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会
(北京师范大学 汉语文化学院,北京 100875)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现代社会对古今中国却缺乏正确的认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有必要向世界介绍自己,改变世界对中国的认识。2004年,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开始承担了让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正确了解中国的重要使命。孔子学院一方面教授中国语言、传播中国文化;一方面加强中外交流。经过10年的发展,全球孔子学院达到了400多所,孔子课堂发展到了600多所,每个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展示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在世界各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回顾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几乎是所有孔子学院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形式。成功的文化活动可以直观地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可以让受众通过亲身体验快速感知中国文化的特点并由此产生兴趣,为进一步教授中国语言、加强中外交流奠定基础。既然举办文化活动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组织和涉及这一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有必要对世界各地举办的文化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活动设计原则,同时以成功的文化活动为例来介绍其组织程序,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反思,为未来孔子学院举办文化活动提供参考借鉴,使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文化活动更加多姿多彩,以促进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
为了对世界各地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发展情况有个总体了解,有效地指导未来文化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指导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孔子学院总部新闻中心网页上最近一个月(2014.4.15-5.15)[1]“文化活动”栏目的200个新闻报道进行了统计,发现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开展的文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讲座式:包括专题讨论会、专题讲座、文化沙龙、电影欣赏
(二)展览式:包括书画展、摄影展、文化用品展
(三)表演式:乐器、舞蹈、太极、功夫、杂技、茶道、歌唱、京剧、川剧、服装秀、舞龙舞狮、中国美食
(四)比赛式:诗朗诵、书法、绘画、翻译、作文、绕口令、唱中文歌
(五)游戏式:踢毽子、用筷子、包饺子、下象棋、拼七巧板
时逢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在孔子学院总部为“孔子学院日”设计的活动建议菜单中,提出了“各孔子学院(课堂)根据所在地客观条件策划实施。活动应包括汉语体验课(必选)、艺术展演、文化论坛及讲座等”的要求,具体内容包括中文体验课、书法大赛、诗歌比赛、学跳中国舞、学功夫、中国传统艺术表演、中国文化论坛、中国文化讲座、包饺子及摄影展等。这里建议的活动内容与上述网页统计的文化活动内容基本相似,反映了现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文化活动的实际情况。这些内容有的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例如中国结、剪纸、书法、水墨画、中医、太极、功夫、气功、民族乐器、京剧、变脸、瓷器、象棋等,这类活动可以让人们增加对中国艺术的了解;有的是具有中国元素的,例如旗袍、舞蹈、歌曲、美食、诗词等。
从活动的可操作性方面来看,各地孔子学院都有能力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比赛类活动具有可持续性,可以形成定期活动,参与者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或练习,才能参与相应的比赛项目。这类活动有助于推动汉语教学及文化传播,影响范围较广,而且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商业运营方式则有助于孔子学院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故应多加提倡。讲座类活动专业性较强,可以定期举办,也可以不定期举办,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能提前做好规划,选好题目,并邀约到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定期举办此类讲座,对提高地区行业水平及促进中外交流有帮助。
展览、表演和游戏类活动因其灵活性特点相对更容易组织,既可以借助本地节日等庆祝活动不定期举办,也可以借助总部三巡团行程不定期举办,还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定期举办某种活动。这类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参与人群或观众,因此与某些学区或学校建立稳定的联系非常重要,可以将此类活动作为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校外游学活动,从而保证参与人数。
