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任 旭
中医古籍眼科疾病图像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任 旭
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收载的眼科古籍为依据,在分类研究基础上,对中医眼科古籍图像中,占比例最大的中医眼科疾病图像进行研究。从眼科古籍图像的形式和风格,眼科疾病图像的源流和特色,眼科疾病图像的学术传承体系,眼科疾病图的命名特征及新发现的眼诊图等方面,揭示了眼科古籍图像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首次将眼科疾病图像形式与学术传承相联系,将双眼式眼病图、单眼式眼病图、头像式眼病图、眼病示意图、现代眼病图作为中医眼科的5个学术传承系统来研究,丰富了眼科学术传承的内涵。116幅珍贵眼诊图的发现,保全了中医眼诊技术,对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中医眼科 图像 传承体系 眼诊图
中医古籍中存有大量插图,是中医古代文献的重要内容。中医眼科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图像的重要作用。眼科古籍中图像与文字,图文并茂,相辅相成,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眼科疾病及其诊断治疗的重点,展示了古代中医眼科的技术水平和医学成就,对中医五官科诊断和治疗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迄今已经调研查阅中医眼科类古籍94部,其中有图像的71部,收集图像1483幅[1]。其中眼科疾病图有近千幅,在眼科图像中占比例最大,内容最丰富,最有代表性。
医学古籍从形式上分为刻本和写本2大类。写本也叫抄本,是人工抄录编辑的书籍。受到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的影响,写本中图像以传统画法为主,构图简约,突出线条,图像形式有墨线图、朱墨双色图、彩绘图。刻本又称印本,是通过雕版印刷方式得到的。早期中医古籍以木刻本为主,清代末期出现石印本。因此中医五官科古籍中木刻本较多,有少量石印本。受到雕版印刷技术的影响,刻本图像有木刻版画和石版画2种。
眼科古籍图像多以插图形式出现,大多是图文相伴,也有少量是在正文中或者正文后集中出现。图像形式有墨线图、朱线图,还有少量是在墨线图上有手绘朱色点线痕迹。彩色套印的版本很少。为了分类统计方便,我们对图像只分为墨线和彩色2种。墨线图包括写本和刻本。彩色图包括:朱墨双色图、彩绘图、墨线加朱图和彩色套印图。
在风格上,眼科疾病图像构图简约,不事雕琢,几根线条,描绘眼睛,就是一幅疾病图,有中国画写意之韵。亦有少量写实风格的插图,精雕细啄,特色突出,色彩温润。
现存最早的中医眼科著作是唐代《银海精微》。全书共有82幅图像,均采用上图下文形式。包括中医眼科五轮图和八廓图各1幅,眼科疾病图80幅。《银海精微》原题唐孙思邈撰,现存最早版本为明嘉靖刻本,共有52个版本[2]。本书82幅图像为清光启堂刻本。《银海精微》不仅是中医五官科现存最早的古籍,也是五官科著作中最早有图像的著作,其中80幅眼科疾病图对后世疾病图影响很大。
