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称和“认识动词”的搭配选择及其制约因素*

2014-08-03 07:33
关键词:第二人称陈述句主观性

林 青

(1.喀什师范学院 中语系,新疆 喀什 844006;2.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学院,北京 100083)

一、引 言

(一)现象观察

在现代汉语中不同人称主语和“认识动词”的搭配会影响到句子是否成立。请看下面两组例子:

1)a.我觉得明天会下雨。

b.他觉得明天会下雨。

c.*你觉得明天会下雨。

2)a.我看,明天会下雨。

b.*他看,明天会下雨。

c.你看,明天会下雨。

例1)中当句子是第二人称主语,陈述句根本不能成立,只有在疑问句的情况下,改变为“你觉得明天会下雨吗?”句子才能成立。例2)中当句子是第三人称主语,根本不能成立,只有在第一、第二人称主语的情况下,句子才能成立。

为什么不同的人称主语和“认识动词”搭配使用会影响上述句子的成立?为什么“觉得”类认识动词排斥第二人称陈述句,表示疑问的成分能挽救其合法性?为什么“看”类认识动词排斥第三人称?是不是所有的“认识动词”与不同人称主语搭配使用时都具有上述问题的共性?有没有特例存在?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二)研究设想

汉语学界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对不同人称与其他词类的搭配选择研究成果较丰富,尤其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出现了一批从词汇化、语法化及主观化进行建构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刘月华(1986)[1]、郭昭军(2004)[2]、谷峰(2004)[3]、方梅(2005)[4]、曾立英(2005)[5]、陈振宇、朴珉秀(2006)[6]、戴志军(2006)[7]、邹渊(2006)[8]、朱敏(2007)[9]、姚占龙(2008)[10]、张旺熹、姚京晶(2009)[11]等。其中,姚占龙(2008)[10]关注到“人称代词+看/说/想”类结构在语法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该类结构经历的语法化历程是由其后续成分的非现实情态及人称所表现的主观化倾向引起的,但对于人称主语的特征尚欠充分挖掘。张旺熹、姚京晶(2009)[11]从人称的角度对“人称代词+看/说/想”类结构的话语标记进行考察,关注到言者主语的特征及此类结构的主观性、交互主观性,但从宏观角度探讨不同人称与“看/想/知道/觉得/认为”等一类“认识动词”结构系统性差异及制约因素的研究还有待丰富,尚未充分扩展至传信范畴层面。

本文将对学界关于汉语传信范畴和“认识动词”的已有研究作简要梳理,并分析“认识动词”的传信功能,通过定量分析不同人称主语和“认识动词”的搭配考察汉语传信范畴的使用情况,并试图从认识立场的诱发机制、主观化等级差异、“言者优先”(speaker-oriented)的视角、语用中的礼貌原则及陈述所应遵循的语用原则来解释其制约因素。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来自两部分:一是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二是真实口语对话语料。

二、传信范畴和“认识动词”

(一)传信范畴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基本功能就是传递信息。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总是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交代所说话语的来源,以此来表现话语的可靠性。Franz Boas最早注意到信息来源及其在Kwakiutl语里的重要性,之后Roman Jakobson用“evidentiality”(传信范畴)这一术语来指称信息来源。William H.Jacobsen对传信做出如下定义:传信所构成的语言学范畴适用于说话者假定似属真实,但不能证明其为直接观察或亲身经历的述语。(参见Jacobsen1986[12][p.3])

国外学者研究传信范畴主要持“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狭义传信范畴注重信息来源及话语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说明信息是自己看见、听说、还是推断的等,以从事类型学研究的学者为代表,如Dorothy Lee(1944、1950)、Lazard(2001)和Aikhenvald(2004)等。广义传信范畴兼顾人们对信息可靠性的态度,以话语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情态研究的学者为代表,如Lyons(1977)、Chafe and Nichols(1986)、Palmer(1986/2001)和Fox(2001)等。[13][14]

Aikhenvald(2004)[15][p.3-5]认为,传信是主要标明信息来源的一种语法范畴,其核心为信息来源和信息的获取途径,即信息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所获或是借助阅读来获取,或属于别人的叙述或叙述者的推断等。

Chafe(1986)[16][p.264]则认为,信息的来源是通过说话人在语言中想要表达的而获得的,“传信范畴”既包括证据的引用,也包括没有指定信息来源的形式。可以把传信范畴分为五种:1、可靠程度,如例3);2、信念,如例4);3、推论,如例5);4、传言,如例6);5、一般预期,如例7)。[17][p.28]

3)It’s probably/possibly/certainly raining.