孔子学院作为非学术型组织机构,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是有效宣传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在种类繁多的文化活动中做出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一)因地制宜。在举办文化活动时要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华人的数量、当地人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在华人较少、对中国文化了解也不多的地区,可以考虑举办文化展示类和体验类的活动,比如中国功夫、中国舞蹈、中国书画、中国美食等,初步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引起当地居民的兴趣,进而引发其对学习中文的兴趣,同时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在华人较多、汉语基础较好的地区,因对中国语言文化并不陌生,就可以考虑多进行一些比赛类的文化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比赛、识字比赛、写作比赛、翻译比赛、书法比赛等,为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才艺的舞台。在一些对中国语言文化有一定研究水平的大学或者中文教学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考虑定期开展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讲座,有助于帮助其提高专业素养或开阔眼界。
(二)努力实现本土化。任何文化活动的举办目的都是为了宣传中国语言文化,都需要可持续性,而体验类活动带给人们的新奇感会很快消退,所以必须要考虑如何将这些文化活动内容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融入当地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孔子学院要深入了解当地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发现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契合点,使中国文化活动在展现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旧金山地区的广东话基础很好,孔子学院在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时便将广东话列为一个比赛项目,很受欢迎,为进一步开展其他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便于操作。不同的国家对一些公众性的文化活动会有不同的法律规定,因此在举办活动前要确保时间、场地及活动内容都可以获得许可,同时还要有足够的人力完成活动。一般的小型活动都比较容易操作,在校园里即可举办。比赛类活动一旦形成规模,参与人数往往比较多,对场地空间就有较大的需求,因此确保场地空间及工作人员是重点。美食类活动因可能涉及食品素材及厨房设备,大多公共场所的使用都需要提出申请并取得许可,而且还要考虑食品安全等问题,需要具备各方面条件后才能举办。
(四)影响的广泛。无论举办哪一种活动都要考虑参与人数问题,只有达到一定数量的参与者才有可能谈到影响的广泛。美国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各种活动多如牛毛。在这种环境下,一般的小型活动偶尔举办一两次很难取得广泛深远的影响。因此也要考虑将文化活动与节日或当地的某些庆祝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固定的年度项目。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着重发展比赛类活动,因其比较容易产生影响。
(五)考虑低成本。因为孔子学院举办的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基本上是免费参加的,所以要在财力、人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举办活动,太昂贵的场地和人员费用都会让孔子学院难以负担。比如一些表演类文化活动,如果孔子学院教师或志愿者教师有中国书画、舞蹈、民乐、功夫等中华才艺的话,就无须从社会上聘请民间艺术家,自然可以降低活动成本。比较而言,比赛类文化活动规模越大成本越高,但也有条件降低运营成本,比如与当地学区合作可以减免场地费用,适当收取报名费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等。
(六)定期举办。某些活动一旦有市场,且又可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就可以列入孔子学院年度项目计划,申请总部经费资助,每年定期举办。在美国,计划性非常重要,无论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习惯提前制定各项活动计划,所以孔子学院的某项活动一旦形成定期项目,就容易被纳入个人或家庭的生活计划。从孔子学院的长远发展考虑,一旦选定某些适合本地区的文化活动,就应该将其纳入年度计划,进行规范化操作。
开展任何一种文化活动都需要有严谨的组织程序、足够的工作人员和明确的工作分工。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比赛类活动,可能涉及几个场次的比赛,还有对获奖者的颁奖典礼,这些都需要进行精密的筹划。
以比赛为例来说明文化活动的组织程序。一般来说,孔子学院每成功举办一场文化活动,都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如图1所示,孔子学院首先要得到所在大学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其次,要得到当地市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才能迅速推动中国语言文化的教学,例如有的州通过立法推动中小学中文课程,影响巨大;如果孔子学院所在地有中国驻外使领馆,那么使领馆也是孔子学院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第三,如与当地学区密切合作,那么许多面向中小学生的活动便很容易开展;第四,要与当地社区紧密联系,既可以为文化活动争取观众,还可以从社区邀请民间艺术家参与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第五,要与当地媒体加强沟通,既可以在媒体上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广告,宣传孔子学院的各项工作,还可以保证文化活动在本地媒体的及时宣传报道。