在调研访书中,还查阅了《银海精微》另外3个版本,即:日本宽政五年(1793年)浪华书肆称觥堂刻本、同治九年(1870年)聚英堂刻本、清致和堂刻本。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看到明刻本。经过对4个不同版本进行图像形态内容比较,初步认定《银海精微》以上4个版本的源流一致,图像形态、数量及图像命名基本相同。《银海精微》图像的质量比较高,病变细微的变化描述明确,并有双眼的对比。《银海精微》这种双眼式眼病图形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在眼科著作中流传,有明显的传承体系。明代《新刊明目良方》、清代的《眼科捷径》、《眼科开光易简秘本》、《明目方》等书中的疾病图就是这种双眼式眼病图传承而来。
其他眼科古籍虽然有些书中记载的眼病比《银海精微》多,如:《审视瑶函》108症,《医宗金鉴·眼科心法》有82症,但这两部古籍没有眼科疾病图像。另外,《眼科三种合刻》有图100多幅,但该书是《银海精微》、《银海指南》和《审视瑶函》3种眼科古籍合刻而成,其眼病图像没有新的增加。
根据眼科疾病图的形态特征和图像数量可以将眼科疾病图分为5个学术传承体系。即:双眼式眼病图、单眼式眼病图、头像式眼病图、眼病示意图、现代眼病图。其中流传最广、传承有序的是双眼式眼病图和单眼式眼病图。
1.双眼式眼病图
双眼式眼病图用线条描绘双眼局部形态和病变特征,墨线图较多,有少量朱墨双色图。《银海精微》80幅眼科疾病图为双眼式眼病图(图1),与正文中的80种眼病相对应。80种疾病名称是:大眦赤脉传睛、小眦赤脉传睛、胬肉攀睛、鸡冠蚬肉、两睑粘睛、眵泪粘脓、眵泪净明、蝇翅黑花、目暗生花、热极眦睛、胞肉胶凝、胞肉生疮、睑生风粟、天行赤眼、大患后生翳、暴露赤眼生翳、暴风客热、痛如神祟、痛如针刺、伤寒热病后外障、风牵出睑、风牵喎斜、被物撞破、撞刺生翳、血灌瞳人、血翳包睛、睑生偷针、黑翳如珠、蟹睛疼痛、旋螺尖起、突起睛高、硬睑硬睛、白陷鱼鳞、花翳白陷、水虾翳深、玉翳浮满、膜入水轮、风轮钉翳、黄膜下垂、赤膜下垂、逆顺生翳、漏眼脓血、飞尘入眼、拳毛倒睫、克风泪出、肝风积热、坐起生花、黄昏不见、瞳人干缺、痒极难忍、眼内风痒、垂帘翳、鸹眼凝睛、辘轳展开、小儿通睛、小儿疹痘、小儿眼生翳、痘疹入眼、小儿雀目、胎风赤烂、小儿疳伤、风弦赤眼、肝风目暗疼痛、迎风洒泪症、红霞映日、早晨疼痛、午后疼痛、痛极增寒、睑停瘀血、不赤而痛、赤而不痛、左赤传右、右赤传左、眼胞如桃、视物不真、室女逆经、血室涩痛、白睛黄赤、患眼头疼、眼能远视不能近视[3]。
图1 《银海精微》双眼式眼病墨线图
这种眼病图后世有《明目良方》、《眼科捷径》、《眼科开光易简秘本》、《明目方》等书传承。
图2 《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单眼式眼病墨线图
2.单眼式眼病图
单眼式眼病图用线条描绘单眼的形态和病变特征,有墨线图、朱墨双色图及彩图,以左眼的图像较多。《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名为眼科72症,实际有74种眼科疾病图,为手绘单眼式墨线图(图2)。单眼式眼病图有不同风格,各书眼病图数目也不同,有17、18、26、33、65、72、74种不等。此后《明目至宝》、《眼科全书》、《眼科易知录》、《眼科秘要》、《眼科神应方》、《家传眼科》、《眼科切要》、《经验眼科秘书》和《林氏眼科简便验方》等继承了这种疾病图像特征,均为墨线图。
《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是单眼式眼病图的代表,其74种眼科疾病图是:圆翳内障、涩翳内障、浮翳内障、沉翳内障、冰翳内障、滑翳内障、散翳内障、横开翳内障、偃月翳内障、大云翳内障、小云翳内障、枣花翳内障、惊振翳内障、青风内障、乌风内障、绿风内障、黑风内障、肝虚目暗内障、雷头风内障、金星翳内障、高风雀目内障、肝虚鸡盲内障、白翳黄心内障、黑花翳内障、大眦赤脉穿睛外障、小眦赤脉附睛外障、鸡冠蚬肉外障、两睑粘睛外障、胞肉胶凝外障、睑生风粟外障、天行赤眼外障、大患后生翳外障、暴露赤眼生翳外障、暴风客热外障、痛如神祟外