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张馥晴 邴守兰 纪 军
上海图书馆馆藏针灸医籍书目现况梳理*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张馥晴 邴守兰 纪 军1
本文以2007年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以及1991年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为基础,限定馆藏范围为上海图书馆,手工检索排筛先秦至民国时期所有针灸专著,去除重复,整理统一后,前往实地考察,对所有可借阅书目作出评价,对比所得结果,梳理馆藏现况。
针灸 书目 上海图书馆
中医药古籍浩如烟海,是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的文献保障,而由于历史原因,国内的中医药古籍呈现出散存的状态。目前,针灸专科乃至整个中医药学科的书目编纂相对滞后,仍然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现今上海地区中医古籍主要分散在上海图书馆、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复旦医科大学图书馆等处。本文针对上海图书馆馆藏针灸医籍书目进行考察,以2007年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以下简称《总目》)以及1991年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下简称《联目》)为基础,手工检索排筛先秦至民国时期(截至1949年为止)所有针灸专著,去除重复,整理统一后,前往实地考察,对所有可借阅的书目作出评价,对比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1.《总目》针灸类书目整理
在《总目》中所列上海图书馆馆藏针灸书目有63条,共涉及133项不同年代的版本。133本中有58本为其他医籍中的子目。类表中以刻本(51本)、铅印本(31本)、石印本(21本)、抄本(12本)居多。
《总目》中所列针灸医籍分针灸通论、经络孔穴、针灸方法(其中分针法、灸法、其他针法)和针灸临床4大类。馆藏地为上海图书馆的涉及26条针灸通论类(包含不同版本63本),24条经络孔穴类(包含不同版本47本),5条灸法类(共5本),3条其他针法类(包含不同版本13本),5条针灸临床类(共5本)。
2.《联目》针灸类书目整理
《联目》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存有70条书目,共涉及不同年代版本135本。其中以刻本(48本)、铅印本(38本),以及石印本(19本)居多。
《联目》与《总目》分类略有不同,针灸类医籍分为:针灸通论、经络孔穴、针灸方法(其中分针法、灸法、太乙神针、子午流注)、针灸临床(其中分针灸治疗、针灸医案)。馆藏针灸类医籍中,30条为针灸通论类(包含不同版本67本);22条为经络孔穴类(包含不同版本42本);13条为针灸方法类,其中包括4条针法类(共4本),灸法6条(不同版本有6本),太乙神针3条(不同版本有11本);5条为针灸临床类,其中包括针灸治疗4条(共4本),针灸医案1条(共1本)。
3.二者合并整理
对比《总目》与《联目》,共有96条包括同名不同版本在内的书目为二者共有,有43本(包含同名书目不同版本)书目仅为《联目》中记载,有8本(为不同书名)仅在《总目》中记载。经删除同名书目的相同版本,按《总目》将太乙神针归类入其他针法,合并整理后,上海图书馆待考察针灸医籍书目共79条,涉及不同年代版本共176本。各分类本数见表1。
表1 《总目》与《联目》书目记载比较(条/本)
上海图书馆馆藏丰富,保存较好。笔者就以上整理结果,前往上海图书馆实地借阅确认,考虑到对善本的保护,已经形成数字版本的书目不再借阅,实地电脑查看打开确认后,记录为存有电子版本。未制成数字版的则记录为善本。
上海图书馆中医药古籍馆藏丰富,在总共129660条记录中,子部医家类有4158条记录。古籍借阅区(包括部分新印古籍开架阅览)查阅分为手工卡片式检索(同名书目一个版本对应一张卡片,记为一个条目)及计算机电子查询(同名书目一个版本显示为一个条目)两种。笔者首先抄录所有针灸类卡片,后电脑检索每一张卡片,并同时检索题名关键字带有“针”(命中114条)、“灸”(命中63条)、“穴”(命中20条)、“经络”(命中8条)、“经脉”(命中6条)、“铜人”(命中7条)、“明堂”(命中28条)、“玉龙”(命中3条)、“神应”(命中5条)、“西方子”(命中1条)、“子午流注”(命中0条)等条目,一一排筛。两者经过书名及版本对比后发现,卡片式所记录结果较之电脑检索少得多,两者差异较大。在卡片式记录中,馆藏有刻本33条,铅印本13条,石印本12条,抄本8条,影印本2条,油印本1条,以及善本8条(其中5条标注已制作成电子光盘版供阅读)。然而,若所查书目为某一书籍子目或为开架陈列的古籍影印本丛书子目,则无卡片式记录。而在经过电脑查询确认后,两者皆可检索到,其中开架陈列的古籍丛书影印本涉及多本针灸类子目,均可直接供读者查阅。电脑记录中,刻本47条,石印本18条,铅印本15条,影印本19条(其中17条为开架阅览的古籍丛书子目),抄本10条,油印本1条,以及善本13条(多数提供数字版供阅读,仅2条未制成电子版)。分类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卡片式检索及电脑查询结果比较(条目)
就观察所得,两者差异较大,可能原因为卡片式记录因为分类固定,不同分类单独罗列,其他医籍中若含有针灸类子目或者丛书中具有医部子目,则无从查起,且难以关联,受此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年代较久,一直未有更新,故结果较电子检索少了许多。但笔者觉得,即使现在电子查阅更便捷普及,卡片式检索方式的设立仍是需要,且最好与电子查询结果同步,这样更能正确地反映出真实的馆藏情况。