图1 孔子学院工作关系图
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有多年组织中小学生中文比赛的成熟经验,已经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工作流程,可供举办此类活动时参考。目前一年一度的中小学中文比赛共包括绘画、硬笔书法(3年级以上)、毛笔书法(3年级以上)、作文(3年级以上)、翻译(6年级以上)及诗歌朗诵6项比赛,以后还会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有所调整。整个活动由孔子学院与学区联合举办,孔子学院负责主要组织工作,学区提供一个学校作为比赛场地并向下属各学校发布比赛通知,汉办和中领馆赞助,从筹备到颁奖历时3到4个月。下面根据比赛阶段将比赛的组织过程进行完整介绍。
(一)赛前:因孔子学院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故大量的工作需要社区志愿者做评委和赛场工作人员。每年比赛都得到本地中文教师和中国留学生的大力支持。
每年12月中旬,孔子学院与学区、中领馆教育组一起开筹备会,根据春季学期校历确定新闻发布会时间、地点,比赛时间、地点,比赛项目和比赛题目等事项。
次年1月初,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当地新闻媒体参加,向社会宣布报名正式开始。报名期间为一个月。除了由学区向下属学校发布通知外,孔子学院还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因每年报名人次均在1500人以上,从节约用纸及减少电子录入工作量等方面考虑,仅接受网上报名。
报名结束后。根据报名情况安排赛场,通过电子邮件发布比赛赛场及时间安排、停车场地等通知,同时为每个参赛者制作一个胸牌,上面标明参赛者信息及比赛时间、地点。通常情况下,因诗歌朗诵报名人数较多,所有比赛分两个周末完成,一个周末进行绘画、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作文、翻译等5项比赛,另一个周末进行诗歌朗诵比赛。
准备比赛用材料。根据报名人数为每个赛场准备一个材料袋,内附书法、绘画、作文、翻译等比赛需要的质量、样式统一的比赛用纸,评委评分标准,赛场工作细则,参赛人员名单,赛场标识等。
为了广泛宣传比赛的精彩过程,在比赛前向新闻媒体发出邀请,欢迎到现场采访。同时,邀请孔子学院所在大学领导及当地学区负责人等在比赛当天莅临参观指导。
(二)赛中:比赛当天最重要的是确保比赛有秩序地进行,使参赛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人水平。特别是诗歌朗诵比赛,最受家长的重视,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了节日服装参赛,他们将比赛当作孩子自我展示的舞台,对活动给予了极大的鼓励与支持。
装饰布置比赛场地,张贴比赛标识,既可烘托比赛气氛,又便于参赛者及家长找寻。
在合适的地方设置咨询台和报到处,咨询台接待来宾并进行现场答疑和报名;报到处负责工作人员或评委报到并发放比赛用材料。
参赛者在进入比赛场地前,在赛场门口签到并领取胸牌标志。家长到等候室休息等候。书法、绘画、作文、翻译等比赛结束后,家长到赛场门口接孩子。诗歌朗诵比赛可以允许家长在现场陪同、拍照。
巡视员在整个场地巡视,有紧急情况可以随时排除。
安排专人负责摄像、摄影,保留比赛的精彩场面。
(三)赛后:颁奖典礼安排在3月20日前后,通常是比赛结束后3个星期或1个月,一般参照本地学区校历,选择春假前的星期五下午。在颁奖典礼前,要完成以下一些工作:
1.在书法、绘画等比赛结束后,将所有作品集中在一起,按不同组别进行评奖。评委均为本地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诗歌朗诵比赛的获奖结果由评委当场打分,比赛结束后由志愿者统计得分并排序。获奖人数根据报名人数按比例选取。全部获奖结果择机在本地中文报纸和孔子学院网站上发布,同时用电子邮件通知获奖人家长在指定时间携获奖人到某地参加颁奖典礼,并告知停车场地状况。
2.编辑比赛纪念册。将领导致辞寄语、获奖结果、获奖作品(书法和绘画作品扫描,翻译和作文打字输入电脑)以及本年度报名情况等集中在一起编辑成一本纪念册,在颁奖典礼当天向每位嘉宾及获奖者赠送一本。
3.筛选比赛精彩照片,用于发布新闻和制作短片。将比赛当天拍摄的视频剪辑后生成短片,在颁奖典礼上播放。
4.为各级获奖者分别准备不同的奖品,制作奖状、奖杯。
5.根据颁奖场地座位数量确定获奖者座位号码,制作胸牌,使获奖者及家长有序就座,有序上台领奖合影。
6.邀约政府、学区、领馆、大学等机构领导出席颁奖典礼现场,按顺序致辞并为获奖者颁奖。
7.邀约本地媒体记者在颁奖当天出席现场,报道比赛颁奖盛况。
(四)颁奖典礼:这一天是获奖者及其家长的欢乐节日,更要注意烘托喜庆的气氛。当天工作人员提前两个小时到达颁奖现场,布置场地,测试设备,并在现场循环播放赛场精彩视频剪辑短片。
在室外设置注册台,获奖者在此领取获奖证书、奖品和胸牌,并按胸牌号码在现场就座。
主持人宣布典礼正式开始,并邀请嘉宾一一致贺词。主持人宣读获奖人名单,由工作人员组织获奖人有序上台领取奖杯,并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安排专人负责摄像、摄影。在颁奖典礼结束后,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颁奖典礼结束后,一般由中领馆举行庆功招待会,邀请获奖者及家长、工作人员等共同庆贺一年一度的中文比赛圆满结束。招待会是鼓励中文学习、加强社区联系的重要环节。中文比赛活动是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一年一度的重要项目,花费时间长,投入人力大,影响最广泛。除了在本地媒体宣传报道外,每次比赛结束后都撰写新闻稿件、精选精彩照片提交孔子学院总部新闻中心,得到一致好评。其他类文化活动,如中国文化日庆祝等操作相对简单些,但操作程序基本相似,都可以参考上述过程,最主要的问题是每年的文化活动内容要有所区别,有时要根据所能邀请到的艺术家来确定活动内容。