障、痛如针刺外障、伤寒热病后外障、风牵出睑外障、风牵喎斜外障、被物撞破外障、撞刺生翳外障、血灌瞳仁外障、黑翳如珠外障、蟹睛疼痛外障、旋螺突起外障、突起睛高外障、硬睑硬睛外障、白陷鱼鳞外障、冰虾翳深外障、玉翳浮满外障、膜入水轮外障、钉翳根深外障、赤膜下垂外障、黄膜上冲外障、逆顺生翳外障、漏眼脓血外障、飞尘入眼外障、飞尘入眼外障、拳毛倒睫外障、克风泪出外障、肝风积热外障、起坐生花外障、肝风目暗外障、瞳仁干缺外障、痒极难任(忍)外障、鸹眼凝睛外障、辘轳转关外障、小儿疹痘外障、小儿眼生翳赘外障、小儿疳伤眼外障、胎风赤烂外障、久年烂眩风外障、小儿通睛外障[4]。74种眼病分24内障、50外障。眼病图描述与正文所论眼病一致。
《抄本眼科》中单眼式眼病图有65幅手绘彩图,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图3)。
图3 《抄本眼科》单眼式眼病彩图[5]
3.头像式眼病图
头像式眼病图采用中国传统画法,绘出人体头像,并在面部描绘出眼睛病变特征。图像可区分男女老幼,可见服装、发型和面容,多为手工彩绘,较为精美。头像式眼病彩图主要有:《石氏家传眼科应验良方》、《石氏四代家传眼科全书》中的眼科疾病图。图像可以区分男女老幼,并对人物面部的眼部疾病特征描绘清晰(图4、图5、图6)。
图4 《石氏四代家传眼科全书》头像式眼病图[6]
图5 《石氏四代家传眼科全书》头像式眼病图
图6 《石氏家传眼科应验良方》头像式眼病图
《石氏家传眼科应验良方》记载疾病60种,配60幅眼病图。60幅眼病图有:目痛如针刺外障图、雀目症图、双目生花内障图、能远视不能近视图、能近视不能远视图、睛盲内障图、偏正头风外障图、星月聚散外障图、瞳人开大内障图、瞳如小栗内障图、清风内障图、乌风内障图、风眩烂眼图、黑风内障图、白滔盖睛外障图、瞳人洗白内障图、血贯瞳人图、青盲内障图、红肿如桃图、如沙在眼图、白睛下红上不红图、白睛上红下不红图、内眦红外眦不红图、外眦红内眦不红图、左眼红痛泪出图、右眼红痛泪出图、肉入水轮图、双目赤红图、目不红难开图、酒湿伤肝图、鸡冠蚬肉图、旋累突睛大恶图、瞳人淡赤图、色重伤肾图、垂帘下膜图、迎风流泪图、风边内障图、气结内障图、水霞翳障图、枣花内障图、漏睛脓血图、逆顺生翳图、横翳内障图、绿水灌瞳图、小儿痘后生翳图、小儿五疳伤眼图、小儿凤眼疮图、小儿蟹眼大恶图、小儿惊伤视而不见图、小儿双目流血图、小儿鸡盲图、小儿胎毒烂眼图、妇人血攻眼红起膜图、妇人酒色白睛黄赤图、妇人经期眼痛图、妇人产后血崩失明图、妇人燥热双目红痛图、妇人燥热双目红痛图、妇人忧郁生翳图、妇人郁久白膜盖睛图、妇人产月双目突出图[7]。
4.眼病示意图
眼病示意图,多为墨线图线条简单概括,两条墨线,几点墨痕,表现眼病特征,对诊断疾病十分有用。《程松崖先生眼科应验良方》中17幅眼病图,就是这种眼病示意图的代表(图7)。后世有《眼科秘方》、《眼科神方》继承这种眼病图。这些书中的眼病图数量都是17幅。
图7 《程松崖先生眼科应验良方》2种眼病示意图[8]
5.现代眼病图
现代眼病图以现代解剖学为基础,描绘眼部的肌肉血管神经组织及其眼病形态,有彩色套印和墨线图。1910年成书的《眼科指蒙》记载的眼科疾病与传统病名有别,有些病名来自当时的西方医学,直接反映了20世纪初期国内外医学交流和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医眼科的影响。该书中记载了19种眼病图:板眼膜症、睫内生毛症、明角罩疮痕、明角罩尖凸、睛珠不透光、眼睛衣发炎症、眼胞内生肉瘤症、明角罩生水泡症、明角罩生血管网、明角罩中外二层发炎、眼帘发炎症、眼白壳眼帘眼摺发炎症、眼内发炎症、眼球下生黄痈症、眼被打伤眼衣下聚紫血症、眼球生黑痈症、前房生珠虫症、眼珠流至前房症、前房生珠虫症(图8)[9]。这19幅现代眼病图中有14幅是彩色套印,十分精美。
图8 《眼科指蒙》彩色套印现代眼病图
