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周维维,曹 骅
(甘肃省中医院,兰州 730050)
慢性咳嗽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疾病,一般指咳嗽超过4周,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咳嗽症状持续难愈,而胸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慢性咳嗽属祖国医学“久咳”、“顽咳”范畴,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取得良好疗效。笔者从事儿科临床十余年,根据“风为百病之长”、“小儿肺常不足”等理论依据,从风论治,运用自拟祛风止咳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3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l2月至2013年5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共60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人,男16例,女14例,年龄4.5~11岁,平均(7.06±0.84)岁,病程最短5周,最长1.5年,平均(0.31士0.02)年;对照组30人,男15例,女15例,年龄5~l2岁,平均(5.60±1.25)岁,病程最短6周,最长2年,平均(0.30±0.04)年。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咳嗽次数、咳嗽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9年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中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 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② 排除合并肺结核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及严重心、肝、肾、血液等疾病;③ 年龄在12岁以内;均签定知情同意书;④ 临床资料完整。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单纯西药治疗:6~14岁顺尔宁5 mg,6岁以下4 mg,日1次口服,疗程2周;体质量>30 kg者氯雷他定10 mg,体质量≤30 kg者5 mg,日1次口服,疗程1周。如痰多配合氨溴索口服液15 mg,1日3次,疗程1周。如合并感染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疗程5 d,或头孢克洛20~40 mg/(kg·d)分3次口服,疗程1周。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予以自拟祛风止咳汤:蜜麻黄5 g、杏仁10 g、苏子10 g、牛蒡子10 g、紫苑10 g、前胡10 g、蝉蜕5 g、僵蚕5 g、升麻10 g、防风10 g、甘草5 g。服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约50~100 ml,早晚各服1次。
1.4 疗效观察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观察患者咳嗽次数、咳嗽程度的变化,将上述症状量化评分。具体如下:咳嗽程度:无咳嗽(0分);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2分);介于轻重之间(4分);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工作和睡眠(6分)。咳嗽次数: 无咳嗽(0分);咳嗽间歇、短暂发作(2分);经常咳嗽,呈阵发性(4分);频繁阵发咳嗽(6分)。观察指标均在治疗第1天、第15天观察记录一次。
1.5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症状诊断疗效标准》有关“咳嗽"的疗效标准拟定。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2周以上未发作,或疗效指数≥95%者。好转:咳嗽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咳嗽次数减少或咳嗽间隙延长,或30%≤疗效指数<95%者。未愈:咳嗽症状未见改善,或疗效指数<30%者。积分改善30%以上即为起效,所需的最短时间即为起效时间。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与对照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起效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与起效时间比较
咳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疾病症状,与成人慢性咳嗽性质不同。儿童持续咳嗽超过4周即可考虑诊断为慢性咳嗽。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病程长,缺乏简便易行且具有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所以诊断起来比较困难。各种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类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咳嗽、支原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药物诱发、衣原体感染等。本病应属中医“咳嗽”范畴,但它为现代医学病名,有明确的定义和范围,又与中医学“久咳”、“内伤咳嗽”的概念不完全相同。古医籍中有关咳嗽的论述较多,如《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外邪犯肺,脏腑功能失调,均可致咳嗽。传统医学认为肺为娇脏,若肺为外邪侵袭,则不能正常的宣发和肃降,气逆而上,临床上表现为咳嗽,肺气上逆,且风性挛急,其特点多引起气道挛急,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痉挛改变。本病病机当属外感失治,邪郁于肺,导致肺气失宣,气道挛急。或在疾病初期,过用寒凉、或大剂量抗生素致寒邪郁遏于肺,宣散无门,肺亦不耐寒热,只能接受本藏之气,不能接受外来客气,邪气郁肺,其宣发肃降功能失调,肺管的组织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导致气管痉挛[3]。笔者据前人“风哮”之理论,悉阅国内中医大家晁恩祥等人之学术思想,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大多数慢性咳嗽的根本病机不外乎“风邪犯肿,肺气失宣,气道挛急”,提出从风论治,自拟具有“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的祛风止咳汤治疗慢性咳嗽。方中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入肺、膀胱经。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黄发汗解表作用减轻、肃肺止咳平喘作用增强。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炙麻黄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镇咳作用,还有抗过敏作用;杏仁性温,味苦,入肺、大肠经,功能止咳定喘、润肠通便,本方中与麻黄配伍,增强了宣肺止咳的作用;杏仁所含苦杏仁甙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而达到镇咳效应;前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肺、脾、肝三经,《本草备药》中前胡“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痰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呕逆,前胡提取物能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能增加呼吸道黏液的分泌,有祛痰作用[4];蝉蛻:具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镇静镇咳之效[5]。选择以上虫类药物不仅可疏风散邪,增强抗敏解痉的作用,缓解咽喉及气道的痒感、刺激症状,而且可平肝熄风。蝉蛻同用既疏散风邪又能利咽止痒,同时还可免去西药的不良反应。
总之,小儿慢性咳嗽临床表现单一,但病因复杂多变,而中医审症求因,据症用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独具优势。经以上临床观察表明,中医从风论治,自拟祛风止咳汤加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32(6):407-413.
[3] 李 姗. 风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4] 钟正贤, 周桂芬. 广西前胡提取物的药理研究[J]. 中草药, 1998, 29(9): 618-620.
[5] 吴葆金. 蝉蜕醇提取物中枢药理作用的研究[J]. 中草药,1986,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