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范式,寻求出口
——对安徽竞技体育发展前景的思考*1

2014-08-03 03:30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全运会安徽安徽省

张 晓 聪

(宿州学院 学生处,安徽 宿州 234000)

1 前言

第十二届全运会的硝烟已散去近半年的时间,安徽省代表团所取得的8.5金、9银、12铜,奖牌榜第17位的成绩,较之十一运会稍有下滑。很显然,从安徽代表团全运会成绩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成绩来看,安徽省体育局提出的“双争战略”和新“三步走”规划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冲击。当然,我们不能武断的单从一届大会来对长远规划作出评判,但是,在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环境和趋势下,固有范式内的发展结果很难与安徽省提出的竞技体育发展口号相统一。

2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全运会成绩回顾

全运会是我国参赛运动员最多,整体规模最大,在项目的安排设置上最接近奥运会的大型综合运动会,在中国竞技体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各省市各地区都对全运会能够取得的成绩很重视,有一些甚至把全运会成绩作为考核该地区体育事业整体水平的首要因素。安徽省体育代表团参加了自建国以来所有十二届全运会,成绩波折起伏,优势项目相对来说比较集中。

2.1 整体成绩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1979年我国举办了第四届全运会,安徽省体育代表团只获得了男子20公里竞走和技巧男子四人立柱这两个项目的金牌,在金牌榜上仅位列第25名,体现出的竞技实力与其建国初期有一定的差距,在新时期的起跑线上便被甩在了后面。在随后举行的三届全运会上,安徽省体育代表团的成绩迅速回升并逐渐趋于稳定,跻身在金牌榜第二集团。而在第八届全运会安徽省经历了一次失利,当时的安徽省体委陆续召开了98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99年省体委党组扩大会议、99年迎九运领导小组会议等重要会议,在会上深刻总结了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探讨了安徽省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定下了“九运爬坡,十运回升,十一运突破”的“三步走”战略,认清了安徽省竞技体育处在“二后三先”的位置,明确了“奥运争光”的最终目标,并且提出了到2010年把安徽省打造成体育强省的总奋斗目标。按照安徽省体委所规划出的道路,安徽省体育代表团在随后举办的第九、十、十一届全运会上出色的完成了“三步走”战略。尤其是在2009年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安徽省体育代表团荣获了金牌榜第14,总分第16位的成绩,金牌数以及奖牌总数都攀升到了历史最高点。而在短暂的高峰过后,随着安徽竞技体育发展的自身局限性制约以及其他省市地区的崛起与复苏,在2013年的十二运上整体成绩有所滑落,没能达到稳步上升及体育强省的设想。(表1)

从安徽省体育代表团参加全运会的成绩走势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竞技体育实力历经“两个低点,两个上升期”的阶段,也就是第四届和第八届全运会的成绩为“两个低点”,此后分别在第五届至第七届和第九届至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的成绩为“两个上升期”。由此可以总结出,假如第一个低点是由于历史原因等无法避免,而第二个低点之所以出现则是由于安徽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不善所导致。在第一个上升期,整体是逐渐恢复到受灾之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在经历了三届全运会后提升到了第一个高点,接着由高入低跌入第八届全运会的低谷。第二个上升期是在深刻反省,调整战略目标之后,伴随着安徽省竞技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走到了第二个高点,此间也是经历了三届的全运会。一样的连续三届上升期,一样的两个最高点,恐怕不是数字上的巧合,应该可以引起人反思。如今怎样正视安徽省竞技体育事业现在的境遇和未来的发展机遇,如何继续合理的发展安徽省竞技体育事业,如何尽力避免下一个“低点”的出现,是历史交给安徽省竞技体育的一大考验。

表1:安徽代表团历届全运会成绩统计

2.2 项目竞争力的展现情况

新时期全运会安徽省体育代表团一共在十七个大项上获得过奖牌,在这之中有十四项夺取过金牌。纵观获得奖牌项目的分布,“能打善射,两基础项目兼顾”基本能够概括安徽体育在全运会赛场的表现。在柔道、击剑、拳击、跆拳道、武术(散打)、摔跤这六个项目我省都有金牌入账,射击更是连续七届全运会都有奖牌获得,游泳(跳水)、田径这两个基础大项也有过一些成绩。在其它项目上,除了棋类、技巧被取消不算,还有举重、水上项目、蹦床、自行车、手球和体操也荣获过全运会的奖牌。

安徽省在全运会上荣获奖牌的数量排在前八位的项目依次是摔跤、拳击、田径、武术(散打)、射击、举重、柔道和手球。获得金牌数量前三位的项目依次是摔跤、武术(散打)、柔道和射击(并列)。新时期安徽省体育代表团获得全运会金牌总数的74﹪为这四个项目所得。五届或五届以上都获得了奖牌的项目有手球、水上项目、拳击、田径、摔跤、射击、柔道和武术(散打)项目。在最近举行的三届全运会上有射击、跆拳道、水上项目、武术(散打)、摔跤和拳击这些项目获得了奖牌。

以全运会为标准,综合以上因素分析,结果为安徽省竞技体育的传统项目是柔道、武术(散打)、手球、摔跤、田径和射击。具有一定优势的项目是射击、拳击、手球、摔跤和武术(散打)。潜在有优势的项目包括举重、水上项目、柔道、跆拳道、田径。尚待发展的项目是击剑、体操、游泳(跳水)。