4)I think/guess it’s raining.

5)You’re all wet,it must/has to be raining.

6)Mary says it’s raining.

7)Actually/Of course/In fact,it’s raining.

信息的来源和可靠程度之间不存在明晰的界限,一个句子在表明信息来源的同时,势必会暗含说话人对信息真实性的态度。根据对语言事实的考察,结合研究的需要,汉语传信范畴的研究采用的是“广义”的定义,即:从内涵看,传信范畴标明信息来源;从外延看,一切与信息来源有关的,对信息可靠性的态度表达都属于传信范畴的范围。

传信反映的是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必然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但传信系统不是对客观世界现实性的直接反映,而是说话人对信息来源这一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是说话人对信息来源的主观判断,所以传信范畴仍然具有主观性,是语言中的主观性表达成分。

现代汉语中有这样的句子:

8)明天想必/可能/也许要下雨。(可靠程度)

9)我认为/觉得/猜明天要下雨。(信念)

10)天空乌云密布,明天应该要下雨。(推测)

11)听说/据报道,明天要下雨。(传闻)

这类句子在作出判断、陈述事实、转述事件的同时,也通过说话人表达了信息的来源、性质及话语的可靠度。汉语作为孤立语缺乏表达传信范畴的语法形态,主要由词汇和句式等手段加以体现。(张伯江1997[18];张成福、余光武2003[19];陈颖2009[17][p.79])

传信范畴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理论,国外语言学界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角度也多种多样,如:形式语义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有的学者还从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角度来研究传信范畴;而国内对传信范畴的介绍多于研究,系统研究汉语传信范畴的文献尚不多见。

(二)认识动词

1.“认识动词”的界定

对“认识动词”的理解来源于方梅(2005)对“认证义”动词的研究,体现“见证义”的动词是“看、闻、尝、摸、感觉、觉得”等感官动词,而语义上表示“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体现人类主观认识的动词即为“认识动词”。“认识动词”体现的是说话人对自己所说话语真实性的评估,与传信范畴有关,所联系的是一个事件,而不是事物。[17][p.79-80]因此,我们给定“认识动词”的标准是:语义上表示某种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句法上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所带宾语是动词性小句,而非名词性成分。这类动词在实际使用中已发生一定程度的虚化,表现出功能多义性。按照标准,汉语中“认识动词”主要有“看、想、猜、知道、认为、以为、觉得、感觉、推测、估计、琢磨、猜测”等。如:

12)鲍小姐借势脱身,道:“我觉得冷,下去了。”

13)我想,我觉得,母亲,我此刻就要见着你了。

例12)中“觉得”是一个感觉动词,表达人或某一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或体会,相当于“感觉”或者“感到”,这是“见证义”。例13)中“觉得”是一个认识动词,相当于心理动词“认为”,但是语气较不肯定,表达言者对宾语小句所做的主观判断。从沈家煊先生(2003)[20]所说的“行”、“知”、“言”三域的角度看,第一种情况属于“行”域,而第二种情况属于“知”域。我们所说的“认识动词”出现在第二种情况,就是体现“言者的认识内容”。

2.“认识动词”的去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

所谓“去范畴化”,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一句法范畴的成员失去了该范畴部分特征的现象。(Hopper&Traugott 1993[21])“认识动词”虚化的起点是“decategorization”。方梅(2005)称其为“去范畴化”,详细讨论了“认证义动词”的“去范畴化”[4];刘正光(2004)在考察名词和动词基本特征时指出,名词或动词在Decategorization过程中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语义抽象或泛化。(2)丧失形态标记或句法限制条件失效。(3)范畴身份发生转移。(4)承担新的功能。[22][p.35]“去范畴化”理论能够有效解释语言实体在词汇和句法层次上体现的功能多义性。

通过考察发现,“认识动词”有明显的“去范畴化”倾向,表现为:

(1)部分地失去作为主句动词所应具备的句法特征。

“认识动词”构成的简单句中,后面可以加上时体标记,但是当后面接宾语小句时,动词后用时体标记就会受限。以“了”为例:

14)我知道了他回来的时间。

15)*我知道了他昨天回来了。

16)我知道他昨天回来了。

(2)语义抽象与“认识动词”的传信义

“认识动词”构成的简单句用于陈述事件,当带宾语小句时,既可以用作陈述事件,也可以用来表达一种主观认识。语义方面由“客观事件表达”变为“主观评价表达”,体现传信义,这是语义抽象或泛化的表现。如:

17)我看着那贫穷而整洁的炕,突然产生了一种对家的向往。(动作义)

18)你爸爸,老是你爸爸说的,我看,你中你爸爸毒太深了。(传信义)

(3)范畴身份发生转移与“认识动词”的传信功能

认识动词在虚化过程中主观性得到加强,虚化程度最高的认识动词已经虚化为一类体现言者主观认识的“语用标记”。如:“我看、我想”等。由此,我们认为,此类动词由于语法化程度的加深、主观性的增强,而获得了传信功能。

19)你说这真实不真实?我看不真实。

20)我想任何人也不会接受你们这种方案的。

上述例句中,“我看”、“我想”的意思已经发生变化,有“推测、认为”的意思,与第一人称构成一种特殊的整体意义,阐述个人观点,是信念型传信语。

三、“认识动词”和不同人称的搭配情况考察

(一)“认识动词”和不同人称的搭配选择

我们选择“看、想、知道、觉得、估计、认为”这六个常见的“认识动词”来进行测试,将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部分语料作为统计对象,统计方法是用检索工具自动检索。

从检索的“不同人称+认识动词”中各选取了100条,共约34827字符(不计空格)。在这些语料中,有的例子含有“看、觉得、想、知道”等非“认识义”的用例,我们对此进行了人工统计和排除。

据统计,“看、觉得、想、估计、认为、知道”这些“认识动词”出现在不同人称主语句中的频率不同。见表1:

表1 “认识动词”在不同人称主语句中的频率

由上表可见,第一人称与“认识动词”的搭配出现在陈述句中,表示“认识义”的出现频率高,占80.8%;第二人称与“认识动词”搭配时表示“认识义”出现在疑问句中占58.8%,出现在陈述句中占21%;第三人称与“认识动词”的搭配出现在陈述句中,表示“认识义”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在“估计”、“认为”、“觉得”类“认识动词”。具体情况如下:

1.看(认为)

“看”的本义是“使视线接触人或事物”,当主语是第三人称时,“看”是实义动词,不在“认识义”范畴内。当“看”的主语是第一、第二人称时,“看”的主观性增强,进一步发生虚化,衍生出“认为义”。“看”用第一人称主语时,表示说话人的看法、观点,共出现80次,如例21),虚化程度很高,其中有10个用例是以话语标记“在我看来、依我看、照我看”表达的。究其原因,“看”是个视觉型动词,通过隐喻表示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了语义及功能的多义性。用第二人称陈述句时,不是探求对方看法,而是引出自己的看法,目的是希望对方同意自己的看法,共出现23次,如例22)。用在第二人称疑问句中,言者有自己的想法,却以探求对方的看法的形式进行表达,共出现64次,如例23)。“看”用第三人称主语时,不是以“认识动词”出现的,其中表达“认识义”的用例是以固化形式“在他看来”表达的,共出现16次,如例24)。

21)贺龙含冤而死后,毛泽东曾说过:“我看贺龙搞错了,我要负责”。

22)你看,科比最后到了洛杉矶,不是偶然的。

23)我打算把你所积欠的饭钱一笔勾销,就当作是买你这幅画的费用,你看这样好不好啊?

24)领衔编剧的著名作家白先勇这样解读台湾观众的热情。在他看来,昆曲艺术最好的演员在大陆,而最好的观众却在台湾。

2.觉得

“觉得”是感官动词,发生虚化后,由“行域”转为“知域”。用于第一、第三人称后,不能用于第二人称陈述句。用第一人称主语时,体现信息来源是说话人的主观认识,共出现91次,如例25)。在第二人称主语句中,用于疑问句中,委婉地询问对方的看法,共出现89次,如例26)。用第二人称陈述句时,一般出现在假设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会出现“如果、若、假如、倘若”等,这时“觉得”的主观认识义得到淡化,复句出现推测的传信义,但传信义不是由“觉得”体现的。这种用法共出现11次,如例27)。用第三人称时,表示信息来源的转述,共出现85次,如例28)。

25)我觉得房东太狠心了,他居然把我最值钱也最心爱的吉他也给卖掉了。

26)根据目前的情况,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提高?