根据已经查阅的眼科古籍,眼科疾病图多数是上图下文式,即一个病名之下眼科疾病图与眼病文字描述相对应,基本不单独命名。《银海精微》作为眼科古籍中的代表,眼科疾病图主要有以下几种命名特征:第一类以自觉症状命名,如:痒极难忍、眼能远视不能近视。第二类以临床体征命名,如:胬肉攀睛、白睛赤黄,此类眼病图像最多。第三类按病因病机命名,如:暴风客热、飞尘入眼。第四类症状与病因结合,如:热极眵多、天行赤眼。第五类以症状与部位结合命名,如:睑生风粟、风轮钉翳,此类眼病图像数量仅次于第二类。
明代《审视瑶函》是一部重要的眼科古籍,虽然该书没有专门的眼病图,但是其中有13幅针灸治疗眼科疾病图。图像以疾病命名,如:正头风及脑痛、口眼歪斜、头顶痛、头风目眩、外障眼、眼生翳膜、迎风冷泪、暴赤肿痛眼、红肿涩烂沿眼、内障眼、羞明怕日眼、偏正头风、红肿疼痛眼等。疾病命名基本属于第二类,以临床症状命名。图像人物姿态生动,服饰款式丰富,穴位标记清晰,图旁还有病症病因及取穴先后的文字说明[10]。
《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的眼科疾病名的命名方法基本与《银海精微》相同。但《银海精微》时期,眼科内外障理论还不甚明晰。至《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时期眼科内障、外障疾病命名已经成熟。因此《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的疾病名都分内障或者外障。
眼科疾病自《秘传眼科龙目论》分内障24种、外障48种,合计眼科七十二症。这种分类命名对后世眼科疾病有重要影响。《明目至宝》、《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医宗金鉴》、《一草亭目科全书》、《眼科金镜》等,都沿用了这种眼病命名方法,并有所发展。其中《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实有74种疾病图,其中有内障24图,外障50图。这种眼科疾病命名较之《银海精微》更加强调病因。
各种古籍中的眼病图虽然数量和形态不同,但其中有些眼病图名称是相似的,如《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50种外障病图像,基本都可以在《银海精微》中找到类似的图像和图名。个别抄本古籍,眼病图没有明确病名,只有文字叙述。从眼科疾病图的命名可以看出眼科疾病图的传承关系。眼科疾病图像为我们研究古代眼科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形象、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成书于1783年的喉科古籍《咽喉论》有图152幅,其中148幅为彩绘图,图像数量多,没有重复。书中喉科部分36图,疾病命名、顺序及图像与《重楼玉钥》有传承关系。后附有116幅目式图,描绘眼睛病变症状和色泽,比《银海精微》的80幅眼病图还多36种。但这116幅目图不是眼病图,而是非常珍贵的眼诊图,即通过望眼睛形态、颜色变化,诊察五脏六腑病变和病性,预测疾病吉凶,属于中医望诊图内容,十分珍贵。
