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霞
图/金川
这里是浙江省春节特色文化艺术——“石练台阁”的起源地;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十番”的发祥地,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班春劝农”的重现地;这里是浓厚文化积淀孕育的江南美丽旅游小镇——遂昌县石练镇。近年,石练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提升,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通过近年的持续努力,石练镇的特色旅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旅游综合收入从2009年的250万元上升到2013年的1.42亿元,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山区小镇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石练镇地处遂昌县腹地,是中国名茶“龙谷丽人”的主产地,也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菊米之乡”。2010年10月,列入省级中心镇。
在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的过程中,石练镇与大多数山区乡镇一样,最佳选择是生态旅游业。不过,单纯发展山水游,石练镇并无优势可言。石练镇的优势在于特色文化。将文化元素和旅游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是扬长避短之举。
从资源条件看,石练建镇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建于唐乾宁二年(895)的太虚观;有建于南宋端平二年(1234)的古刹观音岩;有承载着400年历史的“石练台阁”;有众多明清古宗祠、古民居和古牌坊等;有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佛的天然山体弥勒佛,素有“江南小九寨”之称的国家4A级景区千佛山。更首屈一指的是,石练镇拥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十番”和“班春劝农”,并与明万历年间任遂昌知县的汤显祖有着密切关系。石练镇重点选择了三大文化品牌作为旅游发展的结合点: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班春劝农”;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十番”;三是享有“天下第一佛”的佛文化。从发展成效看,石练镇已经形成了“春有班春劝农,夏有农耕体验、秋有七月秋赛、冬有农村婚嫁”的节庆旅游文化品牌,民间节庆活动常态化。在连续四届“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上,石练镇都承办了最核心、最具看点的“班春劝农”仪式。流传于石练民间的“昆曲十番”经过挖掘包装,名扬海内外,2011年5月还曾走出国门,参加了英国莎士比亚诞辰庆祝活动。此外,石练镇连续十一年举办素有“农民狂欢节”之称的七月秋赛会,为争看七月秋赛会,曾出现6万人齐聚小镇的壮观场景。“石练台阁”多次亮相上海世博会、西湖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中央二台、央视国际频道、东方卫视等国内28家影视媒体和120多家平面媒体,以及韩国电视台等多家外国媒体到石练采风报道。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也为石练镇收获了诸多殊荣。全国环境优美镇、省旅游强镇、省体育强镇、省教育强镇、省级生态镇、省级卫生乡镇、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先进镇、丽水市十大魅力乡镇等荣誉,先后落户石练镇。自2010年被列入省级中心镇至今,连续四年考核评定为市级优秀中心镇。
抓规划引领,打造旅游综合体。围绕把石练建成遂昌县域副中心城镇和带动中西部区域加快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的目标,编制完成了《遂昌县石练镇总体规划》、《石练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石练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石练镇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研究分析了石练的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空间开发潜力、产业发展优势,提出了生活、生产、生态相对独立、功能互补、互为支撑的城镇组团式发展理念,“沿溪沿路、一带三区”的发展架构,把全镇12个村规划定位为工业发展片区、集镇商贸发展片区、生态旅游发展片区三大功能区块。一是2013年着手编制了《石练镇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规划打造全县功能最齐全的旅游综合体。二是建成石练旅游换乘中心、“果果”农特产品销售中心、精品农家乐一条街(一期)、大茂坑茂源休闲山庄等项目。三是以淤溪、大茂坑和黄皮等村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区块,充分利用既毗邻国家4A级景区千佛山,又处于国家4A级景区南尖岩、红色古镇王村口、独山古寨等景区景点必经之路的区位优势,加速了农家乐和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
