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蓓
(山东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随着汉语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重视与关注,汉语教育逐步由“对外汉语教学”向着“国际汉语教育”这一跨文化、全球性的概念演进。[1]虽然如今的对外汉语教材无论在编排体例还是话题选择上都有了明显进步,但在对留学生兴趣点的把控上仍然有所偏颇,存在着既不符合留学生实际需求,亦不符合其心理情感的诸多弊病。因此,本文旨在剖析编写者文化态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有益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实践。
为充分考察现有对外汉语教材的话题选择问题,本文选取了三套业界影响较大、使用范围较广、各方面均较成熟的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高级综合):李泉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发展》。
《博雅汉语》(中、高级):李晓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博雅》。
《新实用汉语课本》(中、高级):刘珣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新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研究只选取三部教材的中、高级部分加以分析,原因有二:第一,初级教材以教授日常交际用语为主,“话题性”较弱,不具备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第二,本文涉及大量调查访问,要求受访者具有一定的汉语水平并对中国国情和文化有所了解,中、高级教材以“陈述信息”、“阐述观点”类话题居多,学生可以有所思考,有话可说。
要研究教材话题分布情况,首先应考察教材中究竟涉及了哪些“话题”。笔者在参考了王若江(1999)总结的中高级口语教材话题类别[2]和汲传波(2005)提出的6大话题[3]的基础上,结合所选教材的实际状况,将全部127篇课文分为17个话题类型,问卷调查也依此展开。
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三部教材中各类话题的分布状况,本文将数据进一步整理,得到三部教材各类话题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三部教材话题分布情况
图1 三部教材各类话题比例
结合以上两者不难发现,三部教材无一例外地对“当代中国”类话题有所侧重(见图1),其中《发展》比例最大,占25%;同时,作为中、高级教材,它们也均对“思想观念”与“心理情感”类话题关注颇多。《博雅》更加偏重“思想观念”类话题,占26.9%;《新实用》则着重考虑“心理情感”类,31.6%的比重是全部话题中最高的,而《发展》并未给予这两类话题过多关注。
继续将全部话题按各自发挥的功能划分为:完成特定任务、客观陈述信息和阐释观点情感三类(见表2)。完成特定任务类主要指谈论购物、吃饭等具体事项的话题;客观陈述信息类包括介绍旅游、家庭、娱乐等的话题;阐述观点情感类则是那些渗透着个人情感、价值取向和主观评价的话题。
表2 三种类型话题比重
图2 三部教材三类功能话题比例
由以上二者可知,三部教材在话题选择方面均以陈述信息和阐释观点两类为主,但后两部教材对“完成特定任务类”话题关注不够(见表2)。
第一、话题内容的呈现形式
目前主流的对外汉语教材在课文内容设计方面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对话形式进行展现,编写者将自己假想为留学生,试图以留学生的口吻传达对特定文化现象的见解和评价。调查中笔者发现,用编者之口传达留学生情感的做法似乎并不明智,留学生对于异国事物的评判、体验都相对客观理性,而编者则普遍带有对自身文化的褒扬倾向。
除了“对话型”课文,还有以《博雅》为代表的“非对话型”课文,即节选报刊杂志、名家名作等加以适当改编。这些文章侧重于表达情感态度及观点意见,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但同时也出现了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心理距离过大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名家散文选段,很多情感就连中国学生都需要反复阅读琢磨,这样的文章对于不甚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漫长发展历程的留学生而言无疑是难以理解的。
第二、文化元素在话题中的导入方式
本文选择的三部教材均以进行语言教学为主体任务,文化元素在话题中嵌入的目的是为语言教学服务,基于此,将其文化导入划分为3种形式:
1.专门介绍文化元素
这种方式在许多教材中不在少数,例如《博雅》中级I第一课《名字的困惑》讲述中国的姓名文化;中级II第四课《城隍庙—上海的襁褓》介绍了城隍庙这一上海文化符号。
2.文化元素融入话题
许多中、高级教材都会选编以中国人家庭、亲情、价值观等为内容的文章,这些文章将隐性文化内容融入话题之中,用更加含蓄隐晦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博雅》高级II第5课《上天自有安排》,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相亲经历折射出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观。
3.文化元素存在于语句情境中
这类导入方式较难察觉,如《博雅》高级II第6课《球迷种种》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你想不通的那个球,你见人就谈,直谈到人家都烦了你,拿你当了足球祥林嫂。”留学生即使能够判断出“祥林嫂”是一个女性人物,如果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容,也无法弄清在这篇文章的情境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角色。
