次,在每间实训室里首次设置了元件柜,把上课常用的元器件如各种不同规格的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等分门别类地放于其中,这样既方便老师根据实训要求随时分发和回收元件,又培养他们把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有效标识的职业习惯,来塑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实训场所。这样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节能环保、有序整理的职业素养,为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2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情况是:学生学习愿望缺乏或淡薄,缺少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差,而电子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却传统而复杂,理论抽象难懂,很多原理和枯燥的计算让原本数学基础就很差的职校学生丧失对本专业的兴趣,进而产生厌学的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调整,精简电路原理介绍,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打破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体系,突出电工电子的实用性,围绕学习任务阐述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如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的计算是难点,公式较多并且很繁琐,还牵扯着电流、电阻等单位的换算,很多学生不会分析电路,只好死记公式,也有很多学生干脆放弃这部分内容,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做了相应的调整,弱化复杂的计算,重点强调设置合适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用实验事实来说话,让大家在实验中用示波器来观察不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会造成输出信号的什么变化,可以调整电路中什么元件的参数来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此时输出信号又有什么变化?这样处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更具有直观性,又能培养他们的实训技能,以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保证了学习的积极性。

3 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开展仿真教学实验,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实验是电工电子类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而具体的实验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动手操作,这种教学方法比用其它方法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加强实验教学一直是我校在电工电子专业课上推行职业教育,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措施。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电子仿真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原理、概念通过仿真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也可以用仿真实验来验证一个原理,观察一种实验现象,或在真实实验前做一个实验导训,这只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即可。例如在学习电容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就用Proteus软件搭建了仿真电路,利用串联在电路中的仿真电流表可定量地观测电路中充放电电流的大小,利用并联在电容器上的仿真电压表可时时观测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的变化情况,而观察仿真发光二极管的亮暗和亮度的不同,则可直观感受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利用这一仿真生动、形象、直观地演示出电容器充电、放电的物理过程,加深学生对电容器储能特性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中,因为人为原因或者别的因素造成短路或电压过高、仪器档位选择错误等,都很容易烧毁元器件,甚至烧毁贵重仪器。使用仿真技术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实际仪器易损坏、维护难的问题,甚至即使是人为地大幅度增大电源电压、人为地选择错误量程,都不用担心仪器会损坏,所以,利用我校丰富的计算机资源,部分实验是在电子仿真实验室里进行的,这样,实验成本下降了,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的选择范围扩大了,还利于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一些设计研究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仿真实验为我校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平台,也是我校的一种特色教学方法,正逐步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

4 加强产品制作教学,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学习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事中小型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营销、管理等工作。但是目前职校生整体素质不平衡,相当部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这就要我们专业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就业特点,把课程目标定位于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制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熟悉相关的电工电子技术理论,了解相关的电子产品的设计、安装、检测和维护方法,以后能为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服务,所以制作一些小型的电子产品是我们此课又一个新的特色。

图1 制作电子门铃的工艺流程图

产品制作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电子产品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将产品制作分解为若干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自主地进行分工,再按工作程序逐步完成该电子产品,最后老师进行考核和评价,整个制作过程才算完成。拿学生比较感兴趣的“555集成电路制作电子门铃”为例,首先让学生明确此次实训的任务是制作一个简单的、性能良好的电子门铃,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设计、布线工艺、元器件的选择、焊接组装技能以及整体调试检测等程序。实训讲义的开始老师给了一个制作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流程图,老师把该实训分成四个任务:元器件识别和检测、布局与安装、焊接门铃电路、调试与检测。每个任务都有详细的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和操作步骤,把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强调知识为技能服务。相应地,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教师都进行评价,最后整个电子门铃组装调试好后就对产品的整机性能进行总体评价,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和展示。由于产品制作教学很贴近生产实际,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把考核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了求知的艰辛和乐趣,所得的项目成果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再加上学生在产品制作中随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也提高他们的职业参与意识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5 引进企业的6S管理系统,突出职业素养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的考核,理论知识以平时的小测和期末考试为主,占35%。技能考核在平时每一次的实训中当场评分,再累计到期末的实训成绩中,占50%。还有15%的考核为职业素养考核,为此,我们把企业普遍实行的6S管理系统引入到实训中,作为职业素养考核的标准。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因为本门课都是在实训室进行的,类似于大家以后进入企业的工作环境,所以,企业的6S管理也非常适用于我们的实训。整理可以使实训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保持清洁的工作环境。整顿使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加以标识。清扫、清洁是将实训室清扫干净,并保持干净、靓丽的环境。素养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做事,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最后安全是基础,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要尊重生命,杜绝违章操作。实训室专门制定了6S量化管理实施细则,列成表格,每次按细则打分。整理、整顿各15分,按要求带工具箱、按要求摆放实训仪器和工具、桌椅摆放整齐都有相应的分值。清扫、清洁各5分,要求保持实训工位整洁并做好值日。素养40分,要求上课不能随意走动,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旷课、迟到、早退,实训的态度等都有分值。安全规范操作有20分。以上的6S量化管理细则,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实行,并定期检查、评比和持续改进,深化6S管理的内涵,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见之于行动,让他们把规范做事当成一种习惯,一种本能的自然反应,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突出特色教学,狠抓职业技能与素质培养,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创新,对于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促进中职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英.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J].科学出版社,2011(6).

[2] 周宏.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猜你喜欢
仿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
Buck开关变换器的基本参数设计及仿真分析
试析PLC控制下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仿真情况分析
基于MADYMO的航空座椅约束系统优化设计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1:44:44
中国体态假人模型与FAA Hybrid Ⅲ 型假人模型冲击差异性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0:31:49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38:59
探讨民航机务维修中人为因素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8:20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6:54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3:54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