27)他对得意者说:“如果你觉得身边没有对手,那么把视角放开到整个年级,找一个目标。”

28)强巴旦曾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旅行来到汕头,参加中国飞镖公开赛。他觉得这次旅行虽然辛苦但却值得,因为他见到了他心目中的飞镖英雄。

3.想(认为)

“想”的本义是“开动脑筋,思索”,表示一种心理活动,属于行域。转喻是“想”由“动作义”向“认识义”虚化的重要机制。当表示主观认识时,属于知域,表示“我认为”。“想”用于第一、第二人称后,不能用于第三人称后。用第一人称主语时,表示说话人的看法、观点,共出现38次,如例29)。用第二人称陈述句时,不是叫对方思索,而是引出自己的看法,目的是希望对方同意自己的看法,共出现25次,如例30)。用在第二人称疑问句中,言者的意图并不是让对方思考,而是提请对方分享自己的观点,其实是说“请你想想”,共出现58次,如例31)。

29)我想,太太大概没有这个意思。

30)你想,在银河当个小职员,一天累到死,月底领了薪水还是不够家用,也够苦了。

31)你想潘经理这样忙,会管你这样的小事?

4.估计

“估计”表示对事件的估测,具有不确定性。用于第一、第三人称后,不能用于第二人称陈述句。用第一人称主语时,体现信息来源是说话人的主观估测,共出现76次,如例32)。用在第二人称疑问句中,旨在探询对方的看法,共出现100次,如例33)。用第三人称时,表示信息来源的转述,共出现100次,如例34)。

32)那天吃饭时,我注意到毛主席神色严肃,沉默不语,似有所思。我估计,他大概仍在想着那位妇女的事。

33)这场“预算战”已持续了一年之久,你估计会如何收场?

34)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非经济正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前景乐观。他估计,2003年南非经济增长率为2.2%,通货膨胀率为3.4%。

5.认为

“认为”是个谓宾动词,表达对人或事物的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用于第一、第三人称后,不能用于第二人称陈述句。用第一人称主语时,体现信息来源是说话人的主观认识,共出现100次,如例35)。用在第二人称疑问句中,询问对方的看法,共出现82次,如例36)。用在第二人称陈述句时,与“觉得”用法类同,一般出现在假设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会出现“如果、若、假如、倘若”等,这时“认为”的主观认识义得到淡化,出现推测的传信义,这种用法共出现18次,如例37)。用第三人称时,表示信息来源的转述,共出现100次,如例38)。

35)我可以对着镜子让自己流泪,我认为那是演员最基本的素质。甚至,我还可以,在别人面前表演流泪。

36)温家宝一眼就认出了陆子修。他走到陆子修身边问道:“你认为现在农业上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7)要是找到一家书店,若你认为与人在此地会面十分方便,也将其标在地图上。

38)方志敏虽然官高权大,但一生清贫。他认为,清贫、洁白俭朴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6.知道

“知道”的本义是“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常常虚化体现言者的主观性。“知道”用于第一、第二人称后,不能用于第三人称后。用第一人称主语时,倾向于否定形式“我不知道”,表示说话人的看法、观点,共出现80次,如例39)。用第二人称时,不能用于疑问句,在陈述句中,用来体现“主观互动性”,拉近与听者的距离,指出其引出的内容是说听双方共知的,是作为背景信息出现的,是可以相信的,共出现59次,如例40)。用在第三人称中,体现的是本义,不是“认识义”,如例41)。