眼诊图是中医五官科的独特诊断技术。喉科古籍《咽喉论》记载了116幅患病目式图(图9-15),展示了古人通过望眼睛病变,判断全身疾病预后和吉凶的诊断技术。116目式图有些是诊断眼睛病变,大部全是诊察五脏六腑病变和疾病预后吉凶的诊断图。这些图像是:五脏俱病目图、胃病目图、脾病目图、胃病目图2、肺病目图、肺心目图、脾心目图、胃小肠目图、白睛硬如石目图、眨不开脾虚目图、上下眨翻红肉目图、下眨翻红肉目图、乌珠反上目图、乌珠不见目图、黄白框下冲上目图、红筋贯睛目图、赤绽粗筋贯睛目图、微红筋目图、微红筋目图、上胞盖下目图、白睛青色目图、白睛三点青黑目图、旋起细筋突起如泡图、旋起细筋突起如泡图2、肾病目图、肺病目图2、肺病目图3、白睛一点黑目图、白睛如鉴肝劳图、白睛如锥肝劳图、一点白盖瞳子肾病目图、乌轮四边微黄目图、脾病目图2、脾病目图3、肝虚泪下图、肝肺病侵满乌轮图、肺克肝生泡侵入瞳子图、大眦赤心病图、小眦赤小肠病图、肾气目图、肾病目图2、肾绝目图、肾病目图3、肾病目图4、肾病目图5、肾病目图6、肾病目图7、肾病目图8、肾病目图9、肾病目图10、肺克肝似螺突起图、肝病侵蚀其母图、心与小肠三焦侵蚀乌珠图、心与小肠三焦侵蚀乌珠图2、心与小肠三焦侵蚀乌珠图2、心病目图、小肠病目图、心肺膀胱病目图、心病目图2、肝病乌轮四围图、胆病瞳外乌轮内目图、瞳中圆框肾病图、心胃小肠三经病目图、心与三焦脾病目图、脾胃俱病目图、肝胆病图、胆内病重图、肝中病重图、肝中病重图2、肝中病重图3、肝中病重图4、肝中病重图5、肝中病重图6、昼见夜昏雀目图、螺突不治之症图、睛珠深陷不治图、内障图、小肠三焦脾肺病目图、心与膀胱脾病目图、乌轮突起红泡肝血热图、乌珠昏暗肝肾病图、乌珠通红肝热血升图、下眨赤烂胃湿热图、上眨赤烂脾胃湿热图、上下俱烂脾胃湿热之极图、上胞烂垂积热极图、倒睫下眨小肠脾肺病图、痒极连眨风多图、羞明症图、风栗小肠病图、上胞如核疣病图、下胞如核疣病图、偷针病图、疳眼图、肾偏目图、肝热突出如带图、肝热突出蟹睛图、肾热极突起图、肝肾热极突起大泡如黑漆图、肝肾热极突起大泡如黑漆图、五色充满五脏病图、眼如雾肝肾病图、眵多稠粘肺热结图、疳眼不开额痒图、瞳子昏乌肺肝肾病图、物伤眼图、瞳子碧绿脾肾病图、能近视不能远观不足之症图、朝暮昏黑气血不足图、左右流邪目图、眼燥沙涩肺浮火图、干涩血枯目图、老眼昏花图、乌珠青黑框肝血少图、内黑外白肺肾虚图、外红内绿心肝虚图、五色围团五脏虚图、心血虚而热极目图[11]。
眼诊图,包括中医眼科部分疾病和脏腑疾病内容。虽然116幅眼诊图有个别图名相同,但是其图像内容并不同,相同图名后添加序号以示区别。珍贵的眼诊图保全了已经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眼诊技术,是中医疾病诊断的重要内容。
中医眼科古籍中,图文并茂的占有很大比例。这些图像为我们研究中医眼科技术和历史提供了形象、生动的资料,丰富了五官科学术传承的内涵,展示了中华文化与中医古籍文献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
图9-15 《咽喉论》116种眼诊彩图
1任旭.中医眼科古籍图像初探[J].中医文献杂志,2011,29(5):20.
2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W].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718-719.
3唐·孙思邈.银海精微[O].清光启堂刻本.
4明·袁学渊.秘传眼科七十二症[O].清抄本.
5佚名.抄本眼科[O].抄本.
6佚名.石氏四代家传眼科全书[O].抄本.
7佚名.石氏家传眼科应验良方[O].抄本.
8明·程玠.(程松崖先生)眼科应验良方[O].清光绪十八年己已(1892年)板存天津引善社刻本.
9佚名.眼科指蒙[O].1910年抄本.
10任旭.眼科古籍《审视瑶函》图像探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5):301.
11清·逯南轩.咽喉论[O].抄本.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中医眼科史”(编号:Z070507)
201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