此外,除已损坏无法外借的,可借阅的古籍保存现状较好,除日久纸张泛黄,书籍品相均有七八成新,若干封面或封底有所折损,内页保存基本完好,刻本、石印本、抄本、绘图本等均清晰可辨,总体现况令人满意。这与图书馆的系统管理和强大的工作团体密不可分,为古籍的保存与流传作出的贡献让人欣慰。
经过初步检索查询,记录结果后(以电脑检索出的结果为完整的对照结果),笔者对所需确认的书目一一进行借阅对比,最终结果见表3。
表3 整理后书目统计结果与实际馆藏比较(条)
与整理结果对比,电脑检索有90条书目无命中纪录(包括子目书籍),有33条在《总目》及《联目》中没有记载(包括开架陈列的古籍影印本丛书子目),有3条命中信息与整理结果略有不同。
而最终实际借阅结果仍略有差异,有2条卡片式记录核对电脑检索时无命中信息(《针灸择日编集》,明·全循义、金义孙,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杭罗氏日本刻本,全一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附《穴腧都数》,宋·王惟一,明金陵三多斋刻本文林阁得版印本,四册)。另有4条命中检索记录无法借阅,工作人员告知为索书号错误或架上无该书,无法从书库成功调书(《黄帝明堂灸经》,日·小谷正一,民国二十八年油印本,全一册。《经脉图考》,清·陈惠畴,清光绪四年刻本,四册。《经穴纂要》,日·小阪营昇,日本文化三年刻本,二册。《经穴纂要》,日·小阪营昇,日本文化七年东都万笈堂刻本,五册,日本文)。有1条因损坏可被检索到但检索结果中无标注,最终借阅失败(《济世神针》,清·应其南,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全一册)。有1条书目版本信息混乱,该书为合册,全一册,上图索书号为线普562525,标注书名为《历代名医诊断录要》,内含历代名医诊断录要、针科学讲义、灸科学讲义,作者均为承淡安,另附有其他学员作文,民国间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铅印本,而封面书名为《中医病理学》(借阅后发现该篇为其他学员的最后附文)。此外,电脑检索记录亦有差错,如《针灸资生经》显示为《针灸资生资》,检索前者全名则无命中。
由此可以发现,尽管《联目》和《总目》中记录的上海图书馆馆藏针灸书目版本多样,有百余本,但实地借阅时常常遇到名不对题,或检索无命中信息,或有名无书,或有检索结果却无法真正借到手,导致这些的原因,难以得知,本次研究只能记录目前的借阅结果。
针对以上诸多差异,笔者认为,《总目》的出版是继《联目》之后再次全国性的中医药古籍收集与书目编制工作,各专科内容均有所更新,删除了已经失存的版本,增加了没有记录的书目,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可信度,目前借阅结果也显示《总目》更贴近实际馆藏。但由于《总目》的编写距今业已7年,其中不乏书目的缺失,或是曾经记录的错误,或是历史性原因造成架无(编者注:有著录但书库架上找不到),或是已经损坏无法提供外借等等,但这些图书馆的实际馆藏信息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反应,造成现今带着《总目》的查询结果前往图书馆后却频频遭遇碰壁的尴尬。如今上海地区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建设和馆藏书目的整理日趋完善,目前上海图书馆的官方记录中,馆藏中文古籍共计129660条。其中普通古籍有87938条,丛编子目28357条,善本古籍1 3365条(其中开架陈列的影印古籍1 0678条),检索子部医家类有4 158条命中记录,分类检索针灸之属命中记录75条,显然与《总目》、《联目》等记录有较大差异,图书馆工作人员告知历史性架无的书目只能成为死书,无法提供借阅,而电脑信息必须根据正确编号索书故无法提供更新,因此,这些信息急需专业研究者在目录书籍中予以更新及更正,以避免更多的读者检索到错误信息。
1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W].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57-183.
2薛清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W].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28-150.
·消息·
2013年《中医文献杂志》增刊出版
为纪念《中医文献杂志》创刊30周年,我刊特出版纪念增刊一册,内容为近十年来本刊发表的优秀论文30余篇,一方面展示近十年中医文献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集中展示全国各地中医文献研究知名专家、耆宿及后起之秀的学术风采,共100多页。有需要者请通过《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邮购,售价:20.00元,挂号邮资10.00元/本,共计30.00元/本,汇款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156号《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收),邮编:200020,电话:021-54669083-8012。
《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
上海市教委预算内项目“上海地区馆藏针灸医籍整理与研究”(编号:2012JW 87);上海市卫生局面上项目“近代江、浙、沪地区针
灸发展特点与区域优势研究”(编号:20124055);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基于语料库的针灸古籍叙词表构建研究”(编号:13Y S025)1为通讯作者
201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