目前,大部分教材对以上3种方式均有应用,较为成熟的教材往往交叉使用。
本次调查以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高级班(高级为主)语言生和部分外国硕士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76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包括亚洲学生29人,欧美学生10人,非洲学生13人,其他地区学生人8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31人;高级班与研究生45人,中级班15人。
问卷全部采用客观题形式,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围绕留学生对教材话题的兴趣偏好展开,根据第二章对教材话题的统计情况罗列出15类话题,设置由“非常不喜欢”——“非常喜欢”五级选项,要求学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第二部分考察留学生对教材及话题的总体评价和感受,设置9道选择题,作为笔者分析文化态度,提出改进建议的佐证和依据。
另外,本次调查还设置有7个口头访谈问题,录音并转写被访者原话作为答案,对问卷加以辅助,以增强调查的科学性。
首先将有效问卷所得数据输入Access数据库,最大限度保留原始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信度检验”,以测量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得出的Alpha系数为0.83,高于标准值0.8,从而证明本问卷可信度较高,数据可靠。
问卷第一部分是对留学生话题兴趣的调查。采用莱克特五级计分制统计调查结果:非常不喜欢—计1分;比较不喜欢—计2分;没感觉—计3分;比较喜欢—计4分;非常喜欢—计5分。运用SPSS16.0求得均值,将所有话题按均值进行降序排列,均值越大,表示此类话题越受欢迎,反之则相反,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各类话题均值情况
如表3所示,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四类话题分别是:当代中国、中国旅游、传统文化、文化娱乐;而思想观念、理想追求等观点阐述型话题反响平平,并不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爱。
另外,由于调查对象主要为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在中国生活学习时间较长,掌握了较多汉语及各方面知识和技能,对大量社会现象和文化元素也有所了解,因此,对于“日常生活”类话题的需求程度较之以初级阶段普遍下降。虽然性别因素、国别差异等也会对调查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问卷结果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留学生对各类话题的兴趣分布状况。
问卷第二部分针对留学生对教材及话题的总体评价进行调查,分为四大板块:
1.留学生话题选择的基本倾向
问题一:您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当代中国话题?
对于这一问题,全部受访者中,有43.4%选择“当代话题”;39.5%选择“传统文化”;15.8%选择“都喜欢”;1.3%选择“都不喜欢”。
问题二:您希望教材话题中涉及中外文化差异吗?
对于这一问题,全部受访者中,有60.6%选择“希望”;6.6%选择“不希望”;32.8%选择“无所谓”。
调查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文化,更多留学生喜欢与当代中国社会密切相关的话题;绝大多数留学生希望教材体现中外文化差异。
2.关于教材中的文化差异:
问题三:文化差异对您的学习影响大吗?
对于这一问题,全部受访者中,有41.5%选择“影响很大”;32.3%选择“影响较大”;21.3%选择“不确定”;4.9%选择“无影响”。
问题四:教材中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与您的评价一致吗?
对于这一问题,全部受访者中,有3.3%选择“完全一致”;24.6%选择“大部分一致”;27.9%选择“不确定”;44.2%则选择“不一致”。
调查结果显示:文化差异对绝大多数留学生的学习存在影响;只有个别学生认为教材中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与自身评价完全吻合。当然,也有24.6%的留学生选择了“大部分较一致”这一选项,反映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适应教材内容的状况。
3.教材话题是否符合留学生兴趣:
问题五:您还有感兴趣的话题,而教材中没有包括吗?
对于这一问题,全部受访者中,有59.0%选择“有很多”,31.1%选择“较少”,8.3%选择“不确定”,1.6%选择“没有”。
问题六:您对当代中国的哪些问题最感兴趣?
对于这一问题,全部受访者中,有18.2%选择“经济政治类”;44.2%选择“社会状况类”;32.7%选择“生活娱乐类”;4.9%选择“其他类”
调查结果显示:教材不可能穷尽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在笔者给出的四类“当代中国”子话题中,留学生集中关注的是社会问题部分(见图3)。
图3 对当代中国四类话题的兴趣程度
4.留学生是否能够应用教材内容:
问题七:教材内容对您了解中国帮助大吗?
对于这一问题,全部被调查者中有14.7%选择“帮助很大”;22.9%选择“帮助较大”;55.8%选择“帮助较少”;6.6%选择“完全无帮助”。
问题八:您在教材中学到的话题,课下能用到吗?