3 安徽竞技体育发展范式

3.1 发展模式下的危机

新时期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以举国体制为依托,以奥运争光计划为指导。无论竞技体育管理模式如何调整,各职能机构如何改组,竞技体育社会化、校园化口号如何呐喊,“金牌战略”如何争议,只要也只有继续实施以政府主导或者直白的说是政府管制的举国体制,才可能实现国家体育总局不同时期所提出的奥运争光计划。而在“全国一盘棋”的局势中,安徽竞技体育所被赋予的资源配置和效能结果极不突出。

人们在讨论安徽竞技体育发展时首先提出的即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并众说云云。然而,安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从属于国家体育总局,而其变革和调整的力度和范围不可能突破总局的指令安排,其发展模式从根本上受到限制,就好比10平米大的屋子最多住下5个人,而安徽省对自身竞技体育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就是往屋子里再塞进人,不是人不够多,是屋子不够大。国家赋予安徽省竞技体育的使命与其自身底蕴和资源配置是成正比关系的,安徽省竞技体育基础差、底子薄、机遇少,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地理环境无优势,居民身体机结构无特点。在奥运争光计划的范式当中本就不是重点培养对象。

所以,在毫无优势的基础上,在国家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在已有的范式下,安徽省竞技体育很难展现出其发展成效。

3.2 竞技项目发展的瓶颈

在谈到竞技项目的发展时我们会发现,基本上人们都是以继续保持优势项目,大力发展潜优势项目,稳步发展落后项目为策略。如果每个竞争者都以此为策略来发展,那么我们到后来的最好结果无非就是保持现状,而极有可能出现落后的被动局面。

通过对安徽竞技体育发展的梳理,发现其优势项目除射击外都不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而其待开发的项目如击剑、游泳等是中国竞体育的潜优势项目,中国的优势项目如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等在安徽竞技体育发展来说相对落后。也就是说,中国在奥运会上竞争力强的项目安徽省基本没有,安徽省的优势项目在奥运赛场上很难得到体现。如此一来形成两个后果,一是安徽选手很难在奥运赛场上夺得奖牌,即金牌效应的获益面小;二是安徽省竞技体育无旗帜性人物,在国际赛场上的项目和宣传制约了安徽竞技体育代表人物的树立,安徽省错过了盛泽田,错过了邓琳琳,错过了加大宣传和造就影响的时机。就目前的竞技项目发展格局来看,固有思路下的发展已近枯涸。

4 拓宽思路,寻求突破

4.1 认清发展思路,坚持发展目标

就目前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形式来看,安徽竞技体育如此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轻微倒退的局面。要不要以发展竞技体育为重点,如何处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消耗比例,怎样实现竞技体育投入的效益最大化,这些都是安徽竞技体育有待解决的问题。安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已经制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依靠目前的发展方式是及其困难的,只有突破现有的思维范式,才有可能寻求一条早日到达目的地的大道。

4.2 依托国家体育总局,试点革新发展模式

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在努力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大力度革新。以两个或更多的奥运成绩和全运成绩为代价,全面改革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真正做到政府指导,社会主办,依托学校,吸引资金。调动全省力量,实现竞技体育发展的蜕变,也是一种“举省体制”,在一定生产力的基础上调整生产关系以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省体育局根据社会需要制定发展规划,社会根据政府要求及民众需要产生竞技体育利益关系,全民关注竞技体育,学校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场景,以完成竞技体育赛事成绩的既定目标。

4.3 竞技项目的突破式发展

通过前文的表述我们了解到安徽省竞技项目的发展困境,那么如何摆脱这一境况而拓宽新的局面呢?建议提高优势项目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国家需求重点发展待开发项目,突破式发展国际影响力较强而中国竞争力较弱的项目。其中第一点如拳击、水上项目可重点开发某一级别或小项,力争做到世界一流,全国顶级水平;第三点如加大力度,延长周期,挖掘发展田径、游泳两基础大项中的某小项,安徽省人口众多,田径、游泳项目制约条件较低,安徽省应针对性的加大投入,给予人力、资金、科技等方面的倾斜,在目前中国较落后的项目中取得国际级影响力的成绩。另外,可以尝试联合发展冬季项目,建立区域性要求不高的项目基地,吸引全国优势资源集中某项目开展,或输出运动员联合培养。以冬季项目为突破口是因为我国冬奥会成绩近几届虽有所斩获,但整体水平一般,如可取得成绩,便是国家性的突破,将会产生极好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

4.4 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发展

以发展模式革新为背景,以中国弱势项目获得国际显著成绩为突破口,提升竞技体育在安徽省,安徽竞技体育在全中国的影响力,以此带动安徽竞技体育的加速发展和全面运营,带动群众体育的联动和推进,实现提高安徽省形象,增进安徽省人民体质的高级目标。

5 结束语

安徽竞技体育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跟上全国体育发展和省内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庸的发展之道使安徽竞技体育实力只能维持现状,口号的呐喊和规划的提出很难给予其跨步前进的动力,在认识到安徽竞技体育发展前景的同时,也许只有打破范式,自身寻求突破口,安徽省的竞技体育发展甚至其体育事业发展才能出现更广阔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池建.再论竞技体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6.

[2]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汇编(竞技体育卷2001-2006)[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3]高雪峰.中国竞技体育管理变革之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4]田野.中国竞技体育金牌战略:发展与转型—优势项目、体能项目、“三大球”项目?[J].体育科学,2013,12.

[5]张荣国.加快安徽省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J].安徽体育科技,1999,2.

猜你喜欢
全运会安徽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