39)晚上,我如约来到一座住宅小区,当然了,我没忘了带一些礼品。我知道,不能空着手求人办事。

40)想不到北京的汽车和自行车一样多!那么多新的楼房拔地而起。你知道巴黎也在发展,但是速度绝对不能和这里相比。

41)他很失望,因为他知道他不能依赖不付现金的契约过活。

从语料分析可见,不同人称与“认识动词”的搭配是受限的,“认识动词”和第一、第三人称的搭配都出现在陈述句,但有所区别。“认识动词”与第一人称的搭配出现频率高,从频率高低排序表现为:认为﹥估计﹥觉得﹥看﹥知道﹥想;与第三人称的搭配受限,仅出现在使用频率高的“估计”、“认为”、“觉得”;“看”、“知道”、“想”与第三人称搭配使用体现的是“非认识义”,即本义。“认识动词”和第二人称的搭配多数出现在疑问句中,从频率高低排序表现为:估计﹥觉得﹥认为﹥看﹥想;小部分出现在陈述句中,从频率高低排序表现为:知道﹥想﹥看﹥认为﹥觉得。值得注意的是,“认为”和“觉得”即使出现在陈述句中,使用也是受限的,即出现在假设复句的语境中,前面多出现“如果、若、假如、倘若”等,否则句子将不成立。从“认识动词”与不同人称主语搭配考察,可以发现“看、想、知道、觉得、估计、认为”类“认识动词”出现了二分的局面,这可以从其虚化程度、主观表达差异上得到解释。

(二)“认识动词”的二分格局及与不同人称的搭配限制

语言虚化在中国语言研究中常被称为“实词虚化”,随着与西方理论的结合,也被称为语法化,主观化是其重要机制之一。根据“认识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其主观化程度,我们发现,“看、想、觉得、知道”等词都不止一种用法,这些词在实际使用中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虚化,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域,从具体动作义转为表示观点看法的主观意义,只是虚化的程度有所不同。

在此方面,“看、想、知道”类动词表现为语法化程度更高,逐渐失去了原来作为具体实义动词的范畴特征和语法功能,成为表示主观性的语言成分,皆由行域的实义动词转为知域表示观点、看法的成分或言域的成分。为什么“看、想、知道”类“认识动词”虚化程度更高?这是因为“看”、“想”、“知道”是人类处理时间的几种基本方法:“看”是观察世界的方式,“想”是思考世界的方式,“知道”是感知世界的方式。人们主要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因此这三个动词就容易发生虚化,成为表达主观性的语言形式。“觉得、认为、估计”类动词在虚化的同时还保留了“行域”的部分语法功能,在虚化程度上不及“看、想、知道”类动词。

根据虚化程度的不同,我们把“认识动词”分为两类:一类是语法化程度较高的“看、想、知道”类动词;一类是语法化程度较低的“觉得、认为、估计”类动词。据考察发现,由于虚化程度的不同,不同人称与上述两类“认识动词”搭配使用时会受到一定制约,表现出搭配上的不对称现象。如表2:

表2 语法化程度不同“认识动词”与不同人称搭配的不对称

可以看出,不同人称与“认识动词”的搭配存在着系统性的不对称现象,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看、想、知道”类“认识动词”只能与第一、二人称搭配使用,第三人称受限。究其原因,在于主语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更强化了言者的主观性,第三人称“他”不涉及主观性。“觉得、认为、估计”类动词只能与第一、三人称搭配,第二人称陈述句受限。究其原因,在于此类动词虽然发生转域,但虚化程度不高,主观性不强。而第二人称陈述句常出现在评价性话语中,被言者用于客观评价以强化其主观立场,在话语中更多赋予了交互主观性的功能。

四、不同人称与“认识动词”搭配使用的制约因素

(一)认识立场的诱发机制

Mushin(1998)提出了“认识立场”的观点,认为对一个信息进行描绘时,说话人必须对如何获得信息及分辨它具有一个立场,以反映话语的实际来源。[17][p.12]驱使说话人采取某一认识立场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是与传信范畴密切相关的主观性的一个元素。根据同听话人互动的语境,认识立场会反映出说话人对信息来源的建构,以及对信息可靠性的评估。这些因素会促使说话人采取某一认识立场,并且同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共同导致说话人在语言上采用某种传信表达。

比如说,考试结束了,父母问“我”考试情况,“我”会说:

42)我知道,我会考上的。

43)我认为,我会考上的。

44)我觉得,我会考上的。

45)我想,我会考上的。

46)我估计,我会考上的。

47)我看,我会考上的。

上述不同“认识动词”同第一人称搭配,体现的是个人的想法和观点,不强调证据,但也不是凭空臆断,会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或来源。如果说话人对信息来源比较肯定,会选择“我知道”、“我认为”来表达主观认识的肯定。如果不太肯定,会选择“我觉得”、“我估计”或“我看”等来表达主观认识的推断。上述“我知道”、“我认为”、“我觉得”、“我想”、“我估计”、“我看”是一种“信念型”的传信语。

再比如说,“我”去老师那儿打听了考试情况,但消息不十分确定,我会给父母说:

48)?他知道,我会考上的。

49)他认为,我会考上的。

50)他觉得,我会考上的。

51)*他想,我会考上的。

52)他估计,我会考上的。

53)*他看,我会考上的。/在他看来,我会考上的。

上述不同“认识动词”同第三人称搭配,体现的是说话人报道的认识立场,表示信息来源是从亲身经历者那里得来的,通常都是一种转述。如果言者对从亲身经历者那儿得到的信息来源比较肯定,会选择“他认为”来表达主观认识的肯定。如果不太肯定,会选择“他觉得”或“他估计”等来表达主观认识的非现实性。上述“他认为”、“他觉得”、“他估计”是一种“传闻型”的传信语。

(二)主观性等级差异产生的机制

不同人称与“认识动词”搭配上的不对称,根本原因在于各结构表现主观性的不对称。也就是说“我”、“你”、“他”与“认识动词”搭配上所呈现的由弱到强的连续统现象,表现为三类结构主观性特征由弱到强的变化。王义娜(2003)曾讨论过人称代词与主观性的关系,指出说话人对概念客体的感知距离越近,所表达的主观性就越高,就越倾向于用第一人称进行编码,反之,则倾向于远指代词第三人称进行编码。人称代词的主观性程度大致呈现如下倾向[23][p.35-42]:

从上述人称代词的主观性等级序列来看,相对于第二、三人称代词,第一人称的主观性最高,在话语中充当言者的角色,便于表现对当前话题的情感、认识和态度等主观感受,比第二、第三人称更加近于说话人,因此较易获得较强主观性特征。这是“认识动词”与第一人称搭配出现频率高的原因。而第二人称充当听者角色,便于表现言者对于听者的关注,更便于获得更为隐含的交互主观性特征。第三人称不参与言者与听者的话语,无法表达言者的“自我”,因此第三人称的搭配仅限于陈述客观事件,不具有主观性。这是“认识动词”与第三人称的搭配受限的原因,语法化与主观化程度高的“看、知道、想”类“认识动词”与限于表征真实动作义的第三人称搭配使用是矛盾而不能成立的。

(三)“言者优先”的机制

“言者视角”是语言表达中所体现出来的说话人的个人印迹,是语言主观性的表现。[17][p.86]“认识动词”表达的是一种主观认识和看法,必然具备“言者视角”。而“我”作为言者主语突显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推测,也体现了较强的主观性。如果主语是第一人称,言者和主语就是一致的,“认识动词”所指的对象相同,既是主语又是言者,能够代表说话人的主观看法,是“信念型”传信语。

在虚化过程中,“人称主语+认识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有居前、居中、居后三种位置,但不是所有的“认识动词”都有位置的自由度,这与虚化程度及人称主语有关。如:

54)我觉得明天会下雨。

55)明天会下雨,我觉得。

56)他觉得明天会下雨。

57)?明天会下雨,他觉得。

后置“人称主语+认识动词”中主语的所指对象总是说话人,可见,“第一人称+认识动词”的组合虚化程度最高,这与主观化产生过程中“言者优先”的机制有关。语言中“言者优先”的机制使一些认识动词和第一人称“我”固化在一起共同构成具有传信功能的话语标记,如“我看、我想、我觉得”等。。

(四)语用中的礼貌原则

我们考察了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发现不同人称与“认识动词”的搭配中,第一、第三人称的搭配都出现在陈述句,而第二人称的搭配出现在疑问句中的频率较高。作为整体的以疑问句形式出现的“你/你们觉得”在100条中有89次,“你/你们认为”有82次,“你/你们估计”有100次,“你/你们看”有64次,“你/你们想”有58次,都是希望对方做出回答的。这说明在人称体系中,第二人称比较特殊,不同于第一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带有主观性特征,与“认识动词”搭配使用时,阐述个人的观点,能够体现言者的主观看法。第三人称带有客观性特征,不一定是谈话的直接参与者,说话人无法代表他人表达主观认识,只能对第三者的观点加以客观陈述。第二人称是听说双方面对面的时候才使用的,通常是面称,这种情况下,说话人要遵守的语言原则较多,交谈时通常不会直接说出对方的观点,因为当着对方的面揣测对方观点的行为是不礼貌的。即使明知道对方观点,通常也不会直接说出来而会采用询问的方式让对方自己说出,这体现了交际时的礼貌原则。这也是第二人称搭配选择中疑问句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