对于这个问题,全部受访者中,只有3.3%选择“都能用到”;31.2%选择“一部分能用到”;59.0%选择“很少用到”;6.5%选择“完全用不到”。
调查结果显示:教材内容对留学生了解中国有所助益,初级阶段教材内容帮助他们迅速适应中国的生活。但经过中级阶段学习后,留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汉语知识和生活经验,教材内容对其的显性帮助日益减少,话题开始偏重于介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历程,留学生没有机会将这些内容加以运用,导致近70%的受访者认为教材话题用不到或帮助不大。
以上数据较为真实地反映出留学生对教材话题的兴趣与偏好,结合口头访谈以及之前对教材话题的统计不难发现:目前对外汉语教材在话题选择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源,主要与编写者所持的文化态度有关。
通过对教材话题的统计和对留学生兴趣的调查,笔者总结出当前对外汉语教材话题选编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话题配比与学生兴趣不匹配的问题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早就谈到过,新时期汉语国际推广的主要任务是编写一批“贴近外国人思维、贴近留学生生活、贴近外国学习者习惯的教材”。[1]要做到以上要求,首先应了解外国学生的兴趣与偏好。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目前教材话题的选择与留学生兴趣存在较大偏差,很多高级教材思想观念类话题比重大,内容设计不得当,与学生兴趣背道而驰。
第二、观点阐述类话题的编写问题
这类问题在高级教材中比较突出,主要涉及两个层面:
1.高级阶段教材增加了许多名家名作,如《博雅》高级II第三课《人在风中》是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作品的选段,讲述其对于时尚的观点,语言极其文学化,行文中涉及大量比喻,深奥有余,晦涩难懂。例如:
人在风中,风来不可抗拒,有时也毋庸抗拒,风有成因,风既起,风便有风的道理有时也无需道理,风就是风,它来了,也就预示着风将去。
诸如此类的描写是中国作家最擅长,也是教材编写者最引以为傲的“中国式”文章,但却是留学生最难以理解的。由于缺少中国文化与情感的积淀,学生难以将这样的语句与对待时尚的态度联系起来,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
2.阐述观点类话题的编写带有“说教”味道,如《博雅》高级I第11课《学习与考试》一文论述学生要服从教师,做到喜欢考试等。编写者忽视不同民族价值观念差异,将这类“中国式”思维明显的“说教式”话题大量选入教材,造成了问卷调查中“思想观念”类话题均值小,受欢迎程度很低的现象。
第三、涉及文化差异的话题的处理问题
教材编写者或多或少抱有本国文化至上的展示心态,在处理某些涉及文化差异的话题时带有生硬“弘扬”中国文化,强行“推助”中国态度的痕迹。关于教材评价与留学生评价契合度的调查显示:近7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致”与“不确定”两个选项,比例远超选择“一致”与“较一致”的受访者。这充分证明编者思维决不能代表留学生所想,在表现带有文化差异的话题时,不能以中国人的意志、喜好和价值判断取代学生的真实感受。
第四、正/负面与主流/非主流元素的选择问题
任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这并非中国的专利。诚然,教材编写者应当以介绍中国社会的美好为主,但也不必千篇一律高唱赞歌,因为留学生可以从除教材以外的诸多渠道了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才是教材话题选编的最佳立场。
此外,在对包含文化元素的话题进行选择时,一些编写者存在着对外国人不恰当的迎合心理,倾向于将那些非主流的、带有猎奇性质的文化元素展示出来,如古代的“三寸金莲”、“迷信思想”等,这些内容虽然可以满足外国学习者的好奇心,但却起不到宣传中国优秀主流文化的作用,严重的还会对受众造成误导。
第五、“敏感性话题”的存留问题
在与留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他们对那些与中国有关的,而中国人往往回避不谈或是难以讲清的话题抱有兴趣,如“中国台湾问题”、“中日关系”等等。这些话题并不来源于教材之中,却是留学生希望了解的。
考虑到针对此类问题进行入班调查可能引起个别国家学生的不满,因此,本文采取了单独访谈的形式对这一问题加以了解。访谈结果显示:西方国家学生来中国前接触的相关信息与来中国后了解到的说法十分不同甚至南辕北辙,因而希望获得更加详细的解释;而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大多也涉及与日本的领土争端或历史问题,因而比较关注中日关系。总之,这类话题是其想要了解而教材却不会提供的。
第一、存在文化单向输出倾向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双向传播模式,任何知识的习得都应该建立在吸收内化的基础上,只有经过内化,知识才能转变为学习者的真实技能。教材编写者应充分考虑和分析受众情感取向与接受能力,避免采取“强行植入”本国意识形态的做法,避免单向输出倾向。
第二、缺乏文化包容与尊重
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呈现出史无前例的发展态势,哪怕再小的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自身独特瑰丽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汉语国际教育才真正称得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
调查结果证明,当前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者普遍忽视对异文化的尊重与包容,忽视异国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一厢情愿地推行中国态度,这样的做法常常使学生对于相关内容望而却步。因此,教材编写者应该以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态度选择并设计那些能够吸引和鼓励留学生主动体验与感知新事物的话题,在双向互动中达到传播目的。
第三、存在文化优越感与炫耀心理
