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侠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发展变化,制造业人力资源开发出现了诸多问题,制约着制造业未来的持续发展。目前,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制造型企业仍然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单纯的人事管理,没有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配置;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人才资源只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左右,而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的5.5%左右,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更少;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员工加倍付出得不到相应的收益;一些民营企业喜欢多花钱招聘熟练工,没有兴趣花时间和精力培养现有员工。
制造业企业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不仅与目前社会经济环境有关,也是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的产物。只有加强教育改革,进行政策引导,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同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才能发挥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更新观念,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协调发展;对政府来说,应加大对教育、培训等的投入力度,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绩效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保证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工业企业的职工薪酬是建立在岗位基础上,根据市场劳动力价格,与该类劳动力细分市场挂钩,确定相应的工资薪酬。薪酬的调整必须掌握劳动力市场动态,保持企业基本薪酬的市场竞争力,以有吸引力的薪酬来吸引、保留优秀人才。
加强教育改革,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政府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人才教育与职业需求的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努力建立开放式教育,树立新型人才观,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实际相符介的劳动人才。特别是应健全职业教育体系,鼓励企业与高职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培养产业转型所需的各类人才;制定相应的分担、免税和激励政策,确保对学校、企业的长期投入。
图/金川
建立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机制,做好反馈与应用。人力资源培训应该成为企业内部积蓄与分享力量的源泉。要构建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绩效评估和监督机制,通过对人才培训前、中、后的全程评估,及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信息,并进行偏差的纠正。针对每次培训的员工,形成一个基本的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实用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全而的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应人尽其才,提高企业吸引力。人力资源需充分发挥其潜能,合理配置企业员工、满足企业员工的职业诉求,使员工在自己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是关键。人才配置应坚持效率优先,以效率为尺度来选择和使用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根据制造业的需求,设计并实行与其相适应的开发方法。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有培训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尊重其内在的规律性,使得人力资源的开发、分配和使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转型慢、区域性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考虑其资源结构和层次需求的特点,应对不同的时段、不同的阶段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开发方法,以促进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还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模式理念,结合制造业转型的实际需求,创造出适合自身特色的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