(五)陈述所应遵循的语用原则

朱敏(2007)曾就第二人称在陈述语气中与动词谓语的选择性做出过探讨,认为陈述的交际“角色”是“给予”,“交流物”是“信息”,这一功能决定了陈述所应遵循的语用原则,即必须提供足量的听者未知的新信息,即信息模式具有“说者>听者”的特征,否则就不是真性陈述。第二人称代表听者,因此第二人称主语陈述句应为关于听者的消息,说者信息占有量一般小于听者,否则不符合陈述的要求。[9]

第二人称与“觉得、认为、估计”类“认识动词”搭配难以构成陈述句。试比较:

A

58)*你觉得明天会下雨。

59)*你认为明天会下雨。

60)*你估计明天会下雨。

B

61)我觉得明天会下雨。

62)我认为明天会下雨。

63)我估计明天会下雨。

C

64)他觉得明天会下雨。

65)他认为明天会下雨。

66)他估计明天会下雨。

对于已经发生过的或即将发生的意志性行为,听者一般是知道的,信息上呈现“听者≥说者”的态势,A组例句违背了陈述的语用要求。

总之,第二人称主语与“认识动词”的搭配受很大限制,其选择性因语法化程度不同而有差异。与“觉得、认为、估计”类“认识动词”搭配受到高度限制,即使出现在陈述句中也是在假设推测的语境下出现的,否定语句不合法;可以与语法化程度较高的“看、想、知道”类“认识动词”搭配,但并非阐述听者的看法,而是通过与听者互动,引出自己的看法,目的是希望对方同意自己的看法。

五、结论

我们在研究“认识动词”的时候注意到,人称不同,传信语的类型也会不同。不同人称跟动词之间非强制性但高频组合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文章的初衷是想从不同人称和“认识动词”的搭配看汉语传信范畴在话语中的表现。我们通过一定规模的语料对不同人称和“认识动词”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发现了下列规律:“第一人称+认识动词”体现的是说话人的主观看法,是“信念型”传信语。“第三人称+认识动词”带有客观性特征,是说话人的一种转述,是“传闻型”传信语。“第二人称+认识动词”大多以疑问句形式出现,并不具有传信功能。

回到文章开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你觉得明天会下雨。”不合法,但将第二人称换成第一、第三人称合法,或在第二人称不变的前提下,加上疑问成分就合法?为什么“他看,明天会下雨。”不合法,但换成第一、二人称就合法?这可以从认识立场的诱发机制、主观性等级差异、言者优先的视角、语用中的礼貌原则及陈述所应遵循的语用原则来回答这个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刘月华.对话中“说”、“想”、“看”的一种特殊用法[J].中国语文,1986,(3).

[2] 郭昭军.现代汉语中的弱断言谓词“我想”[J].语言研究,2004,(2).

[3] 谷峰.“你说”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研究,2004,(18).

[4] 方梅.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J].中国语文,2005,(6).

[5]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2).

[6] 陈振宇、朴珉秀.话语标记“你看”、“我看”与现实情态[J].语言科学,2006,(2).

[7] 戴志军.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系统的语用认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

[8] 邹渊.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的语用分析[J].语言文字修辞,2006,(6).

[9] 朱敏.陈述语气中第二人称主语与动词谓语的选择性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0] 姚占龙.“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

[11] 张旺熹、姚京晶.汉语人称代词类话语标记系统的主观性差异[J].汉语学习,2009,(3).

[12] Jacobson William.The heterogeneity of evidentials in Makah,In Chafe and Nichols[M].(eds)1986.

[13] 乐耀.从人称和“了2”的搭配看汉语传信范畴在话语中的表现[J].中国语文,2011,(2).

[14] 乐耀.国内传信范畴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1,(1).

[15] Aikhenvald,AlexandraY.Evidentiality[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4.

[16] Chafe,Wallace and Nichols,Johanna(eds.).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 ology[M].Norwood,NJ: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6.

[17] 陈颖.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8]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当代语言学),1997,(2).

[19] 张成福,余光武.论汉语的传信表达——以插入语研究为例[J].语言科学,2003,(3).

[20] 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3).

[21] Hopper,Paul J.and E.C.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22] 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3] 王义娜.话语指称的认知构建与心理空间可及性[J].外国语,2003,(5).

猜你喜欢
第二人称陈述句主观性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