抓产业融合,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以“产业围着旅游转”为发展思路,加强一二三产的互促发展。一是通过加强石练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提升了茶叶、菊米、蕃薯、山茶油等传统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并注重企业文化品牌创建,石练菊米、好川牌蕃薯干、纳福尔山茶油获得了国家、省、市级著名商标称号,部分企业还在加工生产的同时发展起了旅游观光,实现了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发展红提、猕猴桃、蓝莓等高效农业,将农产品与旅游食品、果园与旅游、农事体验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了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发展。三是在穿越各旅游景点的石王公路沿线,不仅有茶叶、菊米、水稻、油菜等传统种植,还散落着弥猴桃、红提、日本甜柿、柑橘、石榴等果树,形成了四时有花、四季有果的宜人景观带。同时通过旅游及农村电子商务的带动,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农家产品成了旅游产品、网购热门商品,成了游客手中的香馍馍。
抓项目建设,改善旅游综合环境。一是深入实施“一水(石坑坪水库建和自来水厂建设工程)两网(集镇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110千伏石练扩变电工程)三桥(园区桥、柳村桥、坪墟桥)三路(集镇道路改造、石坑坪水库改线公路、景新村区间道路)三中心(公共财政服务中心、老年体育休闲中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完善)”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集镇水网、路网、电网、污水管网建设,提升了中心镇文化、体育、商贸和公共服务功能。二是不断深化“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创建鲜花村,推进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三是深入开展洁净乡村活动,积极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镇区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常见外地游客三五成群,漫步在宽敞洁净的石练大街上。
抓特色文化,不断提升旅游品味。一是建成了美轮美奂的“班春劝农”基地,建立了“昆曲十番”传承基地。二是开展文化活动进景区活动,定期在周末及重大节日开展“昆曲十番”表演。三是节庆文化活动常态化,镇文化中心定期开展文艺表演、影视展播等综合性文化活动;隔年春季举办“班春劝农”节,每年举办七月秋赛会、乡村美食节,使游客娱在石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旅游项目投入,加快项目推进进度,增强中心镇的发展后劲。加快千佛山景区三期、精品农家乐一条街、中国菊米博物馆等一批集食、宿、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建设。加快石练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推动农产品向旅游产品转移,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加快集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功能,打开练溪东岸空间,拉开城镇框架,提高集镇对人口、产业和游客的吸纳承载力。延伸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农事体验区和青少年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培育星级酒店、商贸购物和休闲服务场所,拓展石练旅游的新空间。
加大“昆曲十番”和“班春劝农”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谋划实践“非遗文化”的常态化表演,使其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争创文化旅游新亮点。进一步弘扬石练台阁、七月秋赛会、农村婚嫁等民间文化。继续完善镇文化中心建设,形成集文化展示、文艺培训、文化娱乐、移民创业、成人教育等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加强文化礼堂的功能发挥和建设扩面,丰富乡村文化。挖掘石练小学百年老校的校园文化,加强“昆曲十番”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创新,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品味,实现游客娱在石练的新目标。
围绕茶叶、菊米、高山蔬菜、山茶油、小水果等优势产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生态、适宜旅游经济的精品农业。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培育1至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争创省级原生态农产品示范乡镇,积极探索“一村一品、一片一特色”种养模式,重点扶持“原生态基地、小水果之乡”建设;加大王曹黄金鸡、小水果基地的扶持建设力度,扩大旅游食品供应量,调动农家乐经营户与非经营户之间的联动,扩大非经营户向经营户提供自种、自产、自销的无公害食品供应量,实现游客品农家菜、购农家物的目标。加强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进度和招商引资,建成集加工、展示、观光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区园区。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协调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利用和人文生态持续优化,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之美。加快推进省级重点项目石坑坪水库工程建设,启动练溪综合治理、小农水工程建设,继续实施连片整治项目,加强集镇自来水建设管理,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力开展“五水共治”。推进中心村建设,引导农民建房、公共服务向中心村集聚,培育建设村庄人口集中、土地利用集约、基础设施完备、管理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村。扩大集镇美化亮化面。进一步规范农贸综合市场管理。综合推进“四网二厂一园”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功能完善,优化旅游环境,提升集镇魅力。