中国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享誉世界的灿烂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资本。然而,正是由于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优越心理和文化大国定位,导致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在话题选择和编排上容易出现过度褒扬,厚古薄今,为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维护中华文化体面形象而借留学生之口进行美化等现象。
第四、存在不恰当的迎合心态
虽然中国曾以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形象出现在历史长河中,但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先进科技和坚船利炮冲击了中国的优势地位,不仅加速了技术革新,更引起了思想文化层面的深刻变化。时至今日,西方大国依旧掌握着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话语权。这一系列变化也引起了中国人在外国学习者面前的另一种文化心态,即文化自卑,表现在教材编写方面即为过度迎合西方人的猎奇心理,抛弃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转而介绍边缘非主流文化元素。这些元素短时间内或许可以吸引外国学习者的眼球,却不具备长期研究的根基,更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当今时代,在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中国也在被世界所改变,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西式观念与事物:西式婚礼,AA制,各种洋节等。这些变化再次证明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因此,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者应该注意运用文化对比方法,介绍中国的故宫,可以对比世界其他国家的经典建筑;介绍中国的美食,可以对比西方人爱吃的披萨和汉堡,如果编写者在呈现一个文化现象时,不仅可以展现中外差异,还能说明差异的原因,这样的话题和教材也一定是留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等级森严、尊师重道,造成了子女对长辈、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倾向,我们每个人都曾不止一次“被说服”、“被教导”,很多时候我们也并不情愿甚至心中反感,何况是与我们的文化相差甚远的外国人呢。对于满纸大道理的话题内容,学生也许会选择被动接受,但绝不会主动学习或思考。因此,教材编写者应减少“说教类”话题的摄入,多多关注学生正在经历、见证或将要经历、见证的周遭事物。
由于教材编写者或心存文化优越感与炫耀心态或抱有自卑心理,致使许多话题内容尤其是包含文化元素的话题在呈现方式与角度上亟待改进。关于这个问题,李泉(2008)曾经提出:不炫不贬,以中性的立场客观描述[4]。笔者十分认同这种不夸张、不做作,理性而又平和的文化态度。
编写者应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姿态、平稳的语态”介绍中国社会的良好风貌,选择那些中国文化中主流、优秀、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享有和热爱的内容,比如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仁善、忠诚、关注国家兴亡”等价值观念,这些文化元素是世界各国人民都乐于接受并易于理解的,反映了中国主流文化中与世界接轨的人类通感[5]。当然,我们也不应回避中国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与弊病,但应把握正确的大方向,侧重于全人类共同倡导的“真善美”的普世情感。
我们可以在教材中适当加入个别相对热点的敏感话题,在处理方式和介绍角度上采取与一般性话题不同的策略。编写者可以讲述台湾历史,辅之以特定风土人情和文化元素的介绍,既满足留学生兴趣,也能在陈述史实的过程中侧面地对敏感问题进行澄清,促使学生通过史实做出正确判断,在解答学生疑惑的同时避免了教师因被动解释而渗透出的政治倾向。
如今的对外汉语教材话题虽多,却总是将视角局限于学校、家庭、亲人朋友之间,而我们的生活却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因此,教材编写者应该跳出“家庭、学校、父母亲友”的小圈子,关注不同领域、不同题材、各色人等、人生百态。
如今,我国的汉语教师开始以专业的形象走出国门进行汉语教育,传播中华文化。尽管每年都有大量外国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但最大的汉语学习群体依然存在于海外。然而国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更应在培养优秀汉语教师的同时提供那些同样优秀的,适合外国人心理和习惯的汉语教材。以兼收并蓄、和而不同、超然平和的心态编写教材,以文化平等、文化多元、共同繁荣的视角诠释话题,让世界感到中国并不神秘,我们也在吸取不同国家的文化精华,努力发掘最受外国学习者欢迎的内容,以其最乐于接受的方式编好汉语教材,讲好中国故事。
【参 考 文 献】
[1] 许琳.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与任务[J].世界汉语教学,2007,(2).
[2] 王若江.对汉语口语课的反思[J].汉语学习,1999,(2).
[3] 汲传波.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话题选择[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6).
[4] 李泉.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3).
[5] 王尧美.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对外汉语教材的演变与发展[J].现代传播,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