世界各国孔子学院每年都将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当作工作的重点,因为这些常见的中国文化艺术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对海外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如果要进一步增强文化活动的效果,使孔子学院的工作更加稳妥、扎实、更上一层楼,从而持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就需要我们及时对既往的10年进行反思。首先是中国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在向海外推介时除了现有的文化活动形式外,还应该重点介绍哪些方面的文化?其次是如何通过提升文化活动的层次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最后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如何与海外文化融合?
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无处不在,只要是一个群体或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大则如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道德规范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2]。
文化的范畴是如此之广,中国文化的历史是如此之长,积淀到今天,我们可以向世人介绍的中国文化内容极其丰富。过去各地孔子学院在举办文化活动时都倾向于选择上述活动,是因为这些文化现象已经通过影视媒体等渠道为人所熟知。当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将这些中国文化形式展现在当地人面前时,他们会产生一些心理的共鸣。
可是经过10年的发展,我们需要反思,相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说,过去世界各地举办的那些文化活动只是中国文化的几个符号。当文化符号脱离文化内涵而独立呈现的时候,它不过是一个手工或者一个体育运动、文艺活动,当文化符号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通过文化符号呈现时,才能反映中国某一方面的文化。所以孔子学院要注意将文化活动形式与文化内涵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进一步研究和思考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介绍中国文化。
文化可以体验,但不经过学习不能领会,要真正了解更深层的中国文化内涵,还需要开始对中国语言的学习,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细细体会中国文化的韵味。因此,提供中国语言课程也应该是孔子学院坚持不懈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教授中国语言的同时,可以借助当地语言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面对初学者时,可以借助太极、书法、剪纸、中国结等常见的文化符号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从长远发展来看,需要制定面向海外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所需要的中国文化内容,使中国语言的学习与文化活动的开展相辅相成。
孔子学院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或者是在每年的节庆日固定举办,或者是参与到当地的其他文化活动庆祝中,或者是借助孔子学院总部的巡演团举办艺术演出。无论举办哪一种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宣扬中国文化,让当地人通过体验中国文化提升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如何提升文化活动的层次以便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如今,各种媒体和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信息传播的渠道丰富而便捷,全方位的宣传可以使小范围的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可以邀请传统媒体记者参加现场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在美国,人们习惯使用一些社交网站进行联络,也喜欢上传视频到网站上与人分享。这些社交网站和视频网站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中国文化的平台,我们可以在上面发布动态消息,也可以上传一些文化活动的视频或教学的视频。通过发布动态消息可以使孔子学院始终与当地社区保持联系,上传视频可以将一个个精彩的文化活动永久保存供更多的人浏览、欣赏,使每一个文化活动都可以产生久远的影响。
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可以与媒体合作共同打造一些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中文比赛,如此既可以鼓励汉语学习者的学习信心,还可以提升活动的层次,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比如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比赛活动,10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未来还考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比赛层次,形成本地文化活动的品牌。如果这一比赛的结果能够与艺术特长认证或者语言能力评估相结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么这一赛事的含金量将大大提高,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也将大大增强。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其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中华民族自古善于学习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因而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今天,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也需要考虑本土化问题,要在符合当地人心理特点的前提下传播中国文化。既然诸多中国文化元素在很多地方已经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未来孔子学院要考虑的就是怎样让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地文化有机结合。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寻找中外文化的契合点,使二者水乳交融。到底如何操作,下面以中餐、剪纸和中国结3个活动为例试提出一些本土化意见,抛砖引玉。
随着中餐馆在世界各地的兴起,筷子的使用早已不是什么令人惊叹的事情,可是一般人对中餐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吃”的程度,岂不知仅仅获得味觉的感动还不能深刻体会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如果孔子学院所在地中餐比较发达,那么就可以与本地中餐馆合作共同举办中国美食品尝活动;在没有中餐馆的地方,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经营一家中餐馆,既可以营业盈利,也可以定期举办活动。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介绍一下餐桌礼仪以及各种美食所蕴含的美好祝愿、美丽传说,宣传中餐的美味与健康,这便是美食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另外,还可以根据当地食材和当地人的口味,开发符合当地人口味的新菜系。这些活动,既可以扩大中餐的影响,也可以提升孔子学院的知名度。
剪纸作为民间传统艺术,伴随的是节日的喜庆气氛。虽然人人都可以拿起剪刀,在几分钟内学会剪出一两件作品,可是如果当地民众没有过中国节日的传统,也没有在窗户上或墙上张贴彩纸进行装饰的习惯,那么它给人的印象与捏个泥人、搭个积木没什么区别。如果剪纸可以适应当地的节日习俗,与当地的节日庆祝融合在一起,就会焕发永久的活力。比如美国的万圣节家家都要买南瓜,此时南瓜的雕刻与鬼节息息相关,所以被赋予了相应的文化内涵。如果可以剪、刻出一个南瓜的样子,对美国孩子的触动应该比看到一个剪出来的“囍”字更大。所以剪纸不但应该剪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还应该剪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
关于中国结的编制,我们在向其他民族介绍红色绳子编成的中国结时,要考虑学会编中国结的方法对其本人的意义何在。中国结对于中国人首先是红色为主的吉祥意义,其次是装点室内的喜庆气氛,再次是中国人喜欢缀饰的传统。古时候中国人在随身携带的刀、剑、玉石等器物上悬挂饰物,现代人喜欢在室内、车内等封闭空间悬挂此类物品,随身携带的东西由刀剑等变成了手包儿和手机,所以此类缀饰便自然成了悬挂的首选。而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如果没有这种悬挂缀饰的传统,那么中国结与他们的生活就很难产生交集。因此,要推广中国结及其蕴含的中国文化,除了传授绳结的编制方法外,还要介绍这个绳结被赋予的吉祥含义。这还不够,还要提供给人们可以悬挂中国结的地方,例如可以考虑与手机生产商合作,在设计手机时,留下悬挂饰物的钩环,那么中国结就有了用武之地。
人的本性与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必须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有助于自我生存的知识与本领,因此,实用性是所有人做出选择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学习一种新的语言与文化如果仅仅是为了娱乐与兴趣,一定不会长久。一种语言与文化如果不代表先进文化也不具有实用价值,那么无论多么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都不会引起对方的兴趣。只要一种语言文化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生存,那么自然会得到青睐与追捧。正如隋唐时代,日本人、高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中国语言与先进文化,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经济价值与日俱增,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化有助于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与竞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化自然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这正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契机。
中国文化遗产是个无尽的宝藏,熟悉、重视并懂得应用中国文化者往往可以在某个专业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先人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如何应用并发扬光大则考验着今人的智慧。先人开创了中国功夫,中华大地孕育了珍稀动物熊猫,我们努力宣传着中国功夫的神奇,我们也让世界知道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可是我们却没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者,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转变心态、积极开拓,重新认识中国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问题,不要犯捧着金饭碗讨饭的错误。因此,孔子学院经过10年的初级发展阶段后,未来要更多考虑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如何提升文化传播的层次、加强文化的融合,使中国文化在异域生根发芽,使孔子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http://www.hanban.org/news/
[2] 林纪诚,俞青海.语言与文化综